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57032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 我是怎样跟师学习扶阳医学的(下)七诊:2008年2月12日处方:制附片75(先煎2小时)、苍术15、法半夏20、硃茯神15、桂枝尖25、陈皮15、石菖蒲20、南山楂20、香白芷15、炙甘草6、生姜60、木蝴蝶20;5付。八诊:2008年2月20日处方:制附片75(先煎2小时)、生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桂枝尖20、硃茯神15、砂仁15、石菖蒲20、陈皮15、炙甘草6、生姜60;7付。九诊:2008年3月4日处方一:桂枝尖15、硃茯神15、石菖蒲20、南楂20、陈皮15、砂仁15、白叩15、茯苓15、炙甘草5、生姜20;5付。处方二:制附片75、生白术15、杭巴戟20、菟丝子20、桂枝尖20、砂仁15、明天麻15、生龙牡各30、熟枣仁15、陈皮15、炙甘草5、生姜60;12付。十诊:2008年3月22日处方: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苍术15g,黄芪30g,潞党参30g,元胡15,茯苓20g,砂仁15g,广木香15g,郁金15g,陈皮15g,白蔻仁15g,炒麦芽20g,干姜45g;14付。第七诊的这个方是一个附桂法,就是附子加桂枝法,那么这个附桂法呢,里面用了硃茯神(地火明夷卦,后面为大家讲解)。为什么要用附桂法呢?就是轻取、沉取都由紧象,都紧,也就是说,附桂法它的立法旨证就是表里阴阳脉象都有紧,所以用了附桂法。那么菖蒲也是一样的,就是肺脉紧;南山楂呢就是膀胱脉也紧。为什么不直接给我用桂枝法呢?因为我的坎中一阳已经不行了,所以在附桂法的条件下来用,就是更保险一些。而且,通过前面的治疗,桂枝法呀,藿香法呀,我的舌苔也没那么黄了,所以这个时候就用了附桂法。你看白芷就是把太和之气引向头,木蝴蝶呢就是化燥,木蝴蝶它是降,它是通过金生水来补肾,这是一个说法,第二呢他也可以化燥,那么这个是第七诊。第八诊呢,就是把填精的药加进去了,所以说这里面就没有用南山楂了。为什么呢?膀胱脉不紧了,但是轻取还有紧,所以还要用桂枝和菖蒲,用菖蒲说明肺脉也是紧的。然后,因为我肾脉太弱,所以把杭巴戟、菟丝子也加进去了。再看第九诊,第九诊是一个桂枝法,这个时候可能是填精之后有点底气了,有点本钱了,所以用了一个桂枝法。其实这就是一个治感冒的方,用南山楂表明膀胱脉紧了,用菖蒲表明肺脉也紧了,这个时候有一点感冒,所以用这个方来清理一下。那么白蔻呢就是吃饭不香,吃不下的时候用上去。用茯苓呢就是因为舌苔很润,脉象上有湿滞,小便量少,就加用了茯苓。处方二呢就是用第一个方清理一下拨太阳之后,紧接着就用附桂填精。那么为什么没有用四逆填精,而用了附桂填精呢?为什么要用桂枝?说明我有一点点表症,或者说有太阳证的长期携带,就像我的乙肝病毒长期携带一样(第二方)。第十诊呢,就是过渡到了附片黄芪党参综合法里面来了,是今天我要与大家重点分享的一个法。我的病主要是靠这个法的加减变化进行收功的,所以呢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在这个十诊的综合法里面呢,首先有一个黄芪党参法的基本结构。这个黄芪党参法的基本结构是根据我当时的状况而制定的,其构成就是:黄芪潞党参(二君)、苍术、广木香、茯苓、砂仁、陈皮、姜、(桂枝尖)。这个基本法里有时也可以加用桂枝,轻取脉有紧的时候就用桂枝,脉不紧就不用。因为呢,脉不紧的时候就不需要引坎中之阳交于太阳。关于桂枝及其桂枝法的使用呢,大家可以参看火神门公众号上的那篇文章山水蒙。另外呢,这个基本法里也没用甘草,因为我湿重,多用甘草无益。甘草呢是本经里土性最厚的一味药,蓄水性很强,现在要把湿邪排出去,为什么还要用甘草去挡住水的去路呢?所以呀,张仲景他老人家在五苓散这个治水的方子里也没用甘草。在下面的系列处方里,有很多方子都没用甘草,即使有的处方用到了甘草,量也很小。同时呢,在这个黄芪党参基本法的基础上还加了舒肝的药,即:广木香,佛手,元胡,郁金,从而构成了黄芪党参舒肝法。这个处方里还可以加用熟枣仁,如果病人睡眠不好而且心率偏快,就可以加用熟枣仁。熟枣仁会压慢心脏的心率,所以心率偏快的人才可以用,心率正常的话就最好不用,否则把心率压的过慢对病人不好。最后呢,在这个黄芪党参综合法里加用附子做君药,就构成了第十诊的附片黄芪党参综合法。