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73948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闻理论十讲(详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3. 宣传分为两类:A. 政治宣传: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而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或地址这种宣传。B. 商业宣传: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没有关系,很少会主动接受这种宣传。 4.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 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5.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 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C.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D. 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E.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F. 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二新闻舆论 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 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B. 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1. 西方最早的“新闻”概念对于受传者来说,他们理解的“新闻”是指新鲜的事情或观念。但对于传播者来说,有一定的宣传目的,是传教活动。 2. 欧洲有一种新闻传播的传统: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传播者可能有宣传的密度,但是接受者是把它作为一个新鲜的事来打听的,这是很早就有的一种信息传播现象,我们现在可以把它定性为:新闻的传播。 3. 中西方对新闻事件记载和传播的差异:A. 中国:在记载历史的时候往往有作者的评价(特别是道德评价)隐含在里面B. 西方:在记载事实的时候,这种评价不多。即客观性更强。 4. 在西方文化意义上,“新闻”一词是“新”的含义,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且这个事实要新鲜、有趣。 5. 西方世界中“宣传”起源于宗教传播。 6. 19世纪中叶后期,大众传播业兴起,主要工业国家完成了从党报时期向商报时期的转变,新闻传媒与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开始分家,转变为一种职业的新闻传播行业,形成职业道德。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职业道德理念。 7. 总之,西方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 传播体系可以分为历史的,社会的和生活(生命)的三部分:1. 生活(生命)的传播结构:l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生命)传播结构像一个同心圆,这个同心圆以个人的自身传播修身为核心(A).大学里面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要学习儒家的经典;修好了身,才能进入家族层面齐家(B),按照修身的标准在家族内生活;再从家族层面走向社会治国(C),进入国家层面;最后是一个想象的层面平天下(D),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全球。这些人们生活层面的活动,无时无刻地不需要信息的传播(修身是一种自身传播的形式)。我们主要讲ABC三个层面。 l 中国古代生活(生命)传播结构有以下几个特征:A. 信息内敛的矢量,文化内凝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B. 这种文化形式,造成对外的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童话对象,对外部信息保持高度警惕,内部协调比应对外部更有现实价值。C. 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个人的人格可以无限放大为社会的情操,赋予兴国安邦,平治天下的意义。D. 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l 在现代社会传播结构中,“身”(个人修养)、家庭或者家族、国家、世界,是不同的活动圈,这个四个方面虽然互相有交叉,有联系,但是相对独立的传播领域,各有相对独立的行为准则,不能完全影响其他领域。 l 现代生活(生命)传播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如下几点:A. 在这个结构中,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发散的,不均匀的活动事态。B. 打破了生存的封闭性,人们比较容易顺应外界的变化C. 人们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呈现出结构性的张力,交流频率高,变化大,方向不确定,表现为一种法理化的平衡社会,而非礼仪化的内聚超稳定社会。D. 处于这种传播结构的人,不具有彼此相像的群体化共同人格,趋向于个体精神的开放,人格特异,独立。2. 社会传播结构l 古代社会的传播方式。进入到社会层面,呈现出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式的传播。社会传播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层级传播。这个金字塔可以有很多层级,我们只分了ABC三级。中国的社会传播受控于最高权力者皇帝,信息高度集中与上一级,一下每一集、每一领域的结构相同。B是下个层级,B对A负责,C是B下的一个层级,对B负责。ABC可以落实到具体的层级,可以是各级行政主管,可以是家族里的组长,也可以是小家里的父亲,还可以是教学单位的师长等。只要存在上下两级要素,就存在下对上的绝对责任。注意:B与B之间,C和C之间都是虚线,横向传播是不被允许的,处于被防范、监视、堵塞的境地。不允许横向传递信息,是害怕权利的不稳定。 l 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特征:A. 它造成社会组织高度统一,但社会是分散的。B. 这一结构保证上一层次比下一层次获得较多的信息。C. 由于人的主管因素较多地渗透其中,信息的真实性收到主观臆想的这笔,任何层级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整真实的。D. 一旦外部真实的信息扩算,社会顷刻瓦解。l 现代社会传播结构变化是B与B之间,C和C之间是实线,允许横向沟通,这是一种网状传播结构。 l 现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特点:A. 是集中,它也有一个最高领导A,这样社会才稳定,一级对一级负责,但统计之间是可以互相制衡的,存在对它的监督机制。对于每一个层级来说,都有横向水平的多种传播渠道,使信息得以沟通B. 是每一个层级都可以对上下左右产生监察制约的作用,比如说B可以对A,同时B可以对B,C也可以对B同时产生一种互相的监察作用C. 是如果某一个环节发生信息阻塞,只要其他部分正常运转,信息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并可以得到及时修补。3. 历史传播结构l 我们中国是一种偏心圆的历史传播结构,古代文化观念(遗产)A在传承中始终是核心,一直处于主导、先决的地位。后代的穿心,比如B对A 的创新,是在A的基础上创新的,C对B的创新又是在B的基础上,B的基础则是A。这样就造成后代的创新总是依附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在几乎全部全盘继承遗产基础上的衍生。 