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与策略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314828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原理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原理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原理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与策略(*为重点中未提及但复习资料涉及内容,仅作阅读使用。)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一般指学校教育是由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起源问题(简答)神话起源说: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念,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念。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神或顺从于天。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由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他们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中,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论:以恩格斯“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为基础,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劳动中,并为生产劳动服务。交往起源论:以叶澜为代表,认为教育的形态应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总是由双方构成的,交往总包含着内容,交往也需要一定的媒体,所以交往具备了教育所需要的要素。教育的发展历程(简答)(1)融于社会生活的原始教育(在生产劳动过程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内容限于传递简单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没有阶级性。)(2)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古代教育(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脑体严重分离;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方式简单,体罚普遍,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阶级性;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学科和治人之本,教学的组织形式为采用个别教育。)(3)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的现代教育(新特征: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形式多样化。)当代教育的发展一、生命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主题。在教育强调物质文明,适应社会物质文明突飞猛进发展需要的时候,精神生活的缺失和道德的堕落,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暴力犯罪的增加给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关注生存,忽视生命导致教育成为社会控制和规训人的工具,失落了教育引导人生命成长的价值。新的问题导致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变化,从学会生存转变为学会关心,从关注生存转变为关怀生命。二、人文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追求。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只有在人文精神指导下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齐头并进,才能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素养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素养。三、教育民主化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进步、人类进步、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四、终身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理念。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一个教育原则,而且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人的一生不可缺少的话题,使教育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简答)【萌芽阶段】古希腊教育思想,雅典民主教育思想,孔子,学记【创立阶段】经典著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这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捷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诞生的标志(德国)【多元发展阶段】存在样态: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论述)一、个人本位的观点。追求自我的个人本位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其代表为卢梭。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本性获得自然的发展,主张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实施教育。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乏进步意义,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高扬个性自由的旗帜,促进了人的解放,提升了人的价值。但是绝对的个人本位主张无视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二、伦理本位论,以伦理教化为旨归的伦理本位论是介于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间的教育目的观,但它更偏向于社会本位一边,注重的是社会伦理的一边。作为教育来说,就是要使受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自觉运用社会规范来支配行动道德的人从而塑造出“文化道德”人来,代表人物康德、赫尔巴特。三、生活本位论,面向生活的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或以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或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注重的是使受教育怎样生活。代表人物为,斯宾塞和杜威。四、社会本位论,一切服从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制定,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生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涂尔干。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他充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个人本位论是思想家或教育者的理想。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工具来利用,客观上来说,就一个社会整体而言,应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冲突(判断或案例)(1)博雅教育和职业教育博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提供一种职业训练和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和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格。职业教育解决了谋生的技术问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是合理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是不够的。(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指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基本特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应试教育常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立面被提及和批判,实际上素质教育是就教育内容或教育宗旨而言的,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实施的手段,二者不存在逻辑上的并列关系。*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如何促进个性发展主要表现:一是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形成人的自主性;二是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无论是主体性还是独特性,都要通过教育获得,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个体的发展思路。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体个性,形成个体独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应该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性,发展人的个性,进而使人形成创造性人格,激发人的求知欲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案例)一、个体社会化。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二、个体个性化,教育对个体的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形成人的自主性;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无论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发觉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的过程。