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总复习.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5100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8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微生物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微生物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 微生物与人类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2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运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3比面值:指某一物体单位体积所占有的表面积。*4超级细菌:指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这类细菌。二、填空选择类1微生物的种类: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主要分布在水生性环境中)、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主要分布在高糖偏酸等环境中),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2微生物的发展史分期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实质朦胧阶段形态描述阶段生理水平研究阶段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开创者各国劳动人民。尤以我国的制曲、酿酒技术著称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细菌学奠基人E.-Bu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J.Waston 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特点未见微生物个体自制显微镜;描述微生物形态建立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入寻找病原菌的黄金时期等。开展微生物的应用(青霉素的发现)用分子生物学理论揭示微生物发展规律;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运用。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比面值大)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被称为“超小型活的化 工厂”)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 原核生物形态、构造与功能(大题)章节重点:细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结构、大小、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应用一、名词解释1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2细菌: 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3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4*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5*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6*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內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G-原核生物、7*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G-、无鞭毛、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但不形成书P38-40 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8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或古菌,是一个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9菌落(重要):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10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1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营养状态细菌的过程称为芽孢萌发,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3个阶段。1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13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14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15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16 PHB:聚-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17异染颗粒:又称迂回体,是普遍存在的贮藏物,其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由ATP转化而来,可随菌龄的延长而变大。具有贮藏磷元素和能量以及降低细胞渗透压等作用。18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包括初染(结晶紫初染1min)、媒染(碘液媒染1min)、脱色(95%乙醇或丙酮脱色0.5min)、复染(番红复染1min)等四个步骤。19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20孢子丝: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进一步成熟分化成的结构。二、填空选择类1细菌的形态及其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球菌: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杆状(杆菌:短杆球杆状、棒杆状、梭状、分枝状等)和螺旋状(螺旋菌:弧菌不足一环、螺菌2-6环、螺旋体超过6环)三大类。