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9658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俗话说,想做一件事,总会有理由,而不做一件事,也总是能找到借口。“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都可以成为坚持阅读的动力,而放弃阅读有时也不过一个“忙”字。有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就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可见,“忙”并不足以为不读书的借口。因此,读书更需要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韧劲与恒心。ABCD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绿树成荫的黄海森林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通过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使我们认识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C信步施耐庵故居,浏览大师之作,感叹他的文不加点,才华横溢D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3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母亲为了泡制好春酒,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从冬至日开始就泡,还放入了八宝,等到一个月后才喝。B天津卫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是个做买卖的好地界儿。C杨巴果然能说会道,一通说辞既让中堂大人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照顾了中堂大人的面子。D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孩子们对此乐不思蜀。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蓼溆(lio)拮据汉室未胄(zu)阴晦B怔忡(zhng)汲取孜孜不倦(z)譬如C勾当(gu)诓骗诺诺连声(r)鲁钝D掺杂(chn)嘶哑顿开茅塞(s)骈进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它记叙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就出自这部作品。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是喜剧。D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共同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其中儒林外史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部门在积极试用。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6 .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7 . 第节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8 . 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写出第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4分)9 .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会活动”等方面, 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三例,表述要清楚完整)(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谈读书朱光潜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吗?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地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奋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适,自己去在课外研究,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你的朋友:光潜(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改)10 . 作者以书信形式、朋友身份与青年谈“读书”这一话题,有何好处?11 . 作者列举富兰克林和孙中山事例的目的是什么?12 . 在读书方面,作者给予青年哪些建议?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居安思危)注:上:指唐太宗。傥:倘若。1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B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C病虽愈虽:虽然D四夷俱服服:臣服,服从。14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B然后知生于忧患然朕日慎一日C所以动心忍性臣不以为喜D故天将降大任故欲数闻卿辈谏争1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B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乙文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C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事实说明人只有出身贫贱,经受艰苦磨炼后,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D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17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四、句子默写18 .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1)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4),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的诗句是:,。(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五、诗歌鉴赏19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诗歌前四句集中笔墨写松树的外在形象,后四句则重笔描写松树的内在品格,由表及里地塑造了松树的整体形象。D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2)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_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1)下面是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选择_和_篇名分别是_和_。(2)你为七年级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文中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21 . 名著阅读。(1)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打虎的情节都非常精彩,如武松_(地名)打虎,_(人物绰号)沂岭杀四虎。(2)水浒传中精彩情节:误入白虎堂,大闹五台山,醉打蒋门神,请任选一个情节进行概括(80字左右)_七、综合性学习22 .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一部部小说就像生活的一部部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班上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穿越对话)假如范进、孔乙己、闰土、诸葛亮就站在你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什么?请任选一位,写出你所说的话。(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活动标语。(设计栏目)某小组正在制作手抄报,准备将下面的材料刊登在手抄报上,请你帮他们设计栏目名称栏目一:明末清初的旷世才子金圣叹非常喜欢水浒传,把水浒传列为世间“第五才子书”,胡适,著名学者.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一文中肯定水浒是一部奇书,他说水浒“在中国文学史占的地位比左传史记还要重大得多.”梁实秋在影响我的几本书一文里说:“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栏目二:首先要读通原著,注意作者用力塑造的那些人物形象。西游记线索单一,头绪比较简单,而水浒传则人物众多,头绪繁杂,要注意比较这两种结构方式;西游记的故事充满哲理,三国演义的故事充满智慧,要注意从阅读中获得启示。(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 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自身汪入 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 16年。仅在前后创作的10年过程中,他遭遇口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探究结果:八、作文23 . 写一则简讯,来报道面包的秘密的玛莎弄巧成拙的事件,字数150左右,要求语言简明,新闻要素齐全。24 . 按要求作文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父亲欣赏的眼神,母亲关切的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互相帮助,名著的启迪、书香的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说真话,抒真情;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2、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