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全新教程知能优化训练:4.14《阿房宫赋》(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73542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语文全新教程知能优化训练:4.14《阿房宫赋》(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知能优化训练:4.14《阿房宫赋》(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知能优化训练:4.14《阿房宫赋》(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轴,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用于周身之帛缕;直拦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走:趋向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昏暗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庾:露天谷仓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暇:空暇解析:选B。“杳”:遥远的,远远的。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 谁得而族灭也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D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解析:选D。A项“焉”:形容词词尾,可翻译成“的样子”;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C项“也”:语气词,表判断;语气词,表陈述。D项“为”,都是动词,做。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秦爱纷奢”一组的一项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 BC D解析:选A。是秦统一天下,六国宫人被迫来秦。是秦始皇的顽固。是楚人焚烧秦宫。排除这三项即可。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B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幸福生活。C文章通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D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解析:选B。B项“幸福生活”理解错误,应为“凄惨”生活。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译文:_(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译文:_(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译文:_解析:这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霁”,名词活用为动词;“纷奢”,奢侈;“奈何”,为什么;“族”,灭族,杀尽。第一二句为疑问语句,第三句为判断句。答案:(1)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2)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3)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二、语言运用6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那些不朽的书籍_解析:此题考查变换和选用句式。原句压缩后的主干是“我们从那样的书籍中接受知识和学说成果”,调整后的主干可以说“书籍给了我们知识和学说成果”。答案: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7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两句话概括新闻事实,然后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点评,点评要求观点明确,用语得体。两项各不能超过30字。今年1月,号称大陆“首善”的富商陈光标率团赴台,进行“行善感恩之旅”。他到南投、桃园、花莲、高雄,为台湾低收入户发慈善红包,总共捐出新台币5亿元(人民币1.12亿元),估计上万人受惠。陈每到一处,都力邀各媒体跟随宣传报导他直接派红包的过程场面,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如国民党执掌的新北市就拒绝接受。对此,陈光标说,一个人做好事如果能传播给十个人,等于做了十件好事,做好事需要传播,他在大陆是高调做慈善,来台湾当然也要“高调行善”。(1)概括:_(2)点评:_解析:这段文字在概括时,要抓住出“大陆首善陈光标”、“台岛高调行善”、“惹来争议”等要点。点评要抓住观点鲜明,有针对性。答案:(1)概括(示例):大陆“首善”陈光标台岛行善受益者上万,高调发红包新台币5亿惹来争议。(2)点评(示例):毋惧争议,只要受者接受,行善高调又何妨。施惠理应考虑受者感受(尊严),行善不妨低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突兀(w)水涡(w)不霁何虹(j) 妃嫔媵嫱(yn)B矗立(zh) 辇车(nin)雷霆乍惊(zh) 鼎铛玉石(dn)C逦迤(y) 锱铢(z)架梁之椽(chun) 直栏横槛(kn)D剽掠(pio) 仓庾(y)金块珠砾(l) 盘盘囷囷(jn)解析:选A。B项,“矗”读ch,“铛”读chn;C项,“槛”读jin;D项,“囷”读qn。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山兀,阿房出兀:山高而秃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抱:怀有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尽:全部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益:更加解析:选B。“抱”,依靠。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六王毕,四海一B朝歌夜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D辇来于秦 骊山北构而西折解析:选D。A项,“族”,名词活用为动词,灭族;“一”,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 B项,“弦”,名词活用为动词,演奏;“鉴”,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C项,“收藏”,动词活用为名词,收藏的珍宝;“焦土”,名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焦土。D项,“辇”,名词作状语,乘坐辇车;“北”,名词作状语,向北。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用之如泥沙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多于市人之言语AB C D解析:选C。“钩心斗角”指走廊迂回曲折,互相连接,屋檐彼此相向,好像兵戈相斗;“气候”是气温;“经营”是名词,指搜集保存的珍奇宝物;“可怜”是“可惜”的意思。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摽掠其人,倚叠如山倚叠:堆积B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逦迤:委婉曲折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磷磷:多而突出的样子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独夫:指秦始皇解析:选B。逦迤:连绵不断。6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解析:选B。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7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解析:选C。分析错误,作者在文中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没有给予同情。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译文:_(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译文:_答案:(1)戍边士卒呐喊起义,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成一片焦土。(2)后来的人哀伤秦朝的灭亡却不借鉴秦亡的原因,这将使更后来的人再为后来的人哀伤。(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别赋(节选)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兮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于罹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斑荆兮赠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刺图秦王未成,被杀。负羽:挟带弓箭。9对下列词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掩金觞而谁御御:进用B画乃万族 族:聚集C琴羽张兮箫鼓陈 陈:陈列D造分手而衔涕 造:等到解析:选B。B项“族”的意思是“种类”。10以下六句话全部都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一组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见红兰之受露 燕赵歌兮伤美人沥沥共诀,抆血相视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A BC D解析:选A。是渲染离别时的景物,举例说明燕赵之歌令人悲伤,是离别的原因,不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排除这三项即可。11下列对节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赋以浓郁的抒情笔调,运用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表现手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等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现实。B文章开篇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继而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之情,以此来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情。C豪客临别时,多少达官显贵、名媛淑女前来贺行,场面喧闹热切,可见富人间的别离之苦相对于普通人要淡得多。D离别自古以来都是令人伤感的,虽然有人说离别意味着相逢,但离别那一刻的断肠滋味却是令人难忍的。解析:选C。C项“可见富人间的别离之苦相对于普通人要淡得多”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并未与一般人进行对比。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萧萧兮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译文:_(2)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译文:_解析:由于本文是一篇韵文,作者为了合辙押韵的需要,有些语句有省略和倒装现象,需要调整或补充,这是翻译的难点,也是翻译的重点。答案:(1)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2)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参考译文: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样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所以离别虽是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彩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妖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柯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从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或者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照得红色的雾霭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酒杯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那长长的河流边。三、语言表达13今年10月“书城”即将开业,它将成为城市阅读中心和文化地标。为突出书城的形象与内涵,请你拟写一个主题标语。要求:标语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14个字,不得抄袭。答:_解析:标语是用简洁的语言拟写的具有宣传作用的话语。符合书城的特点,具有宣传性即可。答案:(示例)载千古文明,荟天下文章。(或:典藏古今文化,城纳万卷书香)14艾佛山不久前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的一笑。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和体会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要求:字数不得少于60字;有细节描写;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答:_解析:本题考查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主题必须是“幸福”,要有细节描写,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答案:(示例)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的手指间欢快穿梭。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首尾相继的车队形成的那种。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