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表格式精品.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515164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表格式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表格式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表格式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我上学了课题我上学了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我上学了由四幅图组成。第一、二幅图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以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广场为背景,展示了新学期开学,全中国各族儿童上学的情景,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背着崭新的书包,兴高采烈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表现了他们渴望学习知识的兴奋之情,以及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喜悦心情。第三幅图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展示了一年级小朋友上学时的兴奋之情,插图还配了一首上学歌,告诉学生要爱学习、爱劳动,遵守学校纪律。第四幅图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展示的是正确的读写姿势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懂得团结友爱,乐于交流、乐于展示,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由于学生才刚刚人学,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然后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最后在观察、讲述的基础上,联系学校实际创设情境进行演练,使人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学前准备1.教材挂图、结合本校实际(校门口、操场、专用教室、升旗仪式等图片)制作的课件、歌曲上学歌上学,视频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教师)2.课前参观学校。(学生)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自己学校的名称和班级,初步了解校园环境。2.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学习重点1.知道自己学校的名称和班级,初步了解校园环境。2.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2.课前参观学校。(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上学歌,师生跟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 2.教师:同学们,你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X老师。今后,我们将一起度过一段充实而又快乐的学习生活。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请跟老师读一一我是小学生。(学生齐读) 二、观察图片,讲述内容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一、二,引导:新学期开始了,全国各地的小学生都要到学校上课去了。看图时,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认真观察:图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图中还有什么景物? 2.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3.交流汇报,讲述画面内容。4.提问: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你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汇报。(2)教师小结:不管你们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同学们,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你年满六周岁,你就可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我上学了) 5.播放歌曲,师生再次跟唱上学歌。三、结合实际,了解校园1.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呢?请跟着我的镜头参观下我们的校园吧。(播放课件) 2.教师:通过课件,我们了解了学校的旗杆竖在哪里,我们怎样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学校有哪些专用教室,我们在那里上什么课;我们学校的操场在哪里,那里有哪些体育和游戏设施,课间、课后我们应该怎样在那里游戏、锻炼;学校的厕所在哪里,男、女生应该分开上厕所3.教师;我们学校的校名是什么呢? 出示本校校名,教师范院,学生跟读。4、(画面定格在自己所在的班级)谈话:这个班级就是我们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年X班(板书:一年X 班),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和进步,用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为班级增光。5.教师结合板书范读,学生跟读:我是X X小学一年X班的小学生。6.引导想象:当同学们遇到老师时应该怎么做呢? (1)想象同学们和老师是如何互相问好的,与同桌一起表演一下。(2)邀清一位学生与教师一起表演互相问好的情景。(3)评价交流。(4)课件播放歌曲上学,学生跟唱。(天亮了,天亮了,公鸡正在叫,穿好衣,洗好脸,快快上学校。见了老师一鞠躬,说声老师早!见了同学拉拉手,互相问个好!) 学生在歌声中模拟表演每天第一次见面时的相互问候。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自己是XX 小学一年X班的小学生。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五、作业设计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2.懂得遵守课堂纪律,做到发片要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3.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学习重点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说自己认识的新同学。2.师生表演唱上学歌。二、观察图画,讲述内容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上面两幅插图,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同桌交流。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讲述画面内容。(教室里,其他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读书、写字。) 4.要求学生跟读我爱读书、写字。提问:图中的同学们在看什么书呢?(语文书。) 请跟老师读我爱学语文。5.引导:同学们上课多么专心。那么怎么样才算专心听讲?(板书:专心听讲) (1)眼睛仔细看。(板书;眼睛仔细看) 出示儿歌,教师带读,学生跟读。眼睛眼睛很重要,学好本领少不了。老师讲课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看图看书要仔细,边看边想动脑筋。