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3200899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纲解读,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两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论分析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复制及相关计算3基因与DNA、染色体、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4DNA分子多的样性和特异性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相关计算6中心法则的内容及相关内容的区别、联系和应用7基因与蛋白质及性状的关系,学案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基础回顾,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过程。,存活,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_”。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过程。,基础回顾,转化因子,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结论: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_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基础回顾,DNA,DNA,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础回顾,1实验材料:_。2实验方法:_,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_。3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同位素示踪法,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噬菌体,噬菌体,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侵染细菌。,基础回顾,4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即DNA是遗传物质。,高,低,低,高,DNA,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回顾,1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物质是_。(2)实验过程及结果。,蛋白质和RNA,正常,RNA,患病,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3)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_能自我复制,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_是它的遗传物质。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连线),基础回顾,RNA,RNA,答案:cdeab,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考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要点探究,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特别提醒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4点易错分析。(1)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而是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使小鼠致死。(2)在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均转化成S型细菌,而是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不要认为DNA也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开,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类似于PCR扩增)。,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4)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而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类似于转基因技术),即实现了基因重组。,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例】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要点探究,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解析:组:R型S型菌的蛋白质和荚膜多糖,只长出R型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组:R型S型菌的DNA,结果既有R型菌又有S型菌,说明DNA可以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组:用DNA酶将DNA水解,结果只长出R型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一个反面说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C正确。答案:C,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1如下图,甲图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要点探究,跟踪训练,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A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甲图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减弱,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解析: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名师点睛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对照格里菲思的实验,分别用活的S型和R型细菌注射小鼠形成对照,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单独注射和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形成对照。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之间形成对照,而DNA与DNA酶处理产物之间也形成对照。,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考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要点探究,1噬菌体结构及生活方式。,2实验思路及方法。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是DNA特有的元素,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3侵染特点及过程。(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留在外面不起作用。(2)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4实验分析。(1)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了DNA的两大重要功能,即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特点,所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实验过程中离心后,若用32P标记噬菌体,理论上讲,上清液无放射性,但实验结果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有少部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或侵染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5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特别提醒(1)噬菌体等病毒都是严格在活细胞内寄生并繁殖的,人工提供的培养基不能直接培养(并标记)病毒,必须用活细胞(宿主)培养(并标记)病毒。因此“标记噬菌体”必须分两步进行!,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由于DNA、蛋白质中都有C、H、O、N四种元素,因此不能用其对噬菌体进行标记,否则无法判断到底是DNA还是蛋白质进入细菌细胞中。,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要点探究,常见失分探因:对噬菌体亲子代个体与细菌之间同位素标记关系不清(1)因不明确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而不能准确判断15N、32P和35S标记的物质种类。,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因不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及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过程,而不能判断子代噬菌体哪种物质被标记。(3)此类问题还常因混淆标记的生物种类而失误,分析如下:,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要点探究,2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C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5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跟踪训练,D,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解析:35S标记的是蛋白质,噬菌体侵染试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不能进入大肠杆菌的,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子代噬菌体不含有35S,32P标记DNA,进入大肠杆菌,搅拌不充分的话,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故选D。,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考点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要点探究,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生物界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如下表。,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例】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解析:A项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项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项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项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答案:B,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要点探究,3下列四种生物依次可表示噬菌体、肺炎双球菌、植物和动物的是(),跟踪训练,A.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C乙、丁、丙、甲D甲、丙、丁、乙,A,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解析:甲无碱基U,即甲只存在一种核酸,因此甲为噬菌体;乙无细胞壁为动物细胞;丙有细胞壁和线粒体,丙为植物细胞;丁有细胞结构无线粒体,丁为原核生物即为肺炎双球菌。因此答案为A。,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名师点睛(1)一切生物(朊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2)凡细胞生物(不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其细胞中的RNA只是遗传信息表达的媒介。(3)DNA病毒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4)对于整个生物界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网络概览,要点探究,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提能演练,1下列有关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S型菌DNA和R型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高分秘笈,解析:由于S型菌DNA可整合到部分的R型菌DNA序列中并成功表达,故加入S型菌DNA和R型菌的培养基中,既可培养出表面光滑的S型菌落也可培养出表面粗糙的R型菌落,A错误;格里菲思的实验只能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是将S型菌组成物质一一提取并各自单独与R型菌混合,而赫尔希、蔡斯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高分秘笈,2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尿中的水则大多是H218OB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子代中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C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D用14C标记二氧化碳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A,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高分秘笈,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酶的作用下,H与18O2结合生成H218O,H218O又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含有C18O2,尿中的水大多数来自于食物,故尿中的水大多是H2O,少数为H218O,A错误。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合成的原料,故子代中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B正确。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C正确。用14C标记二氧化碳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5和(14CH2O),D正确。,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提能演练,3(2014江苏卷改编)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萨顿用果蝇细胞作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高分秘笈,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并通过豌豆的测交实验验证了两大规律,A错误。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错误。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高分秘笈,4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D,高分秘笈,解析:培养噬菌体需用含活细菌的培养基;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培养后,搅拌离心处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的外壳可能没有与细菌完全分离,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仅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基础回顾要点探究提能演练,栏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