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观后感六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156947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六篇【篇一】2019年8月至9月,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伟大的转折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原本不习惯看电视剧的我应组织的要求打开电视机,收看了伟大的转折多集剧情,从起初被动看剧到最后主动追剧,这部电视剧给了我太多的启迪。该剧讲述了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在红军长征途中自通道转兵以后,指挥中央红军以东西驰骋、南北往返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而使红军重出生天的故事。中央红军自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历经了被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在长征中遭受湘江惨败之后,被迫在通道转兵进入贵州,之后历经了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土城战役、四渡赤水、扎西会议、遵义战役、苟坝会议、南渡乌江、西进云南、北渡金沙、会理会议等历程,千难万险,艰苦卓绝,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这部电视剧对当时中央红军的真实状态进行了生动的展现,加深了我们对当时毛泽东等革命元勋带领中央红军突破重围历尽艰辛取得革命胜利的认识,进一步启迪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再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继续发扬革命老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抗的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当前,我们党从上至下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观看伟大的转折这部电视连续剧,更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始终铭记历史的重要力量,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铭记历史,正确看待历史,才能不断完成新的任务、攻克新的挑战,取得新的成就。下一步,我将努力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自身业务与理论的学习,将“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工作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二】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视剧,湘江战役惨败,中央红军士气低落,损失惨重,八万人仅剩三万。前路茫茫,红军将去往何方?剧情中出现两个兄弟争吵的画面,哥哥说了一句“你要去也别拿红军的枪去”,正好毛主席遇见,让他们说出争吵原因,原来是因为父亲的三十四师还在湘江对面生死未卜,弟弟想去解救迎接父亲,而哥哥出面阻止而发生争吵。毛主席说:湘江一战也不是我愿意看见的,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我们能够顺利转移,为了以后的胜利,只要我们团结,相信胜利是属于我们的。画面转向国民党会议,蒋介石大发雷霆,指责部下互不协作放走共军。从这些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个最后的胜利会属于谁。剧中周恩来副主席让各部队统计伤亡人数,上报上来的数据非常痛心,伤亡巨大。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看到博古同志是痛心的,但却是让人看不起的,在遇事的时候一味的自责,想自杀解决问题。他的遇事不冷静,不能客观的解决当下的问题也潜在的表现出他的懦弱品格。在面对前面有老虎,还非要往前冲的“李德行为”让人痛心疾首。面对敌我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应该避其锋芒,蓄势待发,而不是一股脑的往前冲送死,可总是有人看不清现实。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党领导人是什么样子,是坚守党的纪律,能在面对团队士气低落时能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是能敢于承担责任,一句“放心,这事我想办法”;是在面对错误决策时敢于提出,能商量探讨解决问题;是心中有长远计划,能屈能伸,保存实力。党是大家的党,不是属于几个人的,不能不考虑整体。面对这些那些的问题,我们的毛主席没有焦头烂额,而是想尽办法一起探讨对策,在面对李德的你没有任何权利发言话语时没有忍气吞声。这是我们希望的好领导,能在迷路时指明方向,让我们心中有寄托,让我们有信仰,是我们抬头望见的北斗星。其实无论是剧中还是生活中,任何一个单位组织,我们想要拥有的都是一个像“毛主席”一样的领导,痛恨像“博古”一样的领导。工作需要信仰,生活需要信仰,也需要激情,不怕失败,能一直为目标而拼搏。我们大大小小的幸福,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不能忘本,方能始终。你以为的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希望自己以后能当一名勇于担当的支部书记,不忘初心,从小事做起,为团队考虑,不辞辛苦,有大爱精神,牢记做为一名共产党人和人民教师的使命。面对困难时不推三阻四,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面对自己的错误决定能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止损,而不是硬着头皮前行,撞得头破血流,劳命伤财。能一如既往坚守党的纪律,一切以党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总之,这是一部描述细腻的电视剧,很多画面都有对比,让人一目了然,直击中心思想。【篇三】长征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最为波谲云诡、惊心动魄的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事件。其中,真正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诸多事件发生在贵州这片美丽的西南高原上。影视作品伟大的转折生动地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遭受国民党大军层层围堵,历经湘江惨败后,被迫于1934年12月于转道贵州,直至1935年5月出贵州的100余天的长征历程。该作品以中央红军入黔出黔的波澜壮阔经历为背景,以“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鸡鸣三省会议”等为线索,以突破乌江、雄师刀坝、二进遵义、二攻娄山关、四渡赤水为重点内容,呈现伟大转折的艰辛历程,以及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在伟大的转折一片中,真实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中的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务求必胜等精神内涵和历史价值;反映了我党坚持理想信念、勇于面对挫折、敢于纠正错误的革命精神。同时,作品也向全国观众展现了贵州壮阔奇丽的自然环境,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展现了贵州革命老区人民对党、对红军的高度支持和忘我奉献精神。另外,在作品中也真实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极为成熟的斗争水平和军事上极为高深的战略、战术能力以及红军全体指战员高度的革命牺牲精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如此,长征精神流传至今仍然如此。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观看伟大的转折,再次重温了我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赤诚初心和坚定信仰披荆斩棘、挑战极限、战胜强敌,创造奇迹的伟大壮举;同时也激励我们要心怀信仰,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走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之路,走向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宏图。【篇四】翻开中国革命历史,有这样一支英雄队伍,他们舍生忘死,坚守信念,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界,却从未退缩,勇往直前,他们就是中国红军。近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于8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讲述了中国红军在遭受湘江惨败后,四渡赤水,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走向胜利的故事。该剧一经播出,引起极大反响,历史已随时间渐行渐远,由之产生的情愫却始终无法消隐,在历史这一伟大的课堂面前,所有的经验教训和丰功伟绩都将是永恒的教科书。