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题库.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8058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统计学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口统计学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口统计学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统计学题库一、填空1、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3个方面:人口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模式、人口发展趋势 。2、人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般研究方法和特殊研究方法。3、人口统计指标必须具备3个基本要素:指标名称、指标计量、指标特定范畴。4、按照指标所反映的人口现象的时间属性不同,可分为人口静态指标和人口动态指标。 5、按照指标所反映的人口现象的规模和数量关系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6、按照指标所反映的研究对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各个不同类别的指标族。7、人口数具有确定的时间 、确定的地点和确定的人口范畴等基本特点。8、人口数按其反映的时间范围的不同,有时点人口数和时期人口数两种表现形式。9、平均人口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一定时期的平均规模,是人口研究中最基础的指标之一。10、按统计分析的目的不同,描述人口性别构成关系的基本指标有两种,即性比重和性别比。11、在我国计算年龄的口径基本上有周岁年龄、确切年龄和虚岁年龄3种。 12、人口年龄构成的基本指标有平均年龄、年龄中位数、年龄众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和老化指数。13、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是根据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体中的比重来划分的。 通常采用少年儿童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老化指数和年龄中位数这4个指标把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14、从经济标志出发来研究人口构成可将人口总体划分为在业人口和非在业人口。 15、根据非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构成,有少年儿童人口负担系数、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和总负担系数3种。16、死亡人数常以大写英文字母D表示。在统计死亡人数时,往往需要进一步分析其构成,即可根据死亡人口的性别、年龄和死亡原因等分别予以统计。17、死亡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18、在死亡分析中常同时使用两类指标,即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前者说明死亡的规模,后者说明死亡的速度和趋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19、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20、生命表是研究同时出生的一批人生命过程的分析表,是分析人口生命过程的重要模型。 从生命表的结构看,生命表由7个基本元素组成: 年龄;尚存人数;表上死亡人数;平均生存人数;死亡概率;平均生存人年数累计;平均预期寿命。21、人口迁移必须包括下列三层意思:首先是常住地的改变,临时居住地点的变动只能叫人口流动;其次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动因,从而使人口迁移具有稳定性和永久性倾向,最后是越过特定的地城范围,在我国最小的迁移距离一般规定为乡、镇,在乡、镇内部的人口移动就不算迁移。22、按人口迁移所跨越的行政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23、按人口迁移的经济地域划分,可分为城市间人口迁移、乡村间人口迁移和城乡间人口迁移三类。24、按人口迁移的原因划分,有政治性迁移、经济性迁移和社会性迁移。25、按人口迁移的意愿划分,可分为自愿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26、国际迁移指人口由一国移居到另一国,这不仅要经过原居住国有关机构的批准,还必须取得迁往国专门机构的准许。27、国际迁移是当今世界较为广泛的现象,主要有国际移民、客籍劳工和国际难民等形式。28、按人口迁移居住的时间长短划分为永久性人口迁移和非永久性人口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数量划分为个人或家庭迁移和群体性迁移等。29、迁移数的规模大小主要由迁人人口、迁出人口、净迁移人口及总迁移人口等指标来表明,这些指标是反映人口迁移数的基本指标。30、流动人口(Floating Population)实际上应包括两方面的人口,即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31、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人口流动状况,可以通过人口流动数量、流向、构成和流动特点等指标来进行描述和分析。31、婚姻状况一般分为已婚、离婚、丧偶、未婚等4种状态。32、已婚育龄妇女按拥有的孩子数目可以分为4种情况,即没有孩子、有一个孩子、有两个孩子、有3个或以上的多个孩子,因此可以计算4个孩次比例,即无孩妇女比、一孩妇女比、二孩妇女比和多孩妇女比。33、避孕措施可以归纳为8类男扎、女扎、上环、口服药、皮埋、安全套、外用药和其他方法,其中结扎、宫内节育器和皮下埋植合计起来称为长效避孕措施。34、潜在生育率又可细分为两种指标:粗潜在生育率与净潜在生育率。35、按预测内容划分可将人口预测分为总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预测等。36、按时期长短划分可以将人口预测分为长期人口预测、中期人口预测和短期人口预测3种。37、按预测的地域范围划分可将人口预测分为全国性预测和地区预测。38、按预测的方向划分可将人口预测分为前向人口预测和后向人口预测。39人口预测是对人口未来状态与趋势所作的预测,其基本内容包括:人口总数的预测、人口结构的预测和人口要素的预测。、40、人口总数预测,目的是揭示未来人口规模的大小、发展速度及变化规律。41、人口结构预测,主要是揭示未来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以及人口类型的变化。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的预测是人口结构预测的主要内容。42、人口要素预测,是对引起人口变动的基本要素(如人口出生数、死亡数以及相应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未来趋势作出测算。