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9875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4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4 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模拟创新题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016福建泉州质检)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解析材料说明当时已有测天定位和嗅泥推测船位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思想迷信的存在,故B项错误;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看不出来,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古代中国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故D项错误。答案A2.(2016河北邯郸一模)1905年,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团76名随从人员教育背景表,这反映出()考察团留学国内新式学堂科举不明载泽考察团12人10人19人9人27.91%23.26%44.19%20.93%载端考察团12人10人15人7人36.36%30.30%45.45%21.21%(说明:具有多种教育背景者则重复计算,因此各种教育背景者所占百分比相加超过百分之百。)A.清政府决意进行改革 B.教育格局新旧并立C.新式教育的迅猛发展 D.宪政改革人才充足解析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是清末预备立宪的一个内容,目的是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清政府并不决意进行改革,故A项错误;从表中可看到,参加考察团的人有科举出身的,还有新式学堂出身的,因而新旧教育并存,故B项正确;从表中可以得到,科举出身的人占主导,因此新式教育没有迅猛发展,故C项错误;人才充足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答案B3.(2016河南郑州二检)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宋代理学的影响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解析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宋代理学弥补先前儒学的不足,提出世界本源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学上使得“宋诗写得深奥含蓄”,故B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应该带来宋词的世俗化,故C项错误;宋代租佃契约关系与宋诗的深奥含蓄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4.(2016山东青岛3月模拟)右图是一幅甲骨文体的书法作品,该作品创作的年代应是()A.商朝 B.东汉C.唐朝 D.清末或以后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是在魏晋时期,故A、B项错误;唐朝时期我国并未发现并解读甲骨文,因此这一书法艺术不是唐朝,故C项错误;清朝末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了甲骨文并进行解读,因此这幅甲骨文书法出现在清末或之后,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湖南常德模拟)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徽、汉调京之皮黄(京剧)发音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唱腔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行为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A.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B.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C.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D.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解析从表格中看出:京剧在发音、唱腔、行为等方面与徽、汉调差异明显,在发音、唱腔方面与昆曲相近,由此可得出从京剧起源来看,昆曲比徽、汉两调贡献更大,故B项正确。答案B6.(2014南京调研)右图是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帝与景帝时期墓葬中的一张纸。该纸质薄而软,纸面平滑,纸上用黑色线条绘制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材料直接说明了当时()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该纸发明早于“蔡侯纸”C.纸张主要用于绘制地图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的纸最迟出现于西汉初年,即该纸发明早于“蔡侯纸”,故选B项。其他三项说法均与西汉时期不符。答案B二、非选择题7.(2014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节选)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文化现象。解析第(2)问,审清题意,宋代文化现象要根据材料归纳。从图表来看,主要从这些实物本身和其反映的文化实质等角度来谈。主要归纳为两类,一是市民文化,二是科技发展。答案(2)现象: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市民文化兴起;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一、选择题1.(2016湖南常德3月模拟)下面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该表可以说明明清时期()农书名作者地区主要内容宝坻劝农书袁黄天津宝坻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农桑经蒲松龄山东淄博蚕桑梭山农谱刘应棠江西奉新记叙了从种到收的水稻生产全部过程三农记张宗法四川什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浦泖农咨姜皋上海松江水稻栽培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马首农言祁俊藻山西寿阳内容包括地势、气候、种植、农器、农谚、占验、方言、五谷病、粮价物价、水利、畜牧、备荒、祠祀、织事、杂说等14篇农言著实杨秀元陕西三原关中旱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A.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B.政府推广使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C.传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D.农业呈现出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态势解析材料给的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仅凭此不能反映出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如北方的天津、山东、山西等地的农书均未提到水稻种植,故B项错误;这些农书虽各侧重,但都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传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故C项正确;从农书所涉及的地区来看,东部有四个地区,西部地区有三个,不能反映出东西部农业均衡发展的态势,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吉林长春二检)实业家张謇回忆,甲午前清战败后,国威丧削,有识蒙诟,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已。普及有本,本在师范,乃知师范之设不可以已。设师范之资,其数非细,他国师范,义由国家或地方建设而扶助之。当是时,科举未停,民智未启,国家有文告而已,不暇谋也。地方各保存固有公款之用而已,不肯顾也。推原理端,乃不得不营实业。对张謇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兴办教育是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兴办教育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保证C.普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民智D.教育救国不可取,只能实业救国解析甲午战败只是刺激了张謇认识到国力的衰弱,进而反思中国教育的必要性,可以说甲午战争是催化剂,并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按材料中“设师范之资,国家有文告而已,不暇谋也。地方各保存固有公款之用而已,不肯顾也”这一关键信息,可知清朝中央和地方没有能力或不愿出资,故B项错误;“有识蒙诟,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已”说明张謇认为普及教育就是为了启蒙民智,故C项正确;材料中张謇认为在国家无力、地方不愿出资办师范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必须通过兴办实业来积累,故D项错误。答案C3.(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二调)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8年”“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我国相对落后,集中力量发展“两弹一星”是国内外形势逼迫的结果,A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错误。答案A4.(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二调)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解析“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体现的是立法的基本准则,与材料阐述不相符,故A项错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体现的是思想家的人伦道德情操,与材料不相符,故B项错误;“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体现的是唯心哲学家的哲学理念,与材料不相符,故C项错误;“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实现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河南郑州质量预测)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B.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C.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D.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解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出现于1965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是1967年,“东方红一号”是1970年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于1973年,秦山核电站是1991年投入使用,故C项正确。答案C6.(2014湖南益阳模拟)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掌握了核武器,对于斗争中的各国革命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在核武器问题上,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也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这说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A.维护国家主权B.支援各国革命事业C.