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易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测试题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952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易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易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易通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A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后考虑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C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D不同的区域,实行一对一的合作,其他不需要考虑2看图,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使用B生物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需限量使用C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若使用恰当,也会成为可再生资源3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思B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D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4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资源一华北多,西南少B草地一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C林地一西北多,东北少D矿产一南方多有色金属,北方多煤、铁、石油5如图为中国部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最多B我国水资源人均较少,但分布均匀C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单一,数量极其匮乏D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6如图所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分界线大致为半湿润与半干旱的界线B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C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D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在地7读“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沙漠 林地 草地 林地B草地 林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C草地 林地和草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D沙漠 草地 林地和草地 林地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与如图反映内容不相符的是()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C林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D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9如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下列关于三个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东北,乙华北,丙西北B甲东北,乙西北,丙华北C甲西北,乙东北,丙华北D甲华北,乙西北,丙东北10读图,北京是水资源紧张的城市,作为中学生,我们为节水能做的事是()A工业再生水利用B用淘米水浇花C常用水解冻食品D农业采用喷灌技术11“2016年全球共识年”的目的是:面对日益剧烈的全球变化,面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形成国际社会和全民的广泛共识制定对应全球挑战问题的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ABCD12读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保护耕地垃圾分类处理美化环境控制人口增长ABCD13关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多,北方少B南方少,北方多C西北多,东南少D分布很均匀14我们了解地理要素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B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我国水土资源南丰北缺15如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16近几十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哪方面的问题()A东部多西部少B年际变化大C季节分配不均匀D地区分布不均衡17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水土地太阳能煤石油森林ABCD18下列对漫画和造成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D耕地越来越多19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由于我国()A山地少,平地多B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C后备土地资源充足D各种类型的土地少20下列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铜、铁、铝B水、阳光、金刚石、煤C石油、土地、黄金D森林、鱼、核能二解答题(共3小题)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年份百分比主要能源2000年2007年2015年煤炭67%70.4%64%石油23.6%19.7%18.1%清洁能源9.4%9.9%17.9%材料二:随着沈阳市抗霾攻坚工作的逐渐深入,清洁型煤这种环保能源进入广大市民视野中。材料三:材料四:进入4月以来,伴随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增强,臭氧(O3)污染成为现阶段影响沈阳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臭氧(O3)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大因素影响,内因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外因则是高温、强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呈 (上升或下降)趋势。清洁能源包括水电、核电、天然气、风电等,其中天然气属于 (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2)由材料二可知,清洁型煤的优点不包括 。A燃烧特性好 B对环境危害小 C燃烧时间短 D易搬运存储(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沈阳市今年14月份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是 。A二氧化硫(SO2) B臭氧(O3) C二氧化氮(NO2) DPM2.5(4)读材料四,臭氧形成的外因有 。A氮氧化物的排放 B气温骤降 C强太阳辐射 D挥发性有机物排放(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写出一条改善沈阳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22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图所示 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2)以一户家庭电器待机一年电耗费131.4度计算,我国城镇2亿个家庭,一年电耗约260亿度,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写出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是 亿度。(3)读“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少的地区 A东部 B西部 C东北部 D中部(4)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为13.7349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47%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和劳动力短缺等形势,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 人口政策。23读下面我国土地资源图回答:(1)我国的土地类型中,水田主要集中在 、旱地主要集中在 。(2)从我国的土地利用看,我国的土地利用中已利用的土地比例为 ,其中耕地比例为 。(3)我国耕地面积近年来有减少现象,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原因是 。(4)从上面三幅图,请你总结一下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总体特征: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做到()A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后考虑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C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D不同的区域,实行一对一的合作,其他不需要考虑【解答】解: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其他三个选项说法都不正确。根据题意。只有B正确。故选:B。2看图,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使用B生物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需限量使用C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D非可再生资源若使用恰当,也会成为可再生资源【解答】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否则可再生资源若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若使用恰当,也不会成为可再生资源。依据题意。故选:C。3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思B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C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D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解答】解: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故选:D。4有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资源一华北多,西南少B草地一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C林地一西北多,东北少D矿产一南方多有色金属,北方多煤、铁、石油【解答】解:A、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不B符合题意;C、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故C不符合题意;D、南方多有色金属,北方多煤、铁、石油。故D符合题意。故选:D。5如图为中国部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最多B我国水资源人均较少,但分布均匀C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单一,数量极其匮乏D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少,A错误;我国水资源人均较少,分布不均匀,B错误;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部分资源数量较大,C错误;图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占世界平均的79%,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土地利用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分界线大致为半湿润与半干旱的界线B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C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D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在地【解答】解:A、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故A不符合题意;B、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北部、西部内陆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D、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主要用于畜牧业。