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随身剪辑.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9424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含经随身剪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阿含经随身剪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阿含经随身剪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含经随身剪辑 庄春江居士编著 为什么活著? 为什么想学佛?学到了什么? 今天曾经动怒了吗? 还挂虑著什么吗? 假如死亡即在眼前呢? 目次 阿含经随身剪辑序 :释宏印: 自 序 : 前 言 :吕胜强 : 凡 例 : 一、不放逸 : 二、守护 : 三、心 : 四、解脱的圣者 : 五、死 : 六、业报 : 七、欲爱 : 八、对治 : 九、止诤 : 十、次第 : 十一、无常 : 十二、因缘 : 十三、四谛 : 十四、味患离 : 十五、四念处 : 十六、念佛 : 十七、其它 : 一分钟正思维 : 检 索 : 经号索引 : 阿含经随身剪辑序 释 宏 印 印度本土的佛教,大略分为三期,初期佛法;中期大乘佛法 ;后期秘密大乘佛法。初期以巴利文系代表,佛入灭百五十年后传入 锡兰,目前流行扩及缅甸及泰国等地区,称为南传佛教。中期以华文 系代表,佛入灭约五百年传入中国,时值东汉末年,后流行扩及朝鲜与日 本,称为北传佛教。后期以藏文系代表,佛入灭千年后始传入西藏, 流行蒙、青、康、藏等地区,称为藏传佛教。 就目前世界各国流行的佛教现况,从印度历史佛教的发展演变而言, 不外这三期三大语系三大区域佛教的传承分布。当代佛教,更远播西欧, 遍及全球五大洲;影响所及,传统信仰修持与现代学术研究,如何抉择释 尊本怀,相应正法,此间契理与契机,方便或究竟,宗派之间,呶呶不休 。修学佛法的次第,说是教、理、行、果,或是信、解、行、证 ,不外乎解行并重,教证等量。是故,我一向尊重学界的文献领域的 正确性,再次依信仰的宗教修持,来取舍其真伪。 汉译四阿含,虽早在隋唐前即传入中土,但在智者及贤首的判教 下,被贬为不究竟不了义不能成佛的小乘经,从此之后,四阿含真是含冤 千年,乏人问津!善哉幸乎,近代学界文献的清,爬梳抉择,与巴利文 的五尼柯耶,对照比读,结果获致学界普遍而无疑的肯定。以原始佛教 领域而探究,四阿含实为公认的现存最早佛典,从此之后,近代的佛法 修学者,引起研究阿含的热潮,阿含佛典似乎又突然间身价百倍,视 若瑰宝了! 庄居士春江仁者,与余相识多年,其对佛法的修学,精、专、恳、笃 ;近年尤以四阿含为专攻,研读讲写,已编著有杂阿含经二十选、 印度佛教思想史概说,书出之后,需索者众,已再版矣!近日庄居士更 将自己精读阿含经的菁华,节录为阿含经随身剪辑,提供给又忙又杂 的现代佛弟子,一条又专又精的读经方式,期能放在您的口袋中,时时阅 读,时时思惟,时时反省观照;善哉!佛弟子如春江仁者,其护持正法之 发心,续佛慧灯,悲情愿力,真可谓深得如来善护念:善付嘱: 者也!兹以编辑出书,问序于朽衲,不揣浅陋,引述阿含之胜义,愿 读者知去佛时遥,明师不易,正法难明难逢,应知惜缘惜法,及时精进, 功不唐捐也!略此数言,权以为序! 一九九四年 佛诞节 宏 印 于台北印顺学术研究所 自 序 处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里,讲求短、小、精、薄,是趋势之一。数 量庞大的佛经,已经被时间不够分配的一般大众,视为畏途。这对今日佛 法的传播,不论是在质、或在量上,都可能形成了障碍。尝试一种方式, 做为一般大众与经典的桥梁,是作这本剪辑的第一个动机。 在生死中打滚了这么久的一般人,染著数不清不如法的坏习性,等著 用佛法来净化。然而,累积了那么久的坏习性,可也不那么容易,说改就 改得了的。怎么办呢?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有时时刻刻地、点点滴滴 地努力了。假如能有一本随身手册,摘录重要经文,即使在只有五分钟、 十分钟的空档里,能拿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反省反省,让生活落实在佛 法的实践中,经常获得佛法的滋润,而将时间、空间的限制,降到最低, 这样,才真的是菩萨保佑,佛力加被呢!这是作这本剪辑的另一个动机。 为什么选择阿含经呢?汉译的四阿含经,与巴利文的五尼柯耶,已经 是现今国际佛教文献学者们,所公认现存最早的佛教经典。最纯朴,最接 近佛陀教诫的原型,失真也最少,也是世间佛法流传的根源,实在是人人 必读的重要典籍。期盼借著这本份量不多的剪辑,激得起您遍读四阿含经 的意愿,也希望您读过四阿含经后,觉得这本剪辑,还值得放在您的口袋 中,时时阅读、思惟、反省。 一九九四一三十于 鹤见 前 言 如果佛陀再来人间解读阿含经随身剪辑 吕 胜 强 一些具敏锐观察力的有心人士,对于当前的社会,列出一张共同的体 检表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切都充满著不可控制的因子,它 反映出社会的失序现象及人心高度的困顿、匮乏与不安。就佛法的立场来 说,世间的不确定(不安稳)是人生的如实真相;然而矛盾的是,期 盼确定却又是人类普遍性内心深处,根深蒂固须臾不可磨灭的世纪大 病。这么一来,人类的幸福似乎是没有了指望,在这人类的危机中,佛法 将很有可能扮演一项人类心灵重建工程的角色,因为,在过去历史的轨迹 中,佛陀曾经成功地教导弟子们一套直指人心消除焦虑烦恼的修行方法。 如何自利与利他或契理与契机,就有待佛弟子的任重道远了! 