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解剖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331329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解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脊柱解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脊柱解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区解剖,1,一、境界,包括:项部、背部(胸背部、腰部)和骶尾部 项部:上界:上项线;两侧斜方肌前缘 背部(胸背部和腰部):两侧腋后线 骶尾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 广义背部是指躯干的背侧(脊柱区),2,3,二、体表标志,椎骨棘突定位: 颈7: 胸3: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 胸7: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 腰3:脐平面 腰4: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骶2:两侧髂后上棘连线 骶中嵴和骶管裂孔 骶角:为判断骶管裂孔标志 尾骨尖 第12肋、第11肋 竖脊肌,4,三、脊柱vertebral column,由椎骨和椎骨连结组成 (一)、椎骨vertebrae : 组成:幼年椎骨33块,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椎5(成年融合成1块骶骨) 尾椎34(成年融合成1块尾骨)。,5,椎骨一般形态: 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1、椎体vertebral body: 位于前部,短柱状,表面密质较薄,主要由松质构成。负重主要部分,易发生压缩骨折。 2、椎弓vertebral arch: 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椎孔vertebral foramen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6,7个突起: 棘突spinous process1个 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对 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下关节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7,各部椎骨的特点: 1、颈椎cervical vertibrae: 椎体小,横断面呈椭圆形。第37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为Luschka关节。可使椎间孔狭窄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有椎动脉通过。颈6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动脉结节。 棘突末端分叉。 关节突面近似水平位。斜行或横行暴力下易导致脱位,很少骨折。,8,颈1寰椎atlas: 呈环状,由前弓、后弓及两侧块。无椎体,无棘突,无关节突。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dental fovea。前面有前节结。,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groove for vertebral artery。后面有后节结。 侧块连接前后弓,上面为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为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横突长有横突孔。,9,颈2枢椎axis: 椎体上面有齿突dens of axis。齿突前面有关节面。两侧有上关节面。 椎上切迹浅,椎下切迹深。 横突短,只有一个节结 棘突大末端分叉。,颈7隆椎vertebra prominens: 棘突长,末端不分叉。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10,2、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椎体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costal fovea。 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关节突关节面几呈冠状位。暴力后易骨折,不易脱位,11,3、腰椎lumbar vertebrae: 椎体大 椎孔呈三角形 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且上一椎骨的下关节突为下一椎骨的上关节突所抱拢。不易发生单纯脱位,往往合并一侧关节突骨折。 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后伸。,12,4、骶骨sacral bone: 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 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 岬promontory:为骶骨底中分的向前的隆凸。 4对骶前孔anterior sacral foramina 4对骶后孔posterior sacral foramina 。 骶管sacral canal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 骶角sacral cornu。 耳状面auricular surface 5、尾骨coccyx:尾骨尖,13,颈肋 腰肋 腰椎骶化:可引起慢性腰痛 骶椎腰化:可引起慢性腰痛 脊柱裂:两侧椎板后端不融合,常见于腰骶部。内容物可由此膨出,14,(二)、椎骨连结: 1、椎体间的连结: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纤维软骨板(颈1、2之间除外),成人23个。外周部为纤维环,中部为髓核。 胸部薄,颈部和腰部较厚。 颈部和腰部前稍厚,后稍薄,而胸部前稍薄后稍厚。 椎间盘脱出多见于腰部,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颈部。 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与椎体附着牢固,与椎间盘结合疏松。