这个法也是几位师父传给我的,而且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效果是非常好的。特别是病人在大病初愈,阳气微复起来的时候,病人的脾胃是非常非常弱的,精神也很差。精神差,脾胃弱,脉微或脉弱,也就是说脉没有力气,那么这个时候呢,用黄芪党参法进行过渡,效果就比较好。这个法,文师经常用,卢太师在卢氏医学临证心法中的引精上营之法呢,也有这个黄芪党参法的意。另外,我们的经后?气血法,也是这个附片黄芪建中填精法的扩充。但是要注意,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不能用,高血压的病人要注意黄芪的剂量,轻剂上升,重剂下降。曾经到过黄芪的产地,我记得当时把那个黄芪上面用剪刀剪下来一点,然后把黄芪里面的水,吸了一口在嘴里,吸过以后咽下去,结果三天都不渴,都不需要再喝水。那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呀?说明这个黄芪它是直通黄泉啊,黄泉就是阴曹地府,地府就是黄泉,直通黄泉就是把九泉之下的水,把地底下的水,把少阴之地,坎中一阳的真水给吸出来了。所以呀我只吸了一口,三天都不会再渴,这个水就是真水,真正的水。这个真水是养火的,是生火的,别人说水克火,我们说是水养火。什么样的水是克火的呢?五行中的水才是克火的,比如大河水,井水,自来水,雨水,这些水才是灭火克火的。而地底下的水,也就是土中的水(脾液),那可不是灭火克火的,正相反,它是养火的。为什么埋在土里的树能发芽,能生长呢?就是因为有这个地下水。这个地下水呢,在风水上称之为龙脉,有龙脉的地方才会有森林履盖大地,树木才会枝叶茂盛,而没有龙脉的地方则是一片焦土,一片老黄土。比如大西北的黄土高坡就是这样的,在大西北,任由你怎样的去植树造林,树木还是长不出来呀,既使用五行里的水去灌溉,用后天之水去补先天真水,补进去的也很有限,树木的生命力也很弱,也长不成参天大树。所以呀,看风水找龙脉可不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反而是科学呢。现在我们继续说黄芪党参法,卢铸之太老师说,黄芪能引坎水上达于颠顶。所以呀,黄芪引的坎水就是真水,是地下水,也就是海底的水。怎样理解呢?既然说黄芪能引坎水上达于巅顶,那么黄芪应该走的就是人体的中脉,只有中脉才是由海底直达巅顶的脉。密宗讲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脉。中脉由巅顶至海底,海底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中医里叫做会阴穴,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是子宫。巅顶呢就是百会穴,学密宗的叫顶轮,也就是从额头的发际开始,往后横拼四指的距离处。从生理解剖的观点上来说呢,三脉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中脉起动的时候,先是从腹腔内自下而上生出一根直直的,有小手指般粗细的圆管形气脉,形状及轮廓呢都清晰可见。这根气脉由会阴向上啊,呈螺旋状一边旋转一边冉冉升起着,有点暖暖的感觉,结构是空心的,颜色呢是蓝色的。我在闭关笔记里呢,将这条圆管形的气脉称之为“中脉管”。这根“中脉管”刚刚出现的时候啊,它的高度或者说它的长度呢,只有从会阴到肚脐那么个高度和长度,中脉刚刚发动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根“中脉管”在小腹内转呀转呀,一边旋转一边往上生长着,当它从海底会阴穴旋转生长到巅顶百会穴的时候呢,就将海底至巅顶完全连接起来了,整个人啊,从上到下好像安装了一根旋转着的中间轴。这根中间轴呢,旋转的速度并不是很快,但也并不慢,转速非常均匀。这时候的“中脉管”已经将百会和会阴连接起来了,如同从巅顶直接插入一根管子到会阴海底。这根管子就像黄芪一样啊,直入海底,直伸无屈且无旁支呀。所以呢,我在闭关笔记里,又将这根旋转着的“中脉管”,也就是我刚刚说的中间轴,直接称之为“黄芪中脉管”。我们第一期博士弟子班呢,有二十几位学员也在跟着我们练打坐,虽然练功时间不长,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静坐时就能出现全身剧烈震动,有的已经中脉起动,从海底轮升起了灵蛇,更有的学员已经可以看见经络,具有透视和遥视功能了。