佛法的创觉者佛陀,毕竟已经入灭了二千五百多年,他可能再来 人间吗?佛陀的涅盘这个存在性的问题,千百年来,佛弟子心中一直 强烈渴望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在佛陀的教诲中,这是不予讨论的范畴 ,因为从佛法的如实义说,那不过是众生心中无明的投射罢了!如果我们 真正欢迎佛陀重回人间,那么值得重视的,应该是佛陀当年回应阿难的最 后教诫:佛灭度后: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 见本剪辑第一六四条)。阿含经是公认现存最早的佛典,乃佛陀一代时教 的重心,今天的佛弟子,若能精勤研读思惟,如法实践,将如同佛遗教 经所说: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这相当佛陀永驻人间,常转法轮。 春江师兄将四阿含菁华分列纲目加以剪辑并逐经做提示,希望便利读 者随身阅读、思惟、反省,个人深恐古代的典籍、文字较为艰涩,乐意依 据剪辑纲目略作解读,藉此与学佛的朋友共勉,若能因此而引发阅读本剪 辑的增上意乐,更是所盼。 人性的剖析 在一次私下的参访请益中,印顺导师语重心长地开示:学佛难吗? 确实难!可是真正说来,学佛应该也是挺容易的!余聆听之后,心中有 很大的感触。我们众生的心,长久以来,常习惯与贪镇痴纠缠在一起,没 办法有片刻时间不用力执取在某一件事物上,即使在睡梦中也一样。如本 剪辑廿三条所说:长夜心为贪欲所染,镇恚、愚痴所染;廿四条也指 出人性的: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剪辑六一条,佛陀更深 刻的剖析:众生一切的痛苦,皆是以欲爱为本。所以,学佛是难在逆水行 舟,不进则退的与人性中如影随形的恶习搏斗。可是从另一方面看,人生 却又充满了希望,佛陀赞叹生而为人的难能可贵:人间为善趣:诸佛 世尊,皆出人间。(剪辑一六二条)由于人类有惭、愧、不放逸及精 进等四种可以开发的良善美德,它将引导我们通往解脱之道。有惭愧心 ,就能尊重自己、他人与真理,不放逸乃是不退堕的安全保证,而精进则 可勇猛向目标迈进。以上有关人性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在观察思惟修行上 ,如何抉择,本剪辑的心、不放逸、守护及欲爱等四章有详细的介绍 。 生命的终极关怀业报、死与解脱 有同修问到,佛陀时代的杀人魔王鸯掘魔罗,在一生中杀了那么多人 ,恶业深重,怎么有办法当生证阿罗汉,而成为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 佛的最佳典范,那不是恶没有恶报吗?另外,在一次与佛教观音线青少 年协谈中心的朋友,讨论畅销书前世今生时,也引发一个初学者迷惑 的问题无穷的前世,伴随著无尽的焦虑烦恼(每一世累积的焦虑恐惧 ,都必须一一利用催眠追溯回去,加以治疗),业报的无穷无尽,如何消 解得完?如何从中解脱?以上二个问题,似乎动摇了佛教传统上善恶到 头终有报的观念,也令人怀疑解脱的可能性。其实,大家是忽略了佛法 因缘果报中缘的深刻意义,有因不必然有果报,关键是有没有滋 润善恶业的缘,这也是解脱之钥。这在本剪辑业报一章上有深入 的解析,读者们或许亦可透过正确的业报观,进一步探索佛教徒面对临终 器官捐赠时应采取的态度。 死与解脱,是生命中最为终极关怀的课题,前者人人有份,但却又不 为大家所乐意接受,因为死,代表一切欲望的破灭;面临未知世界不确定 的恐惧,这与人性内在希望永远活下去的自我执著,有著严重的对立。学 佛者如何随顺因缘来面对死亡的随时到来,倒是一个严肃的自我砥砺 反省的功课!另外,阿含经对于解脱圣者那种平淡而脱落一切神秘现 象的描述,应可启发我们修行的正确方向与态度,值得一读再读,思惟学 习。 佛以一音说一切法的省思对治法门 佛教徒喜欢赞叹佛陀的一音说一切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佛 灭以后,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的佛陀观。历史上的佛陀,以神足示现 、教诫示现及他心示现等三轮教化弟子,其中难免有神通威德的感召,但 是佛弟子不要忘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 之义(剪辑一四八条)的遗训;中阿含伤歌逻经也指出教诫轮 (言教及身教:法与戒律)才是最主要最殊胜的。由于众生的根器千差万 别,因此佛陀的教导,也就因时因机有所不同,从本剪辑的对治章, 可以看出其多元性。 剪辑八二条增上心经所介绍的五种降伏心的方法及八四条水喻 经提出五种消除镇恚的技巧,对于日常生活上都相当实用,必须时时实 践,才能熟练。不过由于对治法门,常都是一种权宜性的修行指导,不能 以此为究竟,因此阿含中,都会将对治法门加以提升,直接面对苦恼的 集(原因)而达到贪镇痴止息的第一义上。这也是剪辑八一条漏尽经 所示七种不同的途径均指向漏尽(断除烦恼)的真正意义,如同龙树菩 萨的四种悉檀,对治悉檀必须引导至第一义悉檀。 相对于佛陀的观机逗教,现在有一些学佛的朋友,每每以自己的学佛 经验或受用的专修法门,主观的或略带强迫推销式的介绍给其他道友们, 这实在是不尊重因缘(差异性)的我执主宰欲冲动,从有漏善法来说,是 一种顺道法爱的执著。要留意!执著就是不折不扣的烦恼。这也是剪 辑八六条阿梨吒经所说的筏喻法门:连有益的正法都不可以执取 。 登峰必须由山脚拾级而上道次第 禅宗的典籍常记载,古德们在偶然的因缘下言下顿悟,这似乎令人有 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错误印象,姑不论开悟的内容如何,读者们往往忽 略的是,古德们在悟道之前,千山万水披荆斩棘,艰辛求道的过程。