PPT五行养生文字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7568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五行养生文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PPT五行养生文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PPT五行养生文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址:莫干山路789号,美都广场E座420. 中国抗衰老研究基地“治未病”健康养生工程杭州服务部主讲:谢雨农教授五 行 养 生五脏的五行、五色、五味、五方、五季、五性及相生相克表十二时辰人体部分器官当今时值子时胆 经当令 23-1点丑时肝 经当令 1-3点寅时肺 经当令 3-5点卯时大肠 经当令 5-7点辰时胃 经当令 7-9点巳时脾 经当令 9-11点午时心 经当令 11-13点赤时小肠 经当令 13-15点申时膀胱 经当令 15-17点酉时肾 经当令 17-19点戌时心包 经当令 19-21点 亥时三焦 经当令 21-23点 奇经八脉(一) 共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硗脉.阳硗脉.因维脉.阳维脉。络 脉(二)分:别络、浮络、孙络。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别络:也是较大的分支。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之别络以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系的联系。浮络:循行与机体浅表部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经脉。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谓“属”上肢三阴经内属于肺、心包和心下肢三阴经内属于脾、肝和肾上肢三阳经内属于大肠、三焦和小肠下肢三阳经内属于胃、胆和膀胱十二经络各与相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络” 阳经皆属腑而络脏、阴经皆属脏而络腑。 十二经脉中的阴经和阳经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构成了阴阳经脉与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既: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太阳与少阴相与表里。手 太 阴 肺 经肺为相传之官.容易感冒拍肺经 肺主气,司呼吸,其功能为调节呼吸,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 肺气活动的特征是“宣发”和“肃降”。 肺经的相关器官:鼻、咽喉、皮肤、支气管、肺 肺经的循行:起于胸部中府穴;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的 少商穴。 凌晨3-5点(寅时)是肺经当值之时,此时拍打刺激肺经是对肺最好的护理。肺经的主要穴位中府胸闷咳嗽中府收 中府为肺的募穴,是肺气聚集的地方,是诊断和治疗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肺功能下降,会影响到脾失运化吸收,该穴位还是肺脏病变出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穴位: (一)双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处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本穴. (二) 虎口张开,四指在腋下,拇指头到达处即是本穴诀:中府乳上数三穴尺泽肺热尺泽泻 尺泽为肺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五行属水,为肺经的子穴。故能清热泻肺。凡属肺热引起的各种病候:发热,咳嗽,咳血,痰黄气喘,胸翳,咽喉肿痛以及肘臂挛痛,半身不遂,拍打泻此穴,则能收到清肺泄热,宣肺利咽的功效。 取穴:肘部微屈,手掌向前上方,触及肘弯里大筋(肱二头肌腱)桡侧(外侧),与肘横纹的交点,即是穴。 歌诀:尺泽肘中横纹处 孔最孔最治咳嗽最好 它是肺经的郄穴,用于治疗肺经比较深重,急骤的顽固性病症 。该穴还是“治热病汗不出之第一要穴”,因汗不能出,咳嗽失音的属“孔窍不通”也,拍打此穴。取穴:主腕横纹及肘横纹的中点向上量一横指(一寸)摸前臂外侧骨头的内缘(桡骨尺侧),即是本穴。歌诀: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颈项寻列缺列缺是肺经的络穴,肺经与大肠经在此沟通,列缺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列缺任脉行肺系”。 本穴不但治头项颈椎病,又能治肺咳气喘,还能治心、胃气病等任脉病症。 取穴:(一)自然标志取穴法。握拳,掌心向内,手腕稍下垂,腕后桡侧可见一高突骨,其上方用力握拳时,可见之凹陷,即是本穴。 (二)两手虎口张开垂直交叉,一侧食指压于另一侧的腕后桡侧高突处,当食指尖的指处赤白肉际的凹陷,即是本穴。 歌诀:列缺交叉食指尽太渊肺虚咳喘太渊首选 太渊是肺经的原穴,原穴是肺腑经脉原气外应之处,又是脉会。该穴有调补肺气,通经络的功效,对治疗因肺气虚弱的咳嗽,哮喘最为适宜。如果由肺气虚弱推动无力而致的血瘀滞行,体重节痛,都可选用太渊。 取穴:伸手置于台面,掌心向上,手掌后拇指转左侧(桡侧)。可触及一小圆骨(大多角骨)的外侧(桡侧)下缘,当掌后第一横纹有脉搏搏动处,即是本穴。 歌诀:太渊掌后纹头是少商少商喉痛第一穴 少商穴是肺经五输穴中的井穴,是重要急救,清热穴之一。人体经络适用于神志急救的十二个井穴(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隐白、太敦、厉兑、足窍阴、至阴、涌泉)当中,就有11个位于手指,脚趾。如果感冒发烧,急性咽喉炎发作,在少商穴刺血7滴,立收奇效。