好了,修炼的事情我们不再深讲了,现在呢继续谈黄芪。卢太老师说,黄芪这味药呢能引坎水由海底直达巅顶,学瑜珈的把海底会阴穴呢又称之为灵蛇、灵热、灵能,人体的生命能量啊就深深埋藏在这个海底里面。所以呀,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黄芪,更不要小看了这个黄芪党参综合法。黄芪能够引坎水沿着会阴和百会这条中脉,一上一下、一消一息、一升一降激发出人体无限的生机,你们说这个黄芪历害不历害呢!南怀谨老师也说呀,婴儿幼小的时候,巅顶百会这个地方会扑通扑通的跳动,为什么会跳动呢?因为在巅顶封口以前呢属于先天范畴,那时婴儿是不会说话的,但表情却又非常丰富,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的婴儿还处在形而上的境界,与过去的神的境界还没完全断了联系,也就是还没完全脱离先天的世界。所以呀,婴儿有时会看见成人看不见的东西,会莫名其妙的受惊吓,会哭闹。等到巅顶封口以后呢,婴儿就会说话了,这时婴儿就开始进入了后天的生命范畴,也就是形而下的世界了。我们巅顶的百会穴呢,道家称为泥洹宫,密宗称为顶轮,虽然名称不同,其实都是有形的上窍,而上面讲的会阴穴呢,讲的海底轮呢,它是有形的下窍。婴儿刚生下来以后啊,这个时候巅顶上窍,也就是顶轮是没有封闭的,这个婴儿的神还与天地相通。上面顶轮一封掉,婴儿才开始说话,那就是后天生命的开始。上窍百会巅顶一闭呀,下窍会阴海底就打开啦,人就开始向下走了,男女的情欲也就慢慢的来了。所以呀,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呢,都是从男女两性的下体延续下去而生生不息的,大家说是不是呢?那么修炼的人呢,修炼的人就是要修到把开了的下窍重新关闭,从海底窍开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到了炼气化神时的阶段呢,上窍就打开了,修密宗的就叫做开顶了。所以呀,我们大家都要非常重视这个黄芪,我上次在会员精品班微信群里与大家做分享的时候已经说了,如果大病之人能够正常的服用这个法,服这个法期间三焦不堵,喝药很舒服,精神一天一天的好起来,那么这个病人就快有救了。为什么呀,因为黄芪可以引坎水上达于巅顶,而这个黄芪党参综合法呢,就是海底轮与顶轮的纽带,生命之机就沿着由海底至顶轮,就这么一上一下、一消一息、一升一降的运转不息呀。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当时治病时的黄芪党参标准法的基本结构是:黄芪党参(二君)、术、广木香、茯苓、砂仁、陈皮、姜。大家看看在本医案随后的系列处方中,是不是所有法的变化和用药的化裁,都是在这个标准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得来的呢?加用附片就叫做附子黄芪党参法;加用杭巴戟菟丝子等填精药呢,就叫做黄芪党参填精法;加用佛手元胡郁金等舒肝药呢,就叫做黄芪党参舒肝法,等等。所以学习中医说起来很难,但是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弄清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给病人用这个法;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给病人用这个法;同时呢还要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法的转换就可以了,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呢?最后呢,我们再谈一谈黄芪这位药的卦象。我们在讨论桂枝的时候呢,把桂枝定位在山水蒙卦。为什么这样定位呢?因为桂枝的功用是引坎中之阳交于太阳,也就是引领阳气由坎卦交于艮卦(如图),而上艮下坎的山水蒙呢,其卦义是拨开雾霾走出蒙昧,与桂枝的引阴交阳之功用正好吻合,所以我们将桂枝定位在山水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扶阳医学讲义第一章里有详细介绍。我们在讨论硃茯神的时候呢,把硃茯神定位在地火明夷卦。为什么这样定位呢?因为硃茯神的功用是引离中之阴交于坤土,也就是引领相火由离卦下交于坤卦(如图),而上坤下离的地火明夷呢,其卦义是引坤土(脾)上交于离(心);又引离火(心)下交于坤(脾)。