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51804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北京大学哲学系 孙熙国一、编写生活与哲学的宏观背景1.存在的问题。哲学是一座充满着神奇和智慧的殿堂。千百年来人们崇尚哲学,热爱哲学,孜孜以求地追寻着智慧和真理。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哲学似乎成了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代名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哲学教学、哲学课程自身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是造成哲学的窘境和尴尬的重要因素。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课程一样,哲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偏、难、繁、旧的状况,存在着简单化、成人化的倾向,存在着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思想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在方法上,未能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存在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时代感,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建设的重要任务。2.时代的要求。正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前言所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3.中央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努力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要求。2004年3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包括生活与哲学在内的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思想政治必修部分生活与哲学模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的。二、生活与哲学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和基本理念1.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该课程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2.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编写生活与哲学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指导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主要特点1.贴近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时代感)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反映。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模块具有特殊的意义。首先,我们所说的实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生活与哲学模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析、反思我们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其次,我们所说的实际还是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实际。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必须联系这一主题,把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们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深入领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2.贴近学生,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针对性)如何让学生觉得他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他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学习这一内容,就无法很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这是我们在编写生活与哲学模块时着力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来编写教材,就是要把学生感兴趣、对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用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写进教材,努力做到“少而精,讲管用的”。我们理解“少而精,讲管用的”,就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要有利于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有利于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有利于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有利于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利于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在选择知识、原理和素材时,牢牢把握和坚决遵循的原则。贴近学生决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与学生自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真理从来都是益人的,谬误永远都是害人的。我们必须走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切身利益相对立的误区。马克思主义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是真理,人类发展需要科学,社会进步呼唤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学好哲学,终身受益。3.贴近生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实效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遇到的一种现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要把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方法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这一现象表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我们在编写和整合生活与哲学课程内容时,紧扣社会生活的主题,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力图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知识支撑的课程模块。从表面上看,教材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但由生活出发所解释出来的其实是理论的逻辑。我们所说的生活,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有的知识是采用案例引出的方法,有的知识是采用问题引出的方法,还有的知识是采用情境引出的方法。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立足于社会生活,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尽量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学科逻辑。遵循这一思路构建的生活与哲学的体系就显得生动、丰满、具体、亲切。4.着眼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主动性)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我们:“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的奠定和课程设计的开放性、实践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是手段,前者是目的。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特别注意在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新教科书特别注意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新教材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是否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是否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新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新教材致力于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认为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该把新教材理解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意味着放弃课程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相反,新教材在选择知识点时,充分考虑了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既注重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又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确保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在预设的轨道上、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5.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编写,着眼于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力图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它要求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力图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在一起,使新教材不仅在思想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评价机制上凸显了自己的特色。与知识相比,能力更重要;与能力相比,素质更重要。能力以知识为前提,素质以能力前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哲学课程一样,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课程的目标又不仅仅至于此,它让学生在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如此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树”形的问题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点。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做事的能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意识实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本单元的地位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现实的历史的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和历史、逻辑和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绪论的性质,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本教材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从知识体系来说,本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以怎样的方式看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从能力目标来说,本单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识别不同哲学派别的本质,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增强学生把握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与功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哲学、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的意识;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意识,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世界,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因此,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围绕的一条主线就是哲学和生活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介绍什么是哲学,还是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阐释,都是置于生活、实践和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就是生活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主要是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说明什么是哲学,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哲学的功能是什么,哲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哲学做好准备。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在讲第一框时,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学理化,教条化的倾向,又应克服庸俗化的倾向,为此,我们设计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哲学的起源,一个是哲学的功能。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功能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通过这两个知识点说明生活处处有哲学。因为每个人都在生活、实践、追问,因此,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和生活发生关系。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除了讲清楚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外,应该让学生把握哲学思维的特点,即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把握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简言之,就是反思、概括和总结。