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相关资料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94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霞》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相关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霞》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相关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霞》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相关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相关资料 ( 1 )冰心早期散文的评论 所谓“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们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刹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 对于文体,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她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我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这化字大有奥妙,不能道出的,只看作者如何运用罢了,我想如现在的作家如能无形中融合古文和西文,拿来应用于新文学,必能为今日中国的文学界,放一异彩。”冰心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不过经过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新的韵味。如往事其二(八)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这种散文的词汇句式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荡的韵律感。在开展白话文运动刚刚几年时间,冰心能将文言文、白话文与西文调和得如此完美,难怪能引起普遍的欢迎。冰心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不过她的作品读多了也会感到格调偏旧,因为她属于以旧文学为根基的早期新文学家。 节选自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第 152 页至第 153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7 月第 1 版 说明:上面节选的文字虽是对冰心早期散文创作的评论,但对理解领会其晚年的作品仍有启发。在冰心的散文创作中,有不少一以贯之的东西,故节选出上述评论,供老师们参考。 ( 2 )秋日访冰心 我居住的地方,离冰心家很近,信步走去,不消半个时辰准能到达,然而我已有好几年没有拜访她老人家了。这么大的年岁,应该时刻都处于宁静的氛围中,更何况她还在坚持写作,还在思索着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前景,时间对于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来说,真像白金似的珍贵,怎么能忍心无端地打扰她老人家呢?因此,我虽然常常想起这位散文泰斗的音容笑貌,想起她晶莹剔透的文思,却不敢奢望去聆听她的謦欬了。已经有过好几次对话,早就成为我精神世界中的一宗财富。 记得是 1985 年举办“醉翁亭散文节”,曾请冰心题写了这几个字。在开会时,在攀登琅琊山时,多少散文家的胸前,都嵌上这块小巧玲珑的会徽,大家观赏着冰心隽秀而又苍劲的字迹,几乎都从心里涌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我至今保存着这块会徽,常常拿在手里摩娑一番,感到有一种莫大的慰藉和鼓舞。今年夏天,我开始编选和结集自己在这几年中间发表过的文字,当然就很想得到冰心题写书名的墨宝,于是跟肖凤商量,她觉得这是个极有意义的纪念,认为冰心一定会慷慨挥毫的,果然老人很欣然地答应了。肖凤放下电话,就摊开稿纸,整整齐齐地写上了几个书名,我也赶紧找出裁好的宣纸,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正在这时,台湾的散文家郭枫从南京飞来,跟我们欢聚之际,说起要拜访冰心的事,并且拿出向冰心发问的提纲,想把这拟访中的对话,披露于他在台北主编的新地文学月刊上。还是由肖凤打电话相商,又同意了我们一起前往,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我们轻轻走进了冰心的书房。她坐在书桌旁边的转椅上,向我们微笑致意,还招呼看护她的一位大姐,给我们泡茶,夸这香片茶有一股的清新之气。 肖凤站在鞠躬致敬的郭枫身旁,向老人作了介绍。老人慈祥地指着前面的圈椅,招呼他坐下来。 肖凤接着又介绍我说:“林非来向您致敬。” 冰心仰起头来,装出生气的模样说:“我知道!”她扭过脖子,噘着嘴笑了,笑得像个顽皮的小姑娘。她当然会记得冰心传的作者肖凤,这样也就连带地记住了我,我是她记忆之树上一簇细小的枝叶。 为了不让老人过于劳累,我们在途中就商量定了,不多说一句废话,开门见山,节省时间。于是我捧上自己刚刚出版的回忆录读书心态录,送给她留作纪念。