2细菌细胞的构造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核区、间体。(书P15)特殊构造:鞭毛、荚膜、菌毛、性毛、芽孢、糖被、伴胞晶体。3细胞壁的主要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4外膜(G-细胞壁特有结构)脂多糖(LPS):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外膜蛋白:指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20余种蛋白。(作用:具有连接外膜与肽聚糖,控制一些物质进入的作用。)磷脂 外膜的作用:控制细胞的透性、提高Mg2+浓度、决定细胞壁抗原多样性。可用 于传染病的诊断和病原的地理定位,其中的类脂A更是G-病原菌 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5缺壁细菌(1)实验室中形成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滤过型细菌,无壁) 人工方法去壁:a彻底除尽:原生质体(用溶菌酶除尽细胞壁或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它不能正常生长)b部分去除:球状体(残留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外膜层,能繁殖) (2)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6细胞膜的功能:控制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出膜上有丰富的酶系,起传递电子和氧化磷酸化的作用维持渗透压与细胞壁、荚膜的生物合成有关鞭毛着生部位,为其提供能量(有极性亲水头和非极性疏水尾)7细胞质和包含体(内含物)详细内容见书P25-278糖被的功能:保护作用、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和例子交换系统、表面附着作用、细菌间的信息识别、堆积代谢废物。 用途:菌种鉴定、工业原料(如黄原胶)及污水处理等9鞭毛(G-细菌)构造:基体(4个环)(图P29)、钩形鞘、鞭毛丝 鞭毛作用:实现微生物的趋性(趋化、趋光、趋氧、趋磁)10菌毛多存在于G-致病菌中,其作用:借菌毛牢固附着在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11性毛:比菌毛长,G-雄性菌的雄性菌株(供体菌)多,作用: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12芽孢(主要存在G+细菌的好氧的芽孢杆菌属和厌氧的梭菌属)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书P31-32) (1)细菌芽孢特点(大题):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能力,是细菌的休眠体。 (2)细菌芽孢实践的重要性(大题):芽孢的有无在细菌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学指标芽孢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藏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 (3)芽孢形成原因:为抵御热、营养枯竭、化学药物等所产生的休眠构造 (4)芽孢具有高度耐热性,其耐热机制为渗透调解皮层膨胀学说皮层中DPA-Ca(吡啶二羧酸钙)能稳定生物大分子。13伴胞晶体:芽孢旁的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1)作用:生物农药(细菌杀虫剂) (2)杀虫原理:虫体中肠碱性消化液分解伴胞晶体释放出蛋白质毒素,改毒素特异结合在中肠上皮细胞的蛋白质受体上,使细胞膜产生一小孔引起细胞膨胀、死亡,进而使中肠中的碱性内含物、菌体、芽孢进入血管引起败血症而亡。 (3)产生菌:芽孢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14细菌的繁殖(1)裂殖(主要):一个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二分裂(多):横裂(等分横裂,不等分横裂)和纵裂三分裂:先一分为三,形成一对“Y”形细胞,随后仍进行二分裂,最后形成维网状体复分裂:先形成不规则的盘曲长细胞,然后细胞多处同时发生均等长度的分裂,形成多个弧形子细胞(2)芽殖(次要):母细胞形成一个小突起待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分离的方式。15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后面有表格比较)(1)固体培养基: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等颜色一致。(2)半固体培养基: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均匀接种培养结果反映微生物对氧的利用结果。(3)液体培养基:多数表现为混浊,部分表现为沉淀。16放线菌(几乎均为G+):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广泛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中,大多数为益生菌,约70%的抗生素由其产生。有些能分解纤维素、石蜡、角蛋白、琼脂及橡胶等。极少数引起动植物病害。典型的放线菌链霉菌(其他放线菌的形态构造书P36-37)(1)形态构造:基内菌丝:一般无隔膜,颜色较浅,直径较细0.2-0.8 m,长度差别很大,有的可产生色素。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径较粗(1-1.4 m),有的产色素。孢子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2)放线菌的繁殖借孢子(固体培养基)a分生孢子(链霉菌)b孢囊孢子:有鞭毛(游动放线菌)、无鞭毛(孢囊链霉菌) 借菌丝:a基内菌丝断裂(诺克氏菌属)(固体培养基) b任何菌丝片段(液体培养基)(3)群体形态特征(后有表格比较)固体培养基:干燥、不透明、表面呈之谜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难挑取,正反面颜色不一致。(但气生菌丝不发达的放线菌菌落与细菌类似)液体培养基:液面交界处有一圈菌苔,有珠状菌丝团。(菌丝团小的较好,若较大,则中心菌丝吸收营养不良,不利于生长发育)三、简答综述类1列表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构造、肽聚糖单体结构和肽桥类型。