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64010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中医基础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细目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注意: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天”,此指整个“自然环境”而言,包括气候和地域环境.若“天”与“地”相对而言,则主指“气候”。(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不单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社会中的一员,具备社会属性。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婚姻、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必然通过与人的信息交换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而人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交流中,维持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平衡、协调,此即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细目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例:中医对感冒的辨证论治1.风寒型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治法:辛温解表。中成药如风寒感冒冲剂等可以选用。还可用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2.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微恶风,咽干而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治法:辛凉解表。可选用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或板蓝根、桑菊感冒片(冲剂、感冒丸)、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3.暑湿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治法:清热祛暑,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浓缩丸)、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薄荷锭。4.气虚感冒:身体素虚,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怕风、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此型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当扶正祛邪,益气解表。可加用补中益气丸治之。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麻疹、感冒、肠痈、痢疾等,皆属疾病的概念。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证候是病机的外在反映;病机是证候的内在本质。由于病机的内涵中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故证候能够揭示病变的机理和发展趋势,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2.辩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即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小结【A1型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B.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C.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E.望、闻、问、切为诊病方法答疑编号700336010101【正确答案】D2.中医学整体观念最基本的内容指的是()A.人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脏腑功能的整体性B.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C.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性和自身的整体性D.人体病理的相互影响E.内外环境的一体性,情志与脏腑的相关性答疑编号700336010102【正确答案】C3.临床上崩漏,肌衄,胃下垂等病,辨证为气虚时,都可以采取补气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A.辨证论治B.同病异治C.辨征而治D.异病同治E.辨病而治答疑编号700336010103【正确答案】D4.同样是感冒,但是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可不一样,其理论依据是()A.辨证论治B.同病异治C.辨征而治D.异病同治E.辨病而治答疑编号700336010104【正确答案】B【B型题】A.疾病B.证候C.症状D.体征E.体态5.能反映和概括病变全过程的是()答疑编号700336010105【正确答案】A6.为疾病某一阶段病理概括的是()答疑编号700336010106【正确答案】B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1)哲学中的精、气二字内涵经常相同,是指构成宇宙的极细微的物质。但就其意味而言,“精”常指气中“精粹”的、能变的部分。(2)精的概念首见于道德经:“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3)源于“水地说”。2.气的概念(1)气在哲学中的概念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2)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3)“元气一元论”。(4)气在中医学中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在不断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A1型题】1.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构成宇宙世界万物的本原是()A.原子B.电子C.物质D.精气E.神气答疑编号700336020101【正确答案】D2.精气的运动形式是()A.气机B.气化C.气滞D.气脱E.气郁答疑编号700336020102【正确答案】A3.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人体生命的本原指的是()A.原子B.电子C.精神D.精气E.神气答疑编号700336020103【正确答案】D4.能联系天地万物的中介指的是 ()A.原子B.电子C.物质D.精气E.神气答疑编号700336020104【正确答案】D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重点1.阴阳的基本含义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的内涵:(1)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2)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地、日月、上下、内外等。阴阳和矛盾的关系阴阳说明的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阴阳矛盾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相对性: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事物阴阳属性也会变化。(2)绝对性:当对立面固定不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消长6.阴阳转化7.阴阳自和平衡1.阴阳一体含义: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表现:阴阳虽然对立,但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统一体中的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2.对立制约含义: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举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3.互根互用含义: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又相互资生、相互为用。举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4.交感互藏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中都蕴含有另一方。5.阴阳消长消长含义: 阴阳双方数量或比例上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6.相互转化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极”、“重”、“甚”。即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重点:“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的是阴阳转化7.