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87192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 A . 保留了猿的特点B . 使用打制石器C . 人工取火D . 过群居生活2. (2分)“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 . 圣人B . 元谋人C . 北京人D . 河姆渡人3. (2分)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 )A . 早期智人B . 晚期猿人C . 南方古猿D . 北方古猿4. (2分)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山洞里,即“穴居”,而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居民却能过着定居的生活。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学会制造房屋B . 能够掘井引水C . 原始农耕经济得到发展D . 自然环境的变化5. (2分)考古工作者发现一处约7000年前的遗址,那里的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这处遗址是( )A . 河姆渡遗址B . 半坡遗址C . 大汶口遗址D . 夏王朝遗址6. (2分)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 .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 .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 .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7. (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半地穴式房屋、 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 元谋人的生活B . 河姆渡人的生活C . 半坡人的生活D . 山顶洞人的生活8. (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成为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 农作物的出现B . 家畜饲养C . 磨制工具D . 城市的出现9. (2分)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 ) A . 用陶釜盛水煮稻米B . 使用陶器种植水稻C . 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D . 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10. (2分)暑假期间,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 )A . 山顶洞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11. (2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见下图)的头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居民D . 河姆渡居民12. (2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氏族聚落居民是(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居民D . 河姆渡居民13. (2分)下列农作物中属于我国最早种植的是( ) A . 玉米B . 黄瓜C . 水稻和粟D . 西红柿14. (2分)台湾某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炎帝陵 黄帝陵 尧庙 大禹陵A . B . C . D . 15. (2分)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剑D . 铁斧16. (2分)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舜D . 禹17. (2分)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广泛应用铁制农具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 . B . C . D . 18. (2分)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大禹D . 嫘祖19. (2分)夏朝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是( ) A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B . 禹的儿子桀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D .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20. (2分)殷墟(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它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21. (2分)右图所示文物证明了我国哪个地区的青铜文明也有很高成就( ) A . 黄河流域B . 珠江三角洲C . 成都平原D . 东北平原22. (2分)有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日食现象,就在一片龟甲上记录下来,你认为这位天文学家所处的时代应该是( )A . 春秋B . 商朝C . 战国D . 秦朝23. (2分)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A . 韶乐B . 钟鼓之乐C . 祭祀礼乐D . 唐乐24. (2分)春秋时期,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青铜工具的发明与使用B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C . 磨制石器的普遍推广D .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变化25. (2分)“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五霸之首”。这里的“他”是指( )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晋文公D . 秦王嬴政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6.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请回答:(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27. (25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时期。【政治动荡】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社会变革】材料二: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君书更法(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攻势,当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请写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4)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以这一时期的变法为例,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8. (5分)读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说说材料一中北京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况?(2)材料二画像石上的人就是古史传说中的谁?他和神农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被尊奉为什么?(3)材料三中甲骨上的文字最早出自哪一朝代?(4)材料四中的青铜器出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很高水平,写出其名称?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7-5、2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