不同点G+(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G-(大肠杆菌E.coli)细胞壁构造磷壁酸:壁磷壁酸、膜磷壁酸肽聚糖(90%)外模(或笼统的说:类脂质和蛋白质):脂多糖(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磷脂、外膜蛋白肽聚糖(5-20%)肽聚糖单体双糖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1,4-糖苷键(易被溶菌酶水解)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同G+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尾为L-AlaD-GluL-LysD-Ala由三个氨基酸分子和mDAP(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组成L-AlaD-Glum-DAPD-Ala肽桥甘氨酸五肽-(Gly)5-肽键-CONH-甲肽尾上的连接点第四氨基酸第四氨基酸乙肽尾上的连接点第三氨基酸第三氨基酸注:古生菌的细胞壁细胞壁特点:不含真正的肽聚糖,含假肽聚糖、糖蛋白或蛋白质。 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以-1,3-糖苷键(溶菌酶不能水解)交替连接。 肽尾:L-GluL-AlaL-Lys组成。肽桥:1个L-Glu。2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步骤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丹麦医生格兰Gram1884年首创的)(1)步骤:先用草酸铵结晶紫液初染1min加碘液媒染1min细菌着色乙醇脱色0.5min番红(或沙黄)复染1min(2)革兰氏染色的机制: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或丙酮)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红色。3简述链霉菌从孢子逐渐繁殖成熟的过程。(看熟,了解) 当其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生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体(基质菌丝、营养菌丝),同时在其上又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即气生菌丝体,不久大部分气生菌丝体成熟,分化成孢子丝,并通过横割分裂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4介绍一些常见细菌的特征及其作用。(背1-2个)(1)、肠膜明串珠菌特征:成短链排列,G+、菌落小、灰白、隆起,不液化明胶,微需气或兼性厌气。作用:厌氧分解葡萄糖,为糖厂有害菌。(2)、梭状芽孢杆菌属(如肉毒杆菌)特征:杆菌、有芽孢、+。作用:可分解糖类,脂肪,引起食品腐败变质。(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特征:直杆、鞭毛周生和侧生,菌落圆或不规则。不运动、有芽孢,液化明胶,胨化牛奶,水解淀粉,需氧。 作用:一些亚种可生产蛋白酶和淀粉酶。(4)、醋酸杆菌属 特征及作用:杆菌、单生、成链、多种形状:畸形。幼为-,老则为+,有两种类型的鞭毛。一群为周生鞭毛,能把乙醇氧化为醋酸,进一步把醋酸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另一群为端生鞭毛,只能把乙醇氧化为醋酸,而不能再作进一步的氧化。(5)、埃希氏杆菌属 特征:杆菌、无芽孢,多数有鞭毛,-,利用多糖,分解脂肪。作用:人、畜肠道共生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有的有致病情况;作为食品卫生检验标准,食物感染,食物中毒;作为研究材料。(6)、乳酸杆菌属 特征:杆菌,+(老培养物中可能有-),不运动,单生或常成链状排列,根据利用葡萄糖的情况分为两类: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作用:同型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异型发酵产物除乳酸还有乙酸,二氧化碳等,可制作乳酸、干酪、酒。(7)、假单胞菌属 杆菌,149种,143种有鞭毛(端头),能运动。 -,能在较低温度下生长,许多种类能4以下生长,所以能引起冷菜食品的腐败。 某些菌有非常强的分解脂肪、蛋白质的能力,产生氧化物,有的产生荧光色素。部分能利用有毒有害物质,可用其进行工业废水的处理。有些菌嗜糖(比较专一)能够利用生产酒精。 分布广泛,水、土、生物体内外,产品内外。5介绍一些常见的放线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背1-2个)(1)、链霉菌属 有500多个种,严格好氧,基丝无横隔,直径0.50.8 m ,气生菌丝生长丰茂,比基丝粗12倍,孢子丝为长链,单生,呈直、波曲或螺旋,成熟呈现各种颜色,质地光滑或多刺或多疣,多生长在含水量较低、通气较好的土壤中。抗生素工业常用的一属,如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丝裂霉素、博莱霉素、制霉菌素、卡那霉素等。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的90以上。大多数为非致病菌,个别如索马里链霉菌是唯一已知的人类链霉菌致病菌,与放线菌肿、皮下组织感染、脓肿有关,白色链霉菌也可能致病。(2)诺卡氏菌属(Nocardia) 基丝较链霉菌纤细发达,0.20.6 m 、有横隔裂断,气生菌丝稀少或繁茂,偶而形成长短不一的孢子链,基丝培养十几个小时形成横隔,并断成杆状或球状孢子。菌落较小,其边缘多呈树根毛状。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至可变,好氧,化能有机营养型。能利用各种脂肪酸、烃类、甾类和糖类作为唯一碳源,多数能在含简单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多数还产生胡萝卜素使菌落颜色多样。广泛分布于土壤、活性污泥、水、动植物及人的组织中。耐热耐干燥,50C,8h不死,抗溶菌酶。一些菌株是人和动物的机会致病菌,引起化脓感染,危害大,严重可死亡。利福霉素、蚁霉素是其产生,也用于石油脱蜡及污水净化脱氰等。(3)小单孢菌属 (Micromonospora) 孢子单个着生在短孢子梗上,基丝较细, 0.3-0.6 m,基丝不断裂,般无气丝,在基丝上长出孢子梗。菌落小,不少种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等,近年来,从该属放线菌发现很多新型抗生素。(4)孢囊链霉菌属 孢囊孢子无鞭毛,气丝的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其孢囊有两层壁,外壁较厚,内壁系薄膜,孢囊里形成孢囊孢子。这类菌亦可产生不少抗生素,如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的多霉素等。