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教案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5577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拣麦穗》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拣麦穗》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拣麦穗》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 教学事业!拣麦穗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拣麦穗主要写的并不是童年趣事,而是感伤农村妇女的命运。文章从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两种梦想的破灭:一是姑娘们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梦想的破灭;另一个是“我”加入到拣麦穗队伍中产生的奇特梦想的破灭。教学目标、重点1、了解当代作家张洁及其主要作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2、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教学设想 这是高一级的第三篇散文,借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感伤农村妇女的命运,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点距离,因而我充分介绍张洁作品,使学生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眼界和情感。 本文语言朴实、通俗,尽量让学生多读,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读出来,准确地感知全文的文意。教学课型 教读课教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新时期是我国女性作家崛起的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继“五四”之后的第二个女作家群体。张洁可说是这个女作家群体的卓越代表。二、认识作者学生拿出预习时搜集整理的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互相补充。教师于屏幕显示下列文字资料。1、作者简介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在80 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但她的许多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女性问题。 2、主要作品及相关简介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一个关于浪漫的梦想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张洁集等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以清新、流利的叙述语调而引起注目。爱是不能忘记的较早涉及到爱情和婚姻的矛盾,在当时引起很大的争议。祖母绿通过女性近乎圣洁的“爱情”方式,来超越痛苦的历史记忆;表现女性独立意识。方舟写三个离异女性,她们因女性身份面临的不公平待遇,被作为社会问题提出。这些是她早期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另外还有一部分作品尝试把握“重大题材”,如沉重的翅膀条件尚未成熟。沉重的翅膀曾被誉为“与生活同步”的力作。作品完稿于1981年4月,表现的是1980年的围绕经济改革发生的冲突,并且把笔墨写到社会结构高层(中央重工业部,局级官员)。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猛烈抨击、嘲讽某些男性人物的猥琐、低俗趣味,诅咒他们的欲望是令人恶心的。如长篇只有一个太阳一个关于浪漫的梦想3、写作背景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和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捡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拣麦穗(板书)三、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学生对字音、词义的掌握情况。(1)指名板书在预习中遇到的难读字音。挎 着(ku) 田 埂(gng) 蚂 蚱(m zha)疙 瘩(g da) 呵哒(h d) 山 坳(a)(2)指名板书预习中积累的熟语的意思。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也说前俯后合,前俯后仰。2、自由朗读,要求:正确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准字音。3、指名范读(配乐)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忧伤。思考:(1)拣麦穗写的是什么内容?是童年趣事吗?(2)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来理解?四、学生思考,发言。五、引导学生讨论、归纳。1、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写的并不是童年趣事,而是通过人物的故事和命运,感伤农村妇女爱情婚姻的不幸,感伤一种情怀的失落。2、课文结构(1)课文前半部分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及出嫁时这些美丽的梦想的破灭。(2)课文后一部分写“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谊以及“我”对他的怀念。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找出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美丽图景。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少女情怀总是诗。清晨:月残星疏夜晚:腾起薄雾2、思考:农村姑娘辛勤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农村姑娘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嫁妆,寻觅幸福。3、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70年代末,爱情婚姻的文明之风还吹不到农村的角落,对比拣麦穗时的美丽梦想,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现实几方面的悲?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板书哀莫大于心死。(1)梦想破灭的可悲(2)不再有梦的可悲。 (3)麻木顺受更可悲。4、分析至此,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明确:这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美好事物的易逝;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忧伤 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卖灶糖老汉外貌的句子,从中可看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饱经风霜)2、分角色朗读卖灶糖老汉和“我”的对话。对话中体现了老汉和“我”各有什么形象特点?有什么共同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我”天真幼稚活泼可爱 两颗纯朴善良的心老汉 孤苦伶仃 一种纯洁真诚的情充满爱心三、探究性学习 讨论:(1)“我渐渐长大了,到了知道认真拣麦穗的年龄了”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明确:意味着“我”也许会像其他姑娘一样,有着美丽的梦,梦想也会破灭,重复她们的路。(2)“我”和其他农村姑娘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言归纳:“我”童年的梦最终破灭,但“我”曾拥有的“真的疼爱”却引起“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深深怀念。对比其他姑娘,“我”对感情并不麻木。(3)“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提示:“烟荷包”是“我”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个“皱皱巴巴的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情?让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已的感受。师生共同归纳:“两种寄托”“三个代表”“烟荷包”既是“我”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的样子编织梦想的开始,是“我”纯真幼稚的梦想的寄托;又是梦想破灭时,“我”心中仍然不灭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的寄托。“烟荷包”代表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惆怅,还代表了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一切仍然抱有的不灭怀念与追求。 四、把自己的感受最深刻的句子背诵下来。 五、教师总结:文章以微带感伤的情调,从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两种梦想的破灭:一是姑娘们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梦的破灭;另一个是“我”加入到拣麦穗队伍中所产生的奇特的梦想的破灭。六、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张洁的散文,有评论说常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了“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也有评论说过于关注散文的“诗化”和“意境”的营造,至使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受束缚。请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对张洁散文的看法。3、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二)教后小记1、教学设计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散文讲究真性情,它不受拘束,自由自在,逞心而言,故中学生对散文的学习往往觉得易接受。但以他们的阅历要深层次地领悟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就不易。为此,我布置了预习作业:搜集一些有关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的资料,摘录到随笔本上。这样,学生对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又拓展了阅读面。在此基础上,学生认真阅读、体会,逐步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字词关让学生自行解决,养成积累基础知识的习惯。2、如何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结合本文通俗的语言,让学生多读,深入领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指导学生自读,配以切合情境的音乐,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读出来,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新课程的教学,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积累,因此,探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经过思考、探究,学生的情感得到定位,实现了价值观的提升。 客服唯一联系qq 1119139686 欢迎跟我们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