l 现代性的历史传播结构应该是这样的:A是历史文化传统,B继承A的一部分,但是B本身完全是创新;C继承了B的一部分,它和A已经没有直接联系了,它是通过B接受了A的基因,C本身又是穿心,它是连续的圆环。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新闻”这个词的含义有10种:(我们常用1 2 9 )1. 是指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消息。2. 是指各种新闻报道的总和,包括各种各样报道形式,体裁。3. 指各种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网络的新闻网站等等)的总称4. 新闻行业的总称5. 各种新闻业务工作及其延伸,统统被称作“新闻”,包括采访、写作或制作、编播、实况转播、新闻传媒组织的社会活动等等。6. 指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7. 等同于“宣传”。泛指各种与传媒祥光的政治性宣传活动或宣传工作。8. 等同于“舆论”。其实是指出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9. 指刚发生的事实。10. 特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八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1.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 王中(复旦大学教授):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3. 甘惜分教授: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4. 李大钊: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九新闻的特性1. 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2. 强烈的实效要求3. 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4. 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第二讲 新闻价值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1. 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2. 任何传播的发生,产生与传播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势能的位差(信息的不对称),有了位差才会产生信息的流动。所有,有组织的主动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他掌握的信息通常比接受者多。3. 传播者往往是出于利益、情感或是寻找信息的需要而发出的信息,一旦对方接受了或产生了回应,发出的那个信息便有了价值。如果这种信息是新闻,那么发出者和接受者共同认可的那些新闻,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4. 确认新闻价值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双方都要认可。5. 接受者的“不知”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6. 新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要看接受方面的情况(对该新闻知或不知)7. 无论如何不能重复接受者已知的东西,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8. 事实能够具备新闻价值,要有以下诸项(不知)的情形:A. 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一般是偶然、突发的)B. 不知道的最新的变动(常规发生的事实不可能是新闻,在常规的实施中忽然发生了异常变化,这样的事实应该是新闻)。C. 不知道的最新发现(事实可能发生在过去,但刚才发现)D. 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被解释的隐秘观点,更可能引起关注)E. 不知道的最新的知识。9. “不知”还有另一种情形:已知的事实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异常情况是新闻,已 知不分不是新闻。10. 除了“不知”这个前提,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也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11. “不知”是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必要条件。但“新”的事实,只是为新闻价值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还要有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二为什么人能有判断事实的新闻价值1. 新闻价值是对新进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2. 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在共同不知的情况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较为相同的价值判断。由于有这样的共同判断的基础,所以便存在一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认同的、比较一致的新闻价值标准。这种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3. 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发出信息,会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A. 新闻对受众的使用价值B. 媒体的利益C. 政治利益D. 传播者的个人偏好4. 人们关注有价值的新闻,原因在于:A. 人对异常事物的关注。B. 人对相关利益的关注C. 人对个人偏好的关注(兴趣所致)。5. 新闻价值的定义:一件实事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1. 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是从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脱轨而出的信息,是人们正常预期的中断)2. 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3. 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4. 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5. 事实与接受者的心里距离越近(兴趣、生活地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专业、经济收入、民族或种族或宗族的心理距离),便越具有新闻价值。6. 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的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关注。7. 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冲突的表现形式:A. 最普通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竞技B. 论战C. 商业竞争D. 外交斡旋E. 战争8. 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悲欢离合),便越具有新闻价值。9. 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各种成功者、英雄母亲、撒旦母题、大团圆母题等),越具有新闻价值。