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08525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考历史冲刺训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美国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写道:“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这反映了清政府( )A与外国断绝往来B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闭关锁国D重视民族团结2 . 观察下图,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台于AABBCCDD3 . 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哪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黄瓜葡萄杂技小麦凿井技术佛教ABCD4 .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指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继承制5 . 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赤壁之战曹丕废汉帝称帝建魏官渡之战孙权称王建立吴国。ABCD6 . 与戚继光一起在东南沿海抗倭的泉州籍历史人物是( )A岳飞B文天祥C郑和D俞大猷7 . 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运动C抗美援朝战争D人民公社化运动8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政策进行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前者实行土地集体公有制,后者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B前者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前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后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D前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后者有理利于生产力的发展9 . 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在于( )A使中国摆脱了西方列强的经济束缚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 . 1921年,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因曾与列宁做生意,被称为“红色资本家”。1979年哈默乘坐他的私人波音727飞机,带着20多位专家来到了中国。经过多次谈判,与中国方面签订了包括石油勘探、煤矿开采、杂交稻种和化学肥料等方面的初步协议。哈默的这两次经历得益于(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BCD11 . 下列能够反映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趋势的历史思维导图是A两极格局多极化“一超多强”B多极化两极格局“一超多强”C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D“一超多强”两极格局多极化12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沿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发表后,继起响应的革命运动是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一二九运动”13 . 13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由材料可知A佃户向领主提供义务劳役B佃户不享有经济活动自由C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利益D法庭审判可适用其他庄园14 . 下列事件改变了俄国(或苏联)社会性质的有( )1861年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十月革命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联解体ABCD15 . 下图的两牛牵引的犁进行的耕作方式在哪一历史时期就己出现A商B西周C春秋D战国16 . 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ABCD17 . 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18 . 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新青年杂志的创刊 申报杂志的创刊商务印书馆成立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ABCD19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加速发展现代化农业C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0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什么叫近代化?专家的解释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多元化。根据这种解释,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事件依次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D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1 .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22 .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ABCD23 . 读下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海的目的几乎相同B甲的航海规模远小于乙的规模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D都使世界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变化24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日本偷袭珍珠港 柏林战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突袭苏联ABCD25 . 某学校举办主题为“中国古化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人选“盛唐篇”的是ABCD26 .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思想家跟孔子同一学派的有墨子老子孟子荀子ABCD27 .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在苏联援华志愿航空大队的配合下,先后炸沉日军舰船23艘,击落日军飞机62架,炸毁日军飞机16架。中国军队英勇抗击,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这次会战的积极影响是A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B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C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个场胜仗D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28 . “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史料中马克思评价的是A庄园领主B租地农场主C手工工场主D封建贵族29 .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相同的内容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D提倡教育文明开化30 . 清朝时期,中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B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C清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二、综合题31 . 中国近代一些历史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至今还在每年特定时间举行周年的纪念活动。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3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分别指哪三位领导人? (2)材料二中的老人指谁?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又指什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哪一座城市? (4)“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它有何重要意义? (5)请写出“老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问?(6)我们把这个“老人”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三、论述题33 . 大国关系是利益与矛盾的反映,大国博弈是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不但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上的演说材料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杜鲁门则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苏联在战后的战略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后的苏联,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治,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杜鲁门国情咨文材料四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1949年4月4日签署于华盛顿特区的某公约条文(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冷战”政策是针对哪个对象提出的?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渗透”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三、论述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