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201286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古代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的演进(1)春秋时期,农具开始出现。(2)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3)曹魏时,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4)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出现了犁。,铁,铁器,翻车,筒车,曲辕,2.水利兴修(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2)秦朝时,兴修,沟通了湘水和离水。(3)隋朝时,开通了、和,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4)唐朝设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桔槔,芍陂,都江堰,灵渠,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专职官员,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都已种植。(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和。(4)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的种植面积扩大。,五谷,玉米,甘薯,经济作物,古代农业经济重心在宋代完成南移,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2)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充实了劳动力,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3)政治中心南移,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4)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夏、商、西周的手工业(1)青铜铸造,二里头遗址中发现夏朝青铜器,商朝鼎,西周的青铜礼器。(2)玉器加工和纺织业发展。(3)商周陶瓷业和周朝漆工艺也有较大发展。2.春秋战国的手工业冶铸业划时代的发展;战国漆工艺也有新成就;煮盐业、酿酒业发展;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司母戊,考工记,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1)纺织:为主。曹魏在襄邑、洛阳专设织造机构;吴国育出八辈之蚕;蜀锦行销吴、魏。(2)冶铁:北魏相州以造军刀著称,炼钢技术相当成熟,发明了生、熟铁合炼成钢的。(3)制瓷:南方盛产,其技术后来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为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4)造纸:纸张白度增加,平滑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丝织,灌钢法,青瓷,白瓷,洛阳,长安,4.隋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产地分布广。(2)生产规模大,产量多。(3)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4)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的风格。5.明清手工业的进步(1)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2)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3)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4)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外来,分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有哪些?答案(1)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技术领先、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3)经营形态多样,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古代商业的艰难发展1.古代国内贸易的发展,中原,南方,开元,邸店,柜坊,农村,2.古代对外贸易的概况(1)汉代:中国的丝帛锦绣经运到西亚、大秦,经“”运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与朝鲜、日本、越南有贸易往来。(2)唐朝:在广州设管理外贸,唐同朝鲜、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各国、中亚、西亚、欧非各地都有贸易往来。(3)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和。(4)清朝:实行、禁止海外贸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市舶使,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闭关政策,3.古代城市的发展(1)春秋战国:齐国、赵国、楚国等都是繁华的商业中心。(2)魏晋南北朝:不少城市遭破坏。(3)隋唐:、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业大都会,扬州、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都市中心,扬州后来居上,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和“扬一益二”之称。(4)明清: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临淄,邯郸,郢,长安,洛阳,成都,考能提升主题:提取信息阐释事物的能力【典例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方法指导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词:时间限制词“商朝”和角度限制词“农耕生产”。B、D两项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生产状况,与题干中“商朝”不符,可排除;A项反映的是商朝奴隶的悲惨遭遇,与题干中的“农耕生产”不符,也可排除;甲骨文记录了祭祀、战争、渔猎、农事等。,C,【典例2】(齐)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我国丝织业水平世界领先B.齐国重视发展丝织业C.当时丝织业水平很高,品种丰富多彩D.齐国的丝织品闻名全国方法指导B、C、D三项符合材料内容,以材料中看不出与A有关。,A,考向预测考向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示例1】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贵人御馔,尽供胡食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喜吃胡瓜、胡桃、甘薯妇女盛行穿男装A.B.C.D.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决。其中饮茶之风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盛行,而甘薯是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因此都不符合。排除带有的选项即可。,C,考向二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与抗害救灾问题【示例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都江堰集抗旱排涝两种功用于一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材料信息“水旱从人”“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说明A正确。B、C、D项与题意不符合。,A,一、选择题1.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以上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懂得沤制绿肥懂得杀虫灭害强化社会治安A.B.C.D.解析诗句反映的主要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内容,与“强化社会治安”无关。,B,2.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能力,为隋唐时期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为汉代二牛一人犁耕法;为三国时马钧发明的翻车;为隋唐时江东出现的曲辕犁。,答案C,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奠基时期是在()A.六朝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六朝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这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是开始南移(安史之乱后),南宋时期是完成南移,明清时期南移状况得到进一步巩固。,A,4.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101件,华南占111件。这说明()A.南方水利技术超过北方B.南方农业地位上升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D.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不能从水利工程数量这一因素说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B,5.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图一骨耜图二甲骨文中图三战国时的“田”字期的铁口犁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图二所反映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后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图三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在耕作方式上已使用铁犁,A.的说法正确,的说法不正确B.的说法正确,的说法不正确C.的说法都正确D.的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骨耜”是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的生产工具,甲骨文中的“田”字表明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铁农具在战国时期逐渐推广。答案C,6.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战国时期已经有私人手工业当时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手工业者受到歧视A.B.C.D.解析从韩非子中的这个故事,我们看不出手工业者受到歧视。,D,7.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看到标有“景德镇”字样的瓷器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翻车灌溉解析标有“景德镇”字样的瓷器出现于北宋,B项是隋唐时期的史实,翻车在三国时期应用。,C,8.(2008苏州测试)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民更加勤劳B.耕犁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解析劳动工具的革新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B,9.(2009南阳一模)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孔雀东南飞主要描述的是丝织者的辛苦和丝织品的广泛使用,C项最符合材料信息。,C,10.杜甫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关于唐朝陶瓷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B.“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瓷器为主要产于北方的白瓷C.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道路的唐三彩,其主要产地在今天的河南巩义D.杜甫诗中赞美的瓷器属于当时最名贵的越窑秘色瓷解析由诗中“君家白碗胜霜雪”可知杜甫赞美的是白瓷,而秘色瓷是青瓷。,D,11.如果你是唐朝中期的人,你可以()用五铢钱购买青瓷到广州进行对外贸易骑着“驿驴”进行贸易将金银财物存入柜坊A.B.C.D.解析唐初“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所以排除。,B,12.(2009唐山模拟)夜市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以下反映唐朝后期夜市生活的是()A.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D.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解析本题中的B项描写的是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情况,C项描写的是隋唐时京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盛况,D项描写的是唐朝科举考试的情景。,A,13.东京梦华录载:“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解析材料表明北宋都城东京的交易市场宏伟壮观,交易量庞大,这说明了东京商业规模较大。,A,二、非选择题14.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一(唐代)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旧唐书崔融传,材料二(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外,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宋至明清江南市镇数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驿驴”“店肆”可概括出“商旅出行方便”;根据材料二中的“集散型的商业集镇”“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可概括出江南市镇的特点是类型多样。由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政府实行赋役征银制度,促使市镇数量增加。,答案(1)商业状况:贸易地区广;商旅出行方便;商品交易频繁、数量较大。(2)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原因: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三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四,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问要求分析、概括南方经济在晋、唐、宋时的发展。第二问从经济重心转移方面分析重大变化。第三问从环境、劳动力、生产力及政府政策上分析原因。,答案(1)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的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3)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