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不含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072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不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不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不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题集绪 论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4.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新陈代谢 B. 科学性与革命性C. 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消灭阶级C. 消灭国家D. 消灭两极分化6. 黑格尔哲学是( )A. 唯心主义辩证法B. 辩证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 不可知论7. 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的是( )A 圣西门 B 亚当斯密C 傅立叶 D 欧文8.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A 唯物主义思想 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9.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 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 马克思和恩格斯D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10. 马克思主义是( )A 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1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 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12.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 逻辑性 B 理论性 C 战斗性 D 实践性13.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 认真阅读经典原著B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C 理论联系实际D 善于独立思考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是( )A 全盘否定和抛弃B 全盘肯定和继承C 把二者结合起来D 批判地继承15. 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 实践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辩证的观点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A 唯物主义思想B 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D 决定论思想17.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A 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 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 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4.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A 客观性 B 矛盾性C 实践性 D 社会性5.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6.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7.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 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8.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A 不可知论者B 所有唯心主义者 C 唯物主义者 D 可知论者9.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10.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1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2. 所有唯心主义都主张(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 “理在事先”C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D 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13.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14. 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理在事先”B“感觉是理念世界的影子”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D.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和表现15.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C“心外无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16.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A 客观存在的 B 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C 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 由两个本原构成的17. 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A 朴素辩证法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 相对主义观点18. 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19. “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所以,以后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推演出来。”这是一种(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0.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客观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论21.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2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实物性B 运动C 客观实在性 D 结构性2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24.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 手脚分工B 语言的产生C 社会的出现D 劳动25. 意识的本质是( )A 人脑的分泌物 B 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 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D 观念的综合26. 相对静止是指( )A 事物绝对不动B 事物永恒不变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27.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 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统一28. “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朴素辩证法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29.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又进一步指出:“人不能一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30.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3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B 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 “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E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32.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 矛盾性 B 存在性C 物质性 D 可知性33.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 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B 主观的精神活动C 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D 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34.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B 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C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35. “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 形而上学孤立观点 B 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 D 诡辩论观点36. 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 )A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 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D 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37.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38. 发展的实质是(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9. 新旧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 它们出现时间的先后B 它们在形式上是否新颖C 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D 人们是否认可它们4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4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规律4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43.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 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44.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45.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A 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 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D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46.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联系的多样性C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 事物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47.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变动性和稳定性 D 绝对性和相对性48.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49.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 肯定中包含否定B 量变引起质变C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 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50. 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 )A 彻底抛弃旧事物 B 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C 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 D 完全否定旧事物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1.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实践观点B. 反映论的观点C. 辩证观点D. 唯物的观点3. 天才论是( )A. 唯物主义反映论B. 唯心主义先验论C. 不可知主义怀疑论D.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4.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从实际出发B. 实事求是C. 理论联系实际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5.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6. 实践的主体是( )A. 绝对精神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 人D. 人的意识7. 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 客观物质世界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8. 实践的中介是( )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9.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10.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的性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的性格。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11.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12.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13.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是( )A. 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4.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 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C.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15.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 感觉B. 知觉C. 表象D. 分析16. 感觉、直觉、表象是( )A. 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 意识的三种形式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7.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造物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把握D. 借助了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1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9.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下列说法中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的有:( )A.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C. 只有经过理性认识,才能达到抽象思维D.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20.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的“唯理论”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他们主张只谈“一秒钟、一分钟、一立方米、二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这两个对立派别的共同错误是( )A. 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B. 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 混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D. 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联系21. 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是:( )A.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B. 善于思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C.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D.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从实践到认识B.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C. 从认识到实践D. 从具体到抽象23.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 感觉知觉表象B.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C. 概念判断推理D. 经验理论经验理论24. 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A. 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观点B.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正确的观点C. 唯心主义坚持的错误观点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正确的观点25. “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性认识的错误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26.