10. 事实在比较重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四在新闻是实践中体验新闻价值五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1. 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2. 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事件。3. 从新闻事务的角度看,时间在一天的什么时间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唱、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时间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登记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六传媒选择事实时的实际运作标准1. 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如果事实的发生正好与传媒的新闻编排时间吻合,就有可能被选中并加以报道。事实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有可能成为日报和广播电视的新闻。2. 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规模大、突然产生显著意义的事实容易被选中,发展缓慢的事实,很难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因为记者没有耐心去关注它。3. 事实的清晰度。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容易被选中。4. 文化接近或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5. 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6. 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7. 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七几个问题的讨论1. 刘建明教授的四种新闻价值:A. 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获知价值B. 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激励价值C. 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获益价值D. 事实对受众要有一定的娱乐价值。2. 与强调新闻价值相反,现在还出现了“反新闻价值”的新闻选择标准。当然,论证者不是完全反对传统的新闻价值理念,但是强调以“亲社会意识”来矫正以往的选择标准,反对新闻传播中对弱势群体的歧视。第三讲 新闻真实一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1. 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二新闻真实收到的各种自然制约1. 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2. 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知的过程。3. 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4. 选择事实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形:A. 把新闻事实类型化(新闻其实是老故事)B. 新闻礼仪化(习惯性用一个框架去套这个事实)C. 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如行凶抢劫,虐待儿童等,定义容易绝对化,影响新闻的真实,造成对事实的一种曲解)D. 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权势人物的权势,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表现在传媒上。传媒上,权势人物的活动和观点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尊重。被认为更有价值。)E. 传媒的报道总体取向,无形中在为维护现状,有意无意地曲解现实。5. 传播付好表达意思的优先,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三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原因1. 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2. 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所谓体制性失实,是因为之志需要或者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默许和鼓励的某些不实报道。3. 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A. 由于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B. 由于编辑过程的差误出现失实a) 编辑想当然造成的失实。b) 编辑环节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失实。C. 编辑核实程序不对造成的失实D. 写作中作者想当然造成的失实。4.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不是一般意义的假新闻,“假”的特征:A. 消息来源于报道者重合B. 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冬季。C. 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D. 事件媒介化。媒介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将事件媒体化了。E. 暧昧的“真实”。5.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6. 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Eg: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7. 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到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新闻工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事实,有以下几种情况:1. 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2. 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那个得到肯定的(精确)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3. 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一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1. “客观性”理念的出现,伴随一下三方面的历史背景:1)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首先在美国和英国,报刊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党报刊消失,商业化报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客观性的理念。传媒不再以党派的观点作为选择事实和加以报道的标准,商业化传媒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受众多了,广告就会多,经营才能维持。