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库去掉生态含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4317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库去掉生态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库去掉生态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库去掉生态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生生物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似亲孢子:某些藻类进行无性繁殖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动孢子。因其形态和母细胞相似而 得名。见于绿球藻属、小球藻属等。2. 复大孢子:硅藻特有的一种繁殖细胞(1分。硅藻细胞进行分裂繁殖时,所产生的 2个子细胞中,一个以母细胞的上壳为上壳,故与母细胞同大,一个以母细胞的下壳为上壳, 故略小于母细胞。所以,经过多代细胞分裂后,部分后代细胞变得越来越小(1分。但有 时可形成特殊的孢子而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孢子称复大孢子(1分。3. 冬芽:水生植物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芽,处于幼态而未充分伸展的植株。用于繁殖,在秋 末环境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会产生冬芽。冬芽形成后离开母体,沉没于水底度过不良环境, 等条件适宜时再萌发成新的植株。4. 咀嚼器:位于咀嚼囊内,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的特殊构造,起咀嚼食物的作用。5. 缘膜:位于水螅水母伞口之环状薄膜。内有肌纤维,呈环状排列,若该肌肉收缩,则缘 膜即被上举至水平位置, 伞口变窄至相当于缘膜内径的长度; 而当该肌肉松弛时, 缘膜沿伞 口垂直下垂, 故伞口变宽。 水母的运动是由于内伞面环状肌的收缩而将伞腔内的水排出时的 反作用所致,故缘膜之收缩和松弛所引起的伞口直径之缩小和变大支配着水母的运动速度。 缘膜仅为水螅水母所具有,故水螅水母亦称缘膜水母。6. 项器:又称嗅觉器,与口前叶相连,通常位于口前叶背面凹陷处。如沙蚕科项器位于眼 后表皮细胞下陷横裂处,内具纤毛,器化学感觉器作用。具有嗅觉功能。7. 疣足: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由体壁向体侧伸出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 排泄、生殖、和保护等功能,但主要是运动功能。8. 齿舌:软体动物(瓣鳃纲除外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 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状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9. 楯鳃:指软体动物中由外套腔内面的上皮伸张而成的鳃,其鳃轴两侧均有鳃丝,其先端 游离,呈羽状,称楯鳃。10. 齿式:腹足类齿舌上生有整齐的齿片。铡齿和缘齿的数目随种类而异。这些齿片排列情 况可用公式表式。如田螺的齿式为 2.1.1.1.2,即中央齿 1枚,侧齿两侧各 1枚,缘齿两侧各 2枚。腹足类齿舌的排列情况、齿片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为分类上的重要依据。11. 触腕穗:软体动物、头足纲、十腕目动物,用以捕捉食物的特化口腕,称为触腕,或称 攫腕。 1对,位于第 3对和第 4对口腕之间。一般都较胴部长,可完全或部分缩入眼下方的触腕囊内。其顶端通常扩大呈舌状,称为“触腕穗”,上有吸盘或钩。12. 触腕:枪形目和乌贼目头足类软体动物的十条腕中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一对特化口腕。 位于第三和第四对腕之间,通常比较狭长,顶端具舌状的触腕穗, 其内面长有吸盘,有时还 有钩,适于捕食。游泳时,触腕可完全缩入基部的触腕囊内。13. 茎化腕: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二鳃亚纲雄性个体中的 8或 10只腕中,有 1只或 1对腕茎 化成为生殖腕,或叫茎化腕,是用来输送精子的。