自和平衡含义:自和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阴阳之间的消长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之间的关系图示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表上左外侧腰背背胸六腑心肺手足三阳经阴内下右内侧胸腹腰腹五脏肝脾肾手足三阴经(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胃气-气血津液)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胃气)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功能与功能的矛盾运动兴奋(阳) 抑制(阴)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阳阴色泽 鲜明 晦暗 声息 高亢宏亮低微无力 症状热、燥、动 寒、润、静 脉象 数、浮、大、洪、滑 迟、沉、小、细、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其它 总之,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1)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2)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为总则(3)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四气温、热阳寒、凉阴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作用方向升、浮阳沉、降阴【A1型题】1.内经中关于区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指的是()A.寒与热B.水与火C.明与暗D.左与右E.动与静答疑编号700336030201【正确答案】B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必然的D.偶然的E.量变答疑编号700336030202【正确答案】B3.“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其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转化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对立制约E.交感互藏答疑编号700336030203【正确答案】D4.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A.阴消阳长B.重阴必阳C.阴长阳消D.重阳必阴E.阴阳互用答疑编号700336030204【正确答案】A6.下列各项中,对人体阴阳划分不确切的是()A.上部为阳,下部为阴B.体表为阳,体内为阴C.六腑为阳,五脏为阴D.腹部为阳,背部为阴E.心为阳,肾为阴答疑编号700336030206【正确答案】D7.导致虚热证的阴阳失调是()A.阳偏盛B.阴偏盛C.阳偏衰D.阴偏衰E.阴盛阳病答疑编号700336030207【正确答案】D8.所谓“阴中求阳”的内涵是()A.壮水之法,以制约阳亢B.扶阳益火之法,以制约阴盛C.在补阴剂中适当佐用补阳药D.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E.阴阳双补答疑编号700336030208【正确答案】D9.属于阳的症状为()A.语声低微无力B.少言而沉静C.呼吸微弱D.多言而躁动E.身寒喜暖答疑编号700336030209【正确答案】D10.下列药用五味中属阳的是()A.辛、甘、酸B.酸、苦、咸C.辛、苦、甘D.辛、甘、淡E.辛、淡、咸答疑编号700336030210【正确答案】D【B型题】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平衡1.“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理论根据是()答疑编号700336030211【正确答案】B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理论根据是()答疑编号700336030212【正确答案】DA.寒甚生热B.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C.阴在内,阳之守也D.阳胜则阴病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3.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答疑编号700336030213【正确答案】C4.可以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答疑编号700336030214【正确答案】D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1.五行的含义木、火、土、金、水五类(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事物属性的概括。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2)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归类归类方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如漫画家漫画创作。“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推演络绎法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徵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人 体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五华木肝胆目筋怒泪弦爪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面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唇金肺大肠鼻皮悲涕浮毛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发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2.五行的制化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1)五行相乘(2)五行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1)母病及子(2)子病及母1.五行的相生与相克(1)五行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规律:意义: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由。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比如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2)五行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规律:意义: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比如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2.五行制化制化:制,制约;化,化生。制化是生克关系的结合,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如:2.五行胜复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规律:“有胜则复”。次序: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1)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规律:引起相乘的原因:太过克者太过 如:木旺乘土不及被克者太弱 如:土虚木乘相克与相乘的异同:同:次序一致异:相克正常、生理相乘异常、病理(2)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规律:引起相侮的原因:太过被克者太过 如:木旺侮金不及克者太弱 如:金虚木侮相侮与相乘的异同:同:均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因“太过”或“不及”引起。异: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乘与相侮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4.母子相犯(1)母病及子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规律:母行虚弱(亢盛),引起子行亦不足(亢盛),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亢盛)。(2)子病及母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五行任何一方太过可产生四个方面的病理影响五行任何一方不足也可产生四个方面的病理影响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土爰稼穑,生化万物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金曰从革,收敛肃杀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水曰润下,下行闭藏肾有藏精,主水之功(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等与五脏联系起来,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相生关系传变: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相克关系传变:相乘相克太过而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相侮反向克制而为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虚水侮”。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指导脏腑用药(2)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 制传变,防患于未然。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3)确立治则治法以相生规律确定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抑强,扶弱 。以相生规律确定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以相克规律确定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4)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A1型题】1.五行相克关系中,火的“所不胜”为()A.