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731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北宋时期洛阳人尹洙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文臣统兵B等级森严C文武并重D重文轻武2 . 秦刚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戚继光抗倭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A对外交往与冲突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3 .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4 . 诗词、谚语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谚语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苏湖熟,天下足。”ABCD5 .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B长安城内有许多“瓦舍”,十分热闹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D家中摆放着唐三彩6 . 如果想了解明朝的科技发展,下列哪些连环画可以提供帮助ABCD7 .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黄巾起义8 .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对于清朝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条约主要解决了A中俄两国停战问题B蒙古地区的归属问题C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D中俄两国西北部边界问题9 . “夺政权,建隋朝。天南陈,归统一。行改革,促繁荣。”这段三字经是对下列哪一人物功绩的概括?A杨坚B杨广C李渊D李世民10 . 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11 .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二、综合题12 . 经历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代,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放与革新的隋唐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隋唐时创立的考试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2)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开创新的政治制度。隋唐时开创了什么行政制度?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此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哪里? (4)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请举两例能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事例。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后人赞颂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二: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止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1)材料一中的“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运河”以哪里为中心?该运河的开通有什么作用?(2)写出材料二中的“明长城”的起止点。(3)隋朝大运河和明长城,这两个浩大工程的修建,从古代劳动人民身上你学到哪些精神?1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材料二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之继世。材料三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1)材料一中“长策”指什么制度?由谁正式确立?(2)“太宗”实施“长策”出于什么目的?(3)联系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的作用。(4)写出唐宋时期科举的变化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