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3940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一、填空题 1、要完整地界定艺术,需要把作品、读者、创造和( )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2、历史上不同的美育观念都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对“ ”的看法展开的。 3、古希腊哲学家( )提出了著名的“净化”理论,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使人一开始就进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疗治和净化。他把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4、孔子对诗歌的( )作用非常看重,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 6、20世纪前的美育基本是按照以审美的方式去( )大众来立论的。 7、节奏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的相同因素有规律地( )的连接形式。 8、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 )的活的形象的艺术。二、选择题 1、西方人文领域出现的“语言论转向”发生于( )A 19世纪中B 19世纪初C 20世纪中叶D 19世纪末 2、美学主要是一门(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验科学 3、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 )A康德B狄德罗C柏拉图D黑格尔 4、由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是( )A美在关系B美是“有意味的形式”C“美是生活”D美就是直觉 5、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梁启超 6、( )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A对称B比例C匀称D均衡 7、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A通俗易懂B文字传播C广泛流传D自娱自乐三、判断题1、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3、中国书画是“线的艺术”,最具有中国文化的形式美特点。4、形象的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5、完美的青春形象指的是充满活力的外在形态和优雅得体的气质风度的统一。四、名次解释1、阐释法2、本质论美学3、“净化”说4、高雅文化5、审美修养五、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3、美的感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4、艺术符号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六、论述题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请举例论述之。附:答案一、填空题 1、文化语境 2、理想人 3、亚里士多德 4、诗教 5、现代人格 6、启蒙 7、反复 8、空间实体二、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D 7、D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四、名词解释1、阐释法阐释法是指采用文本分析方式进行美学研究的方法。其特点是特别注重具体现象的文本分析,关注文本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20世纪后期西方美学家与文论家多采用阐释法进行研究,例如杰姆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对西方文学艺术现象的分析,就体现了这种阐释法的特色。2、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3、“净化”说“净化”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4、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是指由文化或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的、蕴含了他们的文化旨趣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的审美文化。高雅文化具有批判性意蕴、个性化创作、艺术形式的试验和独创、接受群体的高雅化和审美效果的启示性等审美特征。5、审美修养审美修养指个体依照特定的审美理想对于自我心性进行自觉的锻炼、养育、锤炼和塑造,并通过这些审美活动所获得的审美能力和达到的审美境界。五、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2、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直觉。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这是因为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人是开放的存在物,感官就是主体向世界敞开的门户。通过感觉,人与世界展开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且作为特殊感受方式的审美直觉也是美感心理的起点,例如对自然的直接感受是自然美感产生的感性基础。第二,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和基础。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情感赋予形式以生命,形式使情感得以对象化,情感与形式的契合就是审美意象产生的前提。第三,审美直觉指向意义。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审美感觉、知觉、通感都在对事物形式的观照中贯注了情感,也强化了情感。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3、美的感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和主体的精神性快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动感是人与世界、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它指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4、艺术符号的基本形态有哪些?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六、论述题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请举例论述之美感活动是多种心理的综合协同运动,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它的地位与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第一,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活跃的心理因素,驱动着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审美期待的具体化,并通往审美理解。例如林黛玉葬花是希望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染渠沟,清高孤傲的黛玉自爱自怜的情感驱动她格外地怜惜和观照性质高洁却在风雨中飘零的落花,落花这一活的形象就是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同时,落花这一形象具体而可感,这也是在主体情感推动下使审美期待借助想象而具体化。并且,在强烈的情感运动中,使审美活动达到一种深层的感动和理解,领悟到难以言传的生命意义。第二,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诸种心理要素的协同作用,同时审美活动所创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丁香空结雨中愁,人们对这一形象的审美,就调动了嗅觉、视觉、听觉和体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由愁怨的情感使诸种感觉协同起来,集中在雨中丁香这一形象上面。同时,丁香和雨这两种事物也不是机械地并置,而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共同表现一种淡淡的哀愁。第三,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现形式,情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艺术创造的动力因素。真诚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是艺术存在的理由。美学与美育模拟试题(五)一、填空题 1、“美是生活”是俄国民主主义者( )依据唯物主义哲学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 2、自然美的实质在于自然在( )中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3、提出著名美学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德国古典美学家是( )4、清代著名学者( )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论述。5、审美想象的基本类型有感知想象、再造想象和( )。6、梁启超主张以美育的方式,从而提出了“ ”。7、形式美是从各个具体的( )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8、一个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组织美和( )美的方式,因此,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美。