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8573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科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一、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1、凡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对精神科临床下列的特殊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从而加强防范。 (1)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患者会发生冲动、伤人、自杀、自伤外走等行为,并且有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2)在使用精神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某些不良反应如未能得到及时地识别和处理,亦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3)某些患者缺乏主述,当合并躯体疾病时,如果未观察到亦会导致延迟处理,贻误病情。 (4)某些精神症状如兴奋、躁动、抑郁、幻觉、妄想等,都可影响患者入眠,在躯体处于衰弱状态下接受大剂量的精神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时,亦可发生意外。 2、精神科护士必须严格执行精神病房的各项常规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否则将对发生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3、加强对新入院患者的护理,将患者控制在重症监护室内,24小时有护士监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到床前交接班。 4、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5、每隔15-30分钟巡视病室一次,夜间应巡视到床旁。 6、落实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要重点掌握特级护理及药物反应明显、合并 有躯体疾患、进食不佳等患者的护理要点。 8、患者外出病房时定要有人陪伴,回病房时清点人数。 9、保持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完备适用,护士要熟知急救药品、物品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10、治疗操作时,一定要做好三查七对,发口服药时要看着服下后再离开,以防患者藏匿药物。 二、 住院患者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同时采取一些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患者自伤、伤人或误伤。 2、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行为,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并考虑对患者采取躯体束缚,以防发生意外。 3、必要时疏散相邻患者及家属,以免误伤。 4、对有发生精神症状的患者,应设专人陪护。 5、遵医嘱对症处理。 三、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通知责任医生及护士长。 2、必要时向上级汇报。 3、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发生。 4、嘱家属24小时陪护,做好解释工作。家属如要离开,应及时通知值班的护理人员。 5、多巡视病房,与患者多交流沟通,力争打消其自杀念头。 6、详细交接班,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四、患者发生自伤、自杀的护理应急预案 一、住院患者发生自伤、自杀时,立即就地抢救、通知医生、保护现场、留取影像资料。二、初步紧急处理:1、患者自缢 (1)立即脱开缢套,解开衣领、腰带,平卧、头偏向一侧。若为高处自缢,注意防止跌伤。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情况,记录时间。 (3)实施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待呼吸、脉搏恢复,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等,遵医嘱配合抢救。 (4)组织管理好其他患者,保证安全。2、患者坠楼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外伤情况,记录时间。 (2)视伤情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等,避免移动患者。(3)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初步的处理:止血、包扎。(4)遵医嘱配合抢救。(5)组织管理好其他患者,保证安全。三,抢救成功后,按医嘱给予进一步生命支持和监测:若抢救无效待医生宣布患者死亡后,方可停止抢救措施,并按要求做好尸体料理 四、当病房发生患者自杀时,由病房负责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如家属对解释有疑义时,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调查处理。必要时按相关规定解决 五、参加抢救的护理人员按要求及时书写抢救护理记录,妥善保存亡者病历资料。(当班人员在完成各项记录后方可离岗)。 六、事后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做好记录七、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交护理部存档。五、患者发生触电时的应急预案1、迅速切断电源,关闭电闸,使患者脱离电源,救护者切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触电人体。当找不到总电源时,可穿上胶底鞋,用绝缘物体如布带、被服类套住触电人体,牵拉患者脱离电源;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椅上,用木棍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急救动作要快,患者触电时间越长,后果就越严重。 3、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等抢救,直至复苏成功或医生宣布死亡。 4、抢救结束后,完善相关记录,并组织抢救病例讨论。 