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教案)精品.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477741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教案)精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教案)精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教学教案)精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亲情之爱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与节奏。2、利用对细节的分析,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3、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4、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5、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6、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7、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材分析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重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学情分析 本单元为写人记事诗文,学生有较为切实的生活体验,应注重分析与感染教育,主要通过诵读来达到此目标。单元教学重点1、分析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2、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3、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单元教学难点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 利用“三读一批注”自主完成对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的学习教学方法三读一批注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导入:以家庭生活导入,并阅读单元导读引领学生复习“三读一批注”各环节及方法,重点补充词义与语境的关系。巡视并督促,并要求学生完成或掌握如下内容:1、字词:憔悴、膳、瘫痪、侍弄、捶打、絮叨、诀别、戚、分歧、取决、一霎、粼粼、各得其所、蒂、梗、匿笑、菡萏、攲斜、沐浴、祷告、姊妹、徘徊、荫蔽2、掌握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文章结构、主旨。3、对四篇文章进行个性化批注。纷说、阅读再现批注加入课前口语训练可以举例示范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测板书设计一读:读顺1、标注自然段落 2、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生词,并在练 习本上对生字字形进行掌握。 3、利用工具书、课下注解对生词进行理解、 掌握。二读:读懂 仔细阅读课文,把握作品主要内容、作者情 感、文章结构、文章主旨。三读:读精 反复阅读课文,对文章中修辞句、主旨句、 难于理解的句子、描写句、议论句、中心句、 哲理句、独句段、抒情句、开头、结尾、富 有表现力的句、词进行品析,还可以把你的 疑问提出来,并鼓励有创造性的批注。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检测并归纳批注情况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检查批注,进行点评互助解决生字字形、词语理解以多媒体对字词进行检测批注结果展示秋天的怀念主旨:对母亲的爱与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全方位挥撒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理解与伟大。主要内容:主要是写自从作者的腿瘫痪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他,反而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每当作者摔东西时,母亲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躲在角落哭,因为母亲恨铁不成钢又不忍心伤害他的自尊心。后来,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他去看花,结果花没看,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他了。可是母亲临走前,还记挂着作者。情感:对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的怀念,对母爱的赞美。结构:1-2,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 3-6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 7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散步主旨: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经过,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可多解)主要内容:一家人在初春散步 可是出现了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的分歧 “我”爱幼更敬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的画面。情感: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结构:第一部分(、段),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和散步的缘由。第二部分(段),写散步的过程:第一层(段),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散步的乐趣。第二层(段),写散步中的波澜和解决的办法。金色花主旨:表达母爱。主要内容:通过对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达动人的母爱和童真。情感: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结构:第一部分(14段),“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部分(56段),“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在书页上。第三部分(79段),“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原形。荷叶母亲主旨:表达母爱。主要内容:通过写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热爱。情感:表达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回忆我和祖父一起赏莲。 第二部分(49)写现在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还有我的感受听评互动在练习本上完成展示并更正可以补充介绍作者史铁生泰戈尔板书设计字词检测批注结果展示(以上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出现)课时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利用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品味细节描写教学方法批注法、朗读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介绍“细节描写”,举适当事例,最好是生活中的事例。找出本文细节描写,体会作品深意,及细节描写作用。巡视、更正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 可采取范读、让学生自己读,指名读,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语调或高或低,语速或慢或急,声音或大或小,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把自己这种感受读出来,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也学习作者这种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描写,进行朗读指导。批注要点:1、抓住动词,如文中的“挡、躲、扑、抓、忍、”等字词,来感受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一个“躲”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儿子,怕他轻生;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活”。)突破难点,从而感受母亲的深沉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2、抓语言,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妹妹告诉我,我才知道。再如: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解读:母亲的一生最牵挂的就是“我”和妹妹,她在生命的最终,“呼吸困难”、“昏迷”的时候,她想到了只有“我”和妹妹,于是,一幅伟大母亲的图画就这样赫然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总结:细节描写作用1.反应人物的某种心态,突出人物的性格;2.使情节生动细致; 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一个情节的铺垫。