现在传媒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提供的新闻。2) 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18世纪,哲学上有一种观点叫“不可知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认为,人对许多事物是不可能完全认识的。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反对不可知论的观点,认为经过人类的不断努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持这种观点。哲学理念的变化,无形中使得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发生变化,19世纪的新闻工作者确立了一种理念可以把外部事实比较全面地报道出来。原来的职业理念是以党派的利益为选择标注你,现在变成了尽可能完全地反应外部世界。3) 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支持着客观性理念。A. 19世纪照相术发明了。这种传播的技术给人一种理念外部事物可以完全真实地反应出来,这其中包含客观的理念。B. 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使人感觉到,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应出来,这样,客观性理念无形中形成。C. 19世纪初,客观性理念的初期表现是“公正”,即“不偏不倚”。D.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双方的挂电视,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态度。“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表现为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麦面反应。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E. 开放的文化环境,也会迫使作者减少主观性,不得不多少接受“新闻客观性”这种意识。2. 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较为正式的理念明确提出,实际上拖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比较公认的是1900年美联社社长梅尔维尔。斯通提出的“报道事实,而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宗旨,这是第一次以传媒“社训”的形式明确提出客观性原则。3. 20世纪初,普利策创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时,提到学院教育在于强调正确与可靠的报道,应该训练学生把事实与意见却分开来。4. 1919年美国记者李普曼在其文章现代自由以为着什么中提出了客观报道的理念,并再1920年的著作自由与新闻中第一次全面讨论了“客观新闻学”。5. 1924年,克劳福德的新闻道德,第一次正式讨论了“客观性原则”,为它做了界定,把它作为新闻业的一个专业道德标准。6. 美国“扒粪运动”的主要刊物麦克卢尔杂志。二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1. 新闻客观性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1) 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我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兼职(对事实的评价)分开。新闻从业者在报道事实的时候,对事实本身要非常尊重,对有关事实的评论要持一定的换衣态度。2) 新闻客观性首先要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存在,而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方法。2. 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有具体的内涵:1) 诚实。2) 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3) 无党派色彩,不抱城建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4) 不牵扯个人利益5) 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三客观性作为一种报道方式1. 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一般的要求和主要的操作方法如下:1) 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2) 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3) 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2. 不同体裁,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写作编辑中的具体贯彻:1) 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2) 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3) 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词句四我国历史上一度存在的“客观主义”概念1. 我国“客观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48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华北人民日报关于自然灾害报道的批示中。这个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2. 新闻学界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主义”,与这个“客观主义”是两回事。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感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而后者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五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控现象六新闻表现立场与客观报道是否存在矛盾1. 从新闻职业意识角度看,“客观性原则”是一种职业理念,一种职业立场,只有从这种“立场”出发报道事实,才形式上又采取客观报道的方式,才可能做到较为客观(完全客观难以做到)七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1. 各种自然而无形的东西对新闻客观性原则带来的影响1) 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验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构建好了。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2) 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3) 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4) 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2. “有闻必录”在我们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是对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的解释。1) “有闻必录”在中国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主要是在上海的报纸上。