43、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取得人口资料的方式主要有3种:户口(籍)管理、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44、按照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45、按所包含的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46、按搜集调查资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47、按所搜集调查资料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48、人口经常性登记是一种最基础的人口调查方法,同时它也是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不断发展而延续下来的最重要的人口调查方法。49、人口经常性登记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3大系统:一为婚姻登记系统,由民政部门实施登记和管理;二为以户为单位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登记系统;三为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登记系统。在我国,后两类登记系统,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与管理。50、按调查问卷填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自填式和采访式。51、按问卷回答方式,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52、统计分组的原则有四个,分别是互斥性、穷尽性、一致性和层次性。53、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54、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分为属性分组和数量分组。55、人口统计资料汇总的结果,通过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其中,统计表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56、统计表一般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数字5部分组成。57、统计表按其主词的结构状况可以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58、统计图的种类很多,有条形图、圆图、直方图、线图、箱形图、散点图、人口金字塔图、人口地图等。59、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人口登记阶段、资料整理阶段、总结和分析研究阶段。60、人口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61、抽样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62、统计误差分为两大类,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其中代表性误差又分为抽样误差和偏差。63、按我国现行的教育层次,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5个层次分别进行计算,即小学就学率、 初中就学率、高中就学率、大学和研究生就学率。 64、负担系数又称抚养系数,是研究人口年龄构成与经济活动关系的指标。二、名词解释1、静态指标,也称为时点指标、存量指标,反映某一时点上的人口状态,如时点人口数。它是人口总体连续不断变动过程中的一个横断面、一个瞬间相对静止情况的记录。 2、动态指标,也称为时期指标、流量指标,用于描述一定时期内的人口过程,如出生。它是一定时期内各时点发生的同类人口事件的总和3、绝对数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某种人口现象的总量指标,如我国2010年普查时的总人口数 。 4、相对数指标是由两个具有相同时间属性的绝对数指标比较而得,即其分子、分母必须同为时点指标或同为时期指标。5、时点人口数是一个静态指标,是指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状态下的人口。 6、时期人口数是一个动态指标,是指某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口状态,如一月内的人口状态。 7、性比重指男性或女性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8、性别比指总人口中男女人口数间的对比比例关系,表明当女性人口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9、年龄别性别比指相同年龄组的男女人口数之间的对比比例关系,表明某一年龄组女性人口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相同年龄组的男性人口数。10、出生婴儿性别比是指某年出生的婴儿中男婴和女婴的对比比例关系。 11、虚岁年龄一般是出生后当年就算一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一岁。 12、确切年龄是从出生之日起至计算之日为止所经历的真实日数。 13、周岁年龄(实足年龄)是从出生时起至计算时为止共计经历的整年数。 14、少年人口儿童系数又称少年儿童人口比重,是指15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15、年龄中位数是描述人口总体年龄构成分布状况的一个指标,是按年龄标志把人口总体划分为对等两半的那个年龄数值。 16、年龄众数指人口总体中最频繁出现的年龄值,即在年龄分布上包含人数最多的那个年龄。17、平均年龄是综合反映人口年龄构成一般特征的指标,能说明人口年龄的集中趋势。 18、高等教育普及率通常以每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表示。 19、文盲半文盲率是指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20、就学率是指某一时刻各级学校在学人数与相应年龄人数之百分比。21、在业人口也称为就业人口,是指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那一部分人口。 22、非在业人口指我国城镇中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不能取得劳动报酬的那部分人口。 23、劳动适龄人口指人口总体中处在适合于劳动年龄段内的人口。 24、非劳动适龄人口指人口总体中未达到劳动年龄或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 25、少年儿童人口负担系数(少儿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26、老年人口负担系数(老年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27、总负担系数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适龄人口数之比。 28、出生人数指一定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内出生的、离开母体后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数总和。 