体会勾画,评价学生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把感受读出来。” 可以进行朗读训练指导板书设计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作用:1.反应人物的某种心态,突出人物的性格; 2.使情节生动细致; 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一个情节做铺垫。课时第四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1、通过对散步中人物的描写,学习如何分析人物形象。2、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散步一文,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3、通过对散步一文的主题挖掘,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教学方法勾画法、探究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介绍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散步中人物形象讨论并展示勾画散步一文中景物描写,与前一单元写景文中景物描写进行比较,体会写法的不同,并谈一谈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生命。 通过初春景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召唤,暗示母亲熬过严冬,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同时为散步做垫底。景物描写,烘托散步心情,设置散步背景。深化中心。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儿子要走小路的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母亲对孙子的理解和疼爱。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主题你认为散步的主题是什么?找出本文能体现主旨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总结主题:1、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的氛围。2、本文营造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3、本语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4、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5、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体会分别圈点勾画散步一课中“母亲、儿子、妻子、我”四人的语句,并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展示勾画并体会,批注,总结规律。勾画,分析讨论,从内容、启示、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板书设计分析人物的方法:1、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3、通过侧而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4、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母亲: 顺从 善解人意儿子: 活泼可爱 聪慧机灵妻子: 贤惠我: 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心情;四、展示人物性格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课时第五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 对比阅读两首散文诗,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法、讨论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介绍散文诗及两位作者再现金色花、荷叶母亲两文二读成果,对比二者的异同。教师引导比较点。展示研讨成果相同点:主 题:表达母爱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金色花:孩子的天真;荷叶:母爱厚重)语言风格:清新雅致(金活泼、口语化;荷典雅、书面化)不同点:构思:金以儿童口吻和心理,通过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母爱和童真;荷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抒对母亲的感情。金为虚拟情境;荷为真实情境。金中母亲形象为具体、鲜活;荷中母亲运用象征。构思启示教师总结: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体会再现内容,思考对比。展示纷说、体会板书设计相同点:主 题:表达母爱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金色花:孩子的天真;荷叶:母爱厚重)语言风格:清新雅致(金活泼、口语化;荷典雅、书面化)不同点:构思:金以儿童口吻和心理,通过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母爱和童真;荷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抒对母亲的感情。金为虚拟情境;荷为真实情境。金中母亲形象为具体、鲜活;荷中母亲运用象征。课时第六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1、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朗读文言文能力。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接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读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明确文言文学习方法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明确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3、借助工具书、注解,以直译为主,翻译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文章内容。4、掌握文章结构、写法。5、明确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以咏雪为例,引导学习1、介绍作家作品。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正字,纠正句读。3、反复诵读,初步理解内容。4、翻译课文。翻译原则:增、删、留、调、补、换。5、掌握文章结构、写法。(细节描写)6、明确本文内涵及现实意义。问题:(1)本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在情趣。“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家其乐融融;“公欣然”“大笑乐”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情感和把玩诗句的雅兴。(2)“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前一个注重形似,后一个注重神似。(可作比喻修辞运用的补充)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主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每一环节教师检测。补充敬辞与谦辞感受识记试读诵读师生共译思考、回答读出情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板书设计文言文学习方法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明确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3、借助工具书、注解,以直译为主,翻译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文章内容。4、掌握文章结构、写法。5、明确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翻译原则:增、删、留、调、补、换撒盐空中差可拟 形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神似课时第七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三读一批注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督促学生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小红门、我的母亲三篇文章,进行摘抄。选择一篇进行三读一批注。教师进行检查。阅读世说新语选段,激发阅读兴趣自主阅读,进行批注阅读,说出大意板书设计本课无课时第八、九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课时要点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事情说清楚的原则。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二、三、四、结合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认识细节的表现力。并结合写作实践一进行训练。理清散步思路,明确记事的六要素。构思训练1、确定内容2、厘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确定简单提纲,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丰富内容。完成作文“那一次,我真 ”回忆、练习回忆训练当堂完成作文板书设计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单元教学反思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