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测试)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9355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慨叹(ki)滞碍孜孜不倦(z)豁然惯通B脊梁(j)要决一帆风顺(fng)恃才放旷C少顷(qng)逞辩不知所措(cu)面面相觑D模式(m)禀告诲人不倦(hu)前扑后继2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三峡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B答谢中书书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C记承天寺夜游对月夜景色做了美妙描绘,表现了苏轼坦荡旷达的胸襟和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也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万千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D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n)颤(zhn)抖谰(ln)语苛(k)捐杂税B锲(q)而不舍山巅(din)臂(b)膀殷(yn)红C宛(wn)转愧怍(zu)唏(x)嘘深恶(w)痛绝D懈(xi)怠尴(gn)尬劈(p)成锋芒毕露(lu)4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赏杜鹃,夏看紫荆,秋闻丹桂,冬品茶梅,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闲情逸致的品质生活。B在中国反腐大业中,国企反腐承担的绝不是“锦上添花”的次要角色,而是承前启后、决战决胜的关键环节。C自今日起,热爱摄影的你,带着相机、手机及画笔,呼朋引伴地到坐拥山水的孙家疃街道办事处感受美丽吧。D欧陆古典主义皇家园林,栽种着几十万株名贵树种,树冠繁茂浓荫,银杏、樱花、广玉兰名贵树种错落点缀园中,花枝招展,姿态优美。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福州市将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基本实现道路林荫化、城市森林化。B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春节期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让人们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D叙利亚西部城市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26人左右死亡,其中包括68名儿童二、现代文阅读竹影苏诗布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显得小巧精致。阳光透过那片竹林时,日子丰富了许多。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仅在一夜两夜间,就认不出昨夜的同伴了。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于是母亲笑了,一个人对着灶堂火一样地笑。每每这种笑总能如愿,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家了。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依托。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刚开始,母亲总是不习惯,老是把时间弄错,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了回家的孩子们。大概是母亲无法及时采撷那些新长出的小竹笋,那片竹林浓了许多,它的影子几乎就要吞没了老屋的院子。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母亲依旧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子林了。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浓浓的竹阴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光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只在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母亲说,那是引路笋,采不得的。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阴。走出竹阴,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地,越过竹林的沟坎。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我想帮母亲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只在心里祈祷,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阴,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选自中华活页文选)6 . 文章围绕“竹林”写了母亲哪些事?请按照提示简要概括。(1)许多年前,(2)三年前,(3)今年谷雨后,7 . 文中说“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8 . 下列句子描写生动,请加以赏析。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9 . 第8段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有什么表达效果?10 . 根据文意,探究作者赋予“竹子”的思想内涵。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老海棠树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莱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你糊那破玩意儿,是你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弯腰驼背。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我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毫无对我的责备。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在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1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浓荫( )窗棂( )12 . 从第段中找出与第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13 . 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4 . 品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试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15 . 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想。三、句子默写16 .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论语子罕)(2)忽如一夜春风来,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6)无限山河泪,_。(夏完淳别云间)(7)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表达感时恨别之情的诗句是_,_ 。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不亦君子乎_(2)博学而笃志_(3)我独亡_1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人不堪其忧C不患人之不己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患不知人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9 . 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不断进取。B“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阐述了在学习上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主要阐述了温故知新就可以做老师的学习态度和远大追求。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20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1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五、语言表达22 . 模仿划线句子形式,续写两组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要谦虚;温柔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要坚韧;_,_;_,_。23 . 请给以下漫画拟一个标题标题_六、名著阅读24 . 一部部璀璨的文学名著,引领我们走进一座座文学殿堂,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书,并说说推荐的理由。书目:朝花夕拾名人传海底两万里所选名著:_推荐理由:_七、作文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你以“十五岁,我多了一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4)书写工整规范。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语言表达1、2、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