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0359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书香麒麟,诵美滇东”朗诵比赛活动,同学们的朗诵水平得到很大提高。B为了避免“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制定了许多应对措施。C能否规范的的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有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那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善于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 .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仰望的人们。A而是耳目一新涤荡虔诚B就是获益匪浅洗礼 真诚C就是耳目一新涤荡真诚D而是获益匪浅洗礼虔诚3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C“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D春天空气清爽,阳光明媚,故有青阳的美称,陈子昂有诗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正是:假黑旋风真捣鬼,生时欺心死烧腿。谁知娘腿亦遭伤,饿虎饿人皆为嘴。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4 . 上述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请按照“人物姓名地点事件”的结构,用一句话给选文加个小标题。选文中主人公的绰号是什么。5 . 李逵本来是想把娘亲接到梁山泊享清福的,没想到反而害死了娘亲!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感慨?最想说什么?请写在下面。6 . 这部名著中的梁山好汉中,除了李逵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理由是什么?阅读阅读率与阅读力,回答后面小题阅读率与阅读力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期间,有人对“你读了几本书”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阅读率明显下降。我认为,这样的调查也有失偏颇,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多阅读已不再依靠纸质,而是在网上进行的。纸质阅读率的下降并不能说明整体阅读率的下降,也不能代表人们就远离了读书,我们不能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只能说明人们的阅读生活正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管是纸质的阅读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所以,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能掌握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7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 .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1)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_)(2)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_)9 . 第段中加点词语“大问题”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大问题” 是如何产生的?10 . 请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力?苦菜花开于永军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那时我们村二百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球。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是菜。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1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留待春作种子的黄豆。傍晚,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炕上放着一小盆苦菜渣。原来,头天夜里,娘就泡上了黄豆,翌日一大清早便拎着篓子出了门,满山坡里寻苦菜。弟弟告诉我,为了这顿苦菜渣,娘整整在坡里找了一大上午,沟沟坎坎寻遍了,两只小裹脚都磨起了泡。那天娘催促我趁热吃、多吃点,而我,筷子还没有动,泪水便盈满了眼眶。军旅生涯三十多载,一年两度黄花开。妹妹告诉我,打我参军之后,每当苦菜花开,娘都要上坡去剜苦菜,泡豆子插渣。年年如此。有好几次,老家有人到济南,娘还专门央人给我带一瓷钵呢。有一年三月,又是苦菜花开时,领导特批让我回家看看,我想给娘一个惊喜,事先没有打电话。不承想,一到村口,大老远看见娘站在那儿张望。我不解地问娘,您在这儿等谁?娘说,在等你。我说,您怎么知道我今日回?娘说,这两天我左眼一直跳,寻思着你该回了,好几天都上这儿望望,没想到你还真的回了,夜(方言:昨天)还让你嫂子插了苦菜渣呢!娘活了八十又四岁,找早逝的父亲去了。苦菜花又开了。娘啊,您在哪里?11 .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对苦菜“远远近近、深深浅浅”的记忆。12 . 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3 . 请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4 . 阅读全文,请探究本文通过“苦菜花”想要表达的情感意蕴。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灵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敬称。15 .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请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16 . 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四、课外阅读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定天下事在近不在远,俟至彼图之(2)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矣(3)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五、综合性学习18 . 综合性学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小题。(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大,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材料二: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是否关注低碳生活人数比例(%)肯定关注2833一定程度上关注4250不太关注67不关注810主要信息一:_主要信息二:_(2)班级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为了写好应征作文,你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世界各国节水各有奇招,使你深受启发。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关节水的三个关键词。(材料)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的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关键词:_(3)“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有人认为,斗牛是古罗马斗兽竞技的一种残留形式,是违反动物权益甚至是不人道的,有必要停止这种血淋淋的残暴行为。但也有人认为,斗牛既是西班牙的国粹,同时也是一种用生命创作的艺术,我们不应该停止这种伟大的艺术。西班牙斗牛到底有没有必要停止呢?请你站在一个环保者的角度简要谈谈这个话题。_六、作文19 .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法)雨果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