第二章 真核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大题)章节重点:酵母、霉菌的个体形态、构造、大小、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其应用一、名词解释1真核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属于真核生物类的微生物,故称真核微生物。)2真菌: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以产生大量无性或有性孢子的方式繁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真核微生物。3细胞骨架:是由微管、肌动蛋白丝(微丝)和中间丝3种蛋白纤维构成的细胞支架。4酵母菌:也称“糖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5假菌丝: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成藕节状的细胞串。6子囊孢子:由于酵母菌的生长与无性繁殖,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累积,酵母菌停止芽殖,此时通过细胞核的减数分裂的过程在细胞内产生两种性质不同的四个单倍体细胞。7掷孢子:可在卵圆形营养细胞上长出小梗,其上产生肾形的掷孢子,因成熟后会喷射出去而得名。8厚垣孢子:假丝顶端产生的具有厚壁的孢子。9生活史:又称生命周期,指上一代生物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10霉菌:丝状真菌,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11有隔菌丝:霉菌菌丝存在隔膜的菌丝,如青霉,曲霉 无隔菌丝:霉菌菌丝不存在隔膜的菌丝,如根霉,毛霉12子实体: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13假根:与固体基质接触处生出的根状结构,可附着及吸取养料。14匍匐菌丝:固体基质上形成与表面平行,具有延伸功能的菌丝。15菌索: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可在腐朽的树皮下及地下发现。如伞菌的假密环菌。16吸器:在宿主细胞间隙间蔓延的营养菌丝,侵入细胞形成的形状各异的构造,可吸取宿主养料。如诱菌目、白粉菌目。17营养菌丝体(基内菌丝):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主要执行吸取营养物功能的菌丝体。18气生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菌丝体。19锁状联合:指形成喙状突起而联合后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20蕈菌:指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和极少数子囊菌。二、填空选择类1真核微生物(1)植物界:显微藻类(2)动物界:原生动物(3)菌物界:黏菌假菌真菌:a)单核真菌:酵母菌b)丝状真菌:霉菌c)大子实体菌:蕈菌2动物细胞构造:鞭毛(特有) 植物细胞构造:液泡(动物细胞不明显)、叶绿体细胞壁胞间连丝(特有)3真菌细胞壁(1)组成:多糖(多为单糖的聚合物,如甘露聚糖、葡聚糖、几丁质、纤维素等)、蛋白质及脂类。 (2)作用: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免受外界不良因子的损伤等功能。 藻类细胞壁:纤维素,间质多糖(有粘性,主要存在于褐藻酸、岩藻素、琼脂)4真核微生物鞭毛构造:鞭杆:中央微管(2个)、微管二联体(9个)、放射辐条中央鞘、中央微管桥,横切面为“9+2”型基体:横切面为“9+0”型过渡区 鞭毛运动机理:弯曲运动,挥鞭式 纤毛:短,多,帮助运动。存在于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5细胞核:一般每个细胞含一个,有的含两个或多个,如霉菌。6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前者作用:合成并运输胞外分泌蛋白质后者作用:贮存钙,调节钙代谢,参与肌肉收缩(肌细胞),合成固醇、脂肪磷脂等。7高尔基体:由一系列的扁平囊和小泡组成。功能:细胞分泌物的最后加工和包装场所糖蛋白的加工场所与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与动物细胞分裂时横溢的产生及新细胞膜生成有关。8溶酶体:动植物真菌细胞内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的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含多种酶。功能:消化外界吞入的颗粒,分解细胞本身产生的碎片。9微体:单层膜泡状细胞器(1)过氧化物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氧化作用:含有氧化酶,氧化分解脂肪解毒作用:含过氧化氢酶等,分解氧化反应产生的对细胞有毒的过氧化氢及酚、甲酸、甲醛、乙醛等(2)乙醛酸循环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作用:将脂类转化为糖类。10酵母菌的特点:个体一般以单细胞非菌丝状态存在多数营出芽繁殖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大小为细菌的10倍左右,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椭圆,柱形,香肠型)11酵母菌的细胞壁构成:外:甘露聚糖(31%)中:蛋白质、类脂质及少量几丁质(21%,仅出现在芽痕中,如丝状酵母、红酵母、隐球酵母及掷孢酵母等含量很高)内:葡聚糖(29%)破壁方法:蜗牛消化酶水解12酵母菌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假酵母,拟酵母)芽殖:由液泡产生一根小管,同时在细胞表面形成一个小的突出体,小管穿过胞壁进入突出体,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小核,其中一个随同母细胞的细胞质进入突出体内,当芽细胞长到接近母细胞大小时,两者接触处的细胞壁收缩,使芽细胞脱离母细胞(子细胞)。若此时为酵母生长旺盛期,芽细胞尚未脱离母细胞,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又在芽细胞上长出新芽细胞,则称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为串生细胞或假菌丝,相反,若细胞相连,且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则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就称为真菌丝。形成方式:芽体(又称芽孢子),假菌丝,真菌丝裂殖:二分裂、(同细胞)产生无性孢子:掷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2)有性繁殖(真酵母) 两个相邻的酵母细胞,分别缠上突起,突起相连,连接处的膜消失,形成一个管道。