二、选择题 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 2、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 3、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从修辞学角度论证崇高的美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朗吉弩斯C博克D康德 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A梁启超B宗白华C蔡元培D王国维 5、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内层的( )意味和情趣。A抽象形式B逻辑概念C情感D道德 6、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含蓄 空灵 奇异B 奇异 抽象 含蓄C 奇异 征实 逼真D 奇异 逼真 抽象7、当代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四大支柱是( ) 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生存C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三、判断题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2、美育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有什么联系。3、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的艺术形象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4、综合艺术与其它所有艺术的艺术形象都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5、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吸引大众。四、名词解释1、语言论美学2、审美直觉3、启悟4、多样统一5、审美文化五、简答题 1、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什么异同? 2、怎样理解大众文化的美育途径? 3、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 4、简述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六、论述题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和现代派艺术中形式美的不同形态。附:答案一、填空题1、车尔尼雪夫斯基 2、人类符号实践 3、黑格尔 4、姚鼐 5、创造 6、趣味教育(情感教育) 7、美的形式 8、关照美二、选择题1、A 2、B 3、B 4、C 5、C 6、C 7、D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四、名词解释1、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其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语言取代理性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第二,放弃美的本质及其他本质问题,注重用语言学模型去分析审美现象;第三,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追求,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审美心理活动中最显著、最基本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3、启悟启悟也就是启示、觉悟。作为一种美育的方法,指的是不诉诸人的理性认识,而是诉诸人的直觉,通过审美形象的感受和玩味,直接达到对世界的深刻认识。4、多样统一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是具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形成彼此协调关系的状况,其最完美表现形式是和谐。其基本形态是对比与调和。5、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是指人们的各种文化生活与审美相互渗透或交融的状况,既包括传统纯审美形态,也包括当前日常泛审美形态。五、简答题 1、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有什么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艺术特性不同,形成表演上的具体区别。第一,戏剧表演是在舞台上面对观众的不断创造;而影视表演是在摄影(像)机的镜头前一次完成。第二,从创作过程来看,戏剧演员的表演是整体的、顺序的、一气呵成的;影视演员的表演则是零散的、非顺序的、随时变换幅度的。第三,戏剧是面对观众的现场表演,需要演员在语言和动作表演上有一定程度的的夸张;影视表演的逼真性,则要求演员表演不露痕迹,尽量生活化。第四,戏剧创作的中心是演员,演员可以在表演中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去塑造舞台形象;影视创作的中心是导演,演员的表演要根据导演的意图,结合自身的条件去塑造银幕形象。 2、怎样理解大众文化的美育途径? 首先是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产品,对大众文化产品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培养鉴别优秀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对大众文化产品的理解能力。其次要发掘和利用大众文化产品中的积极因素,如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来激发、感染学生,达到良好美育效果。 3、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 青少年美育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即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 4、简述艺术教育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态,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以促进审美发展来推动青少年理性和感性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青少年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具体来看,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可以发展感性。例如通过欣赏艺术的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形式感,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而亲身投入一些艺术创造活动,则会直接在创造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能力。多欣赏中国书画,可以深切领悟中国文化的“线的艺术”之美妙,经常欣赏音乐、舞蹈,对节奏、韵律会有更准确的把握。而艺术作品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会对青少年的心灵塑造和精神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风景画使人领悟自然的美妙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描写人物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启迪对于人性、人生、社会的认识,艺术可以激励青少年感悟生活的真谛,帮助青少年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和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同时,艺术符号具有表情性特征,它可以承载和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通过对艺术的直觉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够促进感性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融合。六、论述题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和现代派艺术中形式美的不同形态。在古典艺术和现代派艺术中,形式美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古典艺术中,基本美学原则是“再现”,强调忠实地模仿客观物象,大多严守形式美的法则,遵从形式创造的规律来进行创作,其艺术作品形态完整、典雅、和谐。无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均体现出在这种强调再现生活、追求真实的美学原则指导下的和谐统一的形式美选择和表现,例如建筑艺术中金字塔、泰姬陵、紫禁城等;绘画艺术中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水墨画,日本的浮世绘等;雕塑中的米洛的维纳斯、拉奥孔、思想者、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等;音乐中莫扎特、贝多芬的古典乐派的创作,柴柯夫斯基等浪漫主义乐派的创作,德彪西等的印象主义乐派的创作等;文学创作中古典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作品,中国古典诗词等,均呈现出典雅、和谐的整体意趣与形态。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发生了重要转型,以“现代派”艺术为主流的现代艺术,背离古典艺术强调“再现”客观现实的美学原则,转而强调“表现”主观世界,多用抽象手法,大胆突破传统的形式美规则,对色彩、形体、声音等形式美要素按主观感受加以夸张变形,用象征意味浓厚的新奇组合来表现个人对客观生活的认识。如马蒂斯的“野兽派”绘画,达利的美术和雕塑作品,文学中的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象征主义诗歌等,音乐中的先锋派的创作等。成功的现代派艺术形态达到形式美的新的和谐与平衡。例如毕加索的立方主义绘画,就是非常成功的形式美探索成果。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