影片中,从中国工农红军波浪壮阔的历史斗争中,我看到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人,是如何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一步又一步地挽救了中国革命,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记得在影片的开头,毛泽东这样谈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这看似强大的敌人。是啊,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正是各路红军的互相策应,相互配合,才形成了“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合力,才使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得以破灭。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中国红军的一声声呐喊响遏行云,穿云裂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何等的悲壮,在无数个本该月明风清的日子里,有的却是枪林弹雨,血染天空,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途,中国共产党从荆棘载途中走来,为了中国人民的前途,为了中华民族的幸福,筚路蓝缕,一路前行。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和凭吊革命先烈,贵州省设立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等多处缅怀革命先烈之地。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这一历史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为后来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磐石基础。艰苦卓绝的长征,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留给后世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光辉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缅怀先烈,敬畏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己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怀揣一颗赤诚与感恩之心,去恭候迎接美好明天的到来,不忘历史,报效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伟大梦想引领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尤其需要用长征精神,坚定信念,永跟党走,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以增强为今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本领,服务人民。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学知识,为人民的健康,当好一个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者。【篇五】2019年8月26日,期待已久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将于今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振奋不已!湘江战役后,红军虽绝地重生,但损失惨重,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数锐减至3万余人。此时,蒋介石已判明中央红军主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图,急忙调兵遣将进行围堵,以阻止红军主力从湘黔边境北上。但是,博古、李德仍然坚持原定计划,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前进。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人称“飞行会议”,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由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三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召开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事实证明,通道会议,虽是一次短促的军事会议,却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虽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改变战略进军的正确主张,但却促成了行军路线上的调整,不仅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也引起了党和红军高层领导人的深入思考,更为随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尤其是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开辟了道路。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而长征的胜利,更是离不开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与伟大信仰。伟大的转折以红军长征为背景,以极具代表性的节点事件为切入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展现了中国红军的精神风貌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慷慨激昂、波澜壮阔、英勇惨烈剧情,更是唱响了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赞歌,让观众见证红军的智慧与英勇,深刻感受到红军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虽然伟大的转折才播出两集,对我确实感触颇深,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历史知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那种乐观、豁达、坚忍不拔的精神,今后将激励着我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讲好遵义故事!【篇六】观看了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一二集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我对1935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一系列变革的意义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下面,我有几点心得体会:一、无畏牺牲遵义会议作为长征路上以及中国革命路上的转折点,具有其极不平凡的历史意义。这座转折之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我虽然只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但是后面娄山关的炮声,赤水河底的浪涛,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场景依然印在我的心中。我深深认识到,遵义会议这一伟大转折是无数共产党人、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牺牲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我辈当愈加珍惜。二、为国家独立自主,初心不改在遵义会议前,共产党人,特别是我党的领导同志,关于路线问题和军事指挥问题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讨论。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党中央民主氛围较为浓厚,有问题,开会解决。面对分歧,党的领导人不是耍手段、搞内斗,而是坦诚相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一伟大转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一切为了人民的伟大初心。三、实事求是从电视剧中,我深切的感受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追寻实事求是道路上了,我相信在后续续集中,我会看到遵义会议我们党选择了实事求是。批判“三人团”的教条主义,确定毛泽东对于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我们以保留革命的有生力量为前提,多次调整路线,改变行军路线。可以说,遵义会议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遵义会议之后,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中国革命从此独立自主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遵义会议是伟大长征的转折点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一定会把遵义会议精神传承下去,带到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好共产党人新的长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