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三周周练试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2109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三周周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三周周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十三周周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上学期周练(第13周)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选择题:(253=75)1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C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2198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取代统购派购;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运输;提高资金的融通效益;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这一文件A初步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社会化C在农村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3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11月18日在“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作出表示:“金融领域其他的改革进展并不好,比如监管体制的改革,因为这方面的改革滞后,造成了最近股市的大灾难。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够配合进行其他经济方面的改革和法治体系的建立,金融改革的单项突进是不能持续的。”这表明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未建立B中国改革开放缺乏内部平衡性C中国周期性经济危机无法避免D中国金融改革无法取得成功5“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另外,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材料反映的主旨是A国家丧失了干预经济的职能B高额成本导致计划经济效益低下C计划经济难以有效配置资源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6新中国实行各版护照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际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D中外交流频繁,因私护照增多,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71951年,毛泽东指示江西省委烧制能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水浒故事瓷盘”,作为国礼赠送给斯大林。为充分表达毛泽东的深刻用意,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决定增加江西省委所撰七律序诗盘和“替天行道”楷书跋尾盘,为一套共110只。现在,这套“水浒故事瓷盘”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瓷盘外交”直接有利于A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B打破西方大国封锁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 D巩固社会主义阵营8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A和平共处不称霸B尊重差异求合作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谋发展9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0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此举A促进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推动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推动“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促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11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6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在中国、印度、缅甸生根发芽、深入人心,而且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中国、印度、缅甸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能处理国家间的一切关系B把国家的主权放在第一位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生命力D以国家平等为根本出发点121972年,陈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联合国名义下干涉别国的事情,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对联合国大多数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超脱的”,“不参加投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外交政策还不成熟B对联合国的作用认识不足C缺少联合国工作经验D力图避免卷入大国间的争斗13马里代表团副团长布巴卡坎特在某次联大会议上指出:“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的胜利将是联合国的胜利,换句话说,是我们大家的胜利。我们将手挽手地继续在我们这一组织为人类的彻底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战斗中争取胜利。”出现布巴卡坎特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新中国在联合国中合法席位的恢复B美国被迫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C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觉醒D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14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这说明当时A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是大势所趋B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C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D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15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坚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16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晤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5年6月29日,有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亚投行的成立对于世界而言,有利于A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序发展B中国和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C推动中国全方位外交事业发展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17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的社论却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民国日报报道的变化表明中华革命党A认为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B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符合国情C希望借助苏俄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D认为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暴乱1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主义的罪恶,孙主张节制资本,以防止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鉴于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加而带来持久的土地问题,孙提倡平均地权,从而实现远古时代耕者有其田的乌托邦梦想。”材料表明A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实现工业化B孙中山主张民生革命C孙中山主张民主革命D孙中山不赞成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9孙中山曾说:“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A他认为训政是实现民权的必要环节B包含了对中国国情的一些正确理解C直接民权的前提是培养国民的民主素养D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君主专制的色彩20孙中山曾讲:“现在是民国,是以民为主的,国家的大事人人都可以过问。这就是把国家变成大公司,人人都是这个公司的股东,公司内无论什么事,大家都有权去管理。这便是民权主义的精义。”(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这反映了孙中山A具有直接民主倾向B学习西方的代议制民主C具有现代企业思想D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国家21孙中山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社会革命”思想主旨的是A“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22某文件宣称:“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231905年,孙中山曾拜访位于布鲁塞尔的第二国际执行局,并希望成为第二国际的会员。当时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就曾引述他的谈话:期盼中国“引进欧洲的生产模式与使用机器,但又能戒除这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端”;为了防范资本主义的弊病,中国人应该“在未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质变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的思想A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情怀B蕴涵了社会主义的要素C避免了西方道路的印记D符合了当时中国的国情24孙中山说:“民国十三年来革命不能成功,就是由于平等自由的思想,冲破了政治团体。”“欧美为平等自由去战争,争得了之后,常常被平等自由引入歧路。” “各人都扩充自己的自由,于是由于自由太过,便发生许多流弊我们从新革命,便不可再蹈他们的覆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B欧美革命误入歧路,证明中国“政治革命”之必要C孙中山对平等自由的解释是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D孙中山这种思想是因为对平等、自由的真正含义存在曲解25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这表明A毛泽东思想已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B毛泽东的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革命阵营已经出现个人崇拜的苗头D革命武装力量此时获得了空前壮大二非选择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例如,贪婪和吝音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材料二 官场现形记,晚清李伯元著谴责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 官场现形记 的部分故事梗概: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在远亲钱典史的陪同下进京赶考,因拜礼太少而会试落榜,最后只好在京城里用钱捐了个官,做了赵中书。钱典史出了一百两银子,得到徐都老爷的推荐信,赶往江西。谁知他所捐的差使已经有人,便又在黄知府差役的活动下谋了一个好差使。黄知府升了道台,正在得意之时,因为前边所办的案子被人告发,后来通过京城中友人的疏通,又花了一万两银子,终于了结。江西代理巡抚何某,绰号“荷包”,平生爱钱。三弟“三荷包”同样是个无底洞。两个“荷包”分脏不均而失和,抖出以前许多卖官鬻爵的旧账。“三荷包”带着卖官所得的万两银子,买得山东胶州知府的位子。“三荷包”到任后,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巴结山东巡抚。外国人劝巡抚做生意,候补通判陶子尧趁机上条陈,大讲“整顿商务”,被巡抚派往上海购买机器。陶子尧在上海被骗子魏翩仞、买办仇五科合伙骗去几万两银子,弄得狼狈不堪。幸好有山东试用府吏周因从中帮忙,此事才了结。周因得陶谢礼,前往浙江,协助旧交浙江巡抚刘中远办洋务。周与文案戴大理钩心斗角,互相拆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搜狗百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产生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简析官场现形记所包含的历史现象。(15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间喜剧和官场现形记的共同特点。(2分)横峰中学2016-17学年度上学期周练(第13周) 高三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 1D 2B 3C 4B 5D 6A 7A 8B 9C 10C 11C 12D 13C 14B 15B 16 D 17 C 18 B 19 D 20A 21A 22D 23B 24D 25B 26. 评分注意:本题答案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不必死抠答案条条。(1)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较前一时期更加尖锐和复杂。(4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4分)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4分)(任意两点即可。任意一点给4分,任意两点给8分。)(2)19世纪末,科举考试仍是普通人跻身仕途的主要途径,但是卖官鬻爵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说明了科举制正在日益走向没落。(5分)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出现为了利益而致使同僚反目、兄弟失和的极端事例,这些事实都充分暴露了清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婪。(5分)外国人成功劝说巡抚做生意,既说明当时的官场还受到外国的影响,官员与民争利加剧了政治的腐败。(5分)官员经商导致骗子频频得手、买办大行其道,说明官员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无知与无能。(5分)(任意三点即可。任意一点5分,任意两点10分,任意三点15分)(3)都直面社会问题、揭露现实的黑暗,(2分)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2分)(任意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