认认真真学本领,学会用眼顶要紧。说一说怎样用好眼睛。(老师讲话时,眼睛看着老师;老师写字时,眼睛看着黑板;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同学;读书时,眼睛看着课本。) 游戏:眼睛“听”指挥。(1)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用眼,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2)耳朵认真听。(板书;耳朵认真听) 教师:耳朵和眼睛是好朋友。如果说眼睛是人体的照相机,那么耳朵就是人体的录音机,它能把听到的声音都录在脑子里,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用耳朵来学习。说一说怎样用好耳朵。(老师讲课用心听,同学回答仔细听,边听边想动脑筋。) (3)脑子勤思考。(板书:脑子勤思考) 教师明确:当老师提问时,要积极思考;当同学提问时,也要积极思考;当自己有疑问时,更要积极思考。(4)发言声音亮。(板书:发言声音亮)讨论:我们会用眼睛、耳朵,也会用脑思考问题了,那么,上课想发言应该怎么做? 学生汇报,教师明确:要想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同意后,起立站正大声讲。没有请到,就放下手,认真听别人讲。出示儿歌,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要求: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一句一句读,要用普通话。发言训练:教师提简单的问题,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评议。6.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叮零零,上课了,快进教室来坐好。学习用品放整齐,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说话认真听,提出问题多动脑。回答问题声音响,大家夸我学习好。(学生齐读) 三、观看视频,模仿练习1.播放视频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2.视频在正确的读书姿势上定格。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1)正确的读书姿势: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2)教师:“尺”相当于你们文具盒的长边那么长,只要把文具盒放在眼睛和书之间量一量就可以了。(3)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学生齐读) 3.视频在正确的写字姿势上定格。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1)正确的写字姿势:身体坐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2)教师;对同学们来说,“一寸”相当于三个手指并拢时的宽度。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放在离笔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笔杆靠在虎口的位置。(3)出示写字歌,教师领读: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躺着。(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练习正确的读写姿势。教师巡视,一一纠正,并请姿势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示范。5.出示儿歌,教师领读:写字姿势要端正,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板书:一寸、一尺、一拳),学好知识身体健。(学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五、作业设计回家把本节课所学的儿歌念给家长听,并将正确的读写姿势做给家长看。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自我介绍,展现自己,了解他人,融入集体。2.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3.体会课外阅读的快乐,养成乐于交流、乐于展示的习惯。学习重点体会课外阅读的快乐,养成乐于交流、乐于展示的习惯。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1.全班表演唱上学歌。2.引导学生复习正确的读写姿势。二、自我介绍,相互了解1.教师: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认识的同学,这节课就让我们互相认识一下吧。2.教师示范引路,详细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爱好等。3.指名自我介绍。4.师生评议。(要求:自我介绍时人要站正,声音最响亮,说话要清楚,要用普通话。) 5.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自我介绍。6.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三、合作交流,讲述故事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下面的插图,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2.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同桌交流。3.交流汇报,讲述画面内容。4.引导想象:讲故事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听故事的同学又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讲故事的同学要用普通话讲故事,声音要响亮;听故事的同学要认真听。5.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故事?愿意讲给同学们听吗?(1)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讲故事。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事深我们认识了得多的新伙伴,多么高兴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五、作业设计1.说说好朋友的名字、地址、爱好等。2.给爸爸妈妈讲个故事。教学反思 1.天地人课题天地人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就接触过这些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看、读、说、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合作中突出识字重点。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学习重点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用时:4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3.揭题,指导读课题。1.学生看课件欣赏图片。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蓝天、黄土地、人物等。3.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6分钟)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1.学生仔细看图画。2.学生根据图画自学生字。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学情况。(1)23名同学读生字“天、地、人”,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4.做摘苹果游戏,谁先读出生字,谁读对了,果子就归谁了,最后看谁的果子最多。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10分钟)1.