为纵行长韧带。限制脊柱过伸。 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与椎体结合较松,与椎间盘结合紧密。为纵行长韧带。限制脊柱过屈。,15,2、椎弓之间连结: 黄韧带ligamenta flava:连于相邻两个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黄色弹性纤维构成。为短韧带。 棘间韧带interspinal ligaments:连于相邻两个棘突之间的韧带,短韧带。前连黄韧带,后移行为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连结各棘突尖的韧带。纵行长韧带。 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 jionts:由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属于平面关节,作轻微滑动。 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横突间韧带:,16,3、寰枢关节atlantoaxial jiont: 包括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 寰枢正中关节:由寰椎齿突凹与齿突构成,齿突后为一滑膜囊。寰椎横韧带,及其上、下束构成寰椎十字韧带,限制齿突后移。当暴力引起韧带断裂时,齿突后移压迫脊髓,将引起严重后果。翼状韧带,有限制头部过渡前俯和侧旋的作用。齿突尖韧带。 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 运动:垂直轴,旋转 4、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 jiont: 由枕髁与寰椎上关节面构成。 寰枕前膜、寰枕后膜、寰枕外侧韧带 属于双轴性椭圆关节。作头俯仰和侧屈。,17,18,19,6、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前面观: 后面观: 侧面观:4个生理弯曲: 颈曲cervical curve:凸向前,为后天。 胸曲thoracic curve:凸向后,为先天。 腰曲lumbar curvature:凸向前,为后天。 骶曲sacral curvature:凸向后,为先天。 运动: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颈腰部运动灵活,损伤较多见。,20,颈椎光片,21,腰椎光片,22,胸廓thorax: 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连结构成。 1、肋椎关节costovertebral joint: 肋头关节: 肋横突关节:,2、胸肋关节sternocostal joint:,23,钩椎关节: 第37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又称为Luschka关节。 可使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 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的1/41/5 颈部、胸上部较薄、腰部较厚 颈部、腰部前厚,后薄;胸部则相反 成人椎间盘供血差,易变性,而且易受结核菌感染而坏死。 过渡劳损可引起纤维环破裂,形成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以腰45多见。 颈部椎间盘易出现慢性萎缩,导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唇形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由于病变是组织变性而不是炎症,故称颈椎病。有时整个纤维环萎缩变性,骨化,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相互摩擦,产生唇形增殖,最后形成一个环形骨嵴,压迫脊髓。产生脊髓受压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肢体痉挛性瘫痪。,24,关节突关节: 颈部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关节囊较松弛,易脱位 胸部几乎呈冠状位,不易脱位 腰部几乎呈矢状位,不易发生单纯性脱位 黄韧带: 发生肥厚(可能与慢性连续性损伤有关),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 寰枢关节: 寰椎横韧带损伤,齿突后移位,压迫脊髓,后果严重。,25,四、脊柱区的软组织,(一)、皮肤和浅筋膜: 皮肤较厚,汗腺、皮脂腺较丰富 浅筋膜脂肪较多,较致密,与皮肤紧密相连 (二)、深筋膜: 分浅、深两层 浅层:覆盖在斜方肌和背阔肌表面 深层:项区为项筋膜,胸背区和腰区为胸腰筋膜。 项筋膜:斜方肌深面,包裹夹肌和半棘肌 胸腰筋膜: 后层:竖脊肌后面 中层: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后、中两层包裹竖脊肌形成竖脊肌鞘 前层:腰方肌前面,26,(三)、肌层: 分4层: 第1层:斜方肌、背阔肌 第2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3层:竖脊肌、横突棘肌 第4层:椎枕肌群、腰方肌、腰大肌、脊柱两侧的短小肌肉。 斜方肌 枕下肌:,27,第1层:斜方肌、背阔肌 1、斜方肌trapezius: 作用:使肩胛骨上提,下降,向脊柱靠拢。肩胛骨固定,可使头后仰,一侧收缩,颈向同侧屈,面部转向对侧。 2、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作用:可使肱骨内收、旋内、后伸。上肢固定,可引体向上。,28,第2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1、夹肌:头夹肌、颈夹肌 2、肩胛提肌: 3、菱形肌: 4、上后锯肌、下后锯肌,29,第3层:竖脊肌、横突棘肌 1、竖脊肌: 髂肋肌: 腰髂肋肌 胸髂肋肌 颈髂肋肌 最长肌: 胸最长肌 颈最长肌 头最长肌 棘肌: 胸棘肌 颈棘肌 头棘肌 2、横突棘肌: 半棘肌 多裂肌 回旋肌,30,枕下肌: 1、头后大直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下项线外侧部 2、头后小直肌:位于头后大直肌的内侧,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下项线内侧部 3、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斜向内上,止于下项线以上的骨面 4、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斜向外下,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参与头的回旋和后仰运动 枕下三角: 三角内有寰椎后弓、椎动脉、第1颈神经、枕大神经等。