细胞质、细胞核在通道内融合(核融合),两个细胞即合为一个细胞,这个融合的细胞称为接合子,再通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形成4或8个子核,子核附近的细胞质形成孢子,接合子则变为子囊,它所产生的孢子,才是真正的子囊孢子。13酵母菌的生活史(具体内容见大题第3题)(1)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双倍体形式存在(典型S.cerevisiae酿酒酵母)特点:单倍营养细胞,双倍体营养细胞都可以进行芽殖繁殖。通常双倍体营养细胞大,而且活力强,发酵工业上多用双倍体 细胞进行生产。(2)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典型:八孢裂殖酵母)书P57(3)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典型:路德类酵母)书P5714酵母菌的菌落特征(后有表格比较)(1)形态:较湿润、较透明、表面光滑、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颜色较一致,隆起较高,边缘整齐。(2)颜色:颜色单调,多以乳白色或矿烛色为主,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15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1)菌丝:无隔膜多核单细胞、有隔膜单核或多核多细胞。(2)菌丝体及其各种分化形式菌丝体:营养菌丝(基内菌丝): a吸取养料:假根、吸器 b附着:附着胞、附着枝 c休眠:菌核、菌索 d延伸:匍匐枝 e捕食线虫:菌环、菌网 气生菌丝(子实体):简单:a无性:分生孢子头(青霉,曲霉)、孢子囊(根霉,毛霉) b有性:担子 复杂:a无性: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b有性: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除曲霉、青霉及不完全菌类,其余霉菌都有有性孢子16霉菌的群体形态(后有表格比较)(1)固体培养基:菌落形态大、绒毛状、棉絮状、珠网状等。 疏松,有多种颜色,有时一个菌落有好几种颜色,同心圆,有的有颗粒状(子实体,菌核),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构造及边缘与中心颜色、构造常不一致。菌丝不易挑取,但孢子易粘取。(2)液体培养基:发酵液澄清,有小球状菌丝球。17真菌孢子的形状特点及作用(1)形状及特点形状:球形、卵形、椭圆形、肾形、土星形、针形、镰刀形等。特点:小、轻、干、多,休眠期长、抗逆性强。(2)作用有利:利于接种、扩大培养,利于菌种选育、鉴定及保藏方面。有害:因易传播故易造成工农业产品霉变及动植物病害等。18蕈菌的典型构造:菌盖、菌褶、菌环、菌柄 发育过程:锁状联合19在放置时间较长的剩米饭及剩菜中细菌较多;保存不当的粮食表面以霉菌为主;腐烂的水果中主要有细菌和酵母菌。三、简答综述类1简述酵母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及危害。(了解)(1)应用:酿造工业:酒类的生产、果汁发酵 食品工业:面包、馒头的制作 医药工业:核苷酸、CoA、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维生素等生化药物和试剂。 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SCP) 化学工业:有机酸、酒精、脂肪酸和甘油等(2)危害: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病。如白假丝酵母,新型隐球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或肺炎等疾病。2酵母菌、霉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有哪些?(背)(1)酵母菌:无性繁殖(假酵母,拟酵母)a)芽殖:普遍存在于各酵母菌属(酿酒酵母) b)裂殖:如裂殖酵母中存在 c)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掷孢酵母),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真酵母):产子囊孢子:如酵母属,接合酵母属(2)霉菌:有性繁殖: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等 无性繁殖: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 霉菌的繁殖方式也可以写成: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繁殖(子实体)简单:a无性:分生孢子头(青霉,曲霉)、孢子囊(根霉,毛霉) b有性:担子 复杂:a无性: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b有性: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3简述酿酒酵母、红曲霉的生活史并画图说明。(背)(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书P56)过程: 单倍营养细胞借芽殖繁殖 两个营养细胞结合质配、核配,形成双倍体。 双倍体细胞不立即进行核分裂,而是芽殖繁殖,成为双倍体营养细胞。 双倍体细胞转变为子囊,核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囊孢子。 子囊经自然或人为破壁后释放子囊孢子,单倍体子囊孢子作为营养细胞繁殖。(2)红曲霉受精丝顶端与雄器接触溶一小孔,雄器中的细胞质、核进产囊器,质配产囊器膨大生出许多产囊丝,每个产囊丝生出许多双核细胞,核配发生,成子囊母细胞子囊母细胞中核经3次分裂成8个核,每个发育成子囊孢子,逐渐成熟,囊壁消解4介绍一些常见的酵母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背1-2个)(1)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分为三大类,其长宽比不相同,耐高浓度基质、耐盐及产酒类型各不相同。 生物学特性:单细胞,多位发芽,不产生真菌丝,菌落中等大小,扁平光滑,湿润,折光,乳酪色到淡棕色。作用: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产CO2及乙醇(2)毕赤氏酵母 生物学特性:常有油滴,表面光滑,发酵或不发酵。 作用:可利用石油产单细胞蛋白,分解 糖能力弱,不产酒,氧化酒,使酒及酱油变质;是一种较好的基因工程表达宿主,其表达蛋白高出酿酒酵母10100倍。(3)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生物学特性:能发酵,麦汁斜面上为乳白色、平滑、有光泽或无光泽,边沿整齐或呈菌丝状,加盖的玉米琼脂培养基上,能长假菌丝或无假菌丝,不产真菌丝。 作用:可利用五碳六碳糖,故可利用造纸厂的亚硫酸废液,也能利用糖蜜、马铃薯淀粉废料、木材水解液等生产蛋白供人畜用,强分解糖一些能氧化有机酸 ,在液体中形成浮膜。5介绍一些常见的霉菌的特征及其应用。