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10724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预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应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A邀毛泽东赴南京谈判以掩盖内战目的B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全面内战序幕C先重点进攻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区D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2 . 1947年夏,率领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向国统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两位人民解放军将领是A彭德怀邓小平B邓小平粟裕C毛泽东刘伯承D刘伯承邓小平3 . 电影台词:战役发起以前,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一大坨敌人。该电影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 . 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历史史实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BCD5 . 下面是小李收集的一组纪念红军长征的邮票,如果按照红军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胜利会师四渡赤水ABCD6 . 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的特点是A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国家B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7 .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 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B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C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D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9 . 如图漫画为1900年俄国人创作,画面中的人物为中国人,或是义和团或是清政府,壶中为众多荷枪实弹的洋兵和轰鸣的大炮。该漫画A讽刺清政府不自量力B谴责英法火烧圆明园C反对俄国参与八国联军D客观反映甲午中日战争10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这首歌创作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1 . 音乐来自生活,下列作品与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不相符的是( )A英雄交响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黄河大合唱反抗侵略的战歌C爵士乐第三次科技革命D国际歌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12 .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觉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力挽狂澜”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中共七大13 . 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14 . 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1947年3月,面对严峻的国民党重点进攻形势,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以上表述主要说明A全面内战爆发B解放战争双方实力对比敌强我弱C面对强敌,中共采取了灵活的战略战术D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15 . 当年解放海南用木船,而今守卫海疆有航母!60多年前,海南岛战役创造的海战奇迹是( )A以少胜多B陆军战胜海军C木船战胜军舰D民兵战胜正规军16 .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7 .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18 .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照,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联合政府B抗日战争的胜利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19 . 某人在抗日战争千字文中写到“平型告捷,狙歼板垣。南京屠杀,血腥毕见。卅万军民,含恨九泉晋冀鲁豫,报仇焰燃。”此文直接涉及的史实有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敌后抗日斗争ABCD20 . 你认为识读历史地图的顺序是:( )读图例 听问题 看标题 找信息ABCD二、综合题21 .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1)材料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材料三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4)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是什么?22 . 下图是小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资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学习活动(1)图片A、B、C、D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中的景象?说一下图片B和D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2)从以上四幅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哪些启迪?(3)通过以上图片和问题的解决,你知道小明探究学习的主题是什么吗?23 .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日本地图为“千岛之国”。探究一:日本的侵略史(1)甲午中日战争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在哪次战役中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有何影响?(3)1931年日本进行了什么事件?1937年日本又进行了什么事件?(4)1937年12月13日,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什么?探究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5)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斗中牺牲的将领是谁?(6)1931年,中国共产党派谁去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探究三:主要战役(7)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的是什么战役?(8)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谁?(9)抗日战争中,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是什么会战?(10)感悟:面对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24 . 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两幅图片均为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内容。材料二:当此国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中央1937年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依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图1和图2分别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1结果如何?图2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国共两党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列举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抗战战役各一例。(4)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现实意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