它是一种新闻招徕的广告语言,从来不是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一一种泛化认识: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观点)1.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英国18世纪的伦理学家边沁。他在其著作宪法法典中谈到:舆论表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报纸。因为当时唯一的传媒是报纸。2.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报纸是最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舆论的认识是深刻的,“广泛的无名的“恰恰是舆论的特点。3. 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是一种泛化的表达,一种人们的总体感觉,无法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证明。二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我们以往关于传媒性质、任务、作用等说法的由来,主要是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得到的定性。而这些定性,又来源于对新闻阶级性、政治性的认识。所以,我们需要先讨论新闻与意识形态(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然后再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1. 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1) 资本主义国家传播的新闻,总体上会体现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人群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传播的新闻,总体上会具有社会主义特有的观念。具体到中国,所传播的新闻总体上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总过政治体制和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印记。2) 由于新闻政策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形式上一般是自在的和多元的,但实际上有多种无形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力量在制约在他们,这种无形的力量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论证才能感受到;而社会中医国家的新闻,通常是有组织的和一元的,要求与中央权力组织的观点一致,重大的新闻,要求采用国家通讯社的通稿。不论何种形式,一个国家刊播的新闻,总体上带有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带来的意识形态印记。3) 强调新闻的积极性、政治性,要分两个层面:A. 宏观层面: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我们不一样,它的传媒传播的观念在总体上自然和我们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媒体是有阶级性、政治性的,中国的新闻也是这样B. 微观层面:并不是所有具体的新闻都反映国家或阶级的役使形态,许多具体的新闻谈不上阶级性、政治性。a) 但是对新闻的整体进行分析,确实能够看到明显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痕迹。特别是在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时候。像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冷战时期的新闻,非常明显地具有政治性。b) 即使观点对立,发布的新闻业不一定就具有阶级性,也可能是同一个阶级、集团内部的不同观点。但可以说具有政治性。4) 阶级性与政治性不完全是一回事。2 把传媒的职能比喻为“喉舌”1)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他强调报刊的作用是“通上下”。将报刊的职能定性于与政治的关系,肇始与这篇文章。3. 传媒的职能表现为某种“工具”1) 这是对传媒职能的一类表述,其中最普遍的是“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2) “工具论”建立在传媒不是独立的精神力量的认识基础上,一般适用于说明指党的机关报、政府传媒的职能。 4. 列宁关于“报纸是传媒的组织者”的观点1) 这个观点列宁在1901年谈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机关报火星报的作用时提出。 5. 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1) 传媒去世具备这种客观的传播效果。仅就舆论导向的要求看,这种认识中,亦含有从传媒与政治关系角度定性的关于传媒职能的认识。 6. 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传媒的党派属性1) 世界报刊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商报时期。A. 党报党刊本身是政治的一部分,报刊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党性B. 商报时期,报刊的观点围绕着利益转移,报刊自身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通常决定这报刊的政治态度。这种利益可能会使报刊的政治态度相当模糊。媒体的职责基本上已经不是宣传党派的观点,而是考虑如何能让所有得人接受它们提供的各种信息。 7. 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8. 如何论说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三. 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1. 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1) 拉斯韦尔提出了关于传媒的三项主要职能的观点:A. 对环境进行检测B. 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C. 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D. 提供娱乐。(赖特提出的) 2) 赖特的具体表述与拉斯韦尔有所不同。A. 对环境进行检测B. 解释和规定的职能C. “社会化”D. 提供娱乐 2. 传播学中其他传媒的职能:1) 赋予人和实物知名度。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就会获得一定的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从而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2) 麻醉功能。这是一种对传媒功能的批判性比喻。大众传媒以盘咋的信息占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他们从积极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认识事件,降低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即“麻醉功能。 3. 发过新闻学家瓦耶纳从一般意义上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1) 主要的报道职能2) 随意的辩论职能(表达观点)3) 附带的娱乐功能。 4. 