在阿 含经中,佛弟子与佛陀或圣弟子间,因法义的问难请益中,也常有闻法证 果的情形,圣弟子的非时得证,必然要经历播种、灌溉、成熟(种、 熟、脱)所谓闻思修证的次第,不可能跳跃而上的,在剪辑九八条七车 经中有明确的宣示。 在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发展史上,曾经发生专重修证经验取向的修 行风潮(如部分大乘行者的直从涅盘经验下手),在这偏颇的现象下 ,不从现实身心(蕴处界)的苦集灭道之正常道次第下手,于是禅定神秘 经验倾向的道风,模糊并误导了原始朴实的释尊遗教。阿含经中,佛陀特 别告诫:不依六根来体验十二因缘,是无法通往涅盘解脱之路(剪辑 一条:不问汝知不知,且先知法住,后知涅盘),龙树菩萨在 中观论中也强调: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 坊间,我们看到克里希那穆提及奥修的修行方法与宗风,其中颇有与 佛法相似的地方,惟仔细分辨,可以发现两者均缺乏明确的道次第,令学 人难有下手处。至于,这两位印度宗师的道法,是否与佛法的正见、正业 、正命间有相异处,则须审慎地另为讨论。 入道的第一道关卡苦圣谛 学佛的朋友,有时会自嘲地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 佛在天边,有一种入道难的无奈感,其中的症结在那里呢?佛法是一种 生命的试炼,文字堆砌的沙屋,当然经不起小小浪花的冲刷。一个学佛的 人,假如整个身心(五蕴),没有刻骨铭心的无常痛切感,是很难时时处 处激发那出离苦恼的道心,更遑论对佛法的安忍坚定了!所以佛陀初转四 圣谛法轮,就是以苦圣谛为入道的第一步。 为免于说食数宝的流于概念上的头脑作用,剪辑的味患离及 四念处两章分别介绍了两种加强苦圣谛体验的修行方法,前者是知非 即离的正思惟观照法,后者是绵密的正念工夫,两者是相辅相成 的。个人曾与春江师兄讨论某佛教团体的四念处修行方法当身体某 部位有酸痛时,透过四念处的观察,酸痛自然会止息下来,一般的酸痛 ,可能可以经由四念处的修行,让身心放松(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得到 纾解。但是若酸痛的原因,是长期劳累或外力撞击所引发,就无法单靠四 念处而成办了,必须另依正思惟集或过患才能出离酸痛(如充分 休息或找医生就症下药治疗),换作是烦恼的观察也是如此,一定要四念 处与苦集灭道四圣谛因果相应时,始能止息烦恼。 佛教团体共修的游戏规则无诤 这个世间纷争的根源,大抵不出思想与感情两大问题,佛教的团体也 不能例外,从佛法来说,就是人性上的见诤与欲诤。为化解众生 的忧恼,佛陀在杂阿含四九六经(剪辑九一条)提供了如实的对话 、选择对话的适当时机、对话内容有助于烦恼的止息、言语 柔软及关怀悲悯对方不起情绪等五个团体互动的原则,它可以作为 佛教团体布萨共修之指南,值得我们一起开发学习。 无诤代表和平非暴力精神的坚持,在剪辑九二条的提示说得很好: 对于世间的人文习俗,团体的共同约定,学佛者当以随顺、无诤的态度, 柔软应对;但是对于佛法的价值观,则应以最坚定、严肃的立场予以表达 。什么是佛法的价值观?那就是肯定世间是因缘无常,人类应互助互容 ,任何的行动都必须指向内心的寂静(宁静)及贪镇痴的止息。这也是佛 法一贯谴责暴力的原因,此或许可供佛教团体在从事社会抗议活动时参考 。 无我的实践无常因缘观 人生的忧悲苦恼,阿含告诉我们是对于自我的错误认知,因此佛法首 重如实正观确确实实面对自己身心的问题,不预设立场地观察, 发现自己与世间是无常、是因缘决定一切的。由于是无常,因此不愿意真 正拥有什么(当然也不在意失去什么),也无意与人争高下(胜劣);又 因体认到多重因缘的相互制约性,从中感受自我能力的微小,盲点很多, 于是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型态渐渐淡薄下来。所以无常观与因缘观,落实到 自己的身心,就是无我。 因此,无我是佛法的标竿,阿含经的初果断三结,主要即是破除 我见。无我并非否定行住坐卧中,生蹦活跳的我,而是五蕴身心和合,知 情意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上展现的是觉醒、敏锐、理性及开放的成 熟,是一个喜悦的活在当下的人。这在剪辑的无常及因缘等二章 ,编辑者有精辟的发挥。 学习佛陀的悲心拓展阿含的行践 古印度,佛陀及部分圣弟子的菩萨风范,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蔚为 风潮成为时代的主流,是一件遗憾的事!印顺导师曾在契理契机的人间 佛教一书中写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透露出他的观察 现代是菩萨行的有利时机。他老人家在另外的场合对于今之学者为 人补充解释说:由于交通资讯的发达,现代人不与人互动都很难,可以 说不当菩萨都不行。我们愿意把握佛陀本怀复兴的契机! 事实上,代表菩萨正常道的六波罗密多(六度)、四摄及 四无量心等法门,在阿含圣典中,均可寻得其根源及脉络:如六度的纲 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在阿含中屡见 不鲜;波罗密多(度到彼岸)与积极的断尽苦边意义相同。杂阿 含六八一经(佛光阿含藏编号)谈五力道品时,即明确地指出一切众生 的事,皆是四摄的范围。而杂阿含九八经则引用自通之法的同理 心(自通之法见剪辑八三条),发挥佛教戒律护生(护持一切生 命)的精神,而将五戒的前四戒拓展为慈悲喜舍以落实人间的利济关怀, 而不仅仅把四无量心局限在禅定的修持法而已。印顺导师更论证大乘中 观论为阿含经的通论。 我们以为,学佛的朋友,若能随份、随力、随因缘地将消除烦恼的方 法与经验,直接或间接地回馈给生活周遭的人,那才真正可称为是学习佛 陀人格的佛弟子,如用这种心态来系念佛陀的圣德,则是高品质的念 佛行者。