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简介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6022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说新语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刘义庆的生平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曾其谥号为康王。二、世说新语写作背景 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长期争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到了公元二世纪左右时再度衰败,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同时尚有刘氏的蜀和孙氏的吴,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晋朝的文化也有一定发展,当时由于战乱纷纷,很多学士选择归隐,不问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潜),当时的书法艺术也十分兴盛。290年晋武帝死后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权利斗争开始,史称“八王之乱”。与此同时,中原周边的五个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羌、氐、羯)与各地流民起来反晋,史称五胡乱华。这些游牧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从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国陆陆续续有多个国家建立,包括了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北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和北燕, 史称十六国。自东汉后期开始,为躲避战乱,北方的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南方,造成经济重心南移;晋朝南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称此前为西晋,南迁后为东晋。最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三、世说新语曾经有人说,觉得郁闷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晋史,偷懒的时候,不妨读一读世说新语。那些名士风流,狂狷有之,潇洒有之,不羁有之,听得女人们直流口水,恨不得嫁个五六七八个才好,能拍拍拖也是好的呀。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世说新语。1、简介:、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体小说集。(就篇幅之短小,章法之随意而言)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首次出现繁荣局面,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写作小说几乎成为了一种风气。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就内部而言,历来被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搜神记为前者代表,后者这以世说新语为代表)。、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何为清谈,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造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等名士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治,而变为专谈名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世说新语在写法上的特点: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采。其笔法简约,给人以美的感受。如德行篇写管宁和华歆原来是同窗共读的好友。有一天在锄地时,管宁看到一锭金子,他就象没有看见一样继续做事,而华歆则将金子拾起来扔掉。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两人思想境界有高下之分。后来又有一天两人在一起读书,窗外传来达官贵人出行的声音,管宁毫不受影响,华歆却奔出门去张望。最后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这就是著名的“割席断友”的故事。 B、世说新语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言语行动,在对比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如雅量写魏明帝砍掉老虎爪牙,放在宣武场上,让百姓去参观。此时王戎才七岁,也去观看,忽然老虎攀着栏杆大吼,声音惊天动地,观看的人群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王戎毫无惧色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中国古代小说跟西方不一样。西方注重心理描写,浓彩重墨地写心理活动,而我国小说如红楼梦很少直接的心理描写,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暗示心理。比如说贾宝玉挨打了,薜宝钗去看他的时候就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出来当处长多拿工资。”林黛玉从后门进去眼睛肿得像核桃,说明她哭了。当贾宝玉屁股挨打时,她是很心痛的,最后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很复杂的心理就通过这一句话表现出来了。世说新语是影响了后面的红楼梦作品风格。因此我们这篇课文也有这特点C、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世说新语的又一特点。如忿狷篇讲王蓝田吃鸡蛋,先用牙签去刺,鸡蛋滑溜溜的,刺不进去。王蓝田大怒,拿起鸡蛋往地上摔去,没想到鸡蛋在地上转了几圈,仍然不碎。王蓝田又用脚去踩它,又没踩着;王蓝田气得要命,一手就把它从地上抓起来,放进嘴里,咬了个稀巴烂。这则小故事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王蓝田个性急躁的特点,可以当作笑话来读。 D、世说新语还讲了不少关于少年儿童的故事。有关孔融被杀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北海郡时,看到天下大乱,召集队伍,想夺刘家天下,自己做皇帝。(这完全是莫须有的)。二、对孙权的使者毁谤“朝廷”。三、在朝里,不守礼节,常常不戴帽子走进宫廷。四、和祢衡互相标榜。五、不孝。说起来,这些理由都很牵强,他真正的死因是由于自恃聪明、恃才傲物、口无遮拦,说话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曹操早就看他不顺眼!认真评论起来,孔融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手下又都是轻浮人士,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三国时,因为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地大都荒芜,人民生活没有保障。曹操为节约粮食,曾颁布一道禁酒令,因为酒是由粮食做的。孔融却置若罔闻,天天聚众饮酒,终于使曹操下决心把他杀了!对于自己被杀的事,孔融很不服气,临前写下了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窒。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花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被抓起来了,引起朝廷内外一片惶恐。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抓时两人还在玩琢钉的游戏,毫无惊恐之色。孔融对警察说:“希望只抓我自己,两个孩子就放过了吧!”两个儿子却慢慢地说:“老爸你太天真了,鸟窝被戳翻了,鸟蛋还能不摔碎吗?” 不久以后,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他的许多故事为后来小说、戏曲提供许多素材。、世说新语的思想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奢侈腐化,称颂聪明才智和广阔胸怀,追求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操。、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世说新语里面描绘的生活精神境界是非常羡慕的。有很多知识分子至今还在追求那种生活方式,有些行为方式在当今的知识分子中还存在。比如说,有一次,在国外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持人介绍北京大学的某一个校长和原来的华中师范大学也就是我的母校的一个校长叫章开源,章是文章的章,开源节流的开源。章开源是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史最著名的专家之一。介绍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这样介绍的:“这位是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介绍章开源先生的时候说: “章开源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同学们学语文,体会一下这两个介绍有什么区别: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这个校长是不是很有名?那不见得。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那就是说这个校长很有名。章开源先生有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国家教育部长到华中师范大学参观开会,通知九点钟开会,八点五十五分章开源就到了,结果九点十分,部长没到。于是章开源就走了。一会儿,部长来了,部长生气地说,“这个人怎么这样?”后来,部长仔细一想,晚上跟章开源打电话说,章先生,你是对的,我通知你九点钟来,我九点十分才到。章校长这种行为有点像我们教材后面的一课陈太丘与友期,那个故事写的是两个好友约好了,“今天中午约好了去爬莲花山啊!” (笑)(注:莲花山为深圳市最著名公园,因山顶有邓小平塑像而闻名)等到那个时间,那个人的朋友没来,他自己就先走了。他的小孩在门外玩。后来那个人的朋友来了问小孩:“你爸爸哪去了?”小孩说我爸爸走了。那个人就很生气,说怎么约好了又走了。小孩说跟你约好了,你没来,所以走了。补:世说新语的一些小故事现在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很多人跑到北京混饭吃,也就是北漂了,东汉时洛阳也是这样。在十岁那年,孔融跟著父亲到洛阳去会见一个很有名的士人大官李元礼。他很有学问,很多读书人都想拜会他。但是,来者太多,应接不暇,李元礼因此决定只接见亲朋戚友。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告诉守门人说:他和父亲是李府主人的亲戚。李元礼当然想要知道和他们有什麼亲戚关系。孔融大方地解释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你的祖先老子(老子原名李耳)请教过礼节。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是世交了。李元礼和他的宾客听了孔融的推理,对他的聪明机智都赞不绝口。不过,一个宾客陈韪却讥讽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反驳说:那我想你小时候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了。陈韪被他一驳,羞得满脸通红,半天也说不出话来。补充一段关于孔融和李元礼的传说。孔融在李元礼家做客,李元礼问他:“想吃东西吗?”孔融说:“是要吃点。” 李元礼逗他:“我来教你做客人的道理,主人问你想不想吃东西时,你要回答不饿,这样才有客人的样子。” 孔融很快地回答:“我来教你做主人的道理,主人应当为客人提前准备好各种食物,而不应当问客人饿不饿,这样才有主人的风度。”李元礼很是尴尬,自嘲地说:“你这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可是我就快要老死了,看不见你飞黄腾达了!” 孔融不依不饶:“你不会死的,我听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没说一句善言,怎么会死呢!”四、布置作业:1、搜集世说新语的小故事;2、整理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