如果此穴对捏有刺痛,多是患有慢性咽喉炎。平时多揉少商,揉到少商穴不痛,对防治慢性咽喉炎非常有效。取穴:伸出拇指,其内侧(桡侧)沿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所引垂线之交点处,即是本穴。 歌诀:去指甲角韭叶明 肺 经 的 警 告 信 号 肺经不畅时,人体就会出现以下症状来提示我们要对肺经进行保养:经络症:怕风,容易出汗,容易伤风感冒,鼻塞,流涕,咽喉痛 及沿肺经所过部位的肿痛,麻痹,厥冷,异常感觉。脏腑症:肺脏本身异常会出现咳嗽气喘,短气上气,胸部胀痛。脾气衰弱,不能行气布津,温养皮毛,则其皮肤干皱,无光泽,毛发脱落。亢进热症时症状: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管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紧绷。衰弱寒症时症状:恶寒,出冷汗,鼻塞,咽干口淡,咳嗽嘶哑,锁骨、胸部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面色苍白。手 阳 明 大 肠 经 大肠传导之官,人要无病,肠要干净大肠负责排泄人体大部分废物,以确保身体的内环境干净,以便经络主体内的正常运转。大肠经在手部与肺经相径,在头部与胃经相会,所以更突显其与呼吸系统(肺咽)和消化系统 (肠胃)之间的重要“快车道”作用。特别是小孩便秘经络按摩比吃泻药要好得多。一、大肠与大肠经的作用 为何大肠会与头面关系密切呢?许多人年轻时头面皮肤容易生暗疮,老来长斑,都要清理肠胃,许多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时也要肠胃,这是因为大肠与肺是表里关系,是大肠经从手走头的缘故。大肠经的相关器官口(齿)、肩、皮肤、鼻、咽喉、大肠大肠经的警告信号经络症:大肠经不畅,会出现因津液失调而致的牙痛、咽喉肿痛、鼻血、流鼻涕、颈颊肿痛、暗疮及肩痛、上肢疼痛等。脏腑症:肠鸣腹痛、便秘、泄泻、脱肛等。大肠气绝则泄泻无度,大便失禁。亢进热症时症状:便秘、腹胀痛、头痛、肩与前臂部疼痛、指痛、体热、口干衰弱寒症时症状:便溏、腹泻、腹痛、晕眩、上肢无力、手足怕冷大肠经的循行(1)起于食指桡侧指甲旁的高阳穴。(2)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面前部。(3)止于鼻旁的还点穴早上5-7点(卯时)是大肠经当值的时候,此时拍打刺激大肠经通便是对大肠最好的保养大肠经主要穴位合谷合谷痛症第一穴 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也就是大肠元气聚会的部位。因此合谷经气旺盛,止痛效果就很好。对头面五官疾病,如头、面、眼、耳、鼻、口齿等的痛症有通经镇痛,活血祛斑作用。故有治病四总穴诀讲:头面问题合谷收。腹部的急痛症有即时止痛奇效。女性痛经刺激此穴就很好。同时此穴还是分娩助产之穴,但对孕妇不宜! 合谷配内关,称为“四关穴”,对身体各种风湿关节痛症有明显之功效。取穴:拇、食指张开,使虎口拉紧,左第二掌骨中点有一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合谷虎口岐骨当”阳溪腱鞘炎阳溪配合谷阳溪穴是大肠经五输穴中的经穴。泻阳溪可有清热止痛作用。手指拘挛和手腕疼痛,腱鞘炎,用阳溪穴配合谷和外关穴,可以迅速止痛。取穴:拇指向上翘起,腕横纹前露出两条经,两筋与腕骨桡骨茎突所形成的凹陷正中,即是本穴。歌诀:阳溪腕上两筋内。手三里肩周炎首选三里手三里以其治人身上、中、下三部之病的功用而得名。手三里与足三里均善治其经络的痹症,痛症。该穴穴感强烈,是治疗麻痹、瘫痪、肌肉萎缩、知觉迟钝的要穴。特别是肩周炎,不是为首选之穴取穴:属肘,桡侧肘横纹头(曲池穴)往前三横指处,即使本穴。歌诀:三里池下两寸长曲池大肠有热泻曲池曲池是大肠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合治内附”,有清热作用,对于大肠有热,心情烦躁,失眠多梦,便秘及肺部的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疗效,对关节筋腱神经有疏筋利节的功效,所以也治上肢瘫痪的重要穴位。取穴:属肘成45度,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曲池屈肘纹头是肩髃 肩周痛,肩髃臂臑通本穴为大肠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所谓跷即矫健,故能治疗手臂之痹痛不灵活,疏筋利节,散节止痛的功效。“手挛肩肿效非常”。主要治疗肩臂疾病,也用于瘫痹,肌肉萎缩的病人。取穴: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左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肩髃 肩峰举臂收迎香鼻炎、鼻塞按迎香本穴又是肺开窍之处,故可现作肺、大肠、和胃经的“交通枢纽”。迎点是治疗一切鼻疾的特效穴,遇到伤风引起的流鼻水、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擦迎点至发热,立刻见效。取穴:鼻唇沟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即是本穴。歌诀:鼻旁五分是迎香求生必须通胃经 脾胃好像食物仓库和加工厂,负责消化食物,输送食物的营养成分,最能体现胃气的是人的饥饿感,饥饿感就是生命活力的开关。养儿有句话:“若要小儿安,常以三分饥与寒”。凡食七分饱,目的就是保持有饥饿感才能保证有胃气胃和胃经的作用 胃主受纳、腐熟、消化食物,司管理升清降浊,胃与脾互为表里,是脾脏转化气血的前提。 胃将食物受纳和糜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经络的“升清”作用,由脾的吸收化生成气血、降浊就是把食物中的浊物水温下降肠道,若脾吸收转化不力,不但导致“气血两亏”,无力推动胃的功能,胃也会出现食欲不振,难以继续“吐故纳新”了。 胃经的相关器官口腔(齿)、鼻、乳腺、膝、胃。胃经的警告信号经络症:本症从头走足,如有不畅、久积化火,容易发高烧、出汗、偏头痛、咽喉痛、牙痛、下肢风湿关节痛等沿经脉所过的疾病。脏腑症:胃经功能下降、胃痛胃胀、易食难消、呕吐吞酸、肠鸣腹胀,胃气绝则胃口全无,不思饮食。