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9339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1)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2)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2表现(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3评价(1)积极: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误区警示 经济计划计划经济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手段之一是制定经济计划,但并不是要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划手段调控经济的作用,指导经济发展。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3)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4)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2“经营者革命”(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2)含义: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师点拨 股票分散化,并不意味着资本家已经不再掌握企业权力了。因为股份制的发展只是资本控制方式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并非所有人都有决定权。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建立: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的是英国。2资金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3特点(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3)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4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作用(1)积极作用: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2)消极影响: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670年代新变化(1)原因: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2)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凯恩斯主义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名师点拨 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承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主题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1原因(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5)凯恩斯主义的影响。2表现(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完善。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材料二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答案(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2)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图示法理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题二全面认识“福利国家”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材料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国家的平均值22.02.6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的合理性。(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答案(1)法国比美国福利水平高;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2)否。数据显示,相对而言,有的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的国家低福利低增长。(3)反对的理由,例如: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支持的理由,例如,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二战后福利制度建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图示法理解“社会福利制度”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美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C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美国政府的做法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近乎每一个人都是资本家。”与该广告思想相一致的是()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答案C解析“人民资本主义”就是指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企业股票,C项符合题意。3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行 D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二战后,“经营者革命”催生了新中间阶层的出现。4二战后西方国家注重经济模式的创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该经济模式的特点是()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实际强调的是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5为了克服经济的滞胀状态,美国和英国都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的手段是()A强化干预 B减少干预 C放弃干预 D自由竞争答案B解析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迫使西方国家开始思考怎样在干预和市场调节中找到一个平衡点。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6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规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标对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材料二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戴高乐(1)依据材料一说明,法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是什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国家吗?(2)你能简练概括出材料二中的“自由的缺点”吗?“计划的优点”又是什么?答案(1)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举例:日本。(2)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的矛盾。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基础巩固1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答案C解析从材料看,英国政府把一些大型重要企业收归国有,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2观察下图,它能够反映的经济现象主要有()资本家丧失企业控制权经营者革命的应运而生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资本社会化趋势的加强A B C D答案D解析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呈现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被称作“人民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结果是()A促进了社会和谐 B强化了国家机器C阶级矛盾基本消除 D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答案A解析社会福利政策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弱势群体收益最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4高福利是以高税收为前提条件的,“二战”后至今,长期实行高福利导致国家生产与国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者积极性下降,产品竞争力不强。这就是难以治愈的“瑞典病”。“瑞典病”的病因是()A福利政策 B税收过高 C生产停滞 D经济危机答案A解析二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材料中的“瑞典病”。故A正确。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资本的社会化“新经济”出现福利制度的逐步建立A B C D答案C解析“新政”是通过国家对经济实施干预,保障劳工的基本权利,以扩大内需、缓和矛盾来恢复和发展经济以及稳定统治,正确;并不是“新政”所产生的影响。能力提升61978年美国有评论家写道:“在西欧,社会主义不是千年梦想而是现世的现实,没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这反映“二战”后西欧国家()A长期实行福利政策 B遵循自由放任传统C忽视社会公平 D实行计划经济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逐步完善,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得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故选A项,B、C、D三项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明显不符。7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8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A“守夜人” B“中间道路”C“大管家” D“甩手掌柜”答案B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结果带来了1973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所以政府采用国家干预和自由竞争相结合的政策。B项符合题目要求。8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答案A解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但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及随后出现的“滞胀”状态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应对“滞胀”状态,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9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人民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一、课中思考题1分析上表,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高?(教材第74页)提示国有化程度最高的行业是邮政行业,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各行业各国的国有化程度的高低可以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2概括一下,各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何不同?(教材第75页)提示一般来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各自特点如下: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推行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英国采用国有化措施和福利国家制度,法国推行经济计划,美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依据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初步看到日本注重经济发展的计划,美国的国家采购比较突出;而在教材“福利国家的出现”一目中,还可以看出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比较突出。3想一想,社会福利是否越多越好?为什么?(教材第76页)提示此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好。原因: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保证人的生活需求,改善人的生活条件。不好。原因:容易使人丧失进取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差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二、解析与探究(教材第77页)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人民资本主义”。提示材料一反映出股权分散,股票不只是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许多普通公民都拥有股票,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现象。材料二则表明企业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亦即掌握在大资本家手中,这是“人民资本主义”的本质。三、自我测评(教材第77页)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哪些调整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提示(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和利用税收等财政手段调节社会生产。(4)企业经营,即出现“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5)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上述经济现象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2结合课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等公共开支。四、活动建议(教材第77页)调查身边的经济生活,看一看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有哪些可资借鉴的地方。提示可联系政治学科中有关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通过对照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具体内容看对我国经济调整的借鉴意义。可通过限定课题讨论或照本课提到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几个方面进行课题分工,合作探究,形成书面材料,在班内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