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案4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89372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拣麦穗》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拣麦穗》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拣麦穗》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拣麦穗教案设计潮阳实验学校石子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掌握作家的有关情况 2、把握文章主旨(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联系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揣摩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2、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三)情感和态度的目标体味贯穿全文的淳朴的人性之美,让学生感受人世间宝贵的情感,以陶冶其情操.二、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小姑娘的纯真眼光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真善美的呼唤。通过散文所传达的人类丰富的情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与揣摩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在课后通过相同题材散文扩展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三、教学设想:拣麦穗写作背景学生比较陌生,这使学生很难走进文本,体味作者那个年代的情感,所以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做好背景的介绍,印发作者有关简介,使学生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便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提出几个有助于理解主题的问题,以便于学生有目的阅读。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通过多媒体展示那个年代的照片,使学生能够初步走进那个年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然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主旨,每个小组选出写的最好的,写在黑板上,并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陈述理由,然后由评委打分。在学生的自我陈述与评委的点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进行散文的鉴赏.这既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把握文章的主旨,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本课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学生预习,第二课主要讲解.四、教学过程:1、布置预习:(印发相关的材料)(1)作者简介(2)几点有助于理解主旨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写那么多拣麦穗的背景?作者对那些女人抱什么态度?作者为什么说要嫁给那个卖灶塘的老头? 卖灶糖的老头为什么那么疼爱小姑娘?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了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麦穗”“小火柿子”还有“烟荷包”有什么深意吗?文章最后说“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前面有照应吗?2、导入新课:(出示老照片)3、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根据所发材料,画出能够反映主题的句子。揣摩文章的主旨。4、在揣摩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旨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必须表达文章的主旨,防止仅仅是华美辞藻的堆积。二是必须要用充满情感的诗意语言表达。)5、小组里面讨论,每个小组选出最精彩的写到黑板上来,并对自己所写的内容紧扣课本内容给予恰当合理的解释(尤其强调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切忌泛泛而论,借此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根据学生实际所写及其解释,教师对文章的重要的段落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并适当的质疑、提问,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章的主旨。(如果学生写的不是很好,教师也可提前提供一些作品供学生们进行把握,此环节需要灵活地把握)A 幼稚的童年 B满蕴着温柔幼稚的心 略带着忧愁特别的年代特别的情C他们的爱就象火 D拣穗的时节,美丽的痴想编织着梦 火又变成了烟 含着灶糖,爱在甜蜜中蔓延 烟又慢慢地消失了 风吹过,叶落了,空留一柿枝头挂 他走了,荷包丢了,爱把根留住 )6、评委根据两点(文章主旨的把握、诗意的语言)对学生所写的给予点评。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评委的点评进行小结:(学生的问题基本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错误地理解老头与小孩之间的情感;二是不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或者理解为痛苦,或者理解为快乐。据此进行点拨.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重点段落品味作者的语言,以解决前面布置的有助于理解主旨的问题为依托,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8、结语:概括文章的主旨,并小结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9、印发铁凝的草戒指进行比较阅读拣麦穗是张洁先生1979年的作品,与学生生活与情感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把这篇文章的知识教学目标定位于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通过以下方法把握文章的主旨:反复诵读,体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基调;抓住细节描写;整体分析文章,避免断章取义. 本文传达了对人类真善美情感的追求,所以我们把文章的情感目标定位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学生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然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主旨,每个小组选出写的最好的,并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陈述理由,然后由评委打分。在学生的自我陈述与评委的点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进行散文的鉴赏. 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掌握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又能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