关于传媒的“舆论监督”1) 我国的舆论监督的概念,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只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政党去昂立的监督,在较小的程度上是对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2) 监督和监测的内涵是有差别的。A. 监测是把一个发生的事实客观的报道出去,公众接手以后,他要根据你提供的新情况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发出一些声音,对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这是传媒监测产生的职能。B. 监督则是“监测督查”职能,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四. 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1. 新闻作为商品与纯粹的物质商品有所不同,除了通讯社直接出售新闻稿给各传媒外,新闻的交换在一般的传媒,有三种交换途径:1) 发生在新闻稿件的写作(制作)者与传媒之间,传媒得以高飞(外来稿件)或工资(媒介记者编辑的稿件)的形式支付新闻稿的“生产费用”。这是明显的商品交换。2) 传媒运转中发生的第二次新闻交换,在传媒与受众之间。传媒将新闻稿件编排成当天的报纸版面或节目板块,以较低的费用出售给受众。3) 传媒将一部分版面或时间出售给广告商,或者直接出售给企业,收取较高的费用(广告费),用来支付第一次交换的费用,还要补偿第二次交换的差额(出售时的地域生产成本的那一部分),还应当有所剩余,这剩余的广告费,便是传媒运营产生的李云,这才狗剩一种传媒的良性的运转。 2. 受众决定广告的价格。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这些数据是受众造成的,它会影响广告商和传媒的谈判,来决定广告的价格。 3. 传媒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有三种商品的交换方式:1) 新闻源和传媒之间的商品交换2) 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商品交换3) 传媒和广告商之间的商品交换。 4. 大众传媒不是单纯的产业,它的文化属性要求它得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于是,传媒在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不同作用形成一种关于传媒只能的矛盾情形。这是在不同领域认识传媒的只能,因为现在的传媒身兼两种职能:1) 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2) 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五. 从媒体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1. 现代传播科技构建了传媒本身,传媒不同的外在形态本身,一定程度规定了传媒的只能,这种只能的实际控制者是传播科技。2. 传媒(形态)的职能是一种现代技术,这种技术表面上由人控制,实际上却控制着人,人的行为习惯,甚至人的思想。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一. 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1. 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是在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中提出并得到论证的。2. 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1) 正式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才使得我们得以接触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开阔了眼界和思路。这方面最早的文献是1644年约翰.尼尔顿的论出版自由。2) 通过批判书报检查制度,尼尔顿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在多元信息中认识真理。3) 1788年,论出版自由被法国著名演说家米拉波伯爵翻译成法文,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革命分为得以广泛传播,闻名欧洲,19世纪传遍世界,成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经典论著之一。 3. 马克思走上社会,写的最早的两篇很长的政论,都是论证新闻出版自由的。继承、丰富了尼尔顿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念。1) 1842年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他非常详尽地批评了书报检查制度的各种内在矛盾,并揭露了普鲁士新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颁布的表面上自由主义的书报检查令,其实质仍然是专制主义。2) 第六届莱茵省会议的辩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回忆辩论情况的辩论。马克思详尽地批评了莱茵省等级会议中贵族等级代表反对新闻出版自由政策、反对公开会议辩论记录的种种理由,阐述了实现新闻出版自由、制定新闻出版法的必要性。 4. 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八个方面解释书包检查的非法和逻辑矛盾:1) 这是一种以当事人的思想方式为衡量标准的制度和法律。2) 价差制度自然要把所有船舶的内容假定为怀疑对象,因而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恐怖的法律。3) 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是的书报检察官集原告、辩护人、法官三种角色于一身。4) 平庸的官员检查专业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5) 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非理性批评。书报检查是一种对一件的批评,但是这种批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专事传播新闻和思想的传媒却不能说话。6) 书报检查造成社会认识的颠倒和交往道德的败坏。7) 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8) 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采用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人们都不敢发表意见了,鸦雀无声,当然“安定”了。 5. 恩格斯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给出的定义: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的事先徐克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出版自由。 6. 恩格斯提出了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三个衡量标准:1) 发表意见不必请示汇报2) 发表的途径畅通“自由无阻”3) 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捉刀代笔的意见。 7. 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法制化的出版自由,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出版自由状态。二. 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1.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自由传播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从事言论、著述和出版,但在法律规定之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1) 这是一个法治化的概述。