让我们一同携手前进! 结 语 春江师兄与本人,十五年来,在佛法的路上共同修学,相互增上,个 人亲眼看到他深得佛法的法义饶益、梵行饶益,乃至不退于佛法的坚定正 见正行,并敬重他发心的专精恳笃(如宏印法师在序文中所说)。欣逢本 书的发行,深愿将之推荐给学佛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学习佛陀的教诲,并 共同开发阿含净化人心的大乘精神。 一九九四七? 于 ? ? 凡 例 中一四一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中阿含第一四一经; 增二二五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增一阿含第二二五经; 杂四 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杂阿含第四经; 长二 表示该段经文,摘自汉译长阿含第二经; 经数之编号,以佛光大藏经本为准。 大正二九六七五上表示大正版大藏经第二九册第六七五页 上段。 符号处,为剪辑者对该段经文之赘言,仅供参考。 经文中,()内之文字,或为不同经本之用字,或为不同的翻译用字 ,或为诠释之用,而使经文更容易燎解者。一、不放逸 心灵的净化,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比赛。 在这场比赛里,样样都得自己来。今天不做的,明天还是得自个儿做;今 天做不来的,以后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来克服,每个人都一样,不会有例 外。成效,是点点滴滴努力的累积。不努力,必然是不会有成果的。 经中说,不放逸就是多修四意(正)断对不好的,革除、防范; 对好的,开发、保持。广泛地来说,就是心中常有佛法,常自警策(杂 九九六),常以佛法的价值观,作思惟、判断,以及自我反省。 不放逸,是一个修行者常要有的警觉,时时得做的反省。 1.如山河、石壁、百草、五谷,皆依于地而得长大,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 住不放逸之地,使诸善法而得长大。(增二二五) 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项, 被称为三十七道品,这是早期佛教经典中,有关佛陀教化;佛弟子修学内 容的归纳与整理。 其实,不管作了怎样的归类,或者,开创了多么好的法门,如果离开了不 放逸的基础,那么,都将一事无成。 2.譬如伏鸡,生子众多,不能随时荫馏,消息冷暖,而欲令子安稳出壳;如 是,不勤修习,随顺成就,而欲令得漏尽解脱,无有是处。(杂四) 在心灵净化工程的领域里,没有投机客的生存空间,有的只是像母鸡,勤 于孵蛋般的成功范例。 孵蛋的母鸡,随时抱著蛋(荫馏),关怀(消息)著蛋的冷暖,只待因缘 条件都具足了时机的成熟(随顺),便见小鸡一只只地破壳而出(成 就)了。 修行,何尝不是需要像这样的孵蛋功夫呢? 3.八大人念:少欲、知足、闲(闲)居、持戒、三昧、智慧、 多闻、精进。 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 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唯有精进不同。是故,此第 八大人之念,为最、为上、为尊、为贵。(增三七五) 值得修行人尊敬、效法的先觉者(大人),平时都是怎样来自我约束的呢 ?能少欲知足,少应酬;不让自己忙得浑浑噩噩地,能心地善良,尊重他 人,能常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缺失,能集中心意,锻练敏锐、如实的观 察力,并且,能多吸收有关心灵净化的资讯,而最难能可贵的,还是能持 之以恒,保持勇猛精进的毅力了。 4.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不? 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 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杂二五六) 5.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此堕邪见; 若能在中者,此则上行。(增一九七) 佛陀有一位很用功,但总是得不到突破的学生,名叫二十亿耳。眼看著周 遭的同伴们,一个个成功地成了解脱的圣者了,想著自己似乎是白费了的 努力,终于由满怀抱负,转为患得患失的急躁不安(掉),最后心灰意冷 地,打算放弃继续追随佛陀修行,还俗回家(悔),心想:以家中的大财 富,还有能力广作布施,起码比留在僧团中,一事无成要强。 佛陀知道了,就以琴师必需调整妥琴弦的松紧度,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作为譬喻,来教导二十亿耳。尊者二十亿耳,把握了适度的努力,不久, 便顺利获得了突破,也成为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了。 修行,就如同调琴弦,是要依著自己身心不同的情况,来作调整的。该稍 喘口气时,就让自己喘口气,但该自我鞭策时,就不要为自己找藉口。善 知识的指正,修行团体中,同修间的相互砥励,以及自己对自己诚实负责 的态度,应该都有助于对精进的适当把握,才不致于太急、太缓。 过犹不及! 6.如巧金师,以生金著于炉中增火,随时扇嗪,随时水洒,随时俱舍。 若一向鼓嗪者,即于是处,生金焦尽。 一向水洒,则于是处,生金坚强。 