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一 农耕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课时强化演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3382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一 农耕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课时强化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一 农耕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课时强化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一 农耕文明下的东西方世界 1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形成课时强化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强化演练1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6宜春四校模拟)有学者认为,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近乎平等 B诸侯国是由周王室管辖的地方政权C周王室的权威尚未被诸侯国认可 D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并无盟约关系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只是其中之一邦。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项。B、C两项与材料背离,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答案:A2(2016锦州检测)夏商周时期每年节庆的时间和习俗是相同的,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由此可见,夏商周时期的节庆()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B强化了人们的族群认同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解析:抓住材料中 三代时期“是相同的”“共同的”等关键术语就可以与B项中的认同感对应。A、C两项表述与关键属于主旨不同,D项表述错误。答案:B3(2016福建莆田)商代至西周、春秋的军制不同于后代,“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而如图秦始皇兵马俑所示,秦国步兵、骑兵、车兵大多来源于地位低下的平民和奴隶。这一变化说明了()A分封制下贵族世袭的兵权已被废除B秦国的统一战略基本条件大体具备C秦国已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解析:注意“国人”与“野人”的正确含义。国人是指自由民,野人是指下层民众和奴隶,材料引文展示了先秦时期对于从军的限制,而秦朝时期这种等级划分的限制从军事上已经消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等级关系限制的只有A项。B、C两项概念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A4(2016江西上饶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天人合一 与民休息 兼爱、尚贤 道法自然A B C D解析:注意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生态观,所以只有符合要求。是仁政思想,是墨家思想。答案:A5(2016湖南益阳模拟)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B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C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D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6(2016福州模拟)观察下面两图,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 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渭河流域是周的统治中心,经营多年,基础深厚。而东部广大地区属于商的势力范围,统治不稳,从巩固政权的角度来看,分封同姓诸侯国,很显然是A项。答案:A7(2016成都模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说明西周时期()A皇权宗法化 B王权专制化 C封国宗亲化 D.王国同姓化解析:A项有“皇权”字样,可以排除,因为西周不是皇帝制度;B项与题干内容不符合,题干内容是一种分权形式;D项与西周实际不符,在分封的对象中,除了周天子的本家子弟以外,还有先代贵族的后代和功劳重大的臣子。C项正确,在分封的诸侯中,主要是周天子的本家子弟,并且在继承诸侯爵位方面,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答案:C8(2016哈尔滨模拟)2012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解析:很显然材料介绍的时期是先秦时期的血缘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丞相制度属于官僚制度,与血缘等级无关。答案:C9(2016哈尔滨模拟)儒家尊崇“仁且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在强调“知者不惑”“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的同时又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坦荡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这反映出儒学的突出特征是 ()A崇尚自身力量反对迷信鬼神 B理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C以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为目标 D关注社会和谐崇尚君子风范解析:材料反映了儒学的思想主张,涉及多个角度。A、C、D三项各自只是材料的某个分支,都属于断章取义,不能代表材料整体,只有B项是从整体来反映儒学主张的特征。答案:B10(2016湖南长沙模拟)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军事与政治的目的,颇不必用经济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演化目的,颇不必用经济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演化过程中必经的一环。这表明()A西周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B周人封建目的在于巩固统治C经济发展决定实行封建制度 D封建制是历史发展必经一环解析:材料已经明确指出“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军事与政治的目的”,这已经充分说明其目的是巩固统治的目的出发的。A项错误在于封建社会,C、D两项表述与材料无关。答案:B11(2016河北冀州)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解析:本题关键是把握臧文仲“废六关”的解释是消除商品流通障碍,以及子贡经商被世人指责,从正面反映商人地位不高,但是从侧面就反映出商业活跃的现象。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B项不符合子贡的行为,C项实行于战国时期。答案:A12(2016成都模拟)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盐铁官营说明A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于战国时期,B项错误;D项表述材料没有涉及;材料仅仅是反映当时政府允许商人在不背叛国家的情况下自主经商。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材料二:秦汉是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若从政府机构来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九卿不仅从执掌上来说是皇帝家务与国家政务没有分离,而且“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概括材料一中帝国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并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基础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归纳秦汉时期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答案:(1)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制度基础: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2)特点: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时期。背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法家思想及儒家思想的运用。(3)认识: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完善;专制制度不断加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材料三: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苏格拉底(1)根据材料一,归纳其论点(不可摘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表述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社会道德观。(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西方从古代到18世纪发展的主题及主要趋势。对比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发展趋势。(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东方孔子和西方苏格拉底在社会道德建设上的相同点。答案:(1)反对暴政,主张“克己复礼,以德治国”。(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中国: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并不断发展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4)强调道德,主张教育劝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