然而在法国,人权宣言提出后的一个世纪,包括新闻出版自由在内的人权并没有变成现实。2) 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了新闻自由法,终于使新闻出版自由获得法律上的保障。 2. 1791年12月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不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1) 这个文件的产生,也是有争论的。直到1791年12月,通过了十个宪法修正案,统称“人权法案”。其中第一修正案,以无权利主语的语言结构规定了三项自由权:信仰自由、言论与出版自由、集会与请愿、诉愿自由。三. 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1.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95年出版了论自由。这本书谈到了“多数人的暴虐”现象。提出了一个衡量社会的自由程度的标尺。2.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共产国际的创始人罗莎.卢森堡也谈到过和密尔一样的观点。四. 20世纪依赖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1. 列宁:1917年9月28日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怎样保证立宪会议的成公(关于出版自由),提出社会主义胜利后共产党人关于实现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设想。2.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人蔡和森和高君宇。发刊词反应了我们党早起的灵动人对新闻出版自由的认识。3. 毛泽东在争取出版自由方面:1920年在湖南大公报组织讨论湖南共和国的建设时,就提出了新闻出版自由的大政方略。4. 新闻社记者李普写了一本书我们的民主传统,专门介绍了解放区的民主与自由。5. 1949年毛泽东发表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不能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自由,只能在人民内部讲自由。6. 胡锦涛:1) 2003.03 政治局会议上指出:“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2) 2007.10.15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7. 温家宝:2007.03.16:“我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持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盲肠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五. 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1. 国际上比较著名的、现在通行的是联合国于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这个宣言提出了得到普遍接受的、关于人权的最低标准,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行为的指导准则。当时的中国政府代表是签字的。2. 1966年12月6日,21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两个与新闻出版自由相关的文件: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力国际公约、公民权力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3. 公民权力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第19条是国际上所有与新闻出版自由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最精密的一条:1) 人人有权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2) 人人系那个有表达自由的权利;这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不论过节,也不论口头的,书面的或者是印刷的,还是采取艺术形式,或者是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媒介。3) 行使本条第2款所规定的权利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收到一定限制,但是这些限制限于由法律所规定并为下列所必须:a) 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b) 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六.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1. 新闻出版自由公认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新闻出版自由除了前面说的不受到检查以外,在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这四方面的发表权,会受到其他法律的限制。2. 新闻出版自由是谁的自由?印刷和音像品的出版。传媒的出版和播出。主体是传媒。3. 不能将“传媒是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搬到中国。1) 在中国自由权利的主体都明确规定为公民。 4.“信息自由”更能全面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利。 信息自由是一个再更大范围内的公民的权利,这是公民获得自己血药的信息的权利。 5. 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1) 观点的自由市场。2) 自行调节的过程。3) 传媒的社会责任指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6.“社会责任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1) 建立新闻业享受“自由”的同时必须担负“社会责任”的观念2) 言论自由、信息自由是基本人权,而新闻自由(美国意义的)仅为传媒发行人的权利,所以,对这种新闻自由的过分保护,并非都符合个人和社会利益。3) 鼓励推行新闻自律,维护新闻的自由流通,以及意见表达的公正性。4) 建立新闻评议机构,使收到新闻业伤害的个人、团体有申诉的机会。 7.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使用“Liberty of the Press”表达的意见1) Freedom: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 liberty:除了法律合理强加的限制以外,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 8. 一种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理解: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他提出的问题是: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作者提出,要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这就要由行政权力出面来协调,要多少压制一下那些声音强大的人发表意见的声音,给弱小的人发言的机会.第七讲 新闻法一. 区分“法制”与“法治”1. 法制:Rule by law 即通过法律进行统治,主体是统治者。