亢进热症时症状:体热、腹胀、打嗝、便秘、食欲增加、胃痉挛性疼痛、胃酸过多、唇干裂。衰弱寒症时症状:餐后腹痛或腹泻或呕吐、消化力减弱、胃酸不足、忧郁、清涎多、下肢倦怠。胃经的循行(1)起于眼眶下的承泣穴(2)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左胸部行于任脉旁四寸,左腹部行于脐旁两寸,下肢行外侧前沿(3)止于足次趾的外侧甲脚旁的厉兑穴 早上7-9点(辰时)是胃经当值的时候,此时对胃经拍打刺激是对胃经最好的保养。胃经的主要穴位四白:养颜祛斑我四白四白穴又称美白穴。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胃肠积滞、废物堵塞,在脸上易成黑斑结节。如果运用刮法、走罐法消散结节,疏通四白穴,气血一旦循环畅通,不但能消除脸上的斑点,而且小皱纹也会消失,皮肤白里透红,自然润泽,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配合眼周围的穴位,不但可以治疗视力模糊、眼疾,还可以治疗眼袋大和黑。取穴:正坐平视,瞳孔之下垂线与平鼻翼下缘水平线之交点即为巨髎穴,其与瞳孔间的中点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四白目下一寸匀天枢:大便不好找天枢 天枢意为人生枢要之处。天枢是大肠募穴。主治:便秘、便溏、大便难等一切大肠疾病。重按天枢可以通屁,治便秘。如果肠鸣泄泻,则用温灸调好,本穴还是治疗消化不良,过敏性慢性肠胃炎等虚性肠疾的有效穴位。 取穴:由脐中水平旁外两横指处即是本穴。歌诀:天枢脐旁二寸平 归来气冲:归来与气冲,妇科下肢齐通 归来意为下垂者归复原处。气冲意为擎举上冲,两穴一上一下,合力于下腹元气收复之动是下肢与上身大关节之重要部位,为主治阴器疾病和下肢气血不畅的主要穴位。同时两穴可使气血旺盛,妇人月经通调,下垂之疾复归原处。 取穴:归来,位于脐下4寸,任脉旁开2寸,气冲位于天枢下5寸,任脉旁开2寸。歌诀:归来、气冲曲骨临。梁丘:顽固胃痛曲梁丘 梁丘与足三里同是治胃病的最有效的常用穴。擅长治疗胃酸过多,有缓解胃脘疾患急性发作的作用。如果梁丘有痛一般提示胃已经是慢性顽固性的急病号了。又因位于近吸膝关节处,也主治膝关节病。取穴:左膝上2寸两筋间。歌诀:“梁丘膝上2寸寻”。 上巨墟:大肠疾患专用穴 上巨墟为大肠经的下合穴,是治疗腹痛,泄泻、便秘、消化不良、结肠类等肠道疾病的重要穴。取穴:足三里下四横指处,当胫、腓骨之间,即是本穴。歌诀:膝下下六寸上巨墟下巨墟:小肠疾患专用穴 下巨墟是小肠的下合穴。是主治小肠吸收不良,绕脐而痛的专用穴。由于胃经左膝下诸穴,会合有大肠、小肠功能,故小腿前胫实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穴位的总汇。取穴:在上巨墟向下量四横指,手胫,腓骨之间,即为本穴。歌诀:膝下9寸下巨墟脾胃者仓廪之官,疲劳透支找脾经 生活中有些人很能吃,但就是不长胖,甚则面黄肌瘦,有些人总不耐劳,动则气短、疲劳乏力倦怠,不易恢复,关键原因是脾的运化和吸收功能有问题。脾和脾经的作用 脾主肌肉,司运化,其功能在于运化食物的营养和协助肾运化人体水湿。脾为后天血生化之源,具有益气统血、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肌肉的作用。脾的运化作用(1)脾能运化吸收食物中的精华物质转化为气血津 液,通过心、肺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2)协助肾运化体内多余的水湿,人体湿寒就易疲 劳,所以健脾祛湿就能祛除疲劳。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如果 脾的运化失常,则不思饮食,营养吸收不良。 脾经的相关器官脾、胰、胃、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脾经的警告信号:(1)经络症状:脾经不畅,湿寒疲倦。大肠、膝足趾肿胀,麻痹,怕冷。(2)脏腑症状: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嗳气、便溏、肌肉松软、消瘦憔悴。(3)抗进热症时症状:消谷善饥,肋下胀痛、呕吐嗝气、足膝关节疼痛,第一脚拇指活动困难,失眠。(4)衰弱寒症时症状:消化不良、胃胀气、排泄物囤积,上腹部疼痛,呕吐肢倦乏力麻木,腿部静脉曲张,嗜睡,皮肤易损伤。脾经的循行:上午9-11点当令(1)起于足大趾内侧甲角旁的隐白穴;(2)从足走胸,经足内侧内踝前方,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左腹部行于任脉。(3)从足走胸,经足内侧内踝前方,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左腹部行于任脉旁开四寸,胸部行于任脉旁开六寸。(4)止于腋下6寸大色穴。脾经主要穴位隐白:隐白止血第一穴 血泻于脉外侧容易崩漏、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取本穴有补脾摄血的作用。温灸隐白好治崩漏。取穴:足拇指内侧,左拇指甲侧缘与下缘作一垂直线之交点,即是本穴。歌诀:隐白大趾内甲角太白:健脾化湿取太白 太白,有在 戡 定内乱,匡扶正气的作用。喻本穴有扶弱培强的功效。久病后的脾胃虚弱,身寒体乏,肠鸣腹胀,消化不良,得复原者,宜取本穴,有健脾化湿,理气和胃等良好功效。取穴:足拇指内侧,沿赤红白肉线,第一跖趾关节后凹陷中,即是本穴。歌诀:太白核骨白肉际公孙:心胃气痛找公孙 公孙是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主经脉气血,正经“脾经”如公,别走“胃经”如孙,公孙同位也。所以本穴施一穴能治脾、胃两经病患,有健脾利湿、理气和胃之功能。人们惯 的心胃气痛,以及呕吐、食不消化、腹胀、泄泻等脾胃疾患均可取治。取穴:由足拇指内侧后有关节(第一跖趾关节)往后用手推有一方形骨,弓形骨后端下沿的凹陷(第一跖骨基底内侧前下方),即是本穴。歌诀:节后一寸公孙明。三阴交:妇科首先三阴交 三阴交是肝、脾、胃三经的交会穴。脾主运化而统血,肝主疏泄而藏血,肾主水儿藏精。故能统治足三阴所主治的病症。故此穴应用极为广泛,为人身四大强壮穴之一。 (1)治疗脾胃两虚、消化不良、对肠鸣腹胀、泄泻和心脾血虚的失眠疗效甚佳。 (2)三阴交有治疗下肢疾病的作用,举凡下肢瘫痪疲弱、风湿痹痛均有作用。