若一向俱舍,则于是处,生金不熟,则无所用。 如是,专心方便,时时思惟,忆念三相,乃至漏尽。(杂九九一) 三相,即止相、举相、舍相。 心思如果一直停留在止相,经中说其心下劣,也就成了懈怠,就像火 候不够,易碎的钢;太松的琴弦。 一直留在举相,掉乱心起,也就是过份精进,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得、 失的焦虑中,就像过热的钢;太紧的琴弦。 一向俱舍,就等于忘失了修行。 修行,也和照顾炉火一样,得依著需要,随时鼓风(扇嗪)增温、洒水降 温,或者暂时保持现况,也不鼓风,也不洒水(俱舍),来维持所需的温 度。 7.如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 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而彼种子已入地中,则自随时生 长,果实成熟。 譬如伏鸡生卵,随时消息,冷暖爱护,彼伏鸡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 、后日,当以口啄爪刮,令其儿安隐得生。然其伏鸡,善伏其子,爱护随 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 如是,善学三学,随其时节,自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杂八三九) 修行,是细水长流,水到渠成的绵密功夫,急不来的。不是今天播了种, 明后天就想著要收成的。习性的改变,不会是一、二天,一、二年,甚至 于一、二辈子的事。不要一心想著收成,而忽略了该做的努力,也不必因 为自己努力一阵子了,却发觉离解脱还很远,而觉得心灰意冷。只要不断 的努力,点点滴滴的累积,到了因缘具足时(随其时节),自然就会有所 转变的。揠苗助长,必然会适得其反。 不放逸,就是: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消息(关怀;用心), 冷暖爱护。二、守护 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全部的感觉器官,在佛教的经典中,称 之为六根、六情或六内入处。 色、声、香、味、触、法,分别是六根所认知的对象,佛教经典中,称之 为六尘,或六外入处。 六根与六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心活动的舞台,所以经中说,这就是 我们的世间了(杂二三三、杂二三五经)。 六根,是我们与外界交通的第一道门户,情感上的杂染与烦恼,大多从这 儿开始,而凡夫、圣人的差别,也从这儿,就开始显出不同了。 修行,就当从守护六根第一道关卡,开始用心吧! 8.不调御六根,不密守护而不修者,必受苦报。(中一五三)(须闲经) 9.弊魔波旬,恒在汝后,求其方便,坏败善根:化极妙奇异色、声、香、味 、细滑(触)之法,欲迷乱(汝)。(增四三) 波旬,是传说中,专门与修行者作对的魔王名字。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 :自己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错误习性。就是因为这些错误的习性,让我 们一直马不停蹄地,追逐著自以为是美妙的东西。 从表面来看,魔在身外,引诱著六根,啃啮著人们向善的意志(善根)。 10.凡夫之人,若眼见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舍离;彼已见色,极起爱著, 流转生死,无有解时;六情亦复如是。 世尊贤圣弟子,眼见色已,不起染著,无有污心,即能分别此眼是无常之 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复如是。(增三四四) 在台湾,有一句俚语:内神通外鬼。身外的魔,也还要有内在的魔相 呼应,才有戏唱。染著的心,就是内在的魔。 解脱的圣者,由于心中没有染著,明白世间存在的一切,总是随著所构成 因缘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著(无常),既找不到永恒不变的真我非我 (非身),同时,也没有什么,是可以被捉得住的(空),所以,终究要 让意图拥有的人,感到失落而痛苦的(苦)。所以,圣者们对从六根接收 进来的资讯,一开始就能保持如其事实地了知,不会夹杂著自己的意思, 自我中心地去添油加醋,做二次加工,中第二只毒箭(请参考本剪辑 第二七条经文)。 而凡夫,因为有著一颗染著的心,所以,在六根接触六尘时,会不自觉地 ,就生起了五花八门的染著,日复一日的。 11.宁常眠床,不于觉寤之中思惟乱想;宁以烧铁烙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 宁以锥刺坏耳,不以听声兴起乱想;宁以热钳坏鼻,不以闻香兴起乱想; 宁以利剑截舌,不以恶言唣(粗)语堕三恶趣。 是故,当将护六情,无令漏失。(增四五九) 烙眼、坏耳、坏鼻、截舌,都不是重点,重点在强调不起乱想! 不起乱想,就是不做二次加工;不做不实在的想像(幻想),自编自导。 12.守诸根,常念闭塞,念欲明达,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 若眼见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守护眼根,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 善法,趣向彼故,守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中一八七)(说智经) 不受相,就是不要让那些所觉知的影像,老是停留在念头里。 