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9《劝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35508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3.9《劝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3.9《劝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3.9《劝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课劝学一、实词1通假字以为轮:_虽有槁暴: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君子生非生异也:_点拨“”通“煣”,使弯曲。“有”通“又”。“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2一词多义明绝强假点拨形容词,明达/名词,智慧横渡,横穿/终止/隔绝/到了极点/极,非常强健/强有力的弓/有余/读qin,竭力,勉强借助,利用/宽容/借/假装3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_假舆马者 古义:_今义:_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今义:_金就砺则利古义:_今义:_点拨古义: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古义:蟹腿。今义:跪下。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指黄金。4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木直中绳,以为轮: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点拨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二、虚词1焉2而 3于 4者5之点拨1.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兼词,在哪里/语气助词,可以不译/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2.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3.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4.特指代词,表的人或物/助词,表停顿,不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5.代词,它/助词,不译/凑足音节,不译三、句式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点拨1.非也,表示否定判断。2.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3.“寒于水”即“于水寒”,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4.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5.定语后置。 四、名句积累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五、课文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利用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3劝学的说理性很强,但作者并非正襟危坐,枯燥地论道,而是巧妙设喻,显示出“鲜”“活”的特点,你能说一下吗? 点拨“鲜”,是说比喻的内容通俗明了,毫无陈腐的学究气。荀子善于发掘生活的宝藏,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生活化的比喻之中,连类比物,启迪思考,使读者很容易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如文章开始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都来自生活,充满了智慧。“活”,是说比喻的形式多样。有的正面切入,直陈观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反面迂回,论证道理,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同类并列,反复强调,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有的正反对照,蕴涵深意,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的单独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领会,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全文比喻众多,变化多姿,毫无罗列重复之感,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气势恢弘,说理流畅,内容形式和谐统一。4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点拨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一、中心主旨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二、写作特色1排比句式。劝学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文章第4段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这样的排比句式既富有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还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2对比手法。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三、结构图解四、古今对译 (45分钟,9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绳(zhn)槁暴(p)以为轮(ru) 金就砺则利(l)B跂而望(q) 须臾(y) 参省乎己(xn) 靛青(dn) C跬步(u ) 蓼蓝(lio) 生非异也(xn) 骐骥(j)D锲而不舍(qi) 驽马(n) 金石可镂(lu ) 蛟龙(jio)答案A解析B项“跂”应读q,“靛”应读din 。C项“跬”应读ku。D项“镂”应读lu。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C一狼洞其中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B解析A、C、D三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动词用作名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他日,见于王,曰:“”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蚓无爪牙之利D木直中绳,以为轮答案A解析B项“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C项“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多比喻帮凶。D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4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 解析A项停止/罢了。B项横渡/隔绝。C项都是助词,帮助提顿、判断。D项连词,转折关系/连词,承接关系。5默写。(1)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2)_,朽木不折;_,金石可镂。(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答案(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2)锲而舍之锲而不舍(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D 解析A、B、C三项兼词,相当于“于此”。D项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7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B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圣人的思想境界也自会具备。C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孔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D积累善行,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答案A解析B项“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错。C项“孔圣人的思想境界”错。D项“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错。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的道理。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答案C解析C项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应当坚持不懈。