地机:糖尿关键按地机地机:意为脾的机要之处。本穴为脾经的郄穴,主深疾和顽固性疾固。糖尿病是脾的顽固性问题 ,一旦地机有痛,就警示脾已经出了问题。糖尿病人按压地机时,一是刺痛不可忍。故地机又是糖尿病人典型压痛点和治疗穴。取穴:地机位于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 歌诀:膝下5寸地机朝大包:一身尽痛揉大包 大包,意为总管阴阳诸经之络。本穴是人身十五大络穴之一,此穴有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大包能治疗一身尽痛和全身说不出来的不舒服,本穴有通络止痛之功效,是人身四大痛穴(合谷、太冲、至阳、大包)之一。取穴:腋窝中点垂直线上,与第六、七肋骨之间,即使本穴。歌诀:大包腋下6寸下心者君主之官,心烦心痛我心经1:心和心经的作用(手少阴心经) 心之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功能。如果把血液的数量和质量归属于脾的话,那么血液的流动范围,速度,力度就归属于心了。 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两个方面的功能。在脏腑生理活动中,心有如“指挥调度”,心神不常,则各自功能活动便协调工作,健康有序;若心 不藏神,心的指挥调度不力,气血运行道路就不能通畅,各器官就会受到影响,形体就大受损伤。在心里活动中,心有如“保险公司”,承受外界的各种压力。为什么有人突然受到惊吓心马上就扑腾扑腾地乱跳?这就是心承受一切外界反应能力差的表现。心承受力强的人,心胸豁达,乐观坚强。反之,则容易生烦,心跳,心慌,失眠多梦。心经的相关器官舌、脑、心脏心经的警告信号 经络症: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健忘、痴呆=并沿心经所过的手臂疼痛、麻痹、厥冷和血压不稳。 脏腑症:心烦、心悸、心翳、心闷、心痛。心气绝则头发不泽,人瘦面色晦暗。 亢进热症症状:运动过后心悸动、兴奋、口干;处在有压力状态下,有压迫威、忧郁、内侧有麻木、小指痛。 衰弱寒症时症状:胸口沉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肩与前臂疼痛,四肢节重,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的晕眩。心经的循行 (1)起于腋窝下的极泉穴 (2)从胸走手,沿上肢内侧后缘,下行连肘内侧。抵达于手掌后,进入手掌内侧后缘,至小指末端。 (3)止于小指桡侧指甲旁少冲穴。 11-13点(午时)心经当令。此时拍打刺激心经对心脏是最好的保养心经的主要穴位 极泉:心脏急救找极泉 极泉,是心经离心脏最近的穴位,能增强心脏的搏动能力,对心绞痛,全身突然疲倦,垂力弹拨极泉穴,有急救作用。本穴还治经络所过部位的胁肋疼痛,肘臂冷痛,乳汁不足等。取穴:上肢外展平伸,腋窝中央有动脉搏动,应于处即是本穴歌诀:极泉腋窝动脉牵少海:心烦失眠拍少海 少海是心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有清心泻火的功效,拍打少海对于心烦、失眠、多梦,及前臂屈伸不利都有很好的疗效。取穴:仰掌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头内侧(尺侧),即是本穴。歌诀:少海肘后五分连神门:镇静要神取神门 神门,心神虫入之门户。本穴是心之原穴,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所以本穴为治疗心血管,脑神经系统病症的常用穴。是主治多梦难入眠、易醒、健忘、神经衰弱、怔 、痴呆、烦躁等的重要穴位。取穴:仰掌屈肘,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扪及一条大筋,这一大筋外侧缘(尺侧缘)与掌后腕横纹的交点,即是本穴。歌诀:神门锐骨端内缘少冲:心脏顽疾揉少冲 少冲,意为手少阴心经的要冲。少冲为心经的井穴。井穴都常用作救治由五脏之病而累及神志的要穴。并有开窍醒脑,宁心安神之功效。可直接治疗心脏疾病引起的各种心烦、心悸、心痛,经常揉少冲井穴,对心脏是一种最直接的保养,所谓“十指连心”。取穴:小指指甲内桡侧缘与下部分制作一垂线之交点(距小指的横纹和掌腕横纹的中点一处)歌诀:少冲小指内侧端小肠受盛之官,吸收不好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下午1-3点小肠经当令 小肠作为受盛之官,作用是接受胃已消化的食物,并精选吸收食物的精华,以输送到全身。 小肠上连胃,下接大肠。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传输,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与心有密切关联,“心力”充沛则小肠“吐故纳新”就顺畅。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火温煦小肠,才可小肠顺畅的吸收食物的精华,排泄废物,并联系脾、胃的运作与协调。小肠和小肠经的作用 小肠的两大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受盛化物是接纳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泌别清浊是将胃消化后的食物区分为精华和糟粕分送脾脏转化为气血,送大肠将废物排出。 小肠经的相关器官 耳,腮腺,扁桃腺,牙,眼,小肠小肠的警告信号(1)经络症:耳聋,目黄,口疮,咽痛,下颚和颈部肿痛,以及沿经脉所过的手肩疼痛。(2)脏腑症:绕脐而痛,心烦心闷,头顶痛坠,腰膝痛引,睾丸疝气,小便赤涩,尿闭,血尿,小 肠气绝,则自汗不止。(3)亢进热症时症状:颈,后脑,太阳穴,全耳疼痛,肚脐与下腹部疼痛,便秘,后肩胛交臂外后廉疼痛。(4)衰弱寒症时症状:颌、颈浮肿,耳鸣,听力减退,呕吐,腹泻,手足怕冷,身体虚弱症。 小肠经的循行1、起于手小指甲尺侧甲角旁一分的少泽穴 2、从手走头,行与上肢外则后缘,经肘内两骨之间,上绕肩胛,经面颊。 3、止于耳鼻前方的听宫穴。小肠经的主要穴位少泽乳汁不通少泽穴 少泽为井穴,井穴有的方通散的意思,故本穴有开窍通络。清热醒神,促进小肠吸收,活络通乳的作用。 产前一个月经常按摩少泽,膻中穴和乳房对产后乳汁通畅非常有效。同时少泽配听宫可治耳鸣耳聋。 