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5827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传染病防控管理机构组长:蒋成华副组长:朱海秀 成员:全体任课教师疫情报告人: 杨彦祥职 责:组 长:领导全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决策传染病防治规划及资金的投入。副组长: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传染病发生情况。成 员:1.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预防传染病卫生保健知识。2.做好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关工作。传染病流行时,负责对患病学生隔离、观察、跟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3.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人:发现疫情,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学校要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是人群集中、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1、学校各任课教师肩负起保护学生健康的责任,每天要掌握在校和缺席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传染病做到早报告、及早隔离治疗。2、要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为甲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2小时;乙类传染病,应于6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应于12小时内报告。3、发现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向所辖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传染途径及时做好疫点疫区消毒处理。4、学校要建立健全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公厕是蚊蝇孳生地,要定期消毒。5、要组织好学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传染病流行期教育学生避免同病人接触。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有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2、任课老师、办公室负责人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做到层层上报。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向镇卫生院报告。4、学校要有传染病登记簿,有疫情报告记录,学生就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5、任课老师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向学校办公室报告。6、报告时限: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应于2小时内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报告。7、任何班级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瞒报、不报、错报、迟报或谎报疫情,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者,将依法进行处理。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传染病检查制度根据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和 传染病防治法 等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师生的健康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制度:1 、每天上学时,由各任课老师和主管领导分别负责检查学生和教职工缺勤情况,一一询问缺勤原因,并登记因病缺勤师生名单,对患病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电话追踪,了解其诊治情况。2 、早晨学生来校后,班主任检查学生疑有急性发热、头痛、咳嗽等不适症状(采取询问的方式),即送到校外卫生室进行初步检查。对凡有上述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其家长将孩子带往医院就诊或由任课老师送医院,经医院排除传染病后方可回校上课。3 、如果发现疑似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情况,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 、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一、学校在开学期间要做好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宣教工作,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多媒体、告家长书等方式,让学生、家长和教职工掌握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知识,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学校要加强检查工作,对出现高热、呕吐、咽痛、鼻塞等症状的师生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待症状消失后方可返校。 三、学校要落实专人对教室、办公室、走廊和楼梯口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和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时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减少集体性活动。 四、对来校就读学生学校要加强卫生管理督查,按照国家和本计划免疫的规定,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积极做好各类计划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存在的传染病隐患。 五、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定期对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一旦发现疑似疫情要立即报告所在区县疾病控制机构,并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学校疫情控制工作。浚县手把手培训中心入学传染病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二、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合防疫部门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向家长宣传有关方面的知识。三、入学新生检查预防接种登记证进行登记,并收到学校办公室保管,积极动员未预防接种的学生家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四、定期办板报,搞好防疫宣传,让家长、任课老师及相关人员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共同搞好预防接种工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