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4061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站到巨人中间”之后赵畅曾读到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个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间。”这话有味道。的确,选择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会卑俗。“站到巨人中间”,绝非附庸风雅的攀附,而是真诚选择向“巨人”致敬和学习。“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大神”,此之谓也。然而,倘若与“巨人”站到一起,就以为自己也算成功了,这无疑是自欺欺人。有一种观念叫“稻草定律”,即路边的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若卖白菜的拿去捆白菜,这根稻草就是白菜价;如果卖螃蟹的拿去绑螃蟹,这根稻草就有了螃蟹的身价。于是就认为,一个人的价值高低、成功与否就像这根稻草,关键看与谁捆绑在一起,结交了什么档次的朋友,具备了什么样的背景。这种谬误的推演,绝非人生借鉴的宝典。当然,“站到巨人中间”,也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知道“巨人”成长,也经历由“矮”变“高”、由“弱”变“强”的历程。牛顿讲“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固然是牛顿的谦逊之辞,但他能够发现“万有引力”,实现科学的“惊人一跃”,不也是受“巨人”潜移默化的启发和自己刻苦钻研的顿悟吗?事实证明,汲取他人的智慧和长处,即便现在是矮子,将来也有长高的一天。郑板桥练书法,即使对前人书体临摹到乱真的程度,个人风格也不突出。而他取各家之长,创出自己的“六分半书”后,才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有人说得好:“如果羡慕成功者的富贵,请别一味模仿他们富贵后的事。要模仿,就模仿他们富贵前的事:他们那鹰般的探索、蛇般的专注、蚁般的辛劳、蛹般的耐心,风吹日晒、灰头土脸时的坚持。”可见,要真学习,就必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不去追求外在的皮毛,而是吸纳思维方法、理念品质、精神意志等精髓。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梁思成一直教导身边人“学什么都要眼高手高”。当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那里聚集了世界上的拔尖人才,对钱学森来说,便是“站到了巨人中间”。但进入这所大学,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巨人”。于是,他暗暗对自己说:“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到前面。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所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你必须想别人所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正是“眼高手高”,令钱学森走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站到“巨人”中间,关键看心站到了哪里。若是为了去镶金边,金边包裹下的还是一个矮子;若是为了汲取营养,智慧浇灌下的“巨人”可期。1 . 结合语境,谈谈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1)事实证明,汲取他人的智慧和长处,即便现在是矮子,将来也有长高的一天。(2)正是“眼高手高”,令钱学森走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2 . 文章第段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 本文思路清晰,论证深入。请概述全文的论证思路。4 . 下列两则材料,哪一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请简要分析理由。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材料二:见贤思齐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古代小孩如何上学读书倪方六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孩子如何上学读书的呢?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先秦对入学年龄无统一要求。明清时期,“大龄入学”传统一直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而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与现在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据旧唐书孙思邈传,孙思邈虽是7岁入学,但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洛州总管独孤信见之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甚至20岁读小学的都有。明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所设的“乡村小学”。还有30多岁读小学的特例。据魏书刘兰传,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古代对学生的管理较严厉,大多家长也认同“不打不成器”。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家常便饭。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到明代,挞罚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化,给“三好生”开“免打条”。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都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古代小学主要是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宋代国子监小学“条制”要求:“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俗话说“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还真有。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具体考试时间,各朝代、各学校都不同。元代的上元县(今南京市内),便对小学考试时间作出具体规定。据庙学典礼行省坐下监察御史申明学校规式,上元小学的考试,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而且,出题和监考要分两班人。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学家沈鲤称:“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但不同的老师,对考试的要求并不相同。儒学家刘宗周便主张“三六九会课,以二题为率”。到清代,小学考试形成了制度,根据教学方式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公课、月课一月一考,朔望课半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义学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试考砸了,还允许“补试”。古代考试评分方式较丰富,有“十分制”、“打钩制”、“评语制”等,但无“百分制”。以“打钩制”来说,优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现代的“快慢班”,古代也有。如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国子监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更有“留级”和“升级”的味道。“三舍法”一度成为当时全国小学的模式。这种对小学生进行分等的做法,很不合理,遭到反对,并没存在多久。