木B.土C.金D.水E.火答疑编号700336040201【正确答案】D2.按五行规律,肝病及心指的是()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相克传变答疑编号700336040202【正确答案】B3.下列各项中,属“相侮”传变的是()A.心病及肝B.心病及肺C.心病及脾D.心病及肾E.肾病及心答疑编号700336040203【正确答案】D4.下列各项中,用来解释“脾病传肾”发生机理的是()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犯母答疑编号700336040204【正确答案】D5.五行相克的关系中,怒“所胜”的情志()A.喜B.思C.悲D.恐E.惊答疑编号700336040205【正确答案】B藏象学说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古代解剖知识积累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观察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临床经验的大量积累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形态与六腑形似,功能与五脏相似。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脏腑之精:是一身之精在脏腑的分藏。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是一身之气在脏腑的分布。脏腑之阴气:脏腑中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阳气:脏腑中具有温煦、兴奋、推动等作用的部分。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心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1)主血脉(2)藏神(3)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气下降。(4)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1)主血脉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于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功能正常的三条件: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心主血的内涵: 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 -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心主脉的内涵: 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心主身之血脉”(2)心藏神神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 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3)心的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4)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心血: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化生心神。心气:推动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心阴:制约心阳,抑制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阳:制约心阴,激发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2)主行水(3)朝百脉,主治节(4)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5)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生理作用肺津:濡养滋润肺、大肠、皮毛等的作用。肺气:推动和调控呼吸、行水等作用。肺阴:凉润肺脏,使肺气下行。肺阳:温暖肺脏,使肺气上行。(1)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2)主行水(3)朝百脉,主治节肺主治节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治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4)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华盖娇脏肺气宣降为什么说肺为华盖? 位置最高,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华盖” 为什么说肺为娇脏? 主宣发肃降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脾主运化(2)脾主统血(3)脾的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4)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生理作用(1)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关系 二者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是脾为“后天之本”理论的依据 注意保护脾胃。即“四季脾旺不受邪” (2)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病理意义: (3)脾的生理特性脾具有把水谷精微上输输布并固护脏器位置的生理功能。(4)脾精、脾气、脾阴、脾阳的生理作用脾精:浓厚者化营化血,轻清者化卫化气。脾气:化水谷为精微,化水饮为津液,并转输。脾阴:凉润、宁静的作用。脾阳:温煦、推动的作用。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肝主疏泄(2)肝主藏血(3)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主升发(4)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生理作用(1)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通调排精与排卵;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情志活动,本为心所主,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通调排精与排卵(2)肝主藏血含义: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肝为血海” (肝疏泄作用的体现) (3)肝的生理特性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条畅气机的作用。(4)肝血、肝气、肝阴、肝阳的生理作用肝血:濡养目、筋、爪,化生和涵养魂与怒。肝气:升发,畅达全身气的运行等。肝阴:凉润、宁静、抑制的作用。肝阳:温煦、推动、兴奋的作用。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2)肾主水(3)肾主纳气(4)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肾气上升(5)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生理作用(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藏精,指肾具有封藏精气作用。精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天癸的含义病理上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是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推动和调控着脏腑形体器官的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相互转化的功能活动。 (2)肾主水主要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3)肾主纳气纳,受纳、摄纳之意。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4)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指肾具有潜藏、封藏、闭藏的生理特性,亦是其藏精功能的概括。其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均是封藏之本的体现。 肾气上升,肾阳鼓动肾阴,合化为肾气上升以济心。(5)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生理作用肾精:决定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化髓充骨通脑。肾气:推动和调控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等。肾阴:凉润、宁静、抑制的作用。肾阳:温煦、推动、兴奋的作用。6.命门的概念与功用(1)概念:最早见于灵枢根结,指眼睛。难经始作为内脏,指右肾。 (2)功用:有主火、水火共主、非水非火为肾间动气之不同。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 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 2.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生理: 3.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血液和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生理: 4.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生理方面:5.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生理:6.肺与肝 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节方面。生理: 病理:7.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8.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生理: 9.