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上面标有“天、地、人”的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哪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2.组织学生游戏:听字取卡。 1.两人一组,比一比谁说词语、句子的速度最快。 2.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生字卡片迅速拿出来,游戏结束后全部拿对者获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你、我、他”3个生字。2.生活中,正确运用“你、我、他”这三个人称,体会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认识生字“你、我、他”。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用时:4分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字,那同学们看看我们教室周围有哪些字是你认识的?同学们已经认识这么多字,今天老师再带领你们认识更多的字,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和老师一起学到更多的字。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学生自主探究“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民族小学”。二、看图说话。(用时:8分钟)1.出示图片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怎么称呼?2.教师教学生读。3.讲解人称代词“他”,激发兴趣。1.看图回答问题。2.识记生字“他”。3.学生理解“他”。三、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生字。3.打开课本,学生看图自读生字。4.教师引导学生换语境识字。5.游戏生字扑克牌。6.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1.学生认读生字。2.自由读。3.“开火车”读、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4.学生自由说。5.学生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认读。6.交流识记的生字的方法。四、巩固练习。(用时:8分钟)1.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认字的水平高。点自己书上的生字让他认,他若不认得,你就教教他,他若认得,你就给他竖起大拇指。2.指两名同学到前边来组词,比一比谁在规定时间内组得最多。3.组织学生游戏:听音取卡。1.同桌合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2.两名学生到前边按要求组词,规定时间内找到最多者获胜。3.学生将自己听到的生字卡片迅速拿出来,游戏结束后全部拿对者获胜。五、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5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围绕新认识的生字,展开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金木水火土课题金木水火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一篇课文是一首儿歌,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在学前班学到的简单数学知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对“金、木、水、火、土”等事物的简单认识,通过创设“数数”、“找朋友”、“连一连”等游戏活动方式,带领学生把看图、辨物、朗读儿歌等结合起来,让具体的事物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数字的表象,从而达到本课的识字目的。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纸。(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知道每个数字的具体意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点1.会认7个生字,认识每个生字所代表的意思。2.在识字中体会数词和名词的搭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教师)2.“金、木、水、火、土”实物卡片。(教师)3.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现在带你们到一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去看看,看看这里到底有什么?2.课件出示一幅风景图,让学生看图回答,注意设置问题的顺序。3.我们从上向下看,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老师随机提醒学生回答。4.师问:来,我们数一数,看一看太阳、小鸟、人等,它们有多少?5.老师在黑板贴上“一五”生字卡片,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卡片里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1.学生回答:天上有太阳、小鸟。地上有人、小羊、小牛。2.学生数数,并回答每种景物的数量。归纳:天上有一个太阳,三只小鸟,地上有二个人,四只小羊,五只小牛。3.学生寻找“一五”生字卡片。二、学习数字“一五”。(用时:10分钟)1.师教读数字“一”并指导学生拓展。例:一(个)太阳一(个)人2.用相同的方法认读数字“二、三、四、五”。3.老师按顺序让学生认读数字卡片。4.老师抽读数字卡片。1.学生齐读数字“一”。2.学生拓展词语:一(支)笔一(个)老师一(个)学生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三、四、五”。4.学生分小组认读数字卡片,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三、通过数字卡片具体认识课题。(用时:10分钟)1.老师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实物图片,看看卡片上画的是什么?老师相机提示这几个数词还可以用在很多地方。2.课件出示童谣第一句: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3.老师领读、指名读、分组读、生领读,老师及时评价鼓励。1.学生回答:一(条)金项链两(根)木头三(滴)水珠四(把)火五(堆)土2.学生齐读,分组读,学生领读第一句童谣,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四、做游戏,结束新课。(用时:10分钟)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拍手歌游戏,边做边结束新课。一二三四五,松鼠有几只,上山打老虎,让我数一数,老虎没打着,数来又数去,打着小松鼠。一二三四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5个数字,认识生字“上、下”,并会背诵课文。2.认识“一”“丨”两种笔画,会写“一、二、三、上”4个生字。学习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背诵课文。2.会写“一、二、三、上”4个生字。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用时:2分钟)1.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2.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感受金色的草地带给“我”和弟弟的快乐以及草地的神奇。)1.学生认读数字卡片(指名读)。二、通过数字卡的复习,认识“上、下”两个生字。(用时:15分钟)1.师再次出示风景图,问:太阳、小鸟在哪里?人、牛、羊在哪里?(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作相应鼓励性评价)2.教师贴“上、下”卡片,注意位置,教读,并相机帮助记忆:太阳在天上。