古代没有中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八年制”或“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学读完直接升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因此,13岁上大学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小升大”的,乡村小学生就不可能。即便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官二代”,也有名额限制,如宋代便将大学的升学率控制在50%。宋史选举志三载,熙宁十年(1077年)推出面向宗室学生的“宗子试法”,规定“十取其五”。古代教育不公现象也很严重,宋代以后,教育不公问题受到重视。元明清三代,小学教育走向兴盛,特别是元代,大力推广乡村小学,要求“遍立学校”,五十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大增。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开办的义学(义塾),得到进一步发展。义学是免费的,解决穷苦人家孩子的“上学难”问题,这可视为古代的“希望小学”。5 . 关于“古代学生入学年龄”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秦时,学生入学年龄没有统一的限定。B唐代孩子的入学年龄比其他朝代提前一两岁。C明清时期,学生入学年龄与现在差不多。D在古代,学生入学年龄甚至可以是二、三十岁。6 . 关于古代学校的管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学校会对读书不认真或学不好的学生进行体罚。B古代学校不仅对学生进行挞罚,甚至连学生家人有时也会被罚。C古人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D古代学校只依靠老师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非常严格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7 .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评改试卷和现代一样,都是打分数。B古代就分快慢班,这种将学生分等的做法很合理,所以一直延续到今天。C因为入学晚,所以古代没有少年大学生。D古代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开办的义学可以看作是古代的“希望小学”。二、句子默写8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但愿人长久, _。(苏轼水调歌头)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_,_。_,_。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千金买骨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注)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请:请允许我;期(j):满一年。9 . 下列句中与“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一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B为人谋而不忠乎(十二章)C俄而雪骤(咏雪)D博学而笃行(十二章)10 . 解释下列加点字。君遣之_安事死马_涓人对曰_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_11 . 翻译文中画线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12 . 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千金买骨”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什么?四、名著阅读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13 . 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古代作品名称。(1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14 . 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直到现在,“A”才明白:当一个人年轻力壮的时候,做到坚强是比较简单而容易的事;如今,当生活像铁环似的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仍然能够坚韧不拔,那才是光荣的业绩。(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这里的“A”是谁?选段所写的是什么情景?B选段中的“A”富有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什么?A_B_五、综合性学习15 . 综合性学习江津物产丰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当前,家乡江津正借助滨江新城、四面山风景区、现代农业园区等8大平台快速发展。让我们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完成以“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一 江津现代农业园区为突出富硒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打造了优质富硒粮油基地、优质富硒柑橘基地、绿色富硒蔬菜基地、特色奇异水果基地、特色富硒养殖基地等五大富硒产业基地,培育富硒品牌农产品60余个。材料二 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江津富硒农产品开启了网上销售的新模式。锦程实业有限公司是园区内的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也是我市最大的柑橘销售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了富硒网,建成了淘宝网“江津硒货”旗舰店,建成了移动端“江津硒货”的微商平台,帮助50家企业的近300多种富硒农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材料三 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上取得明显成效,园区休闲观光渐成气候。去年,园区依托普乐湿地公园、雅乐银河庄园、荣伟采摘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观光园,举办了“金色黄庄油菜花节”“生态年猪节”“牛奶草莓自采周”“富硒西瓜品尝大赛”等系列活动,共吸引了30多万人次游客前来休闲观光。(1)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江津区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_(2)为了提升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品牌知名度,园区管委会决定以“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为主题向社会征集广告语,请你拟写一则。_(3)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关注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学校将举办以“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项主题活动。示例:农业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一:_活动二:_16 .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转过山o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概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摘自冰心图画)(1)根据拼音写汉字,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都用楷体准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山o ( )( )改为( )(2)语段中,“图画”一词的含义是( )A门上的图画B眼前的美景C石桥旁边的草木D眼前的断瓦颓垣六、作文17 . 作文请以“美从这里开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有真情实感;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