离火下,坤土上,相火降,脾气升,正是硃茯神这味药的功效,同时也是地火明夷卦的卦义。所以呢,我们将硃茯神定位在地火明夷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扶阳医学讲义第二章里同样有详细的介绍。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黄芪,黄芪这味药应该是个什么卦象呢?黄芪的功用是引坎水上达于颠顶。什么叫做颠,什么又叫做顶呢?说文曰:“颠,顶也”,颠和顶其实是一个意思,指的都是最高的顶端,所以呀对于人来说,颠项指的就是人的头顶。 清朝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也说啊:“谓之脉者,如人身之有十二脉,发於趾端,达於颠顶,藏於肌肉之中。”意思就是说人体的十二经脉发于最低端的脚趾,达于最高端的头顶。我们每个人都是头顶蓝天,每个人头上都有一片天,所以黄芪引坎水达于巅顶,也就是引坎水上达于天上。水在天上是什么卦象呢?水为坎卦,天为乾卦,水在天上就是坎上乾下,那当然就是水天需卦了(如图)。水又何以在天呢?水为什么会跑到天上去呢?那当然离不开阳气的蒸腾,如果没有阳气的蒸腾,水是上不了天的,大家想想看是不是这样?阳气不能蒸腾,阳气聚合了,水就无以在天,水就无以弥漫,这个时候水就只能润下,而不能升天而“润”上。所以呀黄芪引坎水的本质就是引阳气,引坎水达于巅顶就是引阳气到达头顶,大家看是不是这个理呀!再有呢,我们从后天八卦扶阳图中还可以看出,坎上乾下的水天需卦是坎、乾两卦共同管辖的区域。乾,在后天八卦里,位于西北之间的戊位;而巽卦呢,在后天八卦里,位于东南之间的己位。乾为天门,巽为地户,我们中医里有一味药叫天门冬,就定位在乾卦;巽卦是地户,大黄这味药就定位在巽卦。这两个卦的立法,今天就不多说了,以后再说。水天需是个什么卦象呢?彖辞说呀:“需,须也,生存必备物需也。”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人体必须要有必备的物需品,有了这个必备的物需品才可以生存,才可以新陈代谢而养活自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呢?只有必备的物需品丰盈充足,才能迁善于民,才能谋长久之道,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中正天下。这些话都是彖辞上说的,那么象辞呢,象辞是怎么说这个需卦的呢?象辞说呀,云不断地上聚于天,从而才能化成雨水使万物得以滋养和孕生,这就是需卦之象。而宋代理学的奠基者程颐,他不仅在宋代儒学的复兴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经学领域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程颐在解释水天需的时候说呀:“云气蒸而上升于天,必阴阳和洽,然后成雨,故为需待之义。”程颐呢,直接把这个水天需卦说成是阴阳和洽之象。最后呢,我们用司马光注解水天需卦的一句话来做个总结,同时呢也为黄芪党参综合法做个总结。司马光曰:“云上于天,万物荫之,滂沱下施,万物饮之。以丰以肥,以荣以滋,故君子以饮食宴乐”。人以食为天,司马光把水天需卦视为饮食,人体的饮食就是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可见这个与水天需相应的黄芪党参综合法是何等的重要黄芪迎水主之精华,达于巅顶而润上;党参益肺气滋化源,归于水地而润下。黄芪党参综合法的二君,一升一降,一消一息,先后并茂,天地交泰矣。十一诊:2008年4月6日处方一:桂枝尖15、硃茯神15、白芷15、南楂20、陈皮15、砂仁15、炒大麦芽15、茯苓15、炙甘草5、生姜20;5付。应用要点: 这是一个建中法;有外邪用建中法,无外邪用理中法,这就是建中与理中的区别。 南楂,膀胱脉紧。 硃茯神,引离中之阴交于坤土。处方二: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潞党参30g,黄芪40g,白术15g,砂仁15g,熟枣仁15g,陈皮15g,硃茯神15g,明天麻15,生龙牡各30g,桂枝尖15g,杭巴戟20g,菟丝子20g,肉丛蓉20g,炙甘草5g,生姜60g;14付。