小鸟在天上。小牛在地上。小羊在地上。3.课件出示童谣3、4两句,让学生说,哪两个生字宝宝藏在里面。4.教读童谣3、4句。5.游戏: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安安静静坐下来。6.教师教读全文,师生互动,练习背诵。1.学生回答:太阳、小鸟在天上。人、牛、羊在地上。2.学生随老师认读“上、下”并说识记的方法。3.学生跟老师读童谣3、4句。4.小组比赛读3、4句看谁读得又准又好。5.和老师再次玩起拍手歌。6.分组读、背,开火车分句读、背。三、认识“一”“丨”两种新笔画,学会生字。(用时:15分钟)1.师:这两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今天,我们还要开始学生字宝宝,生字宝宝写在哪里呢?2.老师在黑板上贴田字格贴片,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构成。3.师生共同回忆正确的写字姿势。4.认识新的笔画名称“横”并指导写数字“一”,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课件演示,田字格贴片具体书写)5.同法指导书写数“二、三”重点指导“二、三”的横有什么不一样。师巡视指导,并展示较优秀作业。6. 同法认识新笔画“竖”,并指导书写“上”,重点指导“上”的“丨”应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1.学生练习数字“一”。2.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构成: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3.学生跟着老师书空“一”,再在书上仿写,同桌互评。4.学生观察“二、三”的横有什么不同,书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学生说“上”这个字“丨”的位置应在哪条线上。6.学生轮流展示书写作品并改正。四、总结全课,深化认识。(用时:8分钟)1.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还学会了怎样写好生字宝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认识的生字会越来越多。2.师生齐读全文。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口耳目课题口耳目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语言课程标准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学前准备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7个生字。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1.认识7个生字。2.学会形象记忆生字。学前准备1.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实物图片、古文字、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读图片上的生字。2.教师点评学生完成游戏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下一个游戏“贴一贴”。3.教师小结这些字叫象形字,板书课文题目口耳目。4.引导学生说说记住这三个字的方法。1.学生认读过卡片上的字,读对后该生领读,其他同学跟读。2.学生到前边来试贴,贴完后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贴。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学生自由汇报。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9分钟)1.教师课件出示五幅课文插图,这就是它们最初的样子,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1号口袋,把生字一个一个摆在桌子上,再拿出2号口袋的字,给这些字找朋友。2.以“目”为例,重点点拨。(1)课件出示眼睛图片,理解字义。“目”是指什么?(2)课件出示古义字“目”,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3.课件出现“手、足、口、耳、目”与对应的人体器官。4.教师小结:今天学的这些字是我们人体上的器官,我们可要记住它们的名字哦!5.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觉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了解识字掌握情况。(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6.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的关系。1.学生看插图,帮助插图找到好朋友。2.以“目”为例,学生了解字形与义的联系。学生看图片,明白“目”就是指人的眼睛。3.学生看课件,观察“手、足、口、耳、目”五个生字分别是人体哪些器官。4.学生互相交流自学情况。(1)23名同学认读生字,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6.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6分钟)1.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游戏规则,将汉字、象形字、图画分成三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象形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具体部位,看谁指得又准又快。1.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2.先把实物放到鼻子上,老师出什么卡片,就把食指挪向哪个部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认识“”、“”“”三种笔画。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渗透自主识字的意识。学习重点1.巩固生字,认识“”、“”“”三种笔画。2.激发识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拼图学具。(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用时:8分钟)导入:在识字王国里,我们已经交了好几个朋友。瞧,它们坐着小火车,也想坐上这列小火车的小朋友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小火车图片。学生开火车读车厢上的生字,比一比谁接得又快又准。二、闯关激趣,巩固生字。(用时:26分钟)1.第一关:我会读。(1)教师课件出示苹果上的字。(2)指名认读。2.第二关:我会背。(1)引导学生读儿歌。(2)指出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儿歌,教师纠正错误。(3)学生起立,边做姿势边读儿歌。3.第三关:写一写。(1)课件出示本课四个生字。(2)学生快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里找到四个字。(3)老师范写“口”,学生注意观察“口”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指导学习新笔画:(5)学生先描红,再书写“口”,师边巡视边提示。(6)师展示优秀作品。(7)同法指导生字“目”“耳”“手”字及新笔画“”“”。1.第一关:我会读。(1)学生自由认读。(2)学生认读。2.第二关:我会读,我会写。(1)学生读儿歌。(2)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儿歌。(3)学生边拍手边读这首儿歌。3.第三关:写一写,比一比。(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自由找出生字卡,并认读。(2)学生书写生字。(3)学生自由汇报。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布置作业。(用时:6分钟)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很多汉字宝宝呢!