六、患者发生噎食的护理应急预案 噎食是患者在进食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当患者发生噎食室息时,表现为:突然中止进食、口中塞满食物、面色及四肢发绀、呼吸停止、抽搐、意识丧失。如果不能及时保证呼吸道通畅,则可因室息而死亡。面对噎食的患者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恢复气道通畅。具体措施如下: 1、发现患者噎食室息,立即呼救并记录时间。 2、立即掏出堵塞在患者口腔及咽喉部的食物,如无缓解则立即行腹拳式冲击法45次(护士站在患者身后,让患者背靠在自己胸前,护士双手从患者背后环抱患者,一手握拳,拳眼顶在患者的剑突下,另一手的手掌按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地向内、向上反复推压冲击,利用胸腔内流的压力将阻塞在咽喉和气管内的食物冲击出来。3 、如上述步骤无效,则立即做好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的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颈部伸直,肩下垫高),配合医生实施抢救。4、抢救成功后按医嘱给予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和监测,并完善相关记录。若抢救无效,待医生宣布患者死亡后完成尸体料理,完善相关记录5、事后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6、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交护理部存档。 七、患者发生吞噬异物的护理应急预案1、评估原因、所吞噬异物的种类、生命体征、意识。 2、初步紧急处理,同时报告医生。(1)检査口腔及咽部是否被异物损伤,观察吞噬异物的位置及种类。(2)若在咽喉部,应设法取出,并做好伤口护理。(3)对吞服不明异物者,或吞服金属类异物者遵医嘱进行X线或B超检查。(4)如吞服药物、有毒液体,遵医嘱洗胃。(5)若吞服较小或比较光滑的异物时,遵医嘱对症处理。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异物排泄情况,有无痛苦的表情、腹胀腹痛、四肢厥冷、出汗、柏油样便等。 4、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完善护理记录。 5、事后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6、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交护理部存档。 八、防范患者之间发生矛盾的措施 1、护士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对重点患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做好巡回护理。发现患者之间有矛盾冲突的倾向时,及时调解,暂时将冲动的双方分开安置,并进行心理疏导。 2、当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发生难以防范的冲动时,护士应及时制止,安抚患者,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3,当患者因发生冲突而导致外伤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并由主管医生将发生的情况及时告知双方家属。 4、做好健康宣教,引导患者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发生矛盾时应互相谅解。 九、患者出现冲动行为的应急预案 1、当患者可能出现冲动行为时,护士应冷静、果断地做出反应,守护在患者身旁,与患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抚患者,避免激惹因素。2、根据患者情况通知其他工作人员(护士、医生、护士长/值班护士长)。 3、当患者出现冲动行为时,护士应及时制止患者的危险行为(对自己或对他人),安抚患者,并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4、当护理人员人力不足,不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控制患者的冲动行为时,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紧急求助。正常工作日是由护理部负责协调,中夜班及节假日时由值班护士长负责。 5 、接到紧急求助,护理部/值班护士长必须立即协调人力支援,支援人员迅速到位。 6、遇重大、紧急事件应逐级上报主管院长院总值班,同时在护理部日常工作记录本/护士长值班本上记录事件发生时间、经过、处理结果。 7、对有攻击行为的患者采取约束保护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注意保护护土的人身安全。 8、护士应完善相关记录。 十、癫痫痉挛发作的护理应急预案 1、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先兆时,就地平卧,取下发卡、义齿,松解衣领扣、腰带,并报告医生。 2、尽快将牙垫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和颊部,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 3、若在进餐时发生抽搐,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食物防止噎食。 4、对抽搐的肢体不能用力按压,以免骨折、脱臼等。 5、在患者癫痫发作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的变化,注意有无室息。 6、待患者痉挛发作结束后,护士应做到(1)检查患者有无外伤,监测生命体征2)整理床单位,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3)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和精神发作,遵医嘱对症处理(4)详细记录发作时间、地点和抽搐情况并交接班。 (5)向患者宣教癫痫的性质、发病机制、特点及相应有效控制措施解除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十一、患者出现外走的护理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外走后,及时通知护士长、病区主任,护理部。夜班或节假日要及时报值班护士长,值班护士长上报总值班。 2、护士长在保证病房安全的同时启动备班人员进行寻找。 3、由医生负责通知患者的家属。 4、事后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对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5、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交护理部存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