肝与肾 主要体现在肝肾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生理:10.脾与肾 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理: 11.肾与命门 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五行五脏五体五官五志五液五华五时木肝 筋 目 怒 泪爪春火心 脉 舌 喜 汗面夏土脾 肉 口 思 涎唇长夏金肺 皮 鼻 悲 涕毛秋水肾 骨 耳 恐 唾发冬【A1型题】1.中医理论认为五脏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D.藏精气而不泻,虚实而交替E.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答疑编号700336010201【正确答案】A2.肺“主行水” 所依赖的是()A.肺司呼吸之气B.肺主一身之气C.肺外合于皮毛D.肺朝百脉主治节E.肺主宣发和肃降答疑编号700336010202【正确答案】E3.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A.肺朝百脉B.心主血脉C.肝主藏血D.脾主统血E.肾主纳气答疑编号700336010203【正确答案】B4.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依据是()A.脾主运化水液B.脾主运化水谷C.脾主升清D.脾主统血E.脾喜燥恶湿答疑编号700336010204【正确答案】B5.下列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心在液为血B.肺在液为涕C.脾在液为涎D.肝在液为泪E.肾在液为唾答疑编号700336010205【正确答案】A6.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 )A.肝血B.心阳C.脾气D.肺阴E.肾中精气答疑编号700336010206【正确答案】E7.中医学中,“精血同源”指哪两脏之间的关系()A.心肾B.脾肾C.肺肾D.肝肾E.心肝答疑编号700336010207【正确答案】D8.下列五脏配合关系中,被称为“水火既济”的是()A.心肾B.心肝C.心脾D.肺肾E.脾肾答疑编号700336010208【正确答案】A【B型题】A.心B.肺C.脾D.肝E.肾9.被称为“生痰之源”的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09【正确答案】C10.被称为“贮痰之器”的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10【正确答案】BA.心与脾B.心与肾C.肾与肝D.肝与肺E.心与肺11.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两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11【正确答案】E12.主要表现为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12【正确答案】DA.心与脾B.心与肾C.心与肺D.心与肝E.肝与肺13.临床上最容易出现血虚病变的两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13【正确答案】A14.临床上最容易出现精神异常的两脏是()答疑编号700336010214【正确答案】D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概念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共同生理特性:“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1.胆的生理功能(1)贮存与排泄胆汁(2)胆主决断,调节情志生理 : 胆性刚直、果敢、与人的勇怯、胆量有关。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的两重性胆既为六腑之一: 为空腔器官,与肝相表里故为六腑之一。 也属奇恒之腑之一: 内藏精汁,不直接受纳水谷故为奇恒之府之一。 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1)胃的分部名称胃两门三脘(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胃主受纳,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故胃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腐熟即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不断蠕动和胃阳气蒸化作用下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胃被称为“水谷气血之海”。(3)胃的生理特性主通降: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性,以通降为正常。喜润恶燥: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可致胃中津液每多受损。(4)胃津、胃气、胃阴、胃阳的生理作用胃阴:胃气中具有凉润、抑制作用的部分。不足可出现胃脘嘈杂、隐隐灼痛,干呕,呃逆,舌红少苔,脉细数。 胃阳: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部分。不足可出现脘腹胀痛,喜食热饮,食欲减退,呕逆,舌淡苔白,脉沉缓。3.小肠的生理功能(1)受盛化物受盛:受盛就是以器盛物,即接受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故小肠是接受胃内容物的盛器。 化物: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2)泌别清浊所谓“清”,即指各种精微物质;所谓“浊”,即指饮食物经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部分。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泌别清浊失调 (3)小肠主液概念:指小肠在吸收谷精的同时,吸收了大量津液的生理功能。应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治疗泄泻。4.大肠的生理功能(1)大肠传化糟粕 (2)大肠主津5.膀胱的生理功能(1)汇聚水液州都之官,津液之府(2)贮尿和排尿 气化功能失常小便不利、尿少,甚则癃闭。膀胱失其约束尿频,尿量多,甚则尿失禁。湿热毒邪侵入膀胱尿急,尿痛,尿淋涩。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概念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辨证三焦的不同。被称之为“孤府”。(1)六腑三焦: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有着特定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主持诸气的运行,疏通水道,运行津液决渎之官。(2)部位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 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胆等。 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生理功能:通行诸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运行于全身。“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难经) 运行津液津液运行以三焦为通道。三焦对津液代谢的协调作用,称为“三焦气化”。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读”(3)辨证三焦:既非六腑三焦,亦非部位三焦,而是温性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可能是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脏腑之间构成这种关系,主要根据:经脉属络生理配合病理相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A1型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经脉 B.络脉 C.血脉 D.上焦 E.三焦答疑编号700336070101【正确答案】E【A1型题】“利小便之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小肠泌别清浊 B.大肠传导糟粕 C.膀胱排泄尿液 D.肾主气化水液 E.三焦通行水液答疑编号700336070102【正确答案】A【A1型题】 体现为燥湿相济的脏腑关系是()A.肾与膀胱 B.脾与胃 C.肝与胆 D.心与小肠 E.肺与大肠答疑编号700336070103【正确答案】B【A1型题】被称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的是()A.肺肾 B.肝肺 C.心肾 D.脾胃 E.脾肺答疑编号700336070104【正确答案】D奇恒之腑五脏、六腑与奇恒之府的区别脏腑组成名称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及特点五脏肝、心、脾、肺、肾多为实质性器官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多为空腔性器官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多为空腔性器官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实”细目一:脑部位形态:脑,位于颅腔之内,为髓聚之处。1.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2)主司感觉运动(3)主持精神活动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故将人的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神又分为“神、魂、魄、意、志”,分别由心、肝、肺、脾、肾五脏主司,即所谓“五神脏”。脑的功能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之精充盈,五脏之气畅达,才能化养五神并发挥其生理功能。细目二:女子胞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正常月经初潮14岁左右,月经周期2830天。 (2)孕育胎儿男女之精结合后,在胞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