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朋友”?3.找一找我们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1.学生找一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朋友。2.自制卡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日月水火课题日月水火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学的过程,必须是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和帮助学习者自己学习。因此,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游戏激趣法、图字结合法、合作互助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字理识字法,为以后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的象形字,并运用象形字的表意规律以一代十地学习相关的形声字打下基础。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笔画“、丶”。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多媒体课件出示字与图,引导学生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2.学生看图,小组合作。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2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卡,引导学生猜字。2.引问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3.教师小结这样的字叫象形字。4.教师范读生字。5.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准字音。6.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生字。(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3)指名领读“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识字情况。7.再次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生字和图画有什么关系。1.学生猜字。2.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题目。4.学生听老师范读。5.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6.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情况。(1)23名同学读生字,比一比谁朗读时字音读得最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错误读音。(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片进行抢答。(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7.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用字理识字法记忆汉字。学生四人一组,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再选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三、观察临摹,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认识笔画“、丶”。2.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丶”的写法,学生观察。3.指导学生练写。1.学生观察新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试着说出“禾”的第五笔笔画名称(捺)。2.学生根据观察情况,试着总结“捺”的写法。3.学生在田字格内试着练习写三个“捺、点”,教师巡视指导。四、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3分钟)组织学生完成游戏:找朋友。将图画、汉字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学生根据游戏规则完成游戏,找对者举起卡片做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赞赏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学习重点1.会写4个生字。2.了解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象形字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图片、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多媒体课件出示太阳图和象形字“日”。2.讲解象形字。3.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1.学生观看太阳图和象形字“日”。2.学生进一步明白象形字。3.学生小组研究后互相交流。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1.学习“日”字。(1)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和“太阳”的彩色图片,引问:这个字谁认识。(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日”字。(3)引导学生给“日”字组词。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田、禾、火”3个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习“日”字的方法,自学“火、田、禾”3个生字。(2)引导学生开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1.学习“日”字。(1)学生试读。(2)学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3)学生用组词的方法、记住“日”字。2.学生分组合作自学其余的生字。(1)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三、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指导“田”的写法。1.课件出示田字格的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2.教师范写“田”字,学生观察。3.指导学生练习写三个“田”字。4.指导学生书写“田”字,“禾、火”字。同时教授新笔画,名称“丶”“”。1.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引导。2.学生明确书写要领。3.学生先描红一个后,再仿写。结合点评情况,修改自己书写不好的地方,再写三个“田”字。4.学生学写“田”“禾”“火”字。四、巩固识字,加深印象。(用时:5分钟)1.选用本节课学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字说一两句话。2.教师课件出示一段汉字的演变过程的录像,组织学生边看边猜是什么字。1.学生根据要求与同桌合作说一、两句话。2.学生边看边大声说出汉字名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对韵歌课题对韵歌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图文结合,在老师的教读、学生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教学。学前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会写生字“虫”。2.能正确、流利地读熟韵文。学习重点1.认识7个生字,会写生字“虫”。2.