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个体的发展思路,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体的个性,形成个体的独特性。在这个基础上教育应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性、发展人的个性进而使人形成创造性人格,激发人的求知欲,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1)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基本政治功能有宣传作用、咨询作用。能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2)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有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教育对经济有促进作用。教育通过提高国民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3)教育是文化中最能动的因素。教育是保存和延续文化的有效手段,教育通过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丰富了文化内容,通过对文化的选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目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高中和大学阶段学费高昂;弱势群体尤其是进城务工和农民子女上学比较困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举措:普及义务教育力度加大;加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控制“择校热”,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上学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思想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职业道德(1)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3)教书育人的专业能力(较高的组织教育能力,较好的思想教育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教师的教育智慧)(4)良好的个性特征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对象的复杂,劳动过程复杂);(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教学机智);(3)示范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包括教师本身的影响和通过教师的加工,渗透着教师本人的人格的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示范性只能引导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做一个表率,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方式复制或强加在学生身上);(4)延迟性(教师劳动见效缓慢,具有长期性的特点);(5)合作性(在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中体现出合作性,在教师分工中体现出合作性)教师职业的角色(1)教育研究者(增强责任意识,形成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不断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2)学生的真诚对话者(精湛的对话艺术,一种对话意识)(3)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参与课程编制、改编和评价,有利于增强他们对自己和教育的理解,既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课程开发工作的必然需要)(4)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是一个教师对学生不断提出新要求,并能够引导帮助学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重要)(1)包含的内容教师的专业理想: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动机,较高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专业知识:内容包括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拓展包括量的拓展,知识的质的深化,知识结构的优化。教师的专业能力:设计教学,表达,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教育教学交往,教育教学机智,反思,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师的专业自我: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状况的满意,个体的教育哲学与教育模式。(2)要经历的阶段:“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3)要经历的途径:(简答)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职前与在职师范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为促进及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校本教师培训: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三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即大学与地方的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成立的一种师资培训学校,针对师范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在职教师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状,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共同负责师范生培训及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师范教育的职前培训计划,使在职教师有机会参加进修,提高其素质,进而改进整个教育质量。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是专业化自我构建,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其专业理想确定、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4)评价: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师评价制度,一种双向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评价双方相互信任基础上,和谐的氛围贯穿始终。我国教师评价制度仍为奖惩性的,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指标单一,无法与其劳动的复杂性、艰巨性匹配,评价手段陈旧,仍采用听课、查教案等传统做法,多数人员还做不到深入教师工作实际,表面化、形式化严重,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评价科学性、客观性,影响评价合理公正。学生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论述)作为人的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思想感情,具有独特创造价值的个体,不是单纯接受教育改造的物,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作为具体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创造价值的个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是身心完整的人。在教育中,他们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积极主动甚至创造性地参与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做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害和残害他们,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知识的发展,也有促进人的身体、情感等因素的健康发展。教育所要实现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因此教育中须把学生当人看,当作完整的人,全面的有思想的人,具有独特创造价值的人去看待。作为儿童的学生作为儿童的学生具有与常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人们总是把儿童看成小大人,在教育过程中也往往忽视儿童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不过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将人的主观愿望和价值观强加给儿童,甚至向他们提出成人间的要求作为标准,从而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作为儿童,有权利享受儿童特有的生活,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当下的生活,教师也应当以儿童的方式去理解儿童,教育儿童,把属于儿童的一切还给儿童。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学生是以学习为基本任务的人。学生的学习具有特殊性,是一种特殊身份从事的特殊的学习,其主要任务是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教育必须发挥学生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而不能将学习变为一种教师强迫下的被迫任务。学生具有的独特性(论述)(1)不成熟性(求学的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期到比较典型的发育时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这一特征,既不能站在成人角度把他们看成小大人,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而要将他们看成时刻都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事情,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来对待。)(2)可教育性(可教育性是人类文明和智慧发展的前提,是作为整体的人类的优越性和特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可教育性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基本前提就是他们需要教育同时也是可教育的。)