14. 颚舟片: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的第二对原肢内形成 2个小颚突起,外肢发达,形成扁 平宽大的呼吸板,称为颚舟片。15. 关节鳃:着生在十足类甲壳动物附肢底节与体壁之间的关节膜上的鳃。 除具呼吸功能外, 也是甲壳动物分类依据之一。16. 肢鳃:亦称“上肢”。十足类甲壳动物胸肢底节(第一节外侧长出的呈薄片状或丝状 的鳃。末端可能分叉,有拂刷鳃面的作用,也有呼吸的功能。17. 刚毛式:枝角类的第二触角(1分为双肢型,在内、外肢上有许多羽状游泳刚毛,内 外肢的节数以及游泳刚毛数及排列因种而异, 通常用一种序式来表示, 称为刚毛式 (1分 ; 例如溞属序式为 0-0-1-3/1-1-3, 即表示其外肢分 4节, 第 1和第 2节上无毛, 第 3节为 1根, 第 4节为 3根;内肢分为 3节,第 1和第 2节上各 1根,第 3节上为 3根(1分。18. 无节幼体:低等甲壳类孵化后最初的幼体,但高等甲壳类在更高的发育阶段才开始出现 (十足目、糠虾目甲壳纲之幼体中,身体尚不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呈扁平椭圆形,在正中 线前方有无节幼体眼 1个,其后方有口和消化管(肛门尚未开启,左右具第一触角、第二 触角和大颚等 3对附肢,这一阶段称为无节幼体。19. 溞状幼体:高等甲壳类,主要是十足目继前水蚤幼虫之幼体。在形成有柄眼后,于背甲 (头胸甲的前方中央生出喙状突起。头胸部附肢共计 3+5对,腹肢前方的 5对刚萌出, 第六对在此之前已接近完成,继而构成尾叉和尾扇。20. 原变态:是有翅亚纲中最原始地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昆虫。其变态特点是从幼虫期 (稚虫转变为真正地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21. 半变态: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稚虫和成虫期 3个发育阶段;幼期营水生生活,翅 在体外发育,其幼体在体型、取食器官、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及行为习性等方面均与成虫有 明显的分化现象,因而其幼期又称为稚虫。22. 稚虫:一类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昆虫的幼体(1分。水栖,以鳃呼吸;由于成虫陆 生,以气管呼吸、两者形态和习性都不相同,所以这类昆虫的幼虫称为稚虫(1分。如蜻蜓目、蜉蝣目和襀翅目昆虫的幼体。在淡水水域中常见的水虿,即为蜻蜓的稚虫(1分。 23. 气管鳃:为适应水底生活,有些昆虫的幼虫和稚虫,其体壁某些部位形成片状或丝状的 突起, 其中分布大量的气管,称气管鳃。 某些昆虫的幼虫和稚虫, 其体壁某些部位形成片状 或丝状的突起, 其中分布大量的气管, 称气管鳃, 可直接呼吸水中的氧气, 或着生腹部两侧、 腹部末端、胸部的两侧,头部的腹面或直肠内(如蜻蜓稚虫。24. 全变态:昆虫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经过四个不同虫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这类变态 类型称为全变态,主要有双翅目、毛翅目、鞘翅目、脉翅目等。25. 稚虫:一类不完全变态(半变态昆虫的幼体(1分。水栖,以鳃呼吸;由于成虫陆 生,以气管呼吸、两者形态和习性都不相同,所以这类昆虫的幼虫称为稚虫(1分。如蜻 蜓目、蜉蝣目和襀翅目昆虫的幼体。在淡水水域中常见的水虿,即为蜻蜓的稚虫(1分。 26. 水华(赤潮:由于水体中 N 、 P 等营养盐过剩形成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藻类的大量繁 殖,使水体呈现出一定的颜色(2分,这种现象在淡水中称为水华,在海水中称为赤潮。 通常藻类在大量死亡时候耗氧或释放毒素而对渔业产生危害(1分。27. 季节变异:在一年的不同时期内,同一种枝角类的成长个体,具有不同的外形,这种现 象叫季节变异(2分。此外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种群密度随季节而发生变动,也使用这 个术语(1分。28. 若虫:在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 如直翅目、 半翅目的种类, 它们幼虫期与成虫期在体形、 触角、眼、口器、足和栖息、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像,所不同的是翅未发育完全和生殖器官 尚未成熟, 每次蜕皮后其翅和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长, 这样的不完全变态又称渐变态, 其幼 虫通称为“若虫”。