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D.维护世界和平事业解析根据“中国既不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也不会犯投降主义错误”可知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国安全,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选项B、C、D不是目的,而是客观作用,可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7.(2016山东淄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周王室的衰弱,国学无法再维持下去,国学教师流落他乡,国学解体,教育下移民间,出现了“道术将为天下裂”“帝术下私人”的情况。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招揽人才纷纷采取开明的社会政策,为学术发展提供条件,各个诸侯国采取各种笼络士人,招揽天下贤才的措施促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私学大发展的文化盛事,私学发展超过官学。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流派,儒家经典也成为官学内法定的唯一的教学内容。汉武帝设立太学之后,太学的教学内容就从教授礼乐转变为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目标逐渐由教化演变成为封建统治培养输送后备官员为目的。摘编自董坤玉中国古代教育史分期初探材料二1904年1月清政府推出奏定学堂章程(摘编)各类学堂培养目标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普通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高等学堂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供任用为成效;通儒院以中国学术日有进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成效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其学专求实际,不尚空谈(1)根据材料一,概述从春秋战国到汉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04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答案(1)变化:办学形式从私学发展为官学;教学内容逐渐以儒家经典为主;培养目标从教化到培养官员。原因:从诸侯割据争霸到专制集权体制建立;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据统治地位。(2)体现了“中体西用”的色彩;形成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注重伦理爱国教育;注重培养实用性人才。清政府的教育改革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适应了时代需要,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利于西学传播;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实业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1.老话题新关注中国传统中医药的价值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主持研制的青蒿素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有重要作用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表明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名片”之一,在世界医药学中独树一帜。其中,为后世中医临床学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齐民要术 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解析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唯物史观文化艺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中国绘画在唐代多有富贵、臃肿、华丽、多彩的特征,到了宋代则有清雅、单调、简朴的特征。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新兴士人阶层的崛起C.宋代忧患形势严峻 D.佛道思想的影响解析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宋代绘画特征形成的原因。经过唐末五代十国战乱,贵族阶层走向衰败,到了宋代,科举制得到完善,录取人数增加,再加上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导致了新兴士人阶层崛起。该阶层与唐代的世家大族相比,出身低微、学养较厚、清高优雅、士大夫精神浓烈,故选B项。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是宋代市民阶层兴起的重要原因,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佛道思想对唐代也有重要影响,不是宋代绘画特征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答案B3.主干知识宋代的社会转型(改编)史学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一个精致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能体现“别有一种文化形态”的作品是()解析宋代的文化呈现二元化的发展趋向,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而贵族世界之外的就是平民世界,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井文化得到发展,所以D符合题意。A是活字印刷术,属于科学技术;B是三教图,儒释道合一;C是南宋“残山剩水”的代表作品,属于文人画高雅文化。答案D4.核心价值观科技进步带来的积极社会效应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在1964年,A项正确。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B项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是在1970年,C项错误;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始于1983年,D项错误。答案A5.史观唯物史观认识中国教育发展1956年我国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要求“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必然死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规定“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这一变化()A.是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结果B.是社会史观取代革命史观的反映C.意味着意识形态对抗已经结束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解析结合材料时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是国内外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A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不是社会史观,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A6.多元史观理解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彰显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没有大约70年前出现的古滕贝格印刷工厂,宗教改革运动便不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正是印刷业的普及化,令这些充满激情的理论很快散播到了千家万户,使教廷徒唤奈何。作为新教徒一切宗教信仰的源头,圣经如今已经随时可以购得。正是这一事实,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摘编自加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材料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简表时间科学技术发展概况18401911年龚振麟首创铁模铸炮法并撰成铸炮铁模图说;李善兰得知西方“制器考天皆用重学”,翻译重学;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华蘅芳研制成功配制火药用的镪水辛亥革命后学生纷纷出洋学习建设国家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拯吾中国也”。李四光原立志学习造船,并在日本学习了3年造船技术,知晓造船需要钢铁,钢铁需要采矿技术,于是进入伯明翰大学采矿系学习;学习一年后,他进一步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地质科学为基础,又转到地质系学习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说:“我们要讲飞机救国,就得迎头赶上,要迎头赶上就非去研究大气力学和建筑风管不可。而且要制造飞机,必须有适当之原料,要谋飞机行动的安全,非有敏捷精确的天气报告不可,这又要靠地质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和气象学家的研究。所以飞机救国,必须从研究科学入手。”根据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绘制材料三中国和发达国家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对比国家201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企业2010年申请专利高科技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发达国家3%5%70%80%日本丰田1 095件50%80%中国2%55%中国奇瑞169件约20%(1)概括材料一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差距。为什么说我国赶超世界科技水平的关键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解析第(1)问,据材料关键信息“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提炼“现象”;从天主教和新教对圣经的态度、印刷业普及化使人人阅读圣经成为可能等方面说明。第(2)问,从材料可知三个时期科技发展的落脚点是“强国”“以拯吾中国也”“救国”,据此提炼出“特点”;联系三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说明。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科技投入、科技的贡献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归纳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科技与生产结合、加快科技转化的角度分析原因。答案(1)现象:中国古代印刷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说明:天主教把持圣经的阅读权,控制人们的思想;新教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使人们获得信教自主权和精神上的自由;印刷术使圣经普及化,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2)特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说明:鸦片战争后,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以实现富国强兵;辛亥革命后,大力学习西方实用技术以发展经济,提倡“实业救国”;20世纪30年代,面对航空工业强大的日本,倡导大力发展航空及其相关的科学技术以抵抗日本的侵略。(3)差距:科技投入相对较低;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较差。原因: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紧密结合;有利于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