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碑文正面.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9167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母碑文正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母碑文正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礼仪/婚丧致辞 父母碑文正面 父亲(张志德)出身农家,兄弟四人排行老三。幼时窘迫贫寒,衣食无着。八岁即放羊喂牛,打短工,拉长工。伯父叔父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他就支撑家业,下苦力谋生,奉养祖父、祖母、曾祖父、曾叔父。建国后,先后做过生产队长、保管员、贫农代表。母亲(边春凤)祖籍河南省扶沟县白坛镇前张村,家境穷苦。一九四零年家乡遭遇黄河决口之灾,她与家人逃荒离散,只身流落陕西,佣工乞讨,漂泊无所。十八岁嫁到张家。父母贫困结发,相依为命,濡以沫,敬如宾。上悉心孝敬四位老人,使其老有所依,福享至终。下尽心抚养四个儿女,使其寒能身暖,饥能饱腹。三年困难时,忍饥挨饿,糠菜当饭,口中省食,留给儿女。出工之余,养殖猪羊,织布绱鞋,聊补家用。除夕夜,母亲通宵达旦,飞针走线,赶做儿女新年衣。疼儿不知累,爱女未得闲。犹如大树无言,羽庇荫护,草生苗长。父母勤劳聪智,善良刚正,摇楼播种,纺织裁缝,无不精通娴熟,剪纸绣花,更为奇巧,誉为把式巧手。与相邻和睦相处,重谦让,乐助人。东家建房,父必到场;西家嫁女,母定帮忙。犹如小溪无声,涓涓不息,滋润四方。父母终生为农,只字不识,极富远见,深明知书达理之重。为使儿女读书,卖羊奶,攒鸡蛋,白日出工,夜晚加班,浆染纺织,筹措学费。犹如老牛无语,默默舐犊情,殷殷望子成。父母心明,教子有方。素常温言鼓励劝导,从不恶语叱骂责打。教之立志高远,发奋上进;教之勤谨做事,善始善终。儿女成才后,又告诫教诲,警示声声。及至病榻临终,仍谆谆教儿,廉洁奉公,善待人生,无愧苍天厚土、列祖列宗。言传身教犹如巨书无字,义理精邃,令人忆念,受益无穷。父母一生,饥寒交迫,颠沛流离。苦难的一生虽无耀眼之辉煌,然勤劳纯朴,慈祥敦厚,淡泊寡欲,坦荡无邪。从世而言,可谓凡人,极其普通;从家而言,可谓伟人,极其崇高。是儿女永远的楷模。娄敬苍苍,漆水泱泱,父母之德,山高水长。岁月易逝,缅怀无疆,草木荣枯,慈恩永芳!永寿县中学高级教师 王 * * 撰文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 王 鹰 丹书岁 在 癸 未 二 零 零 三 年 孟冬碑 文陈公讳人瑞,平舆县射桥镇单老村委陈庄人。其父讳能云,母韩氏,兄大先,嫂赵氏。陈公出身贫寒之家,晨出暮归,以事田亩,笃行孝悌之道,恪尽养育之责,为人忠厚,乐善好施。躬耕之余,亦施泥瓦工匠于乡里,而不取分文回报,为人称道,享寿八十有七。太君毕氏,孝敬公婆,昼耕夜织,相夫教子,堪称贤德。邻里是非口角,出面调解,必化干戈为玉帛。由是亲邻和睦,有口皆碑。一九四八年国军十一师过境,拉陈公为民夫。毕氏闻讯后急赴军宿处,婉求其长官,告以家中实情:公公病故急待安葬,婆母卧病在床需要侍奉,四个幼儿嗷嗷待哺,丈夫走了必将家破人亡。语毕,长官开出路条,放陈公归,家得以安。孰知天不假寿,竟于五十五岁时驾鹤仙去,不亦痛哉!而今家道昌盛,四子有成。长子茗生长期担任射桥乡信用社副主任,已故。次子道生担任村支部书记多年,亦故去。三子振生担任本村生产队长和大队干部多年,得到村民普遍好评。四子香亭历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卫生局长、县计经委主任兼党组书记等职,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退休后创办平舆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出任会长和市炎黄研究会副会长。组织成立县陈氏文化研究会,出任会长和省陈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并率蕃公后裔对平舆陈氏宗谱进行续修。其家族五世同堂,子孙辈计有一百一十四口之众,处级干部二人,科级干部八人,大学生十一人,人才济济会于一堂,报效祖国造福桑梓,令人不胜羡慕。为彰显老人之功德,谨立碑铭志以为恒念。如二老有知,必当含笑九泉。笔者行书于此,感而诗赞曰:自古孝忠出义门,蕃公后裔世人钦。多行善举何须报,应有福荫惠子孙。平舆县作家协会主席张留坡撰文并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