她高兴地翻开书本,不用戴眼睛就看得清清楚楚,顷刻间又合拢书本,天真地笑了起来,很神往地说道:“我年轻时先看三国,你也是先看的三国。” 她清脆的话音刚落,我又双手递上宣纸,还把肖凤写的底稿铺在书桌上。冰心吩咐那位大姐摆好砚台,就伸手紧紧握住毛笔,顷刻间写成了“散文论”这三个潇洒的行书。 当她瞧着肖凤草写的散文的使命这几个字,往宣纸上落笔时,抿着小小的嘴,风趣地说:“散文的使命?这就难说了,我说不出来。” 我心里想,老人家实在是太谦逊了,怎么会说不出来,因为她毕生的散文创作,早已出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始终是在召唤读者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而且愈是写到了晚年,竟愈是关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愈是渴望建设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新文化。 当她写到“云游随笔”这四个字时,又抬头问我:“到哪里去云游了?” “在祖国的大地上云游。”我笼统地回答着,不去讲那些琐碎的细节,叙述如何在报纸上连载,以及怎样联系出版社付印的情况。而且还得赶紧让位于贤,提醒郭枫开始跟老人对话。 瞅着郭枫写在稿纸上的几个问题,冰心很爽朗地说了起来:“下个月初,在福州有个讨论我作品的会,希望他们不要把我放大,而要挑出缺点和不足,好当作后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一贯主张写作必须真诚,不能为写作而写作,要有迸涌的感情,才动笔去写。三言两语能表达的,就不写许多不必要的话。当然如果有很多的感情,想短也不行。我在上海文汇报开了个想到就写的专栏,越写越短了,不写废话,也不写风花雪月。” 听着冰心的话,我正思考在她的写作中,可以说是充满了一种严肃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时,郭枫又向她提出关于当前新诗创作的问题。 “真不敢说当前的新诗,看得太少了。”冰心掉转话头说:“我历来信服不薄今人爱古人的话。新诗不管多好,总是背不下来,连我自己写的,也背不下来,旧诗却很好背。” 冰心的这些话,立即使我想起鲁迅“押大致相近的韵”、“容易记”和“唱得出来”的主张。他们这些很相似的见解,恰巧是抓住“五四”之后新诗创作的缺陷。文学大师的眼光总是如此犀利地切中要害,虽然从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话都说得很朴素,而且似乎还含着浓厚的古典主义味道。 当郭枫询问她如何估价当前的散文创作时,她很从容地说:“散文最能够表现作家的性格,对读者来说,和自己相似,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就更容易欣赏和喜欢,却很难说谁好谁坏。” 老人这番简短的说明,同样给我很大的启迪。艺术批评既有客观的尺度,又有主观的倾向,只强调前者,肯定会人云亦云,毫无创见;光强调后者,却又肯定会随心所欲,遁入魔道。如何掌握二者之间巧妙的融合呢?冰心只说了几句话,自然无法对此作出系统的界说,但是她十分注意主观和客观“相似”和“共鸣”,还强调“很难说谁好谁坏”,说得多么审慎,从这种冷静地剖析主客观关系的心态出发,肯定就能够得出解开人们疑窦的见解。 郭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她预测当前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她沉吟了片刻,很坦率地回答说:“不知道,批评当前的文学,要等待后人来做,我们不好说。”回答得多么洒脱和睿智,想要完整地评价今天的创作,确实是只有后代的文学史家才能够做到。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当同时代的评论家探讨自己的创作时,更要采取超脱和虚心听取的态度,今天还有少数年老或年轻的作家,热衷于干预评论家对自己的估价,甚至给他们订好调子,硬要他们狠狠拔高自己。比起这位智慧和豁达的老人来说,真是幼稚可笑和姿睢横暴得令人咋舌了。 郭枫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怎样和台湾文学交流,以及西方商业性文化介绍来大陆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冰心充满自信地回答:“和台湾文学的交流越多越好,至于西方商业性文化的涌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相信大家的选择,引导人们去接受健康的影响。” 多么开放和宽广的胸怀没,真是洋溢着泱泱大国的气魄,她像江河那样潺潺流淌的话语,使我感受到了一种青春的活力。我觉得这位满头黑发的老人,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真应该成为我们许多后辈人生道路上的榜样。 还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却怕她太劳累了,只好在依依不舍的情怀中,向她鞠躬告别。这时我瞧见一丝秋日的阳光,正从阔大的窗口渗透进来,把她丰满而又柔和的鬓角映照得通明透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永远读到她闪烁着阳光,闪烁着理想的新篇,好使自己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升华。 选自林非著 林非作品精选话知音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第 1 版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