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578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沈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沈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的贫血病人时,进行成分输血时,应该分别输给( )A鲜血和红细胞B血浆和白细胞C血浆和红细胞D白细胞和鲜血2 . 某人测了三次肺活量,分别为3000ml、3200ml、3300ml,其肺活量值是( )A3000mlB3100mlC3200mlD3300ml3 . 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B维生素CC蛋白质D钙4 . 生病了取医院看病,首先要针对自己的病情挂相应科室的号,如果你觉得胃不舒服,那么你首先的就诊科室是( )A呼吸内科B消化内科C心血管内科D神经内科5 . 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人体内膈肌处于什么状态( )A收缩和舒张B舒张和收缩C扩大和缩小D缩小和扩大6 .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直接证据C少女“露西”化石说明距今300万年前古人类有可能就能直立行走D古人类用火将食物烤熟,改善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7 . 表所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AABBCCDD8 . 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长臂猿C猴子D森林古猿9 . 人体吸气时,有关肌肉的状况是( )A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10 . 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 )A空气鼻咽气管支气管肺B空气鼻气管咽支气管肺C空气鼻咽支气管气管肺D空气肺鼻咽气管支气管11 . 我们在学习了生物学以后,能够解释很多生活现象,下面解释中,错误的是A呛着是食物或水意外进入喉而引起强烈咳嗽的现象B打哈欠时鼓室内气压增大,会暂时影响听力C“青春痘”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而引起的D新生儿啼哭是因为吸气时气体冲击喉内的声带而发出的声音1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消化管中的口腔、食管均具有吸收功能B胃、小肠、大肠是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作用的器官C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D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这是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主要特点13 . 根据下列曲线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图1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图2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C图3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D图4是3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14 . 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D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同的生理过程,消化就是吸收15 . 我们在吃米饭时,会觉得越嚼越甜。原因是淀粉被分解成为(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乳糖16 . 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A坏血病B脚气病C夜盲症D大脖子病17 . 下表是某同学测量胸围差的记录,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状态平 静 时尽力吸气时尽力呼气量胸 围 差88厘米99厘米80厘米A4厘米;B7厘米;C19厘米;D3厘米。18 . 下列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A麦芽糖、氨基酸、维生素B脂肪、无机盐、甘油C甘油、无机盐、氨基酸D淀粉、维生素、葡萄糖19 . 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在阴道处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输卵管是胚胎发育的场所C从形成受精卵到胎儿发育成熟大约需要38周D胎儿通过羊水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20 . 下列图示中,图1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2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当图2中的膈肌从状态向状态转化时,图1中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cbBabcCbcaDcab21 . 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B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C在青春期,神经系统开始发育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22 . 某校七年级一同学患有严重的鸡胸和x形腿,你认为该同学体内可能缺乏下列哪组物质?( )A维生素A+钙B维生素D+钙C维生素C+碘D维生素B+铁23 .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D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24 . 在人类生殖过程中,受精作用通常发生在( )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25 . 下列有关实验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较果实大小这对相对性状的差异,应比较测量的平均值B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实验结果是:具有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C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实验中,每次取完后,再将棋子放回去。D证明鸡卵的卵壳上有气孔的简单实验方法是:把鸡卵放入 4050 度的热水中二、综合题26 . 青春期,生命历程最美的花季,人生在这里奠基,理想从这里扬帆,在青春的书页,我们用拼搏和汗水书写人生最华丽的篇章!拥有强健的体魄,拥有完整的人格,拥有坚定的信念,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才能薪火相传,从父辈手中接过振兴中华的接力棒,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图中各器官既属于生殖器官,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的是_(填图中字母)。(2)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受精,地点在_(填图中字母)内。人工流产是通过手术或使用药物的方式将早期胚胎从母体内清除,会对母体造成一系列伤害,可导致不孕甚至死亡。其原因是人的胚胎发育主要在母体_(填图中字母)内进行,在清除胚胎时,会对该部位造成严重损伤。(3)标志女性性成熟并具有生育能力的生理现象是_。(4)“人类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由母亲的一个卵细胞从父亲的上亿个精子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来与之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了新的生命。”读罢此段文字,你的感想是_。27 . 请运用所学所知的生物学知识解决下列生活中的问题:(1)小明的妈妈给他服用了大量的补钙产品,可检查后还是缺钙,医生建议可以增服_(2)经过园艺师的处理,花圃园的一株“什锦菊”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则园艺师运用的生物技术是_(3)持续高烧往往伴有消化不良,其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_28 . 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_。(2)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_,它结构的基本单位是_,这个基本单位的壁由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围绕着,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既是呼吸系统的结构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的结构是_。29 . 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消化道内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2)构成E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E器官通过生理过程形成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不含_。(3)小明运动时右手的一个手指受伤,伤口红肿。为了消炎,医生在他的右上臂静脉输入了青霉素,青霉素运输到受伤指尖的组织细胞需要经过毛细血管_次。(4)图中表示血管,A、B、C、D表示心脏各腔,其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_。(填数字序号和字母)三、实验探究题30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为了得出较准确的结论,不能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原因是(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10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明亮4只0只2只4只3只3只5只4只3只2只阴暗6只10只8只6只7只7只5只6只7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6)表达和交流31 . 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1)本探究方案中,提出的问题是_?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_。(2)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_。(3)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_值。(4)糖尿病主要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_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