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5085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清朝康熙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确立金瓶掣签制度ABCD2 . 元朝建立后,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的是( )A御史台B枢密院C三司D中书省3 . 清朝和元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A设置行政机构B抵御外国入侵C册封宗教领袖D军队进入台湾4 . 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下列人物与文化成就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司马光史记B王羲之唐诗新乐府C苏轼窦娥冤D曹雪芹红楼梦5 . 清朝大臣胡中藻因在诗中写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而被杀,这件事反映的是( )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6 . 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7 . 宋代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宋代:( )A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B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C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D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8 . 辽、西夏、金是公元10-13世纪中期活跃于我国历史舞台的非汉族政权,建立辽、西夏和金三个政权的民族依次是A匈奴、突厥、回鹘B蒙古、瓦剌、满洲C回纥、靺鞨、吐蕃D契丹、党项、女真9 . 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下列哪些人物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王实甫 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ABCD10 .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11 .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这一制度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读书人群体,并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2 . 安史之乱被平定于( )A763年B764年C762年D907年13 .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采用汉族的治国方略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任用汉族大臣14 . 北宋在澶州之战中取得胜利后签订了屈辱和约;南宋岳飞打败金,收复失地,但南宋皇帝杀死岳飞。二者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宋力量弱小B换取和平C发展经济D重文轻武政策的延续15 . 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 )A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B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C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D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16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7 . 如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鲜卑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18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 )选项史实推论A隋朝修建大运河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B明朝修筑皇宫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C明朝修筑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AABBCCDD19 .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史实推论A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B火药火器的传播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C司马迁著史记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编写体例D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AABBCCDD20 .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安史之乱被平定B黄巢起义建立政权C朱温建立后梁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21 .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苻坚B隋文帝C李世民D元昊22 . 21世纪以来,“非典”、“H7N9”等肆虐全球。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可以参考的“东方医学巨典”是 :ABCD23 .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历史上具有“繁荣与开放社会”特征的是A汉朝B隋唐C两宋D明清24 . 通过图片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识读“隋朝大运河”图片,我们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它连接了黄河等五大水系它南至涿郡,北到余杭它能够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能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ABCD25 . 元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不包括A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B由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C在西藏设立行省D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26 . 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27 . 金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形容的是( )A宋朝发明的一种武器B火药爆炸的威力C北宋与契丹的激烈战事D金人发明的一种武器28 . 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的是A吴三桂B李自成C努尔哈赤D皇太极29 . 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的丝织业中心是A扬州B苏州C景德镇D南京30 . 下列朝代曾统一中国的是(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晋 隋朝ABCD31 . 在宋辽澶州之战中,力主坚决抵抗的是( )A宋真宗B宋太宗C杨坚D寇准32 . 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最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社会变化和民族关系发展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33 . 北宋都城东京城内繁华的大型娱乐休闲场所叫做( )A坊B市C瓦子D勾栏34 . 下列不属于宋夏和议相关的史实是( )A元昊向宋称臣B宋给西夏岁币C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D北宋派兵镇压西夏起义35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设置丞相 建立厂卫特务机构 设立军机处 制造文字狱ABCD二、判断题36 . 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定都_.史称_。三、综合题3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清明上河图)材料二: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材料三: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1)材料一是哪位画家的作品?(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到什么时候完成?(3)材料三的谚语说明哪两个地方已经成为全国的粮仓?当地种植的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是什么?(4)材料四是哪位统治者的措施?38 .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明程度很高。“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们都能积极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交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光明日报材料三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顾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反映了古代我国对外交往的状况,它们有什么相同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的现实意义。(3)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概括出答题要点,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4)综上所述,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判断题1、三、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