9翻译下面的语句。(6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案(1)所以不积累每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2)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朽木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三、课堂延伸(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醉书斋记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紧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戴帽子。刘伶断饮:刘伶戒酒。晋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答案D解析D项“赚”应解释为“诳骗”。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C解析A项两个“以”相当于“而”,连词。B项两个“者”译为“的人(或事)”,代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不译;第二个“之”为代词。D项两个“与”都为介词,译为“跟”。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3分)()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BCD答案B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表明藏书的情况,描述读书的动作,表明悔于“醉书”,与表现“醉书”无关。故排除A、C、D三项。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癫狂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答案B解析B项“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判断不当,原文中说“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并非拒绝会见客人。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家人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答案(1)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2)家中窥见(这种情况)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3)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誓言。 解析(1)句中一要注意句式“竹床一”为定语后置句,“坐以之”为状语后置句;二要注意“以”的用法。(2)句中“”“骇愕”“测”“所指”是关键,只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正确翻译此句并不难。(3)句中要译出“因”当“于是”讲,“诚”当“确实”讲,“不异”当“没有什么区别”讲,“旋”当“刚刚”讲,“且”当“又”讲,“畔”当“背叛,违背”讲,理解上下文,句意要明确,表达要流畅。参考译文在堂屋左侧打扫干净一个房间,作为书房。明亮的窗户,白色的墙壁,很恬淡安静的样子。(屋内)摆有两张几案,一张放笔墨,一张放香炉、茶碗之类。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躺卧。书架书筒各有四个,古今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麈尾等各种杂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早晨刚一起床,我帽子还没有戴就去抹掉桌上的灰尘,给砚台加些水,把墨和丹砂铅粉研磨好,将笔蘸足墨汁做好准备。然后随便拿出一卷书坐下来翻阅。不久读到心领神会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畅快淋漓地写些感想体会,上面的字大半因此看不清了。有时候,我或唱或叹,或笑或哭,或生气骂人,或郁闷难受,或大呼痛快,或深感惊异,或躺下思考,或起身狂跑。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于是私下相互议论,等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酒端茶来,我都不知道拿来喝。有时不小心碰到杯子,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生气地责骂,之后婢女就不再端来了。有时过了用餐时间还没吃饭,下人们没有敢来催请的。只有妻子时常透过门帘观察我,找到机会才进来,说:“到午时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可以。妻子出去后,我又忘记了。汤和肉都凉了,再加热等候,这样子得好几遍。等到吃饭了,我仍然带着一本书一起去,边吃边看。汤菜虽然凉了,或者快要变味了,我也觉察不出来。甚至有时误拿一双筷子随意圈点所看的书,许久才发现不是毛笔。见此情景,妻子和奴婢们没有不偷偷发笑的。晚上我常常要坐到午夜时分,回头看看书童下人,没有谁在旁边。不久身边却有鼾声响起,起身一看,原来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来访,帖子送进来后,碰到我正专心校对书籍,没有立即会见。客人等久了,就很生气地责骂我,或者把原来的帖子要回去,对此我也都不知道。大概我性格严厉急躁,家里人禀告情况时间不恰当,我就把他(她)骂出去,而对事情的急缓也不再过问,因此仓促间没能告诉我。家里盐米等琐细的东西,都是我妻子操持,很有条理。我因此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读书的嗜好就更加怪僻了。有一天我忽然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对书的痴迷,就跟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您不会是效仿刘伶戒酒的方法,只是骗取我的酒肉,填饱自己的肚子吧?我也只是看着您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罢了,不能帮您实现您的打算的。”听了妻子的这番话,我惊疑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誓言;再说,我嗜好诗文,不是比沉溺于女色更好吗?于是笑着回答她说:“按你说的办,也很好啊。”于是不再立誓戒除,而采用她话语的意思,来给我的书斋取名叫做“醉书斋”。四、语言运用(12分)1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夜雪初霁读到朝暾甫上。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叹人生苍凉,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岁月寂然运行中,心灵因书时而大恸,时而微喜,时而寒霜彻骨,时而微风拂面,一波三折,百转千回。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正确排序是_答案解析“读书”是全段的中心话题。句是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读书是一种智慧的行为,所以“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好的习惯”。故先后;句阐述第句,分别从读书的时间和内容谈到读书的感受,故先后。第句“都不失为人生之快事”总结全段。16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张扬厉,说理透辟,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请写出劝学中你最喜欢的名句,然后说说喜欢的理由。(4分)名句:_理由:_答案(名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理由:)这个名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17劝学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有的地方形成了“博喻”。“博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强调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一连串比喻,即为“博喻”。请写一段运用博喻修辞格的文字。(4分)答案示例一: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示例二: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五、随堂练笔(30分)18劝学中所讲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确实启发了人们的思考,让人们切实理解了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在实际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与他人交流,需要将我们对生活的体悟表达给别人,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语言确是我们应该思考和锻炼的问题。本文的比喻手法、对比论证堪称典当,请你以“谈学习”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用上比喻手法及对比论证。答案略。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