能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用时:5分钟)1.导读引入:老师在暑假时看了一部关于儿童的电视剧,其中的主人公叫陈文杰,特别聪明,他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大官。你们想不想和他一样来对对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对韵歌。2.老师板书课题,教读。同时,黑板上贴第一个生字卡片:对,教读。1.学生回答问题。2.学生跟着老师读课题。3.学生分小组多读几遍课题,并以开火车的游戏法认读第一个生字:对。4.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到“对”。同桌互认。 二、借助课件,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1.教师课件出示4种自然现象图片,指名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自然现象吗?(按顺序出示云、雨、雪、风)2.预设:这个小朋友不认识,这是哪种自然现象,谁来帮帮他(她)?3.师指导着四幅图片,边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边引出“云、雨、风”3个生字。4.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云、雨、风”卡片,并分别教读,老师注意采取齐读,分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在反复认读中让学生迅速认识 “云、雨、风”3个生字。5.老师抽读三个字的生字卡片,并作相应评价。6.按照以上教学方法,分别再学习生字“花、鸟、虫”。7.老师拓展讲解:花是植物,鸟、虫是动物。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知道哪些动物?师作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以激发生的学习积极性。1.学生看图片。并按顺序回答完整的句子:(1)图上画的是一朵白云。(2)图上画的是天下雨了。(3)图上画的是雪花。(4)图上画的是一阵风。2.学生开展认读生字“云、雨、风”的活动并组词。(1)齐读。(2)师指名读时,其他学生帮忙纠错。(3)分小组读或开火车读时,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准。(4)生交流识记这几个生字和方法。(5)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快速找到老师抽读的“云、雨、风”卡片。三、巩固生字,认识新笔画。(用时:10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做认字游戏:字宝宝,字宝宝,坐着火车开来了。2.谁会对?谁会连?3.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些字宝宝,今天我们还要会写一个字宝宝:虫。4.老师出示田字格,指导书写“虫”。5.老师讲解:“虫”的第四笔“丨”要在竖中线起笔,第五笔“”,写时稍微向上挑,起笔先重。6.老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书写。7.师展示台展示优秀作品,并作相应评价。1.学生做认生字游戏。2.学生上黑板连对子。3.学生读新笔画,名称“提”。4.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写三个“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7个生字,背诵课文。2.学习书写生字“云、山”和笔画“、”。学习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激发学习兴趣中让学生学会书写生字“云、山”。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用时:8分钟)和老师一起对对子,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组对子,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1.学生齐读前四组对子。2.男女生分角色读前四组对子。二、复习生字,学习新课。(用时:17分钟)1.老师出示7个生字卡片,分别指名对对子,并作及时评价。2.全班抽读7个生字,用小组认读比赛形式进行,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3.课件出示课文风景图,让学生观察,“山、水、柳树、桃花”这四种景物的颜色。让学生了解这四种景物的特点:清、秀、绿、红,从而引出最后一组对子。4.课件出示最后一组对子。5.老师按照前面四组对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对子: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6.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5课对韵歌,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多么美丽呀,我们现在就带着无比热爱的感情一齐读读这对韵歌。7.老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并在游戏中完成课文的背诵指导。8.延伸拓展天地 上下9.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对子。1.学生认读7个生字。2.读得又准又快的学生教读。3.学生回答山、水、柳树、桃花这四种景物的特点。4.学生分组朗读第五、六组对子。5.学生齐读课文,小组比赛读。6.学生背诵课文,齐读,比赛背,指名背。7.学生对对子,拓展发言。 三、整理与背诵。(用时:15分钟)1.指导书写生字:云、山,重点指导新笔画:、,新书写规则:“山”先中间后两边。2.老师边巡视边作个别辅导,并作及时评价。3.总结全课,全班齐背课文。学生写生字并练习口头组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说你做课题我说你做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这是一个游戏,我说你做。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做习惯和与人口语交际的能力。3.感知准确听话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习重点通过游戏,知道怎样准确听指令做动作,培养良好听说习惯及口语交际能力。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教师)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1.第一轮游戏。(教师准备几个动作分组传下去)2.评出优胜小组。3.进行第二轮游戏比赛,评出优胜组。(教师准备一组动作分组传下去,看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4.评出优胜小组。5.师:怎样才能把别人的意思准确无误地做好呢?如果做错了,想想会是什么原因。结合自己小组的比赛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大家研究研究,可以向优胜组请教。6.总结要领: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做得对。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我说你做游戏要领:听得准,记得牢,说得清,做得对。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2.学会选择性地读书。感受读书的快乐。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学前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进入一年级的学习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在这一个星期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指名说。二、讲授新课。1.出示第一单元生字卡片,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2.指名读,开火车读、比赛读,师评价。