二、填空(一 藻类1. 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有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绿藻的 同化产物是淀粉。2.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绿藻的同化产物为淀粉。3.藻为蓝藻淀粉。4.一般均能自养生活; 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 a ,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5. 藻类其同化产物主要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6. 易形成赤潮的海洋藻类主要有蓝藻、硅藻、金藻、甲藻。7. 易形成赤潮的甲藻主要有哪些属夜光藻、短裸甲藻、多边舌甲藻。8.9.原生质中,也就是说它是一类有色素而没有色素体的藻类。10.缝目(5个目,其中最常见的是无壳缝目。11.方形;多数种类具壳缝;能运动。12. 硅藻门分哪 2个纲? (一 中心硅藻纲, 常见 3个目为圆筛藻目、 根管藻目、 盒形藻目; (二羽纹硅藻纲,常见 5个目为单壳缝目、短壳缝目、双壳缝目、管壳缝目、无壳缝目。 13.壳缝;羽纹硅藻纲的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纹状排列,具壳缝或假壳缝。14.状,双星藻(星状,水绵(带状,转板藻(板状。15. 绿藻门的体制有哪些,试举 1-2例:(1(2盘星藻; (3胶群体类型,如胶囊藻; (4丝状体类型,如水绵,刚毛藻; (5膜状体类型,如 石莼,浒苔; (6异丝体类型,如毛枝藻。16.具帽鞘 的种类属于绿藻纲鞘藻目; 能行接合生殖, 细胞壁上具有微孔的属于结合藻纲鼓藻 门。17.生于小枝的分叉处。 总结起来就是雌性生殖器的位置不同。18.的 5个细胞长形,螺旋形围绕;雄性生殖器官为藏精器,其形态构造是呈球形,由 5或 10个细胞排列成一轮或两轮的冠。19.生维管束植物分哪几个生态类群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20.断部分如黑藻;有冬芽如无根萍等。21. 水生维管束植物的无性繁殖主要以休眠体进行繁殖。22. 水生维管束植物有哪 4大生态类群,各举 1-2例:沉水植物,如金鱼藻、黑藻;浮叶植 物,如睡莲、芡实;挺水植物,如芦苇;漂浮植物,如满江红、浮萍。(二原生动物、轮虫、腔肠动物、环节1.2.为纤毛,似铃虫的为纤毛。3.4.有一种叫钟虫的纤毛虫, 平时用体后端的柄附着在甲壳动物的身体上, 它通常引起虾蟹的幼 体因脱皮困难造成大量死亡而直接影响育苗生产,属于缘毛目。5.原生质体分化为两层,外层称为外质,内层称为内质。6.放射虫目生活在高盐海水。纤毛虫纲的全毛目、缘毛目、 旋毛目均有海产种类,但大多数分 布于淡水水域。7.纲; 两类均出现的是水螅虫纲和钟水母纲, 但后者的水螅型世代比较退化, 而水母世代则更 为发达。8. 轮虫动物的主要特征体前有轮盘,即头冠;咽特别膨大而成为咀嚼囊,囊壁肌肉发 达, 囊内壁有坚硬的咀嚼器; 雌雄异体但孤雌生殖普遍; 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体, 且个部分含有的细胞核数目是恒定的。9.10.11.结 2片砧枝,这 3块板片合称砧板; 砧板的两侧有 2片槌钩, 各与一片槌柄连接,这 4块板 片合称槌板。12. 组成轮虫咀嚼器的 7块咀嚼板为(三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1. 我国进行人工育珠的淡水蚌通常都用一种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叫冠蚌。在它的壳顶 绞合部没有真正的主齿,而是在偏向壳顶的前方具一齿,叫前侧齿。2. 腹足纲可分为前腮亚纲,后腮亚纲,肺螺亚纲,其中鳃简单,位于心室的前方者都属于 前鳃亚纲,它共分为原始腹足目,中腹足目,狭舌目,凡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种类最多的是 中腹足目。3.4.它为茎化腕。5.纲,背甲纲等纲。6. 虾的鳃在甲壳动物中是种类最多的,构造也最复杂,在分类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鳃 腔中通常有侧腮,关节腮,足腮,肢腮(4种。