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27.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具体性B. 客观性C. 终极性D. 全面性28. 客观真理论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A. 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B. 同一意义的问题C. 本质与现象的辩证统一D.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29.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30. 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这种观点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31. 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共同特点是( )A. 否认真理形式的主观性B. 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C. 承认真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 割裂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32.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 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 能否对诸实践D. 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33.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 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 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C. 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34.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 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B. 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 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D.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35.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6.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于( )A.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 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 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D.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37.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C. 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 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 宿命论的历史观C. 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 循环论的历史观6.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7.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8.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科学技术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管理方式9.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 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思想C. 国家政权D. 政体10.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生产方式是(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3. 费尔巴哈说:“皇宫中的人想的问题和茅屋中的人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这句话说明了(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14. 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 )A. 发展先进生产力B. 发展先进文化C. 发展科学技术D.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16. 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中介是( )A. 社会关系B. 社会意识C. 地理环境D. 生产劳动1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 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B. 人类自身生产各种条件的总和C. 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8. 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 )A. 人口少、增长慢 B. 与物质生产相适应C. 人口多、密度大D. 人口不增也不减19.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 上层建筑B. 阶级和国家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 从事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20. 国家的实质是( )A. 以血缘关系划分的组织 B. 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C.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D.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1. 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 生产工具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22.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 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23.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 人的自觉活动D. 结成社会关系2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C. 阶级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5.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 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 D. 人口因素26.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7. 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 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2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制约30.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3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32.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33.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34.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剧作者”,这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衷主义的观点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35.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 阶级斗争史B. 思想发展史C. 劳动发展史D. 文化发展史36.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3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 占人口大多数B.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 具有先进思想 D. 掌握历史发展规律38.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 经济条件 B. 法律制度 C. 传统观念D. 文化水平39.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 思想范畴B. 经济范畴C. 政治范畴 D. 文化范畴40. 国体是指( )A. 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B. 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C. 政权构成形式D.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1政体是指( )A. 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有组织力量B. 国家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C. 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D. 阶级统治的工具42. 社会形态是指( )A.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D. 国家形态的一种形式43.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指(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B.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C.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 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A 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C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D 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 自然分工B 社会分工C 企业内部分工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3.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A 社会分工 B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 生产资料私有制D 生产资料公有制4.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 C. 价值D. 价值形式5.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6. 交换是价值的( )A 基础和内容 B 表现形式C 物质承担者D 根据和原因7. 马克思认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商品二因素理论B 劳动二重性理论C 货币理论D 价值规律理论8.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D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9. 货币的第一种职能是( )A 流通手段B 价值尺度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10.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B 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C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1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 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 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 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 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1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 劳动过程B 价值形成过程C 价值增殖过程 D 新价值形成过程13. 资本是( )A 一定的货币量 B 一定的劳动对象C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 一定的劳动资料14.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A 固定资本B 流动资本C 可变资本D 不变资本15. 下列属于马克思经济学特有的范畴是( )A 价值B 剩余价值C 利润D 利息1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7. 剩余价值率是( )A 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C. 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D.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18.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9. 资本主义工资是( )A. 劳动的报酬B. 劳动的价值C. 劳动的价格D. 劳动力的价值2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B. 生产绝对过剩C. 生产相对过剩 D. 生产供过于求21.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 )A. 绝对剩余价值 B. 超额剩余价值C. 平均利润 D. 社会价值22.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 )A. 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B. 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 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23.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 增加资本总量B. 扩大生产规模C. 提高竞争能力D. 扩大剥削24. 下列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是( )A. 借贷资本 B. 产业资本 C. 商业资本D. 银行资本25. 下列比例关系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是( )A. 90C10VB. 80C20VC. 70C30VD. 60C40V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 )A. 生产过程的周期性B. 消费过程的周期性C. 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性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周期性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A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B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 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A 自由竞争实现的B 垄断价格实现的C 市场调节实现的D 行政干预实现的3.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B.“个人联合”C.“企业联合”D.“参与制”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5. 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B 获得高额利润和利息C 完全代替商品输出D 阻止落后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 )A 国际托拉斯B 国际卡特尔C 国际辛迪加D 跨国公司7.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 )A 经济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B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C 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D 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 苏联 B南斯拉夫C越南 D古巴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C两大阵营的形成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4.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7.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8.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消灭资产阶级10.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4.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 时间性概念 B 空间性概念C 历史性概念 D 物质性概念5. 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 消灭利益差别6.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7.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 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8.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 两种不同的状态 B 两种不同的选择C 两条不同的道路 D 两种不同的理想9.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