(3)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不同,学生身心某些方面发展,特征不同,面对的群体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学生享有的权利与义务(简答)权利包括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权利。)、被尊重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对学生态度粗暴,随意呵斥,损害其自尊心,而要尊重其人格,听取其对教育的意见,把学生当做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及权利的个体来看待。),安全与健康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作为育人机构,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安全环境,防止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故发生。)、公正评价的权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和学校对自己学业成绩、道德品质等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学生成绩档案中,在毕业时获得相应的学业成绩证明和毕业证书的权利。)义务:接受教育、努力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品德养成。学生生活的时代特点:行为的趋同化,交往的虚拟化,价值的多元化,学业的高压化。教育为学生生活导航(教育如何引导学生生活):(1)加强价值引导(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价值引导,让其学会选择对与错或该与不该这种价值上的判断是与其生活密切关联的,是教育建构学生生活的首要内容。)(2)重视校外生活(学生生活是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有机结合,对学生个体而言,所有的活动都是在这两种生活中展开的,它们的结合才真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对学校教育来说,必须要关注学生生活的全面性和现实性,注重学生生活及人格发展的完整性,重视校外生活。)(3)关注生活经验(教育在本质上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因此学校教育活动应该贴近学生完整、现实的生活,使学生所获得的书本知识与其个人生活经验紧密连接在一起。)教育如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具有阶段性,教育要区别对待;具有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当代学生有哪些心理问题(1)学习问题:厌学、考试焦虑、学习焦虑、多动注意障碍、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低下;(2)人际关系问题: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3)情绪问题:焦虑、抑郁、压抑、沮丧;(4)人格问题:极度自卑、逆反、虚荣;(5)其他:早恋、自杀、网络成瘾。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和疏导,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重视家庭与社会力量参与。怎样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与任务(简答)学校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自我教育能力,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学校德育任务:品格教育和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集体主义和公共精神的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民主法制观念的教育,劳动教育。怎样:德育课教学,各学科德育渗透,社会实践行动,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家庭和社区参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程类型以课程外在表现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分为两种。(1)显性课程:一套以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种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包括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实施那些学科和活动,如课程表上一门一门课程。(2)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一般认为隐性课程以潜在性、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是通过课程表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学校教育环境(物质、文化、人际)无声地作用于学生,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1)学科课程:一种以人类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优点:在指导思想上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为学生提供的每一学科都是从人类文化遗产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学生学习这些学科能为将来生活做准备。学科课程编订能依据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在的联系,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序的统一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使学生通过分科学习掌握不同事物的运动规律。学科课程具有简约性特征。不足:注重间接经验的学习,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课程分科太细,导致学科间相互隔离、相互封闭。知识学习片面。课程过多,增加负担。(2)活动课程:杜威,克伯屈。又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各种实践活动类型和特定活动方式而设计的课程类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探究性。打破分科界限,照顾学生兴趣爱好,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学习经验,调动学习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但夸大了儿童的经验,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忽视教育中关键性社会目标,不利于传授人类文化遗产,难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3)综合课程,采用合并相邻学科的方法,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减少教学科目。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由学校自主开发。体现了我国课改的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反映了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将学生兴趣需要至于核心地位,重视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使学生得到实践,增强其主动发现、探究、促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创新意识的萌发,创新能力的形成。拆除了学生的学习与社会,与他的生活世界之间的人为屏障,使其融为一体。使课程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当代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在一起。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泰勒原理: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为有效的教学而组织学习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教学过程仅仅是传授知识吗?(论述)任何教学总是通过一定的过程而展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使人聪明,使人变成人才,教育的这些功能都是通过教学过程逐步实现的。传统教育信仰的是容器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传授知识。现在新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育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对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理解生命的意义,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教育,而不是人对物的塑造和训练。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以师生交往为基础。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借助于多种教学媒体自主活动,主动的构建知识,获得多方面发展的过程。当代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关注知识向关注生命的转变,从遵从教师的意愿向服从学生的需要转变,从为未来生活的准备向为生活本身准备转变,从传授到亲身体验转变,从教师独白向师生对话转变。教学过程存在多种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非指导性关系、合作关系、交往关系)(2)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关系(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在知识掌握中培养能力)(3)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教学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既要注重认知发展又要注重情感发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领悟和体验教学;创设二者统一发展的教学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采用既能使学生认知得到发展又能使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形式;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造教学内容与主体心灵产生情感联系的条件。】)