29、人口出生率又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表示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所占的比例,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口出生状况的相对指标。 人口出生率计算通常以年为单位,所以又称年出生率。 30、一般生育率,指的是一年中每千名育龄妇女所拥有的活产婴儿人数,反映育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31、分年龄组生育率,又称年龄别生育率或按龄生育率,即年内每千名某年龄组妇女拥有的活产婴儿数。 32、总和生育率是各个分年龄组生育率相加之和。 33、终身生育率是某地区某一时点上已经度过育龄期(年龄超过50岁)的一批妇女平均每人所生育过的孩子数目。 34、所谓的标准化生育率(或出生率等),即按同一年龄结构来计算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生育率(或出生率等),使其生育率具有可比性。35、平均世代间隔年数:反映母女两代人世间间隔的长度,在人口统计学上称为平均世代间隔年数。36、死亡人数即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失去生命的人数总和。死亡人数是一个动态指标对应一段时间,一般用年度作为时间单位。37、粗死亡率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相对于每千人的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以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同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表示,反映该地区人口的死亡强度。38、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Mortality Rate)即指一个人口在一定时期某一年龄(或年龄组)的死亡人数与相应年龄的平均人口数之比。39、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是反映一周岁以内婴儿死亡水平的指标,可用一周岁以内死亡的婴儿数与未满周岁的婴儿平均人数比较而得。40、尚存人数是指某一确切年龄X的人数,或刚进入某一年龄组时的初始人数,通常用lx表示。 41、表上死亡人数是指在生命表上x岁年龄组的死亡人数(非实际死亡人数),通常用dx或者ndx(年龄组组距为n)表示。 42、平均生存人年数是指到到某一确切年龄x岁的一批人(lx),按照某一死亡水平计算的他们在未来可能存活的时间。 43、死亡概率是指已经活到确切年龄x岁的一批人在年龄区间(x,x+n)内死亡的可能性。 平均预期寿命指到到某一确切年龄x岁的一批人(lx),按照某一死亡水平计算的他们在未来可能存活的平均时间长度。 44、净再生产率是指女儿一代接替母亲生育的人数与母亲一代人数之比,其数值的大小说明人口再生产的不同类型。 45、粗再生产率:女儿一代出生的人数与母亲一代人数之比是粗略反映世代繁衍的基本指标,该指标在人口学上成为粗再生产率。46、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当前人口的自然变动情况,通常它由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差得到。 47、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是指稳定人口中固定的自然增长率。 48、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范围内非定居性的移动。49、人口迁移(Migration)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或动机而有意识地改变常住地,从而引起人口地区分布上的变动。50、国内迁移指在一个国家内部,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动。51、自愿性迁移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自愿迁往生活工作条件较好的地区。强制性迁移指利用强制手段、违背本人意愿的迁移。52、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指一定时期内迁入或迁出某地区的人口。53、人口流动指人们由于工作、学习、探亲、旅游等社会经济原因,改变常住地但不改变户籍关系的人口移动现象。54、流入人口指不属于本地区常住人口但又在本地临时居住或停留的人口,也称为外来人口;流出人口指本地区常住人口中暂时外出的人口,也称为外出人口。55、人口流动圈指人口经常流动的地域范围;56、人口流动半径指这个地域范围到其中心点的地理距离。57、初婚率表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人口中初婚事件的发生数。58、一般初婚率表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育龄妇女中初婚事件的发生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初婚强度。59、分年龄组初婚率表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每1000名某一年龄组育龄妇女中初婚事件的发生数,代表了了该年龄组育龄妇女的初婚强度。60、综合初婚率是分年龄组初婚率之和,它表示某一时期人口的初婚趋势。61、平均初婚年龄表示某一年内初次结婚的育龄妇女的平均年龄。62、结婚率表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登记结婚的人数,反映了总人口的结婚强度。63、离婚率表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解除婚姻关系的人数,反映了总人口的离婚强度。64、不婚率是指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全部人口中不婚者人数所占的比重,反映了不婚的强度。65、早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早婚人数与同期初婚总人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反映早婚的强度。 66、晚婚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初婚(包括事实婚姻)的人群中,符合晚婚晚育的人数。 67、早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未到法定婚龄(我国为20周岁)而初育的妇女人数占同一时期生育第一个孩子(初育)的妇女人数的百分比,68、出生孩次率为在某年内出生的婴儿中,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多孩)所占的比重。69、计划生育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出生人数与该地区同一时期总出生人数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即每100个出生婴儿中符合当地计划生育要求的出生婴儿数70、已婚育龄妇女的孩次结构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的已婚育龄妇女中,现有不同孩子数目的妇女占全体已婚育龄妇女的百分比。71、避孕措施构成比是指某地区某时点上使用某种避孕方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占落实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重,通常以百分比表示。