(背1-2个)(1)黑根霉 生物学特性:菌落初为白色,老后为灰褐色或黑色 作用:引起有机质腐烂,产乳酸、丁烯二醇、淀粉酶、脂肪酶、果胶酶,有些可转化甾族化合物。(2)黑曲霉(A.niger)生物学特性:菌丝初为白色,呈厚绒状,老后为黑色。作用:引起水分较高粮食的霉变,但也可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3)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生物学特性:菌落初为黄色,然后变黄绿,老后变暗。作用:能产多种酶、有机酸等,一些种产黄曲霉毒素。(4)米曲霉生物学特性:属黄曲霉属,与其类似,菌落老后黄褐色至淡绿褐色,不呈绿色。作用:产可产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有些产酸,不产黄曲霉毒素,是酱油的生产菌种。(5)青霉属 生物学特性:菌落有不同的颜色,如绿色、黄绿、灰绿孢子及菌丝。 作用:产多种酶、有机酸及抗生素,另外有些引起粮食霉变,有些产毒素。7比较根霉与青霉的异同。(1)根霉:无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孢囊孢子;是接合菌亚门根霉属。 青霉:有隔菌丝、它的孢子是分生孢子;半知菌亚门青霉属。(2)根霉:有假根和匍匐菌丝,根霉孢子囊基部有囊托而无囊领。孢子囊是根霉的无性繁殖体,内含无数球形、卵形或不规则型的孢囊孢子。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青霉:菌落有绒状,絮状,绳状和束状等不同形态。青霉的菌丝体产生长而直的分生孢子梗。上半部分产生对称或不对称的扫帚状分支,着生几轮小梗,小梗顶端着生成串的球形至卵形的绿色分生孢子。8试述霉菌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霉菌是丝状真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功能:工业应用:发酵生产食品制造:酱油和酿造科学研究引起工农业产品霉变。6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真核微藻的群体特征、细胞构造、繁殖方式。(背熟) 微生物菌落特征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真核微藻细胞的结构类别单细胞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单细胞微生物菌丝状微生物细胞壁G+:磷壁酸、肽聚糖G-:类脂质、蛋白质(多)肽聚糖(少)同细菌外:甘露聚糖(31%)中:蛋白质、类脂质及少量几丁质(21%,仅出现在芽痕中,如丝状酵母、红酵母、隐球酵母及掷孢酵母等含量很高)内:葡聚糖(29%)外:蛋白质内:几丁质纤维素、甘露聚糖、蛋白质、几丁质、CaCO3、SiO2细胞膜无甾醇无甾醇有甾醇有甾醇形态特征小而均匀,个别有芽孢细而均匀大而分化粗而分化群体特征外观特点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小而紧密大而突起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含水状态很湿或较湿干燥或较干燥较湿干燥透明度透明或稍透明不透明稍透明不透明颜色多样十分多样单调,一般呈乳汁或矿烛色十分多样正反面颜色差异相同一般不同相同一般不同菌落边缘一般看不到细胞有时可见细丝状细胞可见球状,卵圆状或假丝状细胞可见粗丝状细胞繁殖方式裂殖(主):二分裂 (多)、三分裂、复分裂芽殖(次)二均分裂借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 借菌丝:基内菌丝断裂、任何菌丝片段裂殖 无性繁殖a)芽殖:普遍存在于各酵母菌属 b)裂殖:如裂殖酵母中存在 c)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如酵母属,接合酵母属无性繁殖:芽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简单:a无性:分生孢子头、孢子囊 b有性:担子复杂:a无性: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 b有性:子囊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通过特化的气生菌丝进行繁殖(子实体) 无性繁殖:单细胞藻类的繁殖就是二分裂。有性繁殖9霉菌的鉴定依据(为第十章准备)1、用低倍放大镜观察菌落1) 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培养一定天数后,测量菌落的直径,以生长极慢、慢、中等和快来说明。2) 菌落的颜色:表面和底部菌丝的颜色及其变化,菌落背面的颜色及其变化等。3) 菌落的表面:平滑或有皱纹,致密或疏松,有无同心环或辐射状沟纹。菌落的全部、中心、中间及边缘部分等形态。4) 菌落的质地:外观似毡状、棉絮状、羊毛状、束状、粉粒状、明胶状或皮革状等。5) 菌落的边缘:全缘、锯齿状、树枝状、纤毛状等。6) 菌落的高度:扁平,丘状隆起、陷没,中心部分凸起或凹陷。7) 渗出物:有些真菌,如青霉,常在菌落表面出现带颜色的液滴,其数量和色调各有不同。8) 培养基颜色变化:颜色变化是否仅限于菌丝体所覆盖的部分,或扩大到了其他部分。9) 气味:许多真菌在培养基中有霉味,土气味、芳香味等,亦有无味者。2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和子实体结构的形态1) 菌丝:气生菌丝和底部菌丝的宽度,有无横隔、色泽,特殊的菌丝器官(假根、足细胞、结节或隆起等)的特征。2) 子实体的形态:成熟后的子实体如孢子囊、子囊、担子果等的颜色、形状、大小、结构等。3) 孢子:无性孢子如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等;有性孢子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等。它们的形状、颜色、表面的特征(纹饰或突起等),孢子有无分隔(由单细胞还是多细胞构成),孢子萌芽的类型(单极出芽,两极出芽或多极出芽等)。3生理特征 1) 温度:不同类型的真菌,对生长温度的反应也不同,有的较敏感。由于真菌生长所需的温度多有差异,因此可以将它们分成低、中、高温菌群。2) 对氮源的利用:能否利用硝态氮、亚硝态氮或有机氮等。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章节重点:病毒的大小、形态、化学成分、繁殖方式及其应用危害一、名词解释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是个体微小(必须在电镜下观察)、结构简单、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2噬菌斑:细菌病毒侵染细菌细胞,导致寄主细胞溶解死亡。因而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空斑。3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自身基因组整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分裂而同步复制,并不引起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因而被称为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细菌不裂解而能拿连续生长繁殖,成为溶源性细胞。)