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3182120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7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NO.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996.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标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P14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教育部2002.9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孟万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P17,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个人观点:受传统教育中重知识传授的思想影响严重。推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1.增进主观幸福感,2.提高生活满意度,3.开发心理潜能,4.发挥智能优势,5.改善学习力,6.提升自我效能感,7.增加沉浸体验,8.培养创新能力,9.优化情绪智力,10.健全和谐关系,11.学会积极应对,12.充满乐观希望,13.树立自尊自信,14.完善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P15,教育性原则: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差异性原则:尊重差异,因人而异。,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积极主动。,整体性原则:心理整体和谐发展,各种途径协调一致。,保密性原则:保护隐私。,个人观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放眼人的整体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的整体协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以激扬生命、播撒阳光雨露为主的原则;2.以分享欢乐、传播幸福为主的原则;3.以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的原则;4.以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为主的原则;5.以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力优势为主的原则;6.以全员参与、突出自主发展为主的原则;7.以团体训练为主的原则;8.以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为主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P18,个人观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是教,而是育。,1.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学校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结构、亲子关系、教养方式,构建心理“安全网”,共创幸福人生,社区,大众媒体,社会环境,2.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特点:知识性、基础性、活动性、体验性、发展性、主体性观摩:友谊地久天长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2)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己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3)德育渗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4)班主任工作渗透,树立健康的班级舆论,形成支持性的班级风气,情感投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注重激励手段的运用,给学生成长鼓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