7.中,除上述目外,磷虾目、端足目、口足目则在淡海水中均有分布,但在后几个目中的等足 目、 十足目二目中一些种类, 可离水而爬上陆地, 这些在海边或我们家中潮湿的地方有时也 能见到,还有少数种类在热带的海边地区可爬到椰子树上生活。8.9.腹肢;磷虾:第一、二腹肢。10. 桡足亚纲通常分为 7水蚤目,剑水蚤目,它们是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根据第一触角的长短即可分开, 即:哲水蚤目第一触角由 25节以上组成;猛水蚤目为 10节以下;剑水蚤目为 17节以下。 11. 甲壳动物头部具 8对附肢,前 3对称为颚足,后 5对称为步足。12.生物, 它们当中幼虫和成虫都生活在水中的是鞘翅目; 只有幼虫生活在水中, 当羽化为成虫 后即离开水体,到陆地或空中生活的是蜻蜓目、半翅目。13.14.15.条虾是哈氏仿对虾,基尾虾是刀额新对虾。16. 绞合齿是双壳类动物壳上的重要结构,通常位于壳顶正下方的齿称主齿, 在它的前方 的齿叫前侧齿, 后方的叫后侧齿, 淡水蚌类的绞合齿都没有主齿, 因其位置总是移向偏于 壳顶的前方,通常称这种齿为拟主齿。17.肢和胸肢游泳,而软甲亚纲则都有腹肢。18.中央齿、侧齿、缘齿。19. 根据在水体中栖息位置和运动能力的不同,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三、选择题1. 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副淀粉的藻类是:2. 生活史具世代交替的原生动物是:3. 薮枝螅是营群体生活的一体二型动物,在生殖个体中央具一柄状子茎,其外包一透明的 筒状物,称:d. 生殖鞘4. 有石灰质内壳的头足类是:5. 第一对触角变成执握器的甲壳动物是:6. 有头胸甲,但没有完全包被整个头胸部的甲壳动物是:7. 体内含淀粉的绿藻遇碘后即会:8. 湖泊中最常见的臂尾轮虫的咀嚼器是属于:9. 具楯鳃的腹足类软体动物是:10. 绞合部具有 3枚主齿的养殖贝类是:a. 文蛤11. 体仅具 1指状足鳃,且又露于体外的甲壳动物是:12. 着生在对虾的步足底节外侧呈枝状的鳃称:13. 金藻门中有一些种类具有细胞壁,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14. 以下是挺水植物的是:15. 具左旋口缘小膜带(唇带的纤毛虫是:16. 纤毛虫遇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来自于表膜下的:17. 臂尾轮虫的头冠属于:18. 在污染的水体中最常见的寡毛类是:19. 淡水蚌类的绞合部具三枚主齿的是:20. 沼虾第二附肢的内侧有一个细长棒状带刺的结构, 位于内肢的背侧, 称为:b. 雄性附肢 22. 水生生物的主要呼吸方式为:d. 皮肤呼吸和鳃呼吸23. 运动胞器为伪足,壳由外界环境中的泥砂微粒或硅藻空壳粘合而成的原生动物为:壳虫24. 在繁殖过程中,出现特殊的复大孢子繁殖的藻类是:25. 猛水蚤的前、后体部间的活动关节是在:26. 下列具 2条等长顶生鞭毛的藻类(属是:27. 具角质内壳的头足类是:28. 养殖上广泛被用做鱼虾的活饵料的褶皱壁尾轮虫的咀嚼器是属:29. 绝大多数枝角类滤食器官为:30. 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浮游植物施加影响是通过:31.32. 有性繁殖以典型水媒花进行繁殖的是:33. 固着柄分枝成树枝状,且柄内没有肌丝的缘毛目常见属为:34. 体后端具足,并且不分节,具环纹,能摆动伸缩是哪一属轮虫具有:35. 淡水育珠质量最好的蚌是:36. 后腹部最后一个肛刺分叉的枝角类为:37. 日本沼虾的雌雄鉴别可根据以下附肢:38. 没有细胞核的藻类为:39. 能够自行运动的硅藻是:40. 头胸甲具肝刺的虾(属为:a. 白虾41. 在下列唇带为左旋的原生动物中,哪一属为群体生活、具固着柄,并且在受到刺激后群 体一起收缩:d. 聚缩虫属42. 有缘膜的水母是:43. 雄性第一触角只有一侧变成执握器的是:44. 绝大多数枝角类滤食器官为:四、简答题1. 简述蓝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细胞壁由二层组成,内层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外有的具胶被或胶鞘。无色素体, 原生质体分为色素区和中央区; 色素除叶绿素 a 和 -胡萝卜素, 还特含有藻胆 素。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无细胞核, 仅在细胞中央区含有相应于细胞核的物质, 无核仁和核膜的分化, 属原核生物。 