取穴:手小指尺侧,指甲角旁开一分,即为本穴。 歌诀:少泽小指外甲角 后溪颈椎腰痛后溪取 后溪是小肠经五输穴中的输穴,主治“体重节痛。”本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善治脊椎的疾病。后溪、列缺、外关是主治落枕的三要穴,特别是急性腰扭伤不能动时,全力按压后溪穴配上委中和压痛点,有即时缓解腰痛的作用。 取穴:仰掌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凹陷处,即是本穴。 歌诀:后溪握拳节后取养老:养老雀斑美容好 养老穴是小肠经之郄穴,是静脉气血深聚的穴位,多用于治疗小肠顽固性的疾病。善治小腹虚寒,小肠积滞引起的各种脸上的斑点。 经络养容三穴:养老主雀斑,合谷主润泽,翳风主弹性,三穴配合,对脸部养颜是最好的保养。特别要注意取此穴手法的配合转动,才能找到穴位的感觉。取穴:掌心向下,另一手食指按直在尺骨小头最高点,然后掌心转向对胸,另一手手指自然感觉骨开肉陷后深藏之处即为本穴。 歌诀:养老转手骨果空藏天宗:肩臂酸痛找天宗 天宗是小肠经气血在人体上部聚会之处,长时间伏案工作最容易引发颈肩僵硬,发紧,先是背痛手倦,继而脖子痛,上肢不能高举,此时按压此穴会出现特别强烈的酸痛感,甚至能穿透肩胛传到手指,通过边取穴按压边运动上肢,可以很快就能放松肩部的肌肉,达到治疗的作用。 若女士天宗特别酸痛时,往往多数都有乳腺增生,故此天宗穴对缓解乳房胀痛也很有效。 取穴:先确认三角形的肩胛骨,然后从肩胛骨上方的肩胛风向下握摸至中央的凹陷中,即为本穴。 歌诀:天宗大骨下陷处 听宫:耳鸣耳聋按听宫 听宫,主管听力的高贵之处,听宫是小肠经,三焦经和胆经的会穴。本穴为治疗耳鸣等耳疾的重要穴位。并善治面瘫,牙痛等头面疾患,有活络通窍,聪耳明目的功效。取穴:耳屏前方,张口有凹陷处,既是本穴。 歌诀:耳小瓣前陷中央膀胱者洲都之宫、颈肩腰背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下午3-5点当令 很多人以为膀胱只管拉尿,实际上膀胱与肾一起主管人的一切骨关节问题,水湿不能通过肾的气化和膀胱排泄,停留在骨关节之间, 湿毒就容易形成所谓的风湿关节痛。 膀胱是水液会聚之处,经肾的气化作用,人体津液才通过出汗和小便排出。膀胱虽然是储尿、排尿的器官,体积也比较小,然而膀胱经都是人体从头顶到脚趾的最长的经络。其中最主要是因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后门”背俞穴都在背部膀胱经上开窍,故此它与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保养和治疗都重大的关系。膀胱和膀胱经的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有藏津液、司气化,主汗排尿的作用。在肺气的配合下,敷布于体表,称为太阳之气,所以膀胱太阳经气有保卫体表,抗御外邪入侵的功能。 足太阳膀胱经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如何知道自己感冒是着凉还是中暑,根据寒伤阳,热伤阳,凡感冒发热有畏寒怕风多是着凉,感冒发热不怕寒只怕热则多是风热感冒。 膀胱经有问题,整个络脉所过的头顶,背腰,下肢都会僵硬酸痛,屈伸不利。经常按摩背部,是对膀胱经最好保养。 从臀部到小腿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经常拍打按摩消除水湿结节。让这条经经常保持畅通对保护腰背有力效果相当好。当用手用力捏掐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刺痛感消失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 膀胱背部以上为炽热蕴聚的地方,故此一般多以刮痧为主。在臂下的承扶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主要是查看体内寒积湿毒程度的重要途径。故它是疾湿瘀热毒结节最容易积聚的地方。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瘀积肿物,若此处通则恶疾难成。故此,此处以拍打为主。此处实安身之命之际,不可不知。特别提醒“委中穴”乃人体泄毒废气之出口,犹如汽车的尾气口,可泄不可补,可针不可灸。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背部有两条膀胱经经过,大家都喜欢在后背按摩、刮痧、捏背、揉背。因为后背是太阳膀胱经主要循环的部位。由于膀胱经都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相当于脏腑的后门),可以说身体内任何疾病都与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背部刮痧,主要是刮膀胱经。 膀胱经的相关器官膀胱经的警告信号1、经络症:本经虚寒,则容易怕风怕冷,打喷嚏、流鼻涕,并沿经脉循行,所过的项、背、腰、小腿疼痛及运动障碍。2、脏腑症:小便不利、遗尿、尿浊、尿血、膀胱气绝则遗尿,目反直视(三白眼)。3、亢进热症时症状:尿频、泌尿生殖器疾病、前列腺炎、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疼痛、前头与后头痛。4、衰弱寒症时症状:尿液少、生殖器肿胀、后头与背部肌肉肿胀、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膀胱经的循行1、起于目龇的晴明穴。2、行于头部,后劲背部,在背部分为两行下行,第一行行于距督脉1.5寸,第二行行于距督脉3寸至下肢,行下肢后侧正中线,经外踝后至足外侧。3、止于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的至阴处(至阴穴) 下午3-5点(申时)是傍晚当令,此时多喝水刺激膀胱经对人体祛湿排毒、保养膀胱最好的时辰。膀胱经的主要穴位睛明-视力模糊找睛明睛明,按本穴能使眼睛明亮,是治疗一切眼疾的重要穴位。取穴:眼内角内龇侧上一分,即是本穴。歌诀:目内龇角是睛明。肺俞肺病哮喘找肺俞 肺俞,肺经脉气“传输”之处。刮痧、拍打、拔罐时很容易出现许多痧点累块,结节。好像脏腑早就以“后门”把人体废物推出去,就等,就是你们刮痧、拍打、拔罐帮助他们清理出去一样。