,31,32,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上界:第12肋下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底:腹横肌起始部腱膜 腱膜深面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腰方肌和肾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外侧界:腹外斜肌后缘 内侧界:背阔肌下缘 右侧腰下三角的前方有盲肠、阑尾,33,34,35,(四)、血管和神经 血管: 项部深层的血管: 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分4段: 第1段:穿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 第2段:穿行横突孔内。内侧与椎体相邻,后面与颈神经前支邻接,全程被椎静脉丛包绕,老年人椎动脉的该段可出现迂曲,颈椎体骨质增生,可压迫椎动脉,影响血流。 第3段:出寰椎横突孔后穿寰枕后膜入椎管之前 第4段:位于颅内 枕动脉、肩胛背动脉、颈深动脉、颈深静脉 胸背部:肋间后动脉等 腰部:肋下动脉、腰动脉等 骶部:臀上动脉、臀下动脉等,36,37,神经: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肩胛背神经 脊神经后支: 自椎间孔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1、颈神经后支: C1后支:枕下神经 C2后支:外侧支为肌支;内侧支枕大神经分布枕部皮肤 C3后支:外侧支为肌支;内侧支第3枕神经分布于枕外隆凸附近皮肤 2、胸神经后支: T16后支:内侧支为皮支,外侧支为肌支 T712后支:外侧支为皮支,内侧支为肌支 T2后支的皮支最长,可达肩峰,其他皮支依次细小,并逐渐斜向外下方 T12后支的皮支可越过髂嵴分布于臀部皮肤,38,39,3、腰神经后支: 腰神经后支分出后向后行,经骨纤维孔至横突间肌内侧缘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内侧支在下位椎骨上关节突根部经纤维骨管至椎弓板后面下行,分布于深肌和关节突关节。 外侧支在下位横突背面进入竖脊肌,然后在不同部位穿胸腰筋膜浅出斜向外下行。L13后支外侧支除支配竖脊肌外,其皮支跨过髂嵴分布于臀上部皮肤为臀上皮神经。有时由于外伤等因素,可引起腰腿痛。 骨纤维孔:又称脊神经后支骨纤维孔 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方向垂直。 上外侧界:横突间韧带内侧缘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上缘 内侧界: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体表投影:位于同序数腰椎棘突外侧的,腰1平面正中线外侧约2.3cm和腰5平面正中线外侧约3.2cm连线上。,40,骨纤维管:又称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 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内,自外上斜向内下。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下壁:副突。 有时后壁韧带骨化,形成完全骨管。 体表投影:位于同序数腰椎棘突外下方的,腰1平面正中线外侧约2.1cm和腰5平面正中线外侧约2.5cm连线上。 可见,腰神经后支及其分出的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都分别经过骨纤维孔、骨纤维管或穿过胸腰筋膜裂隙。正常情况下,这些孔、管和裂隙对通过其内的神经、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孔道细小,周围结构缺乏弹性,且腰部活动度大,故在病理情况下孔道变形、变窄,压迫血管神经而导致腰腿痛。,41,42,4、骶神经后支和尾神经后支: 上4对骶神经后支出骶后孔,S5后支出骶管裂孔。 S13后支的内侧支细小,外侧支为臀中皮神经,分布于臀中部皮肤。 S45和尾神经的后支均细小,不分内、外侧支,它们连结成襻,分布于尾骨后面的皮肤。 各脊神经后支的行程与关节突关节关系密切,而且都行于背部深肌的肌纤维或腱纤维之间,常因横突或关节突肥大,背部深肌劳损、撕裂,肌纤维、腱纤维或韧带的肿胀,使脊神经后支受压,张力增加,导致腰痛。,43,44,五、椎管,由24块椎骨的椎孔和骶管连接而成。 上:经枕骨大孔通颅腔 下:达骶管裂孔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 两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颈段、腰段椎管较大,近似三角形;胸段椎管较小,近似圆形。由于胸段较窄,所以此部椎体结核或椎管内肿物,以及脊柱骨折等,易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而发生截瘫。,45,46,椎管内容物: 脊髓被膜: 硬脊膜:硬膜外隙(腔)硬膜下隙(腔) 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腔) 软脊膜: 脊髓 椎静脉丛,47,48,椎间孔与脊神经 枕骨与寰椎间,寰枕关节后面与寰枕后膜前缘间形成一孔,穿行C1和椎动脉。 寰枢关节与黄韧带之间形成一孔,穿行C2。 枢椎与颈7间的椎间孔:穿行C3C7 上壁:上一椎骨椎下切迹 下壁:下一椎骨椎上切迹 前壁:椎体后侧部下半、椎间盘外侧面、钩椎关节 后壁:关节突关节囊 形态:似鞋跟在下的鞋底形。各椎间孔大小大致相同,但下部者较小。实际为一向前、下、外方的斜行管道。 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突关节炎等,可使椎间孔出现病理性狭窄,49,颈7至胸12椎间孔: 穿行C8T11 除前界无钩椎关节外,肋头位于其下部,其他均相同。 形态:卵圆形,肋头位于其下部,使下部缩窄。 胸12至骶骨椎间孔:穿行T12L5 边界与胸椎相同,但无肋头。 形态:呈耳形,但下部逐渐减小。 骶前、后孔:穿行S1S4 骶管裂孔:穿行S5CO1 C1C6逐渐加粗,C7、C8和T1几乎与C6等粗,而下部的椎间孔较小。 L1L5逐渐加粗,而椎间孔反而逐渐减小。 粗大的神经通过较小的椎间孔,故下颈部和下腰部神经根受压的机会较多。,50,51,谢 谢!,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