4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马上进行病毒复制,引起的细胞裂解的噬菌体)5溶源菌: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胞被称作溶源性细胞或溶源菌。是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的宿主细胞。6溶源转变:温和噬菌体在菌体细胞内以前噬菌体形式存在可导致宿主细胞的表型改变,这种改变与其生命周期是否完成没有直接联系,这种改变称为溶源性转变。当正常的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而使宿主获得了除免疫性外的新遗传性状的现象称溶源转变。7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8拟病毒:是一类包裹在真病毒颗粒内有缺陷的类病毒,由裸露的DNA或RNA组成,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卫星病毒。9朊病毒: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复制的小分子蛋白质。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使宿主致病。10包涵体:指细菌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内凝聚,形成无活性的固体颗粒。11噬菌体效价(Pfu):噬菌斑形成单位数,表示每毫升试样所含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二、填空选择类1病毒、细菌和真菌这三类微生物个体直径比约为1:10:1002病毒的形态构造:病毒粒:衣壳:有衣壳粒构成(蛋白质)作用:支架及抗原成分,保护核酸。 核酸包膜(蛋白质或糖蛋白)(一些病毒无)3病毒的群体形态:包涵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噬菌斑: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空斑:动物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枯斑: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4病毒的化学组成: (1)病毒的核酸(具体见作业本) DNA:单链:线状、环状 ssDNA 双链(dsDNA):线状:普通线状、单链裂口、交链末端 环状:闭合环状、不完全环状 RNA:线状单链ssRNA线状双链dsRNA 大多数植物病毒的核酸为RNA,少数为DNA;噬菌体的核酸大多数为DNA ,少数为 RNA ;动物病毒包括昆虫病毒的核酸既有RNA,也有DNA;RNA病毒多数是单链,极少数为双链;DNA病毒多数是双链,少数为单链(2)病毒的蛋白质壳体蛋白:其最小单位是一条或多条多肽链折叠形成的蛋白质包膜蛋白:包膜糖蛋白、基质蛋白(3)毒粒酶:包括参与病毒进入释放的酶,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参与大分子合成酶,如嗜肝DNA病毒的逆转录酶。5典型病毒及其代表(1)螺旋对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HMV 构造:衣壳粒、RNA(2)二十面体对称代表:腺病毒 构造:衣壳、刺突、核心(dsDNA),无包膜(3)复合对称代表:T偶数噬菌体 构造:头部:衣壳粒、核心(dsDNA) 颈部:颈环、颈须 尾部: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尾丝6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7类病毒RNA不编码任何蛋白质。 拟病毒特点:单独无侵染性,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复制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其RNA,DNA和辅助病毒基因组相比较,没有序列同源性其RNA不具有编码能力,需要利用辅助病毒的外源蛋白,并与辅助病毒基因组一起包裹在同一病毒粒子内。 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为辅助病毒。8动物病毒入侵的三种方式裸病毒直接侵入无包膜病毒以融合方式进入有包膜的病毒以胞吞方式进入。三、简答综述类1病毒的特征有哪些?形体及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算,不是DNA就是RNA;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存在,并可长期保存其侵染活力;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不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2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机制?各种对称机制又有几种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对称机制:(1)螺旋对称无包膜:a杆状:烟草花叶病毒TMV b丝状:大肠杆菌的f1,fd,M13噬菌体等 有包膜:a卷曲状:正黏病毒(流感病毒) b弹状:狂犬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 (2)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a小型:脊髓灰质炎病毒 b大型:腺病毒 有包膜:疱疹病毒 (3)复合对称:无包膜: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蝌蚪状) 有包膜:痘病毒(砖块状)3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烈性噬菌体裂解性增殖周期)(1)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适应的特异宿主在水环境中发生偶然的碰撞后,如果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就可触发颈须把卷曲的尾丝散开,随即就吸附在受体表面,从而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2)侵入:头部的核酸迅即通过尾管及其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中,并将蛋白质躯壳留在壁外。