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六)北师大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018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六)北师大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六)北师大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六)北师大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测试卷(六)期中检测卷(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诗经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说明()分封制出现周王拥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周朝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周王确立了权威ABC D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与分封制相比,其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官职世袭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A BC D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悬挂在市里乡亭。这种现象说明汉朝时()A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B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C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D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宋代地方行政“太差”的根源在于()A一切大权尽归中央,造成地方贫弱B地方机构重叠,提高了官员的积极性C地方官贪污腐化,加剧了社会矛盾D地方权力膨胀,中央对地方失控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 B唐代三省制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察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梁启超称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1924年11月,孙中山关于统一问题的题词是“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当时孙中山为实现“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采取的主要举措是()A组建中国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B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C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D进行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政府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卢沟桥事变爆发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核心内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切实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民主制度得到完善,以下不是其表现的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建立基层民主制度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据此回答,申纪兰1954年上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B强调了坚持民主集中制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某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组织了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其中有一组学生在组织讨论怎样在中国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的问题时提出了下列措施,你认为最重要的应是()A彻底批判封建守旧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D实行分权制度“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下图反映了两个瞬间,这两个瞬间之所以出现,其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C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D邓小平的主观努力 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宴请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庆祝两会复谈取得新进展。陈云林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首曲“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来比喻今天两会踏出的这一步,未来将创造两岸和平新局面。对陈云林此用意的理解,正确的是()两岸关系是内部问题两岸关系虽然一波三折,但交流与统一是大势所趋两岸双方一直都在积极努力改善关系一笑泯恩仇,合作促发展A BC D周恩来总理曾经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穿梭于国际外交舞台,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卓越贡献。下列政策和方针、理论由周恩来首次提出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A BC D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应该是“改变尼克松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A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B中国大力发展同亚非拉的友好关系,展开“一大片”的外交方针C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C D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历史现象?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种历史现象?试归纳其主要特点。(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4分)(4)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哪些遗迹?请举例说明。(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事有常变,理有穷通,故事有今不可行而可预定者,为后之福;有今可行而不可永定者,为后之祸,其理在于审时度势与本末强弱耳。然本末之强弱适均,视乎时势之变通为律。则自今而至后,自小而至大,自省而至国,自国而至万邦,亦无不可行矣。其要在于因时制宜,审时而行而已。洪仁玕资政新篇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哪些方案反映了时代潮流?三个方案共同的进步意义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问题。(4分)(3)概括以上三种方案的实践结果。(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材料三温家宝同志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深情地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2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4分)(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温家宝同志的一席话?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6分)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由“王土”、“王臣”可以确定正确,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应排除。故选C项。【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在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无论中央的三公九卿还是地方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因此是错误的,含的A、B、D三项都要排除。导学号14540043【解析】选D。从材料中得不出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A项错误;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的是基层官吏,B项错误;基层官吏直接对郡县长官负责,C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D项正确。导学号14540044【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宋朝“制钱谷,收精兵”将地方一切权力收归中央,致使地方无权,比较贫弱,A正确;B、D与史实不符,排除;C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排除。【解析】选D。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点的准确把握能力。明代废丞相后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于是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解析】选D。从题目可以看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军机处的大臣也只是奉旨行事,跪受笔录。所以选D项。导学号14540045【解析】选B。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既不能体现平等的外交观念,也不是崇拜西方列强的结果,排除A、C;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更不可能是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排除D。该条约将这一规定强加给清政府,实际是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冲击了清政府固守的“天朝上国”规制,因此选B。【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入都”可知“洋兵”侵入北京,再根据“光绪二十七年”可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号14540046【解析】选A。材料中“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的是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的是民主观念,因此A项表述正确。【解析】选C。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24年11月”,此时国共两党已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导学号14540047【解析】选A。解题关键是紧扣“1940年12月”A、B、C、D四项分别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1937年7月、1937年8月和1937年12月。【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宪法中已有规定,不是新时期才实行的。【解析】选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主要的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导学号14540048【解析】选C。“文化大革命”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的产物。“文革”的发生是民主法制建设不完善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避免悲剧重演。【解析】选C。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是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历史证明:祖国强大,各民族人民才能共同繁荣,合作才能有利于发展。与史实不符,故选B项。【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课本所学知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据此可直接选出答案为B项。导学号14540049【解析】选B。本题考查辨析能力。本题关键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建国初由毛泽东提出的;是在新时期由邓小平提出的;都是在50年代由周恩来首次提出的,故选B。【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读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指的是尼克松访华的一周,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是由联合国采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故错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中的宗法制,宗法制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保证王权的稳定。材料二体现的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特点可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需要归纳提炼材料三中的相关信息。第(4)问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探求宗法制的历史遗迹。【答案】(1)宗法制度。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2)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特点: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严格的等级制度。(3)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4)凝聚亲情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等;寻祖探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某些家族重修(续)家谱、族谱等。导学号14540050【解析】第(1)问应注意分析材料。指出三个方案的共同意义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第(2)问要围绕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答。第(3)问要分别概括三种方案的实践结果。【答案】(1)材料一、二是农民阶级提出的救国方案;材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三民主义。资政新篇和三民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共同的进步意义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制度和圣库制度,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但只是一种空想。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3)天朝田亩制度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根本无法实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而且迫于当时形势,也没有实行。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三民主义在实践中受挫。【解析】第(1)问主要从两岸的感情因素及经济合作因素分析。第(2)问注意归纳材料要点回答,适当加以简化。第(3)问第一小问主要从温总理的信念上理解,第二小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2)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3)理解:表达温加宝同志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