肺俞有调补肺气之功,主治肺经寒热储症的伤风、感冒发热、咳嗽、哮喘等。 取穴: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穴旁边开1.5寸处即本穴 心俞心动胸翳心俞知 心俞,意为心脉经气传输之处。本穴是心在背之俞穴,有行气活血,镇静安神功效,故本穴首先作用是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心惊气促、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同时是治疗神志方面疾病,如神经衰落、失眠多梦等。 取穴: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穴帮开1.5寸,即是本穴。肝俞清肝明目泻肝俞 肝俞,肝的背俞穴。既可以泻肝火也可以养肝阴,故有治疗目赤眼痛、夜盲、视网膜出血的目疾的功效,又固肝藏血,还会治肝胁肋痛和月经不调等需调血安神之疾。 取穴: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穴旁开1.5寸即是本穴。脾俞不思饮食找脾俞脾俞,有健脾利湿,益气统血之功效。促进消化吸收,治疗不思饮食、便溏、水肿、腹胀等脾胃虚弱之症。此穴还能补脾摄血治疗各种出血及妇科崩漏。取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穴旁开1.5寸即是本穴。胃俞胃痛胃胀用胃俞 胃俞,胃经经气传输之处。本穴与脾俞协同,有和胃降递,健脾助运之功效取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是。肾俞腰肌劳损找肾俞 肾俞、肾气传输之处。主治肾脏之疾患。本穴为人体“先天之本”,故第一功能是治疗男女生殖方面的疾患;第二重要功能是水液代谢,治泌尿系统疾病。第三功能肾之藏精气,故肾俞的培补肾气就成为强身健体重要之穴。腰肌劳损实际提示我们肾功能下降。取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穴旁开1.5寸即是大肠俞风湿腰痛大肠俞 大肠俞,内应大肠俞背俞穴,主治大肠诸疾。腰痛有肾虚和风湿之分,肾虚腰痛以肾俞主治。风湿腰痛则宜用大肠俞。由于大肠俞在腰阳关旁边,对腰痛的影响很大。 取穴: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穴旁开1.5寸即是。八 缈痛经神效擦八缈 八缈,8个深在腰孔中的穴位,实为上缈,次缈,中缈,下缈,左右合共8个。八缈因共有调经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故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不孕不育,性冷淡等妇科诸病。尤其是痛经,用拇指、食指相距1.5寸隔衣来回擦至发热,有马上止痛的神效。取穴:俯卧骨盆后面,小指按在尾骨上方之 骶管裂孔、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等距离分开各指端所指处即是。委中腰背下肢委中求 委中,意在屈膝后的腘窝正中。本穴是膀胱经腰背部的开关,本穴由于与肾经交会,加上膀胱经能治经筋之项、背、腰、腘、踝等痹通、拘急,所以拍打委中对一切腰背的疼痛和下肢痹通效果颇佳。 取穴:腘窝横纹中两筋之间即是。 歌诀:委中膝腘纹中处。承筋容易抽筋拍承筋 承筋,对长时间运动后产生的小腿酸胀、抽筋效果很好,所以日常疲劳身倦,小腿静脉曲张凸起,经常拍打按摩也是非常好的治疗。 取穴:委中下,小腿肌肉凸起最高处,即是。 歌诀:承筋合下排肠中。飞扬行走无力靠飞扬 飞扬,意能使人健步如飞。本穴功能祛风湿健腰膝助行走。其所治之病多为腰腿酸软、无力、行走摇晃不定等。由于本穴别走肾经,合两经之“气力”,故有较好的通经活络的治疗腿疾之效。顽固性的腰腿痛、刮痧、按摩后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不妨选取飞扬配委中拍打即时见效,行走飞扬。 取穴:昆仑穴直上7寸,当小腿腓骨后缘处即是。 歌诀:飞扬外踝上7寸申脉伸展筋骨找申脉 申脉,有伸展筋脉的意思。申脉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有较强调节肢体阴阳活动的能力。所以本穴有伸筋、利节、脉通的作用。除治疗转侧不利,下肢麻木瘫痪外,对癫痫日间发作可以拍打刺激本穴。 取穴:足外踝夹直下,外踝下缘凹陷处即是。 歌诀:踝下5分深脉是。至阴急性腰痛找至阴 至阴,膀胱经 交会 转接足少阴肾经。是肾经脉气始 接之处,是远距离取穴(上病取下穴)的常用穴。统治膀胱经所经过的部位,特别是急性腰痛和怀孕胎位不正,湿灸交阴有非常好的效果。 取穴:小趾外侧趾甲角旁开1分,即是。 歌诀:交阴小趾甲角旁。 肾者作强之官,精力不足找肾经 八足少阴肾穴下午57点当令 肾的精力充足才能强壮身体,凡体弱多病,未老先衰,身体不能强壮。都是肾的精力不足以控制全身气血的常运行的缘故。故称肾为强壮之官。 肾藏精,司气化,主肾,生髓。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五行属水,五色为黑,五味入咸,五方在北,五化为藏,五气属寒,五声为呻,情志为恐,动作为栗。 肾功能产生之气 称为少阴之气,俗称 “元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能量物质,有主持精神意识活动,维护水液的正常运行的功能。肾有四大主要功能(一)、肾藏精:肾藏精才能保持肾精的正常运化,它产生的元气有四大作用:1:对人体五脏六腑有直接濡养作用。2:推动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3:产生免疫力。4:形成人体长寿的物资。许多人缺钙就是因为肾藏精“藏”的功能衰退,形成钙的流失。所以补钙的同时,补肾才能保证钙的吸收,只要肾功能好,身体是不会缺钙的。人体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藏精,精不耗归于骨生髓。人健康长寿的关键,就是精髓的生成和储藏。肾经的相关器官 耳、腰椎、关节、 肾上腺、肾。肾经的警告信号1.经络病:肾阴不足,则以怕热为主,容易口干舌燥,慢性咽喉炎,气短喘促,心烦心痛,失眠多梦,五心(手心、足心、心口)发热等。 肾阳不足,则以怕冷为主,容易手足冰冷,面色晦滞,神疲嗜睡,头晕目眩,腰酸膝软等。