繁殖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生殖。2. 试述绿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绝大多数种类具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细胞核一个或多个。含叶绿素 a , b 、叶黄素, 、 胡萝卜素,常含一个或多个蛋白核。同化产物为淀粉。运动个体常含 2条顶毛,等长的鞭毛,少数为 4条,极少为 1, 6, 8条。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简述硅藻的生殖特点。答:营养繁殖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繁殖方式,分列初期,细胞的原生质略增大, 然后核分 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也一分为二,母细胞的上、下壳分开,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 的下壳,这样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 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 一个则比母细胞小。 这样连续 分裂的结果,个体越来越小,这与自然界和室内培养的硅藻可见到。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 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小孢子多见于中心硅藻纲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次分裂,形成 8、 16、 32、 64、 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 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 个合子再萌发成新个体。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子的产生经常在细胞分裂 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 利时,休眠孢子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4. 简述硅藻门的主要特征。有何经济价值,列举五大硅藻。答:主要特征:体质:多细胞,丝状体、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色素:叶绿素 a 、叶绿素 C 1, C 2、 -胡萝卜素、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色素体为黄绿色 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状、分支状或星状等同化产物:脂肪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细胞分裂,复大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 经济价值: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人工大量培养硅藻,如中肋骨条藻,三角褐指藻,牟 氏角毛藻, 新月拟形藻等, 以解决经济海产动物人工育苗幼体的饵料, 这是提高产量必不可 少的技术关键。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 85.2%的氧化硅。工业上用 途广泛, 可作为建筑, 磨光等材料, 过滤剂, 吸附剂, 造纸, 橡胶, 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 以及保温材料等 。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有关的底层鉴定及古海洋地理环境的研究也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种类列举:圆筛藻,直链藻,环毛藻,角毛藻,桥弯藻等。5. 试比较水螅水母和真水母的异同点。 6.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答:孤雌(单性生殖:非混交雌体,非需精卵(夏卵。