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2.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45623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不进位加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4、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5、 教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二年级同学来参观博物馆啦!出示图。每个班级都由2名老师带队。四个班级的中队长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前面,打着自己班级的班牌: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同学们站得整整齐齐,正等待尽管呢仔细观察,画面里蕴涵着好多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出示并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二(1)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2)用口算。 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3)摆小棒计算。 3捆=30根 5根+2根=7根 7根+30根=37根 所以35+2=37(4)用竖式计算 先从个位加起,5+2=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2、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1)理解题意并列示:35+32=(2)口算。30+30=60,5+2=7,60+7=67,所以35+32=67。(3)借助摆小棒计算。(4)用竖式计算。先从个位加起,5+2=7,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算十位上3+3=6,结果写在得数的十位上。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七、课堂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54+4 21+7 24+3 46+362+17 35+24 13+84 44+40作业:教科书第15页第1,2题教学设计:列式为:35+2=37先从个位加起,5+2=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3 5 + 2 3 7 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3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过程与方法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4、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5、 教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尝试法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85 96 75 331 56 78 88 421(2) 出示卡片(计算题)一、创设情境:二、自主探究: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学生自由回答)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6+21与35+37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三、拓展运用:1、“做一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 8 6 7 1 7 9+ 3 9 + 4 +5 3 +3 63、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七、作业:第14页“做一做”。 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教学设计:353772(人) 十 个 3 5 3 77 2教学反思2、 两位数减两位数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1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点: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4、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5、 教学法:教法:尝试法学法:合作交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二、自主探究: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七、课堂练习: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3、4818 3531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8、 作业:教科书第20页第4,5题。板书设计:5622345 6 2 2 3 4 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例3。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4、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5、 教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动手操作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4323 8962 595 9271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二、自主探究: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学情预测:(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课堂练习: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2、做练习三第7题。七、作业:教材第21页第6,7,8题。教学设计: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4二、教学目标:还是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合作交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航空小学正在进行“全校卫生评比”活动。清晨,几个同学就集中在评比板前,为二年级粘贴小红旗。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二)自主探究: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三)课堂练习:1、做“做一做”。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学生自己解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请同学们列式计算。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七、作业教学设计: 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12+3=15(面)答:二班得了15面。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4、 教学准备:课件5、 教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独立思考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3个(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学情预测: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摘出:28+34+23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学情预测: 2 8 6 2 2 8 + 3 4 + 2 3 + 3 4 6 2 8 5 + 2 3 8 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学生列式,并试算。学情预测:854026 40+2666 856619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三)拓展运用:1、46+25+17 752819注意书写格式。2、54+20+16 90-58-24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7、 作业板书设计:28+34+23=852 8 6 2 2 8 + 3 4 + 2 3 + 3 4 6 2 8 5 + 2 3 8 5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3,例4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4、 教学准备:课件5、 教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尝试法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25+28+36 78-59-1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究: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 67+28-25如何计算。先算什么?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2)简便写法。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 56+24-3080 78-24+3993 指名板演: 5 6 7 8 + 2 4 2 4 8 0 5 4 + 3 9 9 3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三)拓展运用:1、笔算下面各题。45+35-48 24+15-29 65-43+19 54-28+19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 +43 -54 +48 -392、 出示例4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3元 茶杯24元(一)自主探究: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 9024(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 3024(二)拓展运用: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学反思:用旧知引新知。学生收获颇多。7、 作业:教学设计: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 90100教学反思: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