这意味着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统治者用法来为政治服务,法是被动的,带有制定者任性的性质。2. 法治:Rule of law 法是主格,即用法来治理政治,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二. 世界上的两大法系1. 海洋法系(英美法系、英吉利法系)1) 起源于英国,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接受了经过这种法律体系。2) 特征:尊重不成文的习惯法、案例法,在广义上使用“新闻法”的概念。3) 英美法系国家有新闻法,这些新闻法有时候体现在习惯法上,有时候体现在案例法中。就新闻法而言,主要体现在案例法中。在这个意义上,所有英美法系的国家都有新闻法,它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2. 大陆法系(法兰西法系、拉丁法系)1) 大陆法系是从古罗马(核心部分是意大利)开始的,它形成了这样一种理念:出现一个事情,就一定要用法律来规定它。后来,这个法系的中心慢慢从意大利转移到了法国,到了拿破仑时代,这个法系亦被称为法兰西法系。欧洲大陆各国的法系,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2) 最典型的是拿破仑法典。3) 特征:出现了什么事情,就要立法来解决。4) 大陆法系必然要使用成文法,法律尽可能涵盖所有问题,其新闻法也必须是具体和成文的法律。按照大陆法系的思维方式,要保护新闻自由,应该有新闻法。 3. 凡是法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是法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1) 英美法系:主要表现为案例法和习惯法(也有一些成文法)2) 大陆法系:应该表现为具体的新闻法,而且大部分大陆法系国家都有新闻法,只有少数国家目前还没有,包括中国。 4. 海洋法系的代表性国家是经济发达的法治国家,除了法系的差异外,它们对于新闻法不是很看重,原因是: 传媒在英国不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编辑和记者只是从事非政府活动的个体公民,因而可以适用于一般公民的法律来规范新闻活动的权利,没有必要使传媒界成为专门法律的对象。在这样的国家,新闻传播业就是一种普遍的行业,没有必要给这个行业专门立定一个法,你的行为方式就是以公民的方式来对你进行考察。 5. 为什么在中国要有新闻法?1) 在中国的体制下,所有的媒体都是由党和政府直接领导的,传媒从业而宁愿你的自由权利,按照大陆法系的理念,应该由法律来保护。2) 传媒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是一般的行业,由各级党的宣传部直接管理。我们中国又是单一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国家。3)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公民自由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延伸。如果有一个单独的法律来重申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新闻工作者工作起来的意识就比较强烈。4) 中国的情况和英国的情况不一样,相比之下,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其需要有一部新闻法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三.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1.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即新闻传播内容的法律依据。按照国际社会的要求,新闻法的法律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条约和公约2) 中国的宪法。3) 国家的基本法、法律。基本法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级通过的法律,包括刑法、民法通则、行政许可法、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法等。4) 法规。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则5)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的部门,例如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等发布的规章四. 中国新闻法的历史1. 中国现代新闻法立法开始于1898年7月26日,光绪皇帝发布了一个“上谕”:宣布中国以后要实行开放报禁的做法,皇帝发布的东西相当于禁令,这是最早的与新闻出版相关的法令。2. 1898年8月9日,光绪皇帝发布了制定报率(新闻法)的上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达的指示。3. 1908年3月,经慈禧太后同意颁布了大清报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4. 1910年颁布了著作权章程,这是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5. 蒋介石上台后,1932.07颁布国民政府新闻记者法,对记者的自治和职责提出要求,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关于记者的法律。五. 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的内容1. 新闻法的“四权”理念1) “知晓权”也叫“知情权”。指的是公众通过传媒享有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属于新闻自由范畴。2) 维护公民的“隐私权”3) 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4) “更正与答辩权”。这是指新闻内容出现差错,当事人有权提出要求更正或答辩。传媒也有责任主动更正错误,或允许当事人在报道的同一版面和事件发表更正或答辩的生命。 2. 区别“诽谤”与“侮辱”1) 诽谤:是指散布虚假事实所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构成诽谤的要件有三个:A. 陈述的事实是虚假的,而且这样的事实社会评价为绝对否定性的,包括无意的图片传播。B. 虚假的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C. 事实虚假的程度判断方面,严重失实或基本失实而穗海当事人的名誉,属于诽谤。 2) 侮辱:是指通过信息传播,泛泛地詈骂比人的行为(暴力侮辱属于另外的刑事犯罪)。侮辱的结果中药师贬损他人的人格和人格尊严。采用粗鄙,下流的词句或图像加于特定的人,通常没有特定的事实,表现为不讲理。 3. 新闻法应包含的大体内容:1) 总则。对于一些关于新闻传播的基本概念的所指,进行定义;阐述新闻自由的定义;阐述新闻传播业的职责;本法的法律适用范围等等2) 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关于新闻传播媒体船板的法律规定一般有四种:A. 注册登记制。即只要向有关部门注册即可出版或播放,无须经过批准。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这种创办规则B. 无须登记的追惩制。即不需登记注册就可以出版或播放,但需要按规定印出标记和出版人姓名、地址或报出台的名称和波段或频道。这是一种更开放的媒体创办规则,有一些发达国家实行这种规则,如法国。C. 批准制,又称许可制。创办前须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以后才能够出版。我国目前实行着这种规则。D. 保证金制。是指在申请的同时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备违法时支付罚款。 3) 新闻工作者得义务和权力。A. 权力:一般包括采访和报道的权利、批评权、人身权。B. 义务:一般包括真实报道、不得诽谤、不侵犯个人隐私、保护新闻来源和保守国家机密、不妨碍司法审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