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课时同步练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436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课时同步练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课时同步练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课时同步练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年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课时同步练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怠慢(di)皎洁(jio) 凫水(f)欺侮(w)B蕴藻(zo)行辈(hng)宛转(wn)忌惮(dn)C旺相(xing)纠葛(g)踊跃(yng)模样(m)D潺潺(chn)家眷(jun)撺掇(du)弥散(m)2 . 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抖擞(shu)玲珑剔透(t)颤抖(chn)贪婪(ln)B伶仃(dng)金窖(jio)葱茏(lng)窸窣(s)C清洌(li)蹂躏(ln)喑哑(yng)背篓(lu)D迸溅(bng)堕落(du)雏形(ch)禀告(bn)3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制裁遵循眼花缭乱根深缔固B脏物濡养李代桃僵相得益彰C赞誉秘诀鸠占鹊巢断章取义D绸缎冠冕前扑后继自惭形秽4 . 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抓住了春景的特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激励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B“温情”是老舍笔下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先用对比手法总写,然后从不同角度先后描写了济南的水和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史铁生,现代作家,生于北京,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强忍着病痛以及儿子瘫痪带给她的折磨和打击,逼迫自己笑对苦难,用语言和行动鼓励儿子“好好儿活”。D“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子对称而优美,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浓厚亲情为主线,展现了一家四口三代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二、基础知识综合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签的窗口。中国馆的“(jn)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四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zhn)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1)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jn)_(zhn)_(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并写出正确的汉字。_改为_改为_(3)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乙:_(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修改句:_三、现代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进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几尺,即又出了桥。于是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6 .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词语。说说这些词表现了什么?7 . 第二段中加点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它们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8 . 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是,“铁的”与“ ”一词相呼应,写出了山的。“踊跃”与“一”词相呼应,写出了的山。作者用远山来陪衬。9 .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一句中“似乎”这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0 . 从第三段中找出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波浪线标出,然后概括“我”此时的心理活动。11 . 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句话表现了“我”活泼的心情。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 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12 . 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好一朵木槿花宗璞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木槿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木槿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前年秋至,我家刚从与母亲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小弟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土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有删改)13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文的主题。14 . 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画线词“颤颤地”的含义。15 . 按要求赏析语言。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从修辞角度赏析。)16 . 文章以“好一朵木槿花”为题有何妙处?17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经历了轻视惊喜欣赏期待的过程。B“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独立成段强调作用,强调了木槿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木槿的高度赞赏。C作者将前后对木槿的认识和情感对比,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令文章曲折有致。D全文语言华丽,但感情真挚自然。四、语言表达18 . 请根据上下联内容,将下联内容补充完整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传讽丑恶,下联: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_往昔。五、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9 .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20 . 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21 . 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语言表达1、五、综合性学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