有 (两 性生殖:混交雌体, 需精卵, 休眠卵 (冬卵 轮虫的休眠卵是轮虫有性生殖的产物, 休眠卵的产出后多沉入水底, 形成休眠卵库, 为轮虫在环境条件适应时的重新发生提供条件。 7. 简述沙蚕头部的形态特征。答:沙蚕头部由口前叶,围口节,吻三大部分组成。 口前叶是口前的一个体节,具附肢, 包括触手和触角,触手位于口前叶的背部或前缘,主司感觉。 触角的位置从腹到背,从前 端到头后,具有感觉和摄食两种功能。 沙蚕头部的口前叶卵圆形、梯形或多边形,具四个 眼,前端有口前触手和两个卵形分节的口前触角,眼后具有两个横裂隙称项器,有嗅觉功 能。 围口节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围口节腹面具口,两侧多具围口触手,在沙蚕科, 触须一般恒定在 34对。 吻由消化道的口腔和富肌肉的咽外翻形成。 吻由颚环和口环两部分 组成, 为了分类上的方便, 将吻可分为八个区。 吻具有几丁质的颚片和各种形状的小齿以咀 嚼磨碎食物。吻是否平滑,是否具软乳突和许多小的黑色或黄色齿,以及齿的排列和形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8. 简述多毛类头部构造,并以图示之。答:头部显著, 口前叶具有触手和触须, 是口前的一个体节, 是由担轮幼虫的前半球发育而 成。 口前叶附肢的触手位于其背部或前缘, 是由上皮细胞突起形成, 具单一神经, 受脑控制, 主要有触觉和化学感受器功能。 眼是多毛纲动物的视觉器官, 常为 1对眼点, 位于口前叶后 部。项器又称嗅觉器,与口前叶相连,通常位于口前叶背面凹陷处。具有嗅觉功能。胃口节 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 是由担幼虫的前纤毛轮演化, 围口腹面具口, 两侧多具围口节 触须也称为围口触手,触须是特化的疣足背, 腹须或须状叶, 具有很多感觉细胞, 具触觉功 能, 不同种类触须数目有差异, 咽和口吻由消化道的口腔和富肌肉和咽外翻形成。 吻的形态 是重要特征,由颚环口环两部分组成。吻可分 8个区,吻附属物:软乳突和颚齿,吻位于口 腔之后,在消化道的前端。9. 简述头足纲的主要特征。答:体分头部,足部和胴部。原始种类具外壳,如鹦鹉螺;其他种类为内壳或完全退化。心耳和鳃的总数相同, 2个或 4个。口内有颚片和齿舌。10. 如何确定瓣鳃纲贝壳的方位。答:有壳顶的一端为背方,相对的一面为腹面。壳顶尖端所向的一面为前面。 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端。 有1个闭壳肌痕的, 则所 在端为后端。有2个闭壳肌痕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为后端。 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 有外 套窦的一端为后端。有水管肌痕一端为后端。前后端确定后,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为左壳,右侧为右壳。11. 在水生生物的分类学上, 0 0 1 3 / 1 1 3表示什么?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 4节,第 1、 2节无刚毛,第 3节具 1根 刚毛,第 4节具 3根刚毛;内肢 3节,第 1、 2节分别具有 1根刚毛,第 3节具 3根刚毛。 12. 述枝角类的繁殖方式。答:枝角类有两种生殖方式,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环境条件适宜时进行孤雌生殖, 环境 条件恶化时则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枝角类常为孤雌生殖, 它所产生的卵为孤雌生殖,也 称复卵,卵膜薄而柔软,卵黄小,较透明,卵形较小,数量较多。这种卵不需要受精就能生 育,故又名非需精卵。两性生殖:外界条件恶化时,孤雌生殖的雌体所产生的夏卵,不仅孵出雌体,也同时孵出雄体,开始两性生殖。两性生殖时雌体所产卵称冬卵(需精卵,冬卵 膜厚,卵黄多,数量多,通常仅 1到 2个。绝大多数的种类产生的冬卵必须受精才能发育, 称需精卵。13. 简述甲壳纲的主要特征。答:绝大多数甲壳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小型的种类通常用表皮进行气体交换。 身体分节,体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部和胸部的部分体节常愈合。头部一般都具有 5对附肢,即 2对触角, 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胸肢在低等的种类形状常相似,用于游泳或呼吸,数目变化很大;在高等的种类,通常 8对,前 3对分化为颚足,用于辅助的捕食器官,后 5对步足用作行走。