教学设计应考虑的诸多因素(1)教学目标有哪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如何确定教学起点?(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社会因素)(3)开发和利用哪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物质条件、文化资源、人力。广义: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要素。狭义: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可分有形无形、素材性条件性)(4)好的教学需要什么样的策略?(只有班级教学是不够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情感经验为主:欣赏法,情境教学法。】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科学设计教学程序;合理设计效果检测的方式)说课:说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由哪些要素组成理论依据,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操作程序,支持系统,评价的方法、标准。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试探与求索,总结与概括,获得一定经验,发展智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包括有结构的探究,指导型探究和自主探究。体验: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被动局面,促进学生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自学指导:学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教学:主张用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化民主化的原则改造教学,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管理(1)是什么:课堂管理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规律,有意识地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要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达到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3)为什么:这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教育教学技能,人格修养水平和教育智慧的反映。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是确保课堂井然有序的运行的基础,也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调课堂效益的前提条件。(3)管什么: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激情度);科学管理教学段落(导入、课中、结束)如何处理课堂问题行为(1)必备素质:教学机智,其包括快速性、准确性、巧妙性,晓喻性;(2)主要策略:提问法、信号暗示法、幽默法、有意忽视、安排任务法、行为协议法。评价理念的发展选拔功能到发展功能转变;统一要求与尊重个别差异相统一;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类型(判断)1、诊断性(开始前,摸底测试)是为了使教学适应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评估。如入学时摸底测验。它实际上是一种查明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为后续教学活动针对性的开展提供依据的活动。2、形成性(过程,过程的自我评价)也叫过程评价,采用特定的测量程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使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各阶段的成效进行评价,将过程评价用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上,则可以看成是设计者和开发者为控制产品质量与分析设计开发过程而进行的评价活动。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经常表现为一种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活动,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和研究人员就可以有效地把握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效或研究成果,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能够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调节、强化,其结果主要用于改进工作,不注重区分等级。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许更为重要,一切教育活动和教学产品的使用,最终的目的必然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更为重要也更为本质。3、终结性(结果,考试)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某个计划和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对其最终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主要关心和检查教学活动或项目实施之后的结果,产品使用之后的效果等。如期末考试,毕业会考,产品鉴定会就是这种评价。可能会直接与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对照,从而判断教学过程的价值或学生学习的效果。由于总是在活动完成后进行的,也常被称为事后评价。相对评价(标准根据群体而变化:高考)绝对评价(固定标准:会考)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与主要方法标准:课程标准, 从本质上说就是设立全国学生要知道些什么,做些什么的底线,不仅划定了学习的疆域和边界,而且给出学到何种程度的描述,即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也是对学习结果的界定。方法:各种类型的作业、多样化测试、档案袋评价。重点10题:1、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P13)实用主义教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整个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人物:美国杜威、克伯屈等,代表作: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以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而为一的,教育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该有其他目的,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对传统教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但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2、为什么说教育是文化中最能动的要素(P34)教育是保存和延续文化的有效手段,教育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文化的保存和延续:(1)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2)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传承和文化普及作用。正因此,人类积累的文化才能代代相传并广泛普及。教育通过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丰富了文化内容,通过对文化的选择促进了文化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选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内容,在批判和选择中实现文化的创新与传承,社会文化总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要发展就意味着要创新,没有文化创新自然也就无真实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而文化创新则需通过教育来实现。3、个性教育缺失的原因,如何补救。(P35)表现:通过对独特性的压制和对差异的忽视,最终导致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缺失。原因:(1)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取向忽视了教育功能的个体尺度。工业化社会中,科技被认为是社会主导因素,发展科技也成为各国共同使命。学校教育培养了一批批适应科技社会的劳动力,教育地位空前提升,但教育在成为社会发展有利工具的同时却失落了引领人的精神成长的固有职能,学校个性教育严重缺失。学校的社会化职能是把个体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能担当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能,但若一味强调社会化,忽视人的个性,势必会导致个体独特人格的丧失和人的片面发展。(2)我国教育评价的形式、标准、评价主体等方面都不利于个性教育的实施。主要形式是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强调教育的选择功能,容易滋生功利主义倾向。评价标准的唯一为分数,唯权色彩重。评价主体单一,教育评价的主体是教育者,学生在评价中完全被动。教育应教人发掘个性而不是泯灭个性。补救:(书中未找到具体)发挥学校个体个性化职能是培养独立健全独特人格的职能。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环,应建立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最了解自己的需要,学生参与的评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个体化成长。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在促进人的完整发展、实施科学个性方面的功能。4、如何理解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P60)新的教育评价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教育评价的教育与发展功能,教师面临着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换的任务。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尤其在我国新课改中,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就日益重要。