不味,就是不要老在回味那些甜蜜、美好的感觉。 心中常常保有这样的警觉,随时随地,不要让自己在心中起贪、起忧、起 恶念,这就是守护六根,也就是经文常念闭塞,念欲明达的含义了。 13.若专念分别六入,终不堕恶道。 眼观此色,见好则喜,见恶不喜,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犹如狗、狐、猴、鱼、蛇、鸟六种之虫,性行各异,所行不同。设复有人 取此六种之虫,系著一处,而不得东、西、南、北。是时,六种之虫虽复 转动,亦不离故处。 是故,当念专精,意不错乱。是时,弊魔波旬,终不得其便,诸善功德皆 悉成就。(增三四) 专念分别六入,就是对从六根接受进来的讯息,了了分明(当念专精 ;皆正知之),而且是随时随地的(行住坐卧,眠寤语默)。这是修行技 巧上,一项重要的守则。 如果心念能随时保持了了分明,意不错乱,那么,外在的魔,将无机可乘 。这就像将狗、狐、猴、鱼、蛇、鸟(比拟为六根)等,六种各有不同喜 好的动物,同栓在一个安全处(即:专念于不贪、不错乱;杂二六五 作身念处),任它们怎么动,也还是在那安全处,不会走失,或受 到伤害一样。 14.郁多罗白佛言:我师波罗奢那说,眼不见色,耳不听声,是名修根。 佛告郁多罗:若如汝波罗奢那说,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 眼不见色。 眼、色缘,生眼识: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来厌、不厌俱离, 舍心住,正念、正智。 是名贤圣法律无上修根。(杂二八一) 15.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缘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种贪欲身触、种镇恚 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不善法。如是,纯大苦 聚,皆从集生。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如上说。 (杂二一五) 16.有六触入处: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去我法、律远,如虚空 与地。 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作如是如 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脱。是名六触入处,已断已知, 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杂二一一) 眼不见色,耳不听声,就是修行?就能得到解脱了吗?不是这样子的! 眼睛,它只是一个感光器官,当一个正常的眼睛,接受到外物的光线反射 时,视觉神经,开始作用,将影像传入脑部,于是就产生了认知(触)。 这就是经中所说的三事和合触。 认知,是经由过去经验,以及依过去经验所建立的观念而完成的。所以, 如果过去的经验,或既存的观念是偏差的、爱染的,那么,所产生的认知 ,以及继之而来的发展,难免也是偏差的、爱染的。 在偏差的、爱染的认知之后,情绪(受)、价值判断(想)、行为表现( 行),也随后而到。一方面,向外影响著当时的言行,另一方面,在内又 成为累积的经验,准备影响著下一次的认知。眼见色的过程是这样,其它 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也都是如此。 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修行,是要从哪里下手呢?经中说,当从如实知 情绪(受)的集、灭、味、患、离(请参考本剪辑第十四、十五单 元),来消除贪、镇、疑。而更细微、更澈底的,则是从认知(触) 时,就不以自我中心的支配欲,为出发点(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参考 本剪辑第一五二、一五三条经文):对合于己意的,警惕于贪爱(修 习厌离);不合于己意的,警惕于镇厌(修习不厌离),而离开贪爱、欲 染,舍离执著,正念正智。这才是佛法所说的修根,才能像斩草除根 般地,将烦恼永断无余,而得到解脱。 守护六根,就先从自己情绪的掌握,了了分明做起吧! 17.若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若诸眼根增不律仪,无明障,世间 贪爱(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于眼、耳、鼻、舌、身 、意根,生诸律仪,是名关闭根门。 于食系数,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庄严,支身而已。任其所得, 为止饥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觉令息灭,未起苦觉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 ;气力安乐,无闻(间)独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 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是名知量而食。 (杂二七四) 18.云何诸根寂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细滑、意知法) ,不起想著,无有识念,于眼(耳、鼻、舌、身、意)根而得清净。