腹肢在低等的种类缺失,在高等的种类除尾节外,每节都具有 1对腹肢, 扁平如柴, 用作 游泳,雌性兼有抱卵的功能,雄性的第 1, 2对内肢常变态形成交配器官。发育常经过变态,初孵化时的幼体不分节,具 3对附肢,为无节幼体,或称六肢幼体。 14. 简述毛蟹的幼体发育特点。答: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活。由于刚孵出时的幼体体形与水蚤相似, 故称为溞 状幼体。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胸肢也随之增加,腹部狭长,通常分 6节,末端为 1尾部叉, 从第二期溞状幼体开始腹部变为 7节,并出现腹肢。蟹类的溞状幼体有 25期不等,以 5期最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为大眼幼体。 大眼幼体通常为一期,经蜕皮 后变为第一期幼蟹。15. 简述对虾幼体发育的特点。答:卵(孵化成无节幼体(6次蜕皮后,变成溞状幼体(7对附肢,头部 5对 +第一、 二颚足(3次蜕皮形成糠虾幼体(胸肢全生出,游泳器官,腹肢见雏形, 3次蜕皮 16. 简述对虾类和真虾类的繁殖方式的不同。答:对虾类幼卵成熟后,直接排放于海水中,卵数很多,可达 100多万粒,卵自母体排除 后的经一昼夜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此幼体共经 6次蜕皮, 有似于水蚤状,称溞状幼体期。附 肢已具 7对,即除头部 5对附肢外,并出现第 1, 2对颚足,此时的腹肢已见雏形,游泳时 腹面向上,结束变态,此时的体型构造已基本上于母体相似。真虾类的卵自产出后, 通常都粘附于雌体的腹肢上, 直至幼体孵出后才离开母体, 孵出的 幼体具发达的头胸甲和细长的腹部,此时称溞状幼体期。幼体孵出后须经 11次蜕皮后才能 变成仔虾。17. 自由生活的桡足亚纲三个目的区别。 18. 简述对虾派和真虾派的形态区别特征。答:对虾科额角发达,有锯齿,尾节末端尖锐。步足前 3对钳状,后两对爪状。雌性第 5、 6步足间的腹甲上具交接器;雄体第一腹肢内肢变形,成为交接器。真虾派体多侧扁,头胸 部发达, 腹部较短小。 第二腹甲节侧甲覆盖于第一节侧甲的后缘上方。 第三对步足不成鳌状, 第三颚足 4到 6节组成。 腮叶状。卵产出后抱于雄性的腹肢间,真虾类也称小虾类,腹部较 对虾类细小,游泳能力较差,善于在底部爬行。19. 简述湖泊中浮游植物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关系。竞争关系。五、论述题1. 比较桡足纲自由生活三个目的特征不同点。同简答题 17。2. 述中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的幼体发育特点;试比较它们间的差异。答:中国对虾的卵自母体排出后的一昼夜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此幼体共经 6次蜕皮,分 6个无节幼体期,再次蜕皮,体形改变,有似于水蚤状,称溞状幼体期。溞状幼体已具有明显 的头胸甲, 腹部也已分化,溞状幼体分 3期, 经最后一次蜕皮后进入糠虾幼体,糠虾幼体经 蜕皮,前 3对步足呈螯状,腹肢延长,但仍为单肢型,共经 3次蜕皮后进入仔虾期。结束变 态,此时的体形构造已基本上与母体相似。中华绒螯蟹的卵产出后即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直至孵化, 幼体孵出后, 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 活。由于刚孵出时的幼体体形与水蚤相似,故称溞状幼体,蟹类的溞状幼体有 25期不等,以 5期最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成大眼幼体, 大眼幼体通常为一期,经 蜕皮后变为第一期幼蟹。3. 如何区分磷虾、糠虾、毛虾和米虾? 4. 比较十足目游泳亚目三个派主要特征的异同点。 六、填图1. 衣藻模式图2. 疣足 1鞭毛 2细胞前端 3伸缩泡 4眼点 5细胞核 6色素体 7蛋白核1背须 2背叶 3刚毛 4舌状叶5腹叶 6腹须3. 沙蚕头部4. 枝角类模式图 1口前叶 2触须 3触手 4颚环 5大颚 6口环 7触角 8眼点 9围口节1头盔 2第二触角 3壳弧 4颈沟 5吻 6腹突 7壳刺 8尾刚毛 9肛刺 10尾爪5. 虾类头胸甲模式图6. 对虾鳃的着位置 1心鳃沟 2额角侧沟 3颈脊 4胃上刺 5鳃区 6眼胃脊 7触角刺 8触角棘 9肝沟 10额角后脊1侧鳃 2关节鳃 3足鳃 4肢鳃5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