十二诊:2008年4月26日处方: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黄芪40g,潞党参30g,白术15g,砂仁15g,熟枣仁15g,生龙牡各30g,桂枝尖15g,明天麻15g,杭巴戟20g,菟丝子20g,广木香15g,硃茯神15g,炙甘草5g,生姜60g;14付。十三诊:2008年5月11日处方: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潞党参30g,黄芪40g,白术15g,杭巴戟20g,菟丝子20g,桂枝尖20g,砂仁15g,生龙牡各30g,熟枣仁15g,硃茯神15g,陈皮15g,明天麻15g,肉苁蓉20g,炙甘草5g,生姜60g;14付。这个第十一诊是一个桂枝法,所以治病的时候,法和方并不是一下子用到底。比如说:我在用黄芪党参法用了二、三十剂时候,突然又出现了一点感冒有一些外邪,或者说轻取脉紧的时候呢,就要进行据症换法,它有的时候甚至还要反复的折腾一番。你看这个桂枝法它用了大麦芽,有南楂,其实这就是彭师传给我们的建中法。那么建中法和理中法有什么不同呢?有外邪用建中法,无外邪用理中法。建中法在桂枝法系列里面使用,理中法呢在附桂法或者在四逆法系列里面使用,建中与理中就是这样一个区别。用南楂呢同样是因为膀胱脉紧,用砞茯神呢还是引离中之阴交于坤土,这是处方一。那么处方二呢?就是又返回到了附片加黄芪党参填精法了,或者叫附片加黄芪建中填精法,在这里就不再细说。十二、十三诊就是收功之法,基本上我这个病就治完了。肾功能好了,乙肝转阴了,这些都好了,那么就是用这些法进行收功。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要讲彭师给我继续治病的一些法。感谢上苍赐给我一连串很特别的机缘,让我有机会学习到我认为是中医最高层次的医学,感谢道仙文筱萍的救命之恩和倾囊相授;感谢青城山张明心道长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力红博士的接引之恩;感谢卢崇汉老师对我的有效救治;感谢恩师彭重善让我涅槃重生;感谢始终义务反顾支持扶阳医学的曹正奎秘书长和孙永章主任我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赐予,更明白这也不是我的私人资产,是上苍踢给天下人共有的。正如恩师彭重善所说:“郑钦安卢铸之医学,是在人民中产生的,是属于人民的,它将永远在人民中不断发扬发展,为人民的治病,防病,健康,益寿延年,永远贡献”。我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因为我呢没有医学背景,讲的不好,欢迎大家批评、批判、辩论、拍砖,谢谢大家!【附录一】思考题:一、桂枝汤与桂枝法有什么不同?桂枝法里为什么没用白芍而用了山楂?二、为什么白术与苍术的转换运用,就可以解决中风与伤寒、有汗与无汗的问题?在仲景的伤寒论里,是通过什么方剂解决中风与伤寒问题的?三、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酌情加淫羊藿?卢太师在药性解中说,淫羊藿九一之数最富。什么叫九一之数?四、生陈皮与广陈皮的功效有什么不同?毛化红(化桔红)的使用指征是什么?五、建中法和理中法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用建中法,什么情况下用理中法?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加砂仁,在什么情况下不宜加用砂仁?砂仁的功用是什么?七、使用桂枝法、桂附法、附子法的脉象指征各是什么?八、什么情况下用茯苓,什么情况下用茯神,什么情况下用硃茯神?三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九、出现什么脉象的情况下,可加用油厚朴?油厚朴的功用是什么?十、在临床中,若加用楂肉和天麻不但不降压,反使血压飚升,说明患者有什么问题?临床中如何据症变法?十一、用天麻的脉象指征是什么?当出现什么样的脉象后,就不能用天麻?十二、砂仁粒、带壳砂仁和砂壳,在桂枝法中的功用有什么不同?十三、使用桂枝法的一个纲领、三条禁忌、八条不可汗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附录二】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