因彼 求于解脱,恒护眼(耳、鼻、舌、身、意)根。 云何饮食知节?思惟饮食所从来处,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 今当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绝。犹如脂膏 涂疮,欲使时愈故;重载之车,所以膏毂者,欲致重有所至。 云何不失经行?昼日、初夜、后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阴盖。中 夜右胁而卧,思惟系意在明。 若诸根寂静、饮食知节、不失经行,常念系意在道品之中,便成二果,于 现法中得阿那含。(增一八) 修行,是全方位的动员,不论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知味、身知 细滑、意知法,乃至走路、吃饭、睡觉,处处是修学的道场,应当到处让 自己心中有佛法(常念系意在道品之中)。 关闭根门与诸根寂静,含义是一样的,同样是指关闭贪爱的念头 ,清除幻想、黏著的干扰,让自己保持清净。 吃东西,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平常中,也有应当用心之处, 那就是吃东西的态度。简要地来说,饮食当以治饥止渴,恢复精力,以维 持一个不会干扰修行的身体状况为准,而不是在求肌肉之健美,身材之动 人。所以,讲究色、香、味的饮食享受,与太用心思于计较饮食营养,都 不算是如法吧! 19.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欲入上座禅者,当 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 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 ,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 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 若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 ,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 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 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杂二三八) 修行,不谨是全方位的,而且,还是全天候的。不论是居家休闲,或是出 门忙碌地讨生活,都应该随时随地,藉著对情绪变化的了了分明,去反省 情绪变化的原因,观察心中是否起了贪欲、爱念、执著。如果察觉到心中 起了贪欲、爱念、执著,就当即刻踩煞车回头,努力设法平息。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用心;当下就是。三、心 在修行的领域里,心,一向被十分地重视。然而,心,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心,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括性称呼:当我们说心情愉快,这 是包含了情绪觉受,相当于五蕴中的受(五蕴,是指色、受、想、行 、识等五种不同性质的聚集。为佛教经典中常见的名词,是佛陀分析组成 人的五大部份,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请参考本剪辑 第一一五条经文);当我们说心思敏锐,这是包含了思考判断,相当 于五蕴中的想;当我们说心意坚强,这是包含了行为的意志力, 相当于五蕴中的行。而这些心理活动,都是来自我们认识周遭事物后 的反应,离不开五蕴中的识。所以可以说,心,概括了受、 想、行、识等,四类非物质性的集合四无色阴(阴 与蕴相同,为古代翻译上之不同用字),在佛教经典中,有时也泛称 心、意、识。 20.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 是故,当分别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增七七) 21.当修行一法,所谓无放逸行。 云何为无放逸行?所谓护心也。 云何护心?常守护心有漏、有漏法。(增六三) 22.心将(随)世间去,心为染著,心起自在。 多闻圣弟子非心将去,非心染著,非心自在,不随心自在,而心随多闻圣 弟子。(中一七二)(心经) 一颗染著的心,常常喜欢在六根与六尘所筑起的花花世界里,情不自禁地 (心起自在)拈花惹草,无法自制(不可降伏),难得有随顺因缘的平静 (难得时宜),因而就得要常常受苦了。 佛陀教导人们,应当去了解自己的心(当分别心,当思惟心),明白自己 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进而约束自己的心,不要情不自禁地以自我为中 心,不要常常与烦恼(漏)为伍。能够这样,也称得上是不(无)放逸的 修行人了。 23.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 长夜心为贪欲所染,镇恚、愚疑所染故。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譬如画师,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杂四四) 不习惯经常注意作自我反省的心,是没有办法作自我观察的。像这样,对 自己的行为,就得不到适当的照顾与处理。