从这个视角出发,把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可以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智慧,可以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那么,回首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今中外的先哲圣贤都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精神食粮?通过考察历史上先哲圣贤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看法,了解他们各不相同的哲学主张,领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感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和对立。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讲第一框时,除了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的一般理论外,还应注意讲清楚哲学基本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类的全部活动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一类是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和世界打交道,实际上也就是在解决我们头脑中的主观意图和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因此,不管我们自觉与否,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的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讲第二框时,建议注意使用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中的材料,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更具体、生动、形象。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我们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通过探讨哲学和时代精神的关系,追溯哲学的历时态发展线索,使学生体会到任何哲学都是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反映,时代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从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思想体系。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框主要是讲哲学和时代的关系,一方面,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另一方面,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推动着时代的步伐,指导着社会的变革。在讲第一框时,需要注意我们对“时代精神”的表述,采用了新版马恩全集的译文,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旧版马恩全集的表述是“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新版译文没有出现“时代精神”这一概念,但译文强调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反映了哲学的反思、概括和总结的特点,即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美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必须牢牢抓住实践范畴。无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还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都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综合探究: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综合探究是单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由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和理论评析四部分构成。综合探究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联系的功能,具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功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主要从哲学和生活、哲学和时代的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哲学的功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体会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哲学,终生受益。让哲学思维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更美好、更精彩。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本单元的地位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基本结构是:物质(第四课)意识(第五课)实践(第六课)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综合探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人生活在世界上就要和世界打交道,和世界打交道就需要首先了解这个世界。本课主要是从生活实践入手,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正确认识物质、运动和规律,明确“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在讲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时,应注意既要讲自然界的物质性,又要讲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理解。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我们放到了第十一课社会历史观中集中予以论述。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课程标准中关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从本课移到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中予以论述。因为在没有讲意识、没有讲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前,就讲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无论在逻辑还是内容上,都有欠缺和不足。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人在生活和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和意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把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意识的本质”,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第一框的内容,课程标准中没有作出规定,但是为了说明意识的作用,说明“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有所了解。第二框中的三个目: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课文中我们主要是从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论述的,至于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阐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我们放到了本单元的综合探究中予以讨论。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类探究世界、追索真理的过程,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实践在人们探索世界、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把实践和物质、意识安排到一个单元中,这里面体现了作者的一些看法。这就是单纯地讲物质和意识,不足以构成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只有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的世界。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其基本点有二:一是这个世界(物质)是进入了实践范围内的世界,即现实的世界,而不是抽象的与人无关的世界;二是这个世界首先是改造(实践)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因此,对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认识论中,还应把实践和物质、意识概念结合到一起来理解。这一理解的基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认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本单元的地位从知识目标来看,本单元是在上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没有跳出“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角度,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那么,本单元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说,属于辩证法的范围。因此,本单元也可以看作是第二单元的续篇。从能力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辩证否定观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之,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第二单元“我们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下启“如何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全书的终结和归宿,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进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准备。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回答。因此,本单元共设计了四课、一个综合探究。第七课讲联系的观点,第八课讲发展的观点,第九课讲矛盾的观点,第十课讲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综合探究讲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基本结构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第七课、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第十课)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当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追问世界是怎么样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客观世界的联系本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因此,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通过观察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学习和工作。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讲第一框时应当明确,我们谈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都是基于世界的辩证本性来说的,也就是说联系的上述特性都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是怎么样,我们就应该用怎么样的眼光看待它。因此,我们所讲的联系只不过现实世界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虽然教材在这一框下,只讲了两个目,但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无疑也应包括从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出发认识和观察事物。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是和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概念,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个总体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观点是联系观点的逻辑延伸。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性的考察,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但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涉及联系、发展、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的性质,因此,我们把这一内容放到综合探究中学习。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讲第一框时,应着重把握发展的实质,让学生了解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区别,了解发展和联系的关系。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要从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发展的形式方面来理解。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的形式则是从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简单的讲联系和发展并不构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关键是人们所说的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形而上学也讲联系和发展,但他们对联系和发展的理解与唯物辩证法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的联系可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的联系,他们的发展可以是场所的变更和位置的移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是在对立统一规律统摄下的联系和发展。