(3)增殖: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成熟(装配):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自装配,主要步骤有:DNA分子的缩合,通过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完整的头部,尾丝和尾部的其他“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和尾部相结合后,最后再装上尾丝。(5)裂解(释放):细菌细胞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加热、改变环境等因素可促使其终止繁殖过程)4噬菌体、植物病毒及动物病毒侵入方式有何不同?(1)噬菌体:头部的核酸迅即通过尾管及其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中,并将蛋白质躯壳留在壁外。(2)植物病毒:因植物细胞壁坚韧,一般通过伤口感染或通过刺吸式口器昆虫将携带的病毒插入到细胞中去,一旦感染可通过胞间连丝扩散。(3)动物病毒:内吞或胞饮;膜融合侵入(病毒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移位侵入(无包膜病毒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入);衣壳重排侵入(无包膜病毒吸附后借细胞膜的流动使衣壳蛋白重排及膜上水解酶使病毒核酸进入细胞)。5什么是效价?测定效价的方法有哪些?最常用的是何方法,其优点如何? 噬菌体效价:每毫升试样所含的具有侵染性噬菌体的粒子数。方法:(1)双层平板法(最常用):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的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冷凝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敏感宿主和一定待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再37下保温,一般在10多个小时后对噬菌体进行计数。(成斑率=噬菌斑效价/电镜效价 噬菌体成斑率一般在50%左右,动植物病毒为10%左右)优点:加了底层培养基后,可弥补培养皿底部不平的缺陷;可使所有噬菌斑都位于近乎同一平面上,因而大小一致,边缘清晰且无重叠现象;又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可形成形态较大,特征较明显以及便于观察和计数的噬菌斑。(2)电镜直接计数法(3)分光光度法6某微生物发酵厂的发酵液和发酵状态出现一丝感染后噬菌体的异常情况,试讨论这些异常现象有哪些?并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去证实。现象:轻则引起发酵周期延长,发酵液变清和发酵产物难以形成等事故;重则造成倒灌、停产甚至危及工厂命运。证明:用发酵的纯菌做两组平板(长成菌苔的),其中一组加入合适浓度的发酵液,另一组加入同浓度的新鲜培养基或未染噬菌体的发酵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若出现空白斑,则为有噬菌体。7试从形态、结构、大小、繁殖方式及生活条件等反面比较细菌、酵母菌及病毒的异同。细菌酵母菌病毒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弧菌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结构细胞壁以单细胞状态存在细胞壁:甘露聚糖、葡萄糖细胞膜:甾醇病毒粒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大小0.5-5m2.5-10*4.5-21m很小,20-200nm繁殖方式裂殖(二分裂)芽殖多数营出芽繁殖有性繁殖:子囊孢子,囊孢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释放生活条件水生性较强PH7.0-8.0常生活在含糖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PH3.8-6.0在宿主体内,一般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8在生产实践中被噬菌体污染的发酵液有哪些特征?工业生产如何防治噬菌体的污染?(1)发酵周期延长,发酵液由浑浊变清,发酵异常,发酵液粘稠,泡沫骤增。(2)绝不使用可疑菌种,严格保持环境卫生,绝不任意丢弃和排放有生产菌种的菌液,注意通气质量,加强发酵罐和管道灭菌,不断筛选抗噬菌体菌种,经常轮换生产菌种,以及严格会客制度等。9总论微生物的繁殖方式。(背熟) 无性繁殖:裂殖(细胞),芽殖(酵母),借孢子、借菌丝繁殖(放线菌),产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繁殖(酵母) 有性繁殖:产子囊孢子繁殖(酵母),菌丝体特化形式(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繁殖(霉菌) 噬菌体的繁殖:吸附、侵入、增殖、成熟、释放(裂解)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综合)章节重点:微生物的各类营养素、营养类型、吸收营养的方式、培养基的种类及配制。一、名词解释1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源称为碳源,碳源是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物,又称大量营养物。2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称为氮源。3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同时需要量一般很少的有机物。4碳氮比: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叫做碳氮比。5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6化能异氧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7光能无机营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8光能有机营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物质。9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10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二、填空选择类1碳源作用:组成细胞主要物质及代谢物碳架来源,异氧微生物的能源。 培养基原料:牛肉膏、蛋白胨、花生饼粉;一般氨基酸、明胶;葡萄糖、蔗糖、各种淀粉、糖蜜和乳清;天然气、石油及其不同馏分、石蜡油;CO2、NaHCO3、CaCO3。 2氮源作用:构成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等。 培养基原料:有机氮: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