如果两种症状都存在,冬怕冷夏怕热,且上热(咽喉痛)下冷(手脚冷),则说明肾已阴阳两虚正在衰老。这就是所谓的“未老先衰”。2.脏腑症:主要表现在主水失司而致水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心悸、恐惧、耳鸣、眼花、目视不清。肾气绝则骨髓失养、骨质疏松、肌肉萎缩、齿松发枯,面色无华。 3、亢进热症时症状:尿黄、尿少、口干、倦怠、足下热、大腿内侧疼痛、劳热、性欲增强、月经异常。4、衰老寒症时的症状:尿频、尿清、肿胀、腿冷、足下冷。下肢麻木萎弱,容易受凉、犹豫不决、性欲减退、肠功能减弱。肾经的循环1.起于足底涌泉穴2.绕过足跟,在下肢行于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在腹部行于任脉旁开0.5寸,在胸部任脉旁2寸3.止于锁骨下的俞府穴 下午57点(西肘)肾经当令,晚餐多吃黑色食物,对肾经拍打或刺激就是对肾最好的保养。 肾经主要穴位涌泉虚火上浮找涌泉 涌泉,肾经脉气在此如泉涌出。本穴是肾经的井穴,对肾虚虚火上浮引起的顽固性头痛,失眠咽喉炎,牙痛,高血压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民间还有用蒜泥敷涌泉穴有效治疗感冒咳嗽和小儿百日咳的药方。 本穴还是人生三大急救穴(人中、中冲、涌泉)之一。取穴:足底中线前1/3处凹陷处即是。歌诀:足心凹陷是涌泉太溪阴阳两虚找太溪 太溪,“太”为尊贵,意为人身诸经贵气都要归于肾经此穴。太溪又是肾经的原穴,很有平衡协调之功,既能滋阴降火,又能培元补肾;既可以治肾阴虚引起的畏寒肢冷,神疲嗜睡,头昏目眩,又能治肾阴虚引起的慢性咽喉炎,心烦心痛,失眠多梦 用拇指、食指对掐太溪穴和昆仑穴,可即止鼻血和牙疼。俗话说“点你死穴”。说明死穴就是人体的关键穴。生穴不生即是死,实际上死穴又是生穴,因此寻找人体生穴确实很有意义。全身按摩时,只要按中太溪,马上就会全身放松舒服,疲劳顿失,精神恢复。 寻找生穴因人因时而异,主要抓住一个生穴,马上就能迅速消除疲劳,恢复精神。生穴的寻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好像人体的总开关。 取穴:由足内踝尖往后推至凹陷处(大概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之中点)即是本穴。 歌诀:太溪内踝后掐中 照海月经不调招照海 照海,为关照之处广大深远,无处不到。照海是八脉交会穴,最能体现元气的所能到达的作用,所以“关照”的范围相当广泛,与太溪配合构成一对强壮、治疗范围,无处不到的保健穴位。从失眠到妇科,从身体虚弱到全身疾病,都可以取照海穴配太溪穴。取穴:由足内踝尖往下推,至其下缘凹陷处即是。歌诀:照海踝下4分遂俞府咽病顽疾找俞府 俞府,意为肾气由此输入内府。本穴是肾经虚火上浮之处,最容易影响咽喉,形成顽固性的慢性咽喉炎,故拍打俞府穴调气散结,对慢性咽喉炎,咽喉结节,颈项痰火都有明显疗效。取穴:任脉旁开2寸,锁骨粗隆下方凹陷中处即是。歌诀:俞府胸前锁骨下心包使臣之官 失眠多梦找心包(九)手厥阴心包经下午79点当令 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它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亦视为心脏的一部分。 心包像内臣,负责传达君主的一切情志变化,故心包经最能反映出心脏的一切早期变化。心包和心包经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包有保护心脏,“代心行令”的功能, 病理上却有“代心受邪”的作用。 心包与心德病症是相类似的,但在临床应用上,心包偏重于功能性的症状,如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健忘等,而心脏则偏重于器质性的症状,如心律不齐,心肌劳损,冠心病等。心包经的相关器官 血管、心脏、手心包经的警告信号1.经络症: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眠,健忘,口臭,口疮,全身痛痒等。2.脏腑症:心烦,心悸,心翳,心痛,心闷,神志失常等。心包气绝则眼大无神直视,形体萎黄如烟熏。3.亢进热症时症状: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胸痛,头热痛,上肢痛,目赤,便秘。4.衰弱寒症时症状:容易心悸,心动过缓,晕眩,呼吸困难,上肢无力,胸痛目黄,易醒,难入眠心包经的循行1.起于乳头外开1寸天地穴2.行于上肢内侧正中线3.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 在晚上7-9点(卯时)心包经当令,晚饭后最宜散之步,轻轻拍打心包经穴至潮红是对心包经最好的保养!心包经主要穴位 曲泽心烦失眠曲泽清 曲泽是心包经的合穴,有清心、泻火、除烦的功效,凡心烦心热、失眠多梦、口腔溃疡、周身瘙痒、拍打曲泽穴有清心泻火的功效。 取穴: 微曲肘,在时关节可摸及一条大筋 ,大筋的内侧与时横纹之交点即是本穴。 歌诀:曲泽肘内横纹上,拍打时要把肘关节伸直。 内关心烦心痛内关寻 内关是经气出入入之关,是八脉交会穴之一。特别对气血出入和引起的心烦、心痛、胃痛和血压不稳都有很好的疗效。内关穴若有青筋(静脉曲张)凸起扭曲,此紫暗,则提示心气脉经有堵塞不畅,注意心脏病发生! 取穴:仰掌握拳,从掌后第一横纹上三横指,当两条大筋之面,即是本穴。 歌诀:“内关掌后对停” 大陵神经衰弱按大陵 大陵,陵为帝皇长眠之处。意指按此穴犹如睡死一样好睡,功在镇静安神。本穴功固内关穴,但偏于养血安神穴志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难入睡易醒,心悸等。 取穴:微属(仰掌)腕节,在掌后第一横纹中点两筋之间即是本穴 歌诀:掌后横纹大陵压 劳宫口腔溃疡取劳宫 劳宫,意举手部劳作尊贵之新,凡妨碍一切手部正常活动的节指关节痛,屈伸不利诸症均可用劳宫。本穴是心包的火穴,故有开窍泻火,清心醒神的功效,能治心火过盛的口腔溃病,口臭、鼻血、手心多汗或指掌角化病。 取穴:拳握拳,食、中、无名指及小指四指轮压掌心,当中指与无名指两指间,即是本穴。 歌诀:劳宫屈指掌心取。 中冲心脏急救第一穴 中冲,意为心气经气冲要之穴。是心气经的井穴。临上十二井穴有开窍醒神作用,用于急救作用更为突出,所以心脏病的救急多用心气经中冲穴催醒为主,故中冲不但用于心脏病的急救,且常保健还多用于调节心律不齐,是心慌心跳的“调空开关”。 