少了自我观察的心,就会常在 贪、镇、疑的威势下,无力脱离,就像处在漫长的黑夜里一样。 心,主导著众生的气质、行为,甚至于长像。心,就像彩绘大地的高手, 画什么像什么。 修行,就从观察自己的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起步吧! 24.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 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杂三二七) 25.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譬可喻,犹如猕猴,舍一取一。 心不专定,前想、后想,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则(测)。 心回转疾,凡夫之人,不能观察心意。 是故,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向)善道,亦当作是学。(增五五) 假如尝试静下心来,专心注意于数自己的呼吸,那么,要不了多久,您就 会明白,自己的心念,是多么地不甘寂寞,想东想西的,难以专注,就像 在树枝间攀来攀去,动个不停的猴子。这就是凡夫众生,心的习性了。 所以,修行者应当常常透过自心的观察,来训练自己,使自己的心,能安 静下来,才能开展学习的脚步。 26.种子者,譬取阴俱识。 地界者,譬四识住。 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受、想、行中识住,攀 缘色、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 没、若生长增广。 色、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受、想、行封滞,意生缚断,攀 缘断,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杂八五) 心,是这么地活跃,因为五蕴中的识蕴,是那么地不甘寂寞,到处找机会 (攀缘),在色(物质的、生理的)、受、想、行等四蕴中活动。就像种 子(比喻识),一旦落到土地上(比喻能提供识活动的四个地方 ;就是色、受、想、行等四蕴,即经文所说的四取攀缘识住),受到 水份(比喻贪)的滋润,就能发芽成长一样。 人们,是那么地害怕一无所有(无我、无我所:杂五五),无法像 解脱的圣者一样,让识不再到处去攀缘,再加上不断地以贪欲,灌溉 滋润,就是这样,让我们不知不觉地,一辈子活过一辈子。 修行,也是在降伏这颗活跃的心,让自己脱离心随境转的困境。 27.愚疑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 受、不苦不乐受。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愚疑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愁忧称怨,心生狂乱。当于尔时 ,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所以者何?于诸五欲,生乐受触,受 五欲乐,为贪使所使;苦受触故,则生镇恚,为镇恚所使;于此二受,若 集、若灭、若味、若患、若离不如实知故,生不苦不乐受,为疑使所使。 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所系,终不离。云何系?谓为贪、恚、疑所系 ,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不起忧悲称怨、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 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为乐受触,不染欲乐故,于彼乐受 ,贪使不使;于苦触受,不生镇恚故,恚使不使;于彼二使,集、灭、味 、患、离如实知故,不苦不乐受,疑使不使。于彼乐受、苦受、不苦不乐 受解脱不系。于何不系?谓为贪、恚、疑不系,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不系。(杂四六九) 凡夫有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解脱的圣者也有苦、乐、不苦不乐的感 受,那么凡夫和解脱的圣者,差别在哪里呢? 凡夫身受苦,心就起镇,做镇心的奴隶(镇恚所使);身受乐,心就起贪 ,做贪心的奴隶(贪使所使);懵懵懂懂,不知苦、乐出现,以及消除的 原因(集、灭、味、患、离),又成了愚疑的奴隶(疑使所使)。就像身 上中了一支毒箭,紧接著,心中又中了第二支毒箭一样。 圣人可不一样了,身受苦、乐,就止于身受苦、乐,深知苦、乐出现,以 及消除的原因,心不受身的影响,不中第二支毒箭,不做贪、镇、疑的奴 隶。 身、心的感受,个案对待,分开处理,是修行的重要纲领。 28.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 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杂五三九) 以四念处(请参考本剪辑第十五单元)的专注观察,让自己提高警觉 。再透过因缘的思惟,可以缓和,甚至截断因身苦而来的情绪干扰。 29.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见已,喜乐、赞叹、系著 住,心转欢喜,深乐,贪爱,厄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