3.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些字宝宝你是从哪里认识的呢?4.全班汇报交流。5.同样方法汇报会背的课文,体会成功的快乐!三、讲读书,感受乐趣。1.同学们,刚才我们会认的字,会背的课文,都是从语文书上学到的,你还从哪些地方学会了认字,学会了背诵?2.分小组汇报交流。3.全班交流,师作鼓励性评价,并奖励!4.课件出示读书真快乐四幅图,看看分别画了什么?5.学生汇报,看看自己和谁读过书,读了哪些书,读书有哪些好处等。6.小组推选“故事达人”“绘画达人”“背古诗达人”等。7.小达人上台展示才艺,生注意倾听。8.全班汇报交流才艺展示情况,师给予奖励。(全班同享读书的快乐)四、总结拓展。小朋友们,我们班的达人真不少,他们之所以成为达人,是因为他们喜欢看书。看书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感受到很多快乐,希望我们也能像台上这些小达人一样,去书中寻找童年的乐趣吧!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识字加油站”是一则谜语,在这则数学谜语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六十”5个数字,而且让学生在谜语的趣味性中,加强了学生认识汉字的积极性,“字词句运用”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汉字变化规律。“书写提示”通过对“二、三、十、禾”四个生字的书写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书写姿势和汉字规则的认识。“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咏鹅的朗读与背诵,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韵律美。“和大人一起读”是一首儿歌,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学前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一则谜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谜语的特点。2.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笔画变化特点。3.通过书写提示四个汉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汉字基本笔划的印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重点1.知道谜语的特点。2.比较形近字。3.进一步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养成良好习惯。学前准备1.谜语的汉字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1.复习背诵对韵歌。2.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背诵对韵歌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很宏亮,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对韵歌让我们读起来非常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种新奇有趣的语言形式:谜语。3.课件出示课本第15页“识字加油站”四个句子,并提醒学生同时翻开课本第15页。4.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5.师教读,一句一句读。6.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用铅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7.小老师教读生字,并试背谜语。二、猜一猜,并延伸拓展。1.指名学生猜谜语。谜底:雪花。2.课件出示拓展谜语:风、雨、荷叶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谜语的积极性。三、指导学习生字“六九”。1.全班齐读第15页谜语。2.用铅笔圈出“六九”五个生字。3.师黑板贴“六九”生字卡片。4.你能在自己的数字卡片中快速找到“六九”吗?5.开火车认读数字“六九”,并口头组词。6.师生共同开展认读“一九”生字的活动。字词句运用1.今天有三对双胞胎宝宝来我们班做客,这三对双胞胎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生字宝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2.大屏幕出示三组生字。看,每对双胞胎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3.小组讨论上面第一对“双胞胎”,先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再看这对双胞胎有什么特点?(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两笔)4.汇报并口头组词,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两对双胞胎。6.你们从这三对双胞胎生字宝宝兄弟中,发现了什么?7.师小结:我们的汉字可真有意思,前面的字加上一笔或两笔成了另个字。8.听听汉字王国在说什么画外音:孩子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真棒!书写提示一、认识汉字“二、三、十、禾”。1.师出示第一单元会写汉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二、三、十、禾”。2.课件演示“二、三、十、禾”四个汉字笔顺。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二、学习“二、三、十、禾”的笔顺规则。1.指名说说写字必须养成的书写习惯是什么。2.观察课件中“二、三”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3.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二、三”。4.同法指导学习生字“十、禾”。师强调:“十”的“一”起笔在横中线上,“禾”的“一”起笔在横中线稍上一点。三、师展示优秀作品,并和生一起唱书写好习惯。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咏鹅,体会到古诗的韵律美。2.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古诗咏鹅。2.会读四个小节的小兔子乖乖,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纸板头饰。(教师)2.汉字卡片。(学生)教学环节导学案二次备课 日积月累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学了一则谜语,你们会背吗?指名背,全班齐背。2.课件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3.指名猜谜底出示“鹅”的图片。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大家幼儿园就会读的古诗咏鹅,板书题目。5.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6.教师教读,教一句,学生读一句。7.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并用铅笔圈出自己读不准的生字。8.老师教读生字,小组内开展认字比赛,看谁读得又准又快。9.生字卡片抽读生字:曲 项 浮 掌 拨 清 波10.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哪个组读得最通顺。二、听录音,理解古诗字义,背古诗。1.师放咏鹅录音,再次让学生感受这首古诗的音韵美。2.课件出示白鹅戏水画面,让学生观察:(1)鹅毛、鹅掌河水的颜色;(2)鹅脖子的形状;(3)鹅戏水时脚掌是怎样动作的等。3.老师点拨,生初步了解以上问题即可。4.看了这幅图,你认为最美的是什么?5.跟我读(再次跟老师一起读古诗)读出画面的美感。6.小组内试背古诗。7.全班背诵,再一次感受白鹅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