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教学问题.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195971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写作教学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写作教学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写作教学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科学取向教学论观点,何更生安徽师范大学,写作教学现状,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据抽样调查,有52%的初中生写作文时感到“没什么可写”,58.7%的小学生反映他们最困惑的是“常常不知道写什么”;有10%的初中生写作时“不知从何写起”;“有话写不出,表达困难”的在初中生中占18%;有6%的初中生感到写作文“绞尽脑汁,太费力气”;而“喜欢作文,不怕作文”的初中生中只占6%,94%对作文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有46.4%的学生说自己的作文要靠各种作文选帮忙;有25.1%的学生说自己的作文完全是挤牙膏式,写成的文章就是连自己也不满意。,现状分析,根本原因:没有什么可写、不会写、不愿写心理学分析:写作内容知识、写作技能、写作动机教学论分析:三个方面教学问题其一是“写什么的教学”;其二是“怎么写的教学”;其三是“愿不愿写的教学”,教学表现,(一)放任自由:“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鲁迅)(二)一味多练:“我们手中的笔,就象工人手中的锤子、农民手中的锄头、战士手中的枪杆一样,要经常使用才能熟练。所以要勤练笔,不能懒笔。”(三)指导低效:只有写前指导和写后讲评,没有写中指导。,教学策略设计,基本思路:以科学取向教学论为依据,设计写作教学策略一、科学取向教学论基本观点(一)以学定教(二)学有定规(三)教有定法二、科学取向教学论在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一)必要性-哲学教学论的局限(二)可能性-已有的研究及成效,“写什么”教学策略,一、“写什么”之心理分析即文章主题知识,包括概念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本质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包括名称、事实、事件、态度等,以表象、命题和命题网络以及综合性知识图式表征。,“写什么”教学策略,(一)根据学生已有的主题知识命题叶老:“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除夕夜新年联欢会笔架山之行我的同桌我的左邻右舍班长二三事班上的幽默大师我的座右铭(魏书生)童年忆趣难忘的一课学语文一得记一个最熟悉的人夏日星空杨浦中学导游某某电影片段秋色图运动会一角(于漪),“写什么”教学策略,(二)根据图式习得原理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图式通过两个以上例子习得:例子-比较-概括-图式1、在生活中学习,丰富直接经验(魏书生带学生到双台河边返校写春到双台河;5位同学上讲台让学生观察后写五双眼睛;于漪带领学生参观一大会址、金山石化)2、在书本等媒体中学习,丰富间接经验(赵谦翔让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每个学生都自编了一本厚厚的东方时空感悟文集),“写什么”教学策略,(三)创设情境,激活知识创设真实情境;创设虚拟情境;创设语境激活词汇。(邓泽棠指导写卖菜,首先通过播放录像、展示幻灯片创设菜市场的繁荣兴旺情景,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体验瓜菜、肉类的形、色、味、大小、鲜嫩等,在激活主题知识的同时也诱发了语象,检索了词汇)(四)对话交流,促进提取。提问、讨论、呈现资料、示例、提示(关于“苹果”的写作),“怎么写”教学策略,一、“怎么写”学习结果分析即程序性知识,包括写作技能和写作策略性知识。1、写作技能:(1)基本技能遣词造句技能。(2)高级技能布局谋篇技能。2、写作策略:(1)有效的方法:审题方法、构思方法、选材组材方法、修改方法。(2)对写作过程的监控:为何而写?何时写?和谁合作写?用什么工具写?等等,“怎么写”教学策略,二、“怎么写”教学模式建构(一)举三反一(图式理论)程序性知识(概念和规则)通过例子习得。要同时或连续呈现两个以上“例文”(或例语)引导学生比较概括。(于永正和薛法根老师的教例)(二)举一反三(技能学习理论)程序性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练习和变式练习。技能技能要多练反复练;高级技能要变式练。(三)“举”一“反”一(评价理论)对学生的习作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怎么写”教学策略,三、“怎么写”教学方法设计(一)明确目标确定要学的写作规则(知识树;周计划)(二)学习例文2篇以上例文概括出写作规则(贾志敏)。(三)变式练习围绕所学的规则进行写作练习(教例)(四)反馈评价教师、学生、自我评价(袁浩)。(五)修改完善自改、互改、师改(局部完善),余论:关于“想不想写”教学,一、“不想写”的根源在于“不能写”和“不会写”,因此,进行写作技能和策略教学是根本。二、“不想写”与“不知道写什么”也有密切关系;所以要加强主题知识教学。三、“不想写”与不喜欢写(情感态度)正相关;要注重写作动机激发(观察学习榜样学习法、亲历学习成功体验法),谢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41000whhg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