72、综和避孕率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通常为年末)上,育龄妇女(或已婚育龄妇女)中落实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占育龄妇女(或已婚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例。73、人工流产例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育龄妇女采取人工方法终止妊娠(不包括自然流产)的例数,反映了人工流产的规模。74、人工流产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工流产例数与育龄妇女人数之比,反映了人工流产的强度,一般以每1000名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数来表示。75、人流出生比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工流产例数与同期活产婴儿数(出生人数)之比,即每出生1000个活产婴儿所对应的人流数,反映了人工流产的强度。76、出生婴儿缺陷率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的所有婴儿中有缺陷的人数之比,通常以万分率来计算。77、自然生育率是指所研究人口中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生育率。78、粗潜在生育率指所研究人口没有计划生育的服务时自行采取避孕措施后的生育率。79、净潜在生育率指部分自行避孕者在有计划生育服务后转向使用计划生育方法后所研究人口的生育率。80、人口预测是根据人口现状以及对影响人口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假设条件,按人口过程变化的规律,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所作的各种测算。81、所谓算数级数推算法,既按照基期人口总数和未来每年固定增加(或减少)的人口绝对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总数的发展趋势。82、几何级数推算法即总人口数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增长(或减少),那么总人口数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或减少),可以用几何级数推算法对未来的人口总数进行预测。83、人口年龄移算法就是根据基年某时点的各个年龄组的人口数按某种生存比例推算未来某年相同时点上的相应年龄组的人口数。84、人口调查是指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特定的调查方法,搜集与整理预定的人口资料,对所搜集的人口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的调查活动。85、人口经常性登记,是指伴随人口事件的发生,人口事件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到指定的人口管理机构或部门进行登记,有关机构或部门通过对各种人口事件的连续观察、登记,把原始资料搜集起来并进行整理分析的全过程。86、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各样本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单位的结构而引起的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绝对离差。三、简答1、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二者的区别: (1)反映人口现象的性质不同,静态指标具有相对对立性,而动态指标具有可加性; (2)取得资料的方式不同,静态指标一般采用一次性的调查方式,而动态指标一般采用经常性登记的方式; (3)指标数值和时间间隔的关系不同,静态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受时间间隔长短制约,而动态指标的指标数值与其统计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2、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 第一,出生婴儿性别比对未来人口的性别构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不同年龄组男女死亡水平的差异和总生育水平的差异也是影响总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因素。 第三,经济因素对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布局不合理和经济开发性移民两个方面。 第四,社会因素方面,对人口性别有影响和损害最大的莫过于战争。3、人口老化和老年型人口是同一概念吗?答:老年型人口是指某一时点上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是一个静态的时点概念;人口老化则是指一个人口总体的年龄结构在一段时期内不断向老年型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时期概念。人口老化的结果是人口逐渐变成老年型的人口类型。4、终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的区别: (1)终身生育率或者说明已经度过育龄期的妇女一生中实际生育数的平均水平,或者说明同时步入育龄期的一批妇女一生的生育水平,这两批人都实实在在地经历了整个生育过程;而总和生育率表示假设的一批妇女其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其生育过程是假设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2)终身生育率采用的是已经度过育龄期的妇女资料,所以能客观地反映妇女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是一种假设意义的生育水平,所以不能揭示一个人实际的生育过程,它会随人口政策或其他突发事件而变化。 (3)终身生育率是同年进入育龄期的一批妇女度过育龄期后的平均生育水平,是这批妇女过去35年期间生育水平的综合反映;而总和生育率代表的是现实某一年的生育水平,因此总和生育率在年度生育水平分析和计划生育工作评价中更具现实意义。5、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的关系: (1)生育模式对生育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晚婚晚育和间隔生育可以降低生育率水平; (2)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改变或调整某一生育模式去实现某一生育水平的目的。 6、生命表在人口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命表的直接成果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 一。 