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课件9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43595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课件9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课件9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逍遥游》课件9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写作思路、基本思想。 2、赏析本文奇特的想象,借寓言形式阐述深邃思想的写法。 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字、词、句式,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圆吏,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威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先秦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是庄子的特点,。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 自由自在地活动。,冥通溟,大海。 怒而飞:奋起而飞。,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向我们 展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写鹏的俯仰之境,形象地表现高远的哲学境界 “天地为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彼且奚适也?,学鸠嘲笑鹏高飞远行的壮举,自视甚高,却不知自己也有所待, 显得多么滑稽可笑,深刻说明了万物无论大小,皆有所待, “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汤之问棘”是以典的形式证实:万物皆有所待,有“小大之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章的论证思路:,万物皆“有所待”,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世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游”),什么才是“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 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 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 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五、布置作业:,1、写作训练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要学习勤劳的小蜜蜂,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想做一只快乐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寻找那一朵最美、最香、最甜的花。 请结合课文主旨,为想做蝴蝶的孩子写一篇诗梦相糅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的文章。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