故D符合题意。故选:D。7读“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沙漠 林地 草地 林地B草地 林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C草地 林地和草地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林地D沙漠 草地 林地和草地 林地【解答】解:根据图示的地形海拔分布、年降水量分布及距海远近可判断该地为东北地区,其中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广阔;为大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为东北平原,是主要的农耕区,且位于北方,以旱地为主;为小兴安岭,为我国主要的林业基地。故选:B。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与如图反映内容不相符的是()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耕地少,难利用土地较多C林地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D草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解答】解: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草地多,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四川盆地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地区。故选:C。9如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下列关于三个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东北,乙华北,丙西北B甲东北,乙西北,丙华北C甲西北,乙东北,丙华北D甲华北,乙西北,丙东北【解答】解: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据此判断,甲为东北,乙为西北,丙为华北。故选:B。10读图,北京是水资源紧张的城市,作为中学生,我们为节水能做的事是()A工业再生水利用B用淘米水浇花C常用水解冻食品D农业采用喷灌技术【解答】解: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节约用水,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是用淘米水浇花;工业再生水利用、农业喷灌,显然不是中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常用水解冻食品不是节约用水的表现。故选:B。11“2016年全球共识年”的目的是:面对日益剧烈的全球变化,面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形成国际社会和全民的广泛共识制定对应全球挑战问题的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ABCD【解答】解:2016年全球共识年目的是面对日益剧烈的全球变化,面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挑战,形成国际社会和全民的广泛共识,通过制定应对全球挑战问题的策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性研究与发展。故选:D。12读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保护耕地垃圾分类处理美化环境控制人口增长ABCD【解答】解:图中所示人口增长,建筑用地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保护耕地,控制人口增长。故选:B。13关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多,北方少B南方少,北方多C西北多,东南少D分布很均匀【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依据题意。故选:A。14我们了解地理要素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人口东多西少B我国山区地质灾害频发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D我国水土资源南丰北缺【解答】解: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如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少。即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依据题意。故选:B。16近几十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哪方面的问题()A东部多西部少B年际变化大C季节分配不均匀D地区分布不均衡【解答】解: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D。17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水土地太阳能煤石油森林ABCD【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C。18下列对漫画和造成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D耕地越来越多【解答】解:漫画表示的含义是,乱砍滥伐,漫画表示的含义是过度放牧,造成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故选:D。19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由于我国()A山地少,平地多B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C后备土地资源充足D各种类型的土地少【解答】解: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选:B。20下列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铜、铁、铝B水、阳光、金刚石、煤C石油、土地、黄金D森林、鱼、核能【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铝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故选:A。二解答题(共3小题)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主要能源消费构成年份百分比主要能源2000年2007年2015年煤炭67%70.4%64%石油23.6%19.7%18.1%清洁能源9.4%9.9%17.9%材料二:随着沈阳市抗霾攻坚工作的逐渐深入,清洁型煤这种环保能源进入广大市民视野中。材料三:材料四:进入4月以来,伴随气温升高,太阳辐射增强,臭氧(O3)污染成为现阶段影响沈阳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臭氧(O3)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大因素影响,内因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外因则是高温、强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呈上升(上升或下降)趋势。清洁能源包括水电、核电、天然气、风电等,其中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2)由材料二可知,清洁型煤的优点不包括C。A燃烧特性好 B对环境危害小 C燃烧时间短 D易搬运存储(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沈阳市今年14月份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是B。A二氧化硫(SO2) B臭氧(O3) C二氧化氮(NO2) DPM2.5(4)读材料四,臭氧形成的外因有C。A氮氧化物的排放 B气温骤降 C强太阳辐射 D挥发性有机物排放(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写出一条改善沈阳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解答】解:读图及材料可知:(1)由材料一表格信息可知,我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呈上升趋势。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包括水电、核电、天然气、风电等,其中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由材料二图示信息可知,清洁型煤的优点是燃烧特性好,对环境危害小,易搬运存储;燃烧时间短不属于清洁型煤的优点。(3)从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沈阳市2018年14月份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是臭氧(O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PM2.5均呈下降趋势。(4)由材料四信息可知,臭氧(O3)的形成主要受内外两大因素影响,内因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外因则是高温、强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5)改善沈阳市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工业达标排放:禁烧粘杆;取缔露天烧烤;限制高排放车辆:生活烟气处理;植树种草;根治重污染河流;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故答案为:(1)上升;非可再生;(2)C;(3)B;(4)C;(5)使用清洁能源。22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图所示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2)以一户家庭电器待机一年电耗费131.4度计算,我国城镇2亿个家庭,一年电耗约260亿度,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写出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是260亿度。(3)读“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少的地区CA东部 B西部 C东北部 D中部(4)据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我国大陆人口为13.7349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47%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和劳动力短缺等形势,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全面二孩人口政策。【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图所示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2)我国城镇2亿个家庭,一年电耗约260亿度,相当于13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因此13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是260亿度。(3)读“各地区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图可得,我国人口分布最少的地区是东北部,约占8.22%。(4)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和劳动力短缺等形势,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故答案为:(1)南水北调;(2)260;(3)C;(4)全面二孩。23读下面我国土地资源图回答:(1)我国的土地类型中,水田主要集中在我国干湿地区的湿润地区、旱地主要集中在半湿润地区。(2)从我国的土地利用看,我国的土地利用中已利用的土地比例为78.4%,其中耕地比例为13.5%。(3)我国耕地面积近年来有减少现象,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4)从上面三幅图,请你总结一下我国土地资源有什么总体特征: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解答】解:(1)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从乙图可以看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湿地区的湿润地区。旱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半干旱地区;(2)图中的土地(耕地)所属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业用地。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3)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4)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答案为:(1)我国干湿地区的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2)78.4%;13.5%;(3)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4)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面积较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