取穴:中指指夹端中央,距指甲约1分处即是本穴。歌诀:中指末端中冲针 三焦决读之宫奇难杂症找三焦(十)手少阳三焦经晚上9-11点 当令 决,通也。读,水道也。决读即三焦有疏通水液,主指全身水道的正常运转的功能。三焦相当于人体的膜系统细胞膜是人体的渗透系统,掌握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常进出,起着调节内人隶属 的作用。 胸腹内的脏腑根据膜的隔离大概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上、中、下各脏腑的之间的联系,是密切依赖着它们之间层层相连的“膜系统”这些联络各脏腑的膜系统也确实在现代医学上显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焦与三焦经的作用 按经络学说,体腔胸脯以上的心、肺为“上焦”,胸脯马肚脐之间的脾、胃、肝、胆为“中焦”。脐以下为大、小肠、肾和膀胱为“下焦”。上焦为“心、肺”通过气血将食物精华输布全身,故称“上焦主纳”。中焦的脾、胃、肝、胆就是整个消化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中焦立化”。下焦为大、小肠、肾、膀胱就是排泄废毒物质,让人不断“吐故纳新”故又称“下焦如续。” 三焦,作为“膜系统”的作用,实际起内分泌的作用,内分泌一旦失调不会影响全身各部位正常运转会出现各种全身说不出的不舒服的失调病状,故有奇难杂症找三焦之说。在运用经络全息提测系统没是人体经络时,凡是三焦经能量下降就很容易引起妇科内分泌失调的肿瘤。 三焦为相关器官 耳、眼、头、腮、腺、扁桃腺、膜系统 (1)经络症:偏头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眼痛等头面五官疾症以及沿经络所过的领颈痛、肩背痛、肘臂痛等运动障碍。(2)脏腑症:上焦容易心烦胸闷,心恼咳嗽,中焦容易腺腺、胃胀痛,、不思包食,下焦容易水肿、遗尿、大小便异常等。上焦气绝则喜噫,中焦气绝则不能食,下焦气绝则二便失禁。(3)亢进热症时症状:耳鸣、耳痛、头剧痛、上肢痛、肩颈无力、缺乏食欲、失眠、发怒。(4)衰弱寒症时症状:上肢无力麻木、面色白,呼吸表浅发冷,尿少、精神与身体倦怠,忧郁、肌肉松驰无力、听力障碍。三焦经的循行(1)起于无名指天侧指关旁的关冲穴(2)经上肢外侧中线,经颈项绕耳后(3)止于眉稍的丝竹空穴 三焦经的主要穴位 关冲偏头痛关冲最灵 关冲,“关”即弯,大部分人的无名指都能弯却不能单独伸直。本穴是三焦经的井穴,有清热醒星神的功 效,关冲穴对“风火上头”的头面热症,以及偏头痛,耳鸣、耳聋非常有效。取穴:无名指尺侧指甲旁开1分,即为本穴歌诀:关冲无名指甲外 中渚:中渚坐骨神经痛 中渚,犹如经气之河中小洲(渚)本穴有清热开窍疏筋利节的功效,故能治肢体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病,如肩因炎、坐骨神经痛。取穴:握拳俯掌,在手指第四、五掌骨头之间常指关节后炎凹陷处即是本穴。歌诀:中渚液门上1寸。 外关怕冷怕热,内外关 外关,本穴与内关相对,为三焦经和心气经互相联络关要之处,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搏,阳维为病苦寒热,故外在配内关穴对调节人体的上热下寒,冬天怕冷,夏天怕热非常有效。外关为落枕三穴之一:列缺冷派头,外关治转头,后溪治招头。取穴:掌背腕骨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即是本穴。 肩缈肩痛不举拍肩缈 肩缈是三焦经在肩部关节负责转动的穴位肩周炎痛不能举,拍打肩 穴对手臂不能上举有非常好的疗效。 取穴:握拳,屈肘,肘尖向上,用力时三角肌鼓起肩都后缘有一凹陷小窝,即是本穴。 歌诀:肩穤横后定肩缈翳风三叉神经找翳风 翳风在耳朵后陷窝,为“遮蔽气功”之意,本穴是三焦经如胆经之会穴,又接近于耳,有疏通耳部经气作用,故治因气闭而致的耳鸣,耳聋有良效。本穴又是三叉神经总会之处,故为治三叉神经痛等面神经症的要穴,翳风为三大养颜项穴位(翳风、合谷、养老)之一。 取穴:将耳重向后捺,耳垂后陷中处即本穴 歌诀:耳垂后陷翳风寻。 胆者中正之官,废物积滞找胆经足少阴胆经(十一)晚上11点凌晨1点当令 胆者中正之官,容不得身上有各种废物积滞,堵塞经脉,具有清理人体一切疾湿瘀毒,生理废物的功能,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是讲五脏的神志活动取决于胆,五脏中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故凡胆汇疏正常则决断无失,若胆虚则优柔寡断,实则妄断易怒。 胆和胆经的作用 胆禀受肝经的余气,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有帮助疏泄肠道积滞及修复肠道疾病的作用。相当于现代人所讲的“不伤手的洗洁精”。 胆汁中的重要成分是胆汁酸和卵磷脂,这种绿色的液体,像肥皂分解油渍一样,令脂脂这种溶解在水中有效地清除食物中过多的脂肪和清除肠道中的积滞。现代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不良饮食和夜生活严重影响了胆的正常功能,所以经常打胆经加强胆的功能对消除痰湿脂肪,结节肿物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有了乙肝的脂肪肝为病人晚上10点前休息,早上6点起来也出点微汗(运动)这是肝胆保养的黄金机会。 胆经的相关器官眼、头、关节、脖子、微血管、胆胆经的警告信号(1)经络症:口苦口干,偏头痛、白发、脱发、怕冷怕热,沿经脉所过的缺盆和腋不肿通、膝,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2)脏腑症:胸胁苦满,胆怯易惊,不欲饮食,善叹息,失眠,易怒,皮肤萎黄,便秘等,胆气绝则眉倾毛落。 (3)亢进热病时症状:口干、胸胁胀、颈、下颌、喉咙不适,失眠,头痛,便秘,髀或腿膝胫踝处侧痉挛疼痛,足下热。(4)衰弱寒症时症状:虚弱、关节肿胀、下肢无力,目黄、吐苦水,嗜睡,夜汗,惊悸太息,呼吸沉闷,便溏。胆经的循环(1)起于眼外的眦角的童子 缈穴。(2)上行毛额角,环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