它所讲的联系是处于矛盾统一体事物中的联系,而不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之间的莫名其妙的联系;它所讲的发展是在矛盾规律推动下所产生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是作为旧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作为新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因此,只有用矛盾的观点来规定理解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才具有唯物辩证法的内涵,才会与形而上学形成原则的区别,才会构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把对立统一规律视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本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对立统一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感悟矛盾的观点,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认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第一框中,我们设计了两个目:一是矛盾的两种属性,或者说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统一性和斗争性;一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在讲矛盾的两种属性对立的属性和统一的属性时,我们把矛盾规定为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与通行教科书相比,删去了“事物之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承认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的理解是当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构成矛盾统一体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是事物内部的关系。通常人们讲外部矛盾时,都是相对于发生对立统一关系的两个要素的低一级关系而言,但是对于处在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来说,对立统一关系永远都是统一体内部的,不处在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是没有矛盾的。需要说明的是,在讲矛盾特殊性时,只需把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况列举出来即可,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放到第二框第一目(矛盾分析法)中讲述。在讲矛盾问题精髓时,应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不仅是指矛盾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还指事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共同属性,即事物的共性或一般。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应的特殊性,则是指事物的个性或个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在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意义上讲的。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为什么要把创新放到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来?这主要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正确理解破与立的关系,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成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这是“破”;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立”。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和本质特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世界革命化。)改变世界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因此,我们把树立创新意识作为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具有总结的性质。本课侧重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即辩证的否定观,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对旧事物的扬弃,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理解创新,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对前人的超越,因此,创新就要善于批判性思维、善于独立思考,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一框主要是谈创新的哲学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二是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这两个方面从理论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主要是谈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实践的层面说明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这一探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系统总结,说明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二是说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因为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从知识目标来说,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实践出发,认识社会历史的真谛(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历史的主体,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懂得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从能力目标来说,主要是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尤其是用物质生产实践认识社会历史的奥秘,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初步形成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确地设计和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培养学生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坚定学生的群众立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教材从生活实践出发,经过了“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最后又回到了生活和实践。这是一个圆圈运动,但这个圆圈所进行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循环运动,而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即在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回归。因此,总之,本单元是全书的逻辑终结,在整本教材中具有目的和归宿的意义。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围绕的核心问题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正确认识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此要谈价值观,就必须先谈社会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我们把这一内容设计为第十一课。第十二课是全书的逻辑重点,专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综合探究,对这一单元中没有涉及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进行探讨,同时也对价值观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基本结构是:历史观(第十一课)价值观(第十二课)人生观(综合探究)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在编写和设计本课时适当考虑了学科逻辑。即除了把课程标准第四单元中4.12和4.13的要求作为本课的内容外,还把课程标准第二单元中2.4“提示与建议”栏中的部分内容(“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作为本课的内容。这样就把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观的内容集中在十一课中讲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社会历史观的科学理解必须从实践入手,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也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锁钥。这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一个论断,这就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有把社会的本质理解为实践,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才会得以确立。因为实践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因此社会生活就是客观的。这样唯物史观就建立起来了。但是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呢?我们在课文中没有正面回答,但是,我们在叙述的过程中,在我们课文的生活和逻辑的进程中却处处透显着这一思想。首先,无论是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的。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形成反映社会存在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因此,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其次,实践还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有了人类征服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才有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锁钥,也是唯物史观赖以建立的根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所以,要把握第十一课中的两个主要问题: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就必须牢牢抓住实践,从实践入手破解社会历史之谜,从实践入手寻觅社会的真谛。本课设计了两个框,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在讲第一框时,应注意尽管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但是,对社会规律的理解应从社会实践入手,实践构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也应从实践出发予以解释。既然社会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史,而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史人民群众,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总结;人类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进步和更迭,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明确这一点就为第十二课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奠定基础。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是本课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第一,要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本课设计了三个框,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讲第一框时,应讲清楚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不同。人不同于物。物永远都是价值客体。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活动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以及他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主体,人的价值则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因此,人的价值就包括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在讲第二框时,应明确要想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把握两点:一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讲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应看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在讲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时,应看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在讲第三框时,应着重强调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路径。因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人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人在劳动中,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从而肯定和证明了自己,实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人能够创造价值,这是人的价值所在。只有在工作中,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劳动中,人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越多、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劳动的人是幸福的,工作和追求着的人是幸福的,有爱心、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因此,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生活与哲学一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选取了中学生最为关心的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问题,以“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为题,进行探究性活动,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二是为了对第十二课中没能涉及的人生观的重要内容理想和信念予以阐述。作为全书的结尾,我们认为,这一探究既体现了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的目的和归宿,又具有体现第四单元、尤其是第十二课中相关知识的联系的功能。至此,我们一开始提出“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主题便走到了它的逻辑终点。我们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讨论了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物质意识实践;讨论了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讨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此以来,本书的使命就告完成。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