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是一个教师对学生不断提出新要求,并能够引导帮助学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作为促进者角色由以下几个特性: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进行自主讨论观察或自己阅读思考时,教师要积极的看和听,真实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教育学生从小遵守纪律,跟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做一个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人。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兴趣和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建构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得一步步跃迁。5、当今德育提倡哪些新理念(P115)(1)人本化(主要考点)。学校德育教育在人的发展这一本位价值取向上是迷失的,导致德育实效性非常低下:培养目标上,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听话和服从为目的,无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德育内容上,多为一些脱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呆板教条,造成学生德育兴趣与热情丧失;德育方式上,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以灌输和说教为主要方法,缺乏道德体验和内化,束缚了学生个体道德和人格发展;德育组织上,大多采用集体统一和单调划一的管理及育人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制约,缺乏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关照与关怀。德育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还是人。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守住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人权,尊崇人性,完善人格,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要使学校德育的目标重心从单纯的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德育向注重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塑造的德育转变,从人的缺位的无人德育向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目的的人本德育转变;从培养高大全的圣人向培养有完全人格的常人转变;从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信息的被动式指导向师生平等交流双向沟通的互动式交往转变。(2)主体性。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因而必须反对道德上的强制性。学校德育要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3)生活化。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学生品德形成源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其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认知,学校得要凸显学生生活的真实性,通过实际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事例来教育儿童,让其实践道德生活。(4)民主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民主化的德育理念,也是符合德育自身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道德发展机制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师以民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在德育中贯彻平等自主宽容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享受民主的教育权利。6、校本课程(P135)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对学校自身条件和本校学生需求加以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其开发使学校、教师、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课程执行、实施、消费者角色一跃而为积极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创造者,使教师拥有了更多的专业自主权,有利于开发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有利于学校形成各自的特色。其开发过程中,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皆由学校本身负责承担。它一般由某一学校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承担。有时也可由不同学校、地区的教师合作开发。7、学科课程标准的特点(P145)(1)学科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2)是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最高要求(3)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应尽可能是可理解、达到、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而不可及的(4)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或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5)学科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发展的3个领域:认知、情感与技能,而不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8、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如何统一(P175)知识与能力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思维的依据和源泉,若没有充实的知识做基础,能力也很难获得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武器,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对知识的掌握。教学过程中两者都是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1)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类社会文化的了解,为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在强调方法和能力目标的重要性同时,不该忽视和弱化知识掌握的目标,否则会阻碍学生的能力发展。(2)在知识掌握中培养能力。我国2001年制定和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实现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的目的。为达到这些能力培养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知识与知识、生活、实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与提高能力,在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提高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做到:要注重科学合理高效的结构化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9、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P182)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适应所有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基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综合,促进问题生成与探究意识的形成,提高学习能力;体现适应教学实际状态变化的教学机制。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而不是预设,既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教学技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与职责,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教学的决策者设计者创造者,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教育教学智慧与技能的专业人员。10、讲授法(P188)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是教育史上最悠久、最有效、最简洁的方法。教师从事教学离不开教授法。具体可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其特点为教师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传递信息,可以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描绘,陈述,能够向学生提供简约化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学习能力。其缺点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过程中,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因此教师使用讲授法要注意教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要进行启发式讲授,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的运用。讲授法主要适用情况:目标是呈现信息;信息不容易获得的;学习材料需要由特殊方式进行组织;有必要唤起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学生自己阅读前需要介绍有关主题;不同来源的信息必须被加以综合;讨论后需要总结;教材内容过时需要更新;教师需要在讨论前向学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观点或者明确要讨论的各种问题;学生自己学习遇到困难需教师对学习材料提供必要解释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