第二,从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生命表的对比,以及生命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死亡水平的变动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平均预期寿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等等。 第三,生命表还是进行人口预测的重要依据。7、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与实际的自然增长率的区别: 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是指稳定人口中固定的自然增长率,它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进行计算的;自然增长率是一种实际增长率,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来计算的。8、在我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有什么社会经济背景?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形成人口流动的客观经济基础;其次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迁移,但不可能限制人口移动;再次,农村改革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有必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最后,城市本身的性质、功能及其与农村的区别,也是形成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9、迁移模型反映的迁移年龄模式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从年龄考察迁移概率,一般在幼儿阶段较高,到初等义务教育阶段下降较快,但该阶段结束又迅速上升,到20-30岁达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到50-60岁退休年龄阶段,又形成一个小的迁移高峰。10、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评估的内容、要实现的3个目标以及要确保的3项投入保障措施分别是什么?(1)评估的内容包括4个方面,即目标、效果、活动、投入保障。(2)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实现的3个目标是:实现计划生育“两个转变” ;稳定低生育水平;满足群众要求。 (3)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要确保的3项投入保障措施包括:人员、机构、设施;经费投入;领导责任 11、计划生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计划生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定量分析生育率发生变化时,计划生育作用的影响有多大,以便决定生育率变化时哪些部分属于计划生育的效果,哪些部分不是。12、计划生育评估的途径有哪些?(1)公共卫生保健方法 (2)社会科学方法(3)经济学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13、潜在生育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1) 实施计划生育地区在实施计划生育前的生育率,以此作为潜在生育率;(2) 估计全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率,并用做潜在生育率;(3) 计算出自然生育率,用自然生育率代替潜在生育率。14、标准化评估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1)分别考察各因素单独变化时造成的粗出生率改变。(2)分析两因素的联合作用(3)修正结果15、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取得人口资料的方式主要有哪3种?(1)户口(籍)管理(2)人口普查(3)抽样调查16、人口调查的特点有哪些?(1)人口调查受的调查人员的影响(2)人口调查可能涉及敏感性调查内容(3)人口调查受到调查对象或应答者的影响17、人口调查的分类有哪些?(1)按照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2)按所包含的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3)按所搜集调查资料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4)按搜集调查资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18、人口调查的作用有哪些?(1)人口调查是认识人口现状的重要途径(2)人口调查是实施人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人口调查是人口统计工作的重要前提(4)人口调查是人口学研究和人口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人口经常性登记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3大系统:一为婚姻登记系统,由民政部门实施登记和管理;二为以户为单位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登记系统;三为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登记系统。在我国,后两类登记系统,由公安部门负责实施与管理。20、按调查问卷实用的标志不同,有不同的分类。(1)按调查问卷填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自填式和采访式(2)按问卷回答方式,可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21、统计分组的步骤有哪些?(1)确定分组标志(2)确定分组方法(3)确定组数(4)确定组距(5)确定组限22、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征(1)登记对象的全面性(2)普查实施的定期性(3)登记时点的标准性(4)普查组织的集中统一性(5)普查登记的直接性23、影响普查质量的因素(1)受访者的回答质量。(2)调查员的素质与培训质量。(3)人口普查的规模。24、一个优秀的抽样方案应该满足哪些原则?(1)目的性原则 (2)可测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25、人口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分为哪些步骤?(1)界定总体 (2)指定抽样框(3)设计抽样方案 (4)选拔与培训抽样调查人员 (5)实际抽取样本(6)评估样本质量 (7)推断总体 26、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总体规模 (2)总体的异质程度 (3)抽样极限误差 (4)概率度 (5)抽样方式方法 (6)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27、人口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5)多阶段抽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