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8247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 (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一、 选择题1. 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太空椒 无子西瓜 矮秆抗病杂交水稻青霉素高产菌株 八倍体小黑麦A. B. C. D.2. 不同的育种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和新基因型的个体B.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果实小,但营养丰富C.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人工诱变育种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有利变异的频率3.育种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种子搭载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4. 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B.a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a、c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5. 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A.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D.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6. 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会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有所差别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一个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不断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7如果在一个鸟类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6 B1/9 C1/8 D1/48.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9. 在试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转基因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A B C D10.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越强B若某种群中BB个体占81%,Bb个体占18%,bb个体占1%,则B的基因频率为90%C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11下图是取自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取自达尔文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的感光部位B.图取自鲍森詹森实验,其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C.图是温特实验的实验组,其对照组使用的是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D.图都能验证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因单侧光的照射而发生横向移动1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13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抗原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C.能与记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属于抗原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1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乙烯能果实成熟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C.植物的顶端优势和向光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空内程序性表达的结果16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肌肉抽搐 C.组织水肿 D.尿毒症17如图是人体某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刺激B点,图中电流计A将出现方向相同的2次偏转B.在图C结构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中的D结构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其膜上有的受体D.结构中的物质的释放需要结构和结构的共同作用18下列统计结果误差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标志重捕法:生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C.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D.抽样体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19下列选项,不属于实现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途径的是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细胞不断地进行无氧呼吸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可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以恢复血糖浓度20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B液体中含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长期营养不良会使中液体减少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中,中的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21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面是人体内的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1是突触间隙,2释放的递质只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B.2是胞体膜,3是轴突膜或树突膜C.由于2与3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而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元D.兴奋的传递方向是从2所在的神经元传向3所在的神经元22 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应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23下图中甲、乙、丙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幅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捕食、互利共生、竞争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24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25用一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三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刺激处,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处,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C.刺激处,肌肉可以收缩D.刺激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26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产热增加,产生的热量全部经皮肤散失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27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28关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9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A. B. C. D.30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表示);图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乙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3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X= I C.nXi32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3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34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5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36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 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37下图中A、B、C、D、E、F各代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B在该图所有生物中C种群的数量最多C阳光、空气、水和所有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若C种群灭绝,则E种群数量短时间内可能增大38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A衰退型和 B增长型和 C衰退型和 D增长型和39. 种群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结合坐标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S”型曲线增长的自然种群,如果NtN0t,则其中是一个变化值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应使种群数量处在d点C若图示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D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b点40. 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中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是由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引起的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41. 下图中AE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每空1分共10分)CAABBDDRRABDRAABBDDRR普通小麦黑麦不育杂种 小黑麦D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F2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E高秆抗锈病DDTT矮秆易染锈病ddttF1配子幼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品种(1)A图所示的过程称为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 个体相同。(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改变成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3)C图所示育种方法叫_,该方法常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作用的对象是 。(4)D图所示育种方法是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5)E图中过程常用方法是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42. 如图甲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乙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图甲 图乙(1)图甲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 _ 、 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 _(填标号)。(2)图乙中a表示_系统,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 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 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层生物膜。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 。43.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每空1分共10分)(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 _。(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免疫。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等。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能使一些抗原凝聚,进而被_吞噬消化。(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如果X是HIV,则因_细胞的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患者死亡。44. 在某鱼塘中放养着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科研人员若调查四种鱼类的种群数量,采取的方法是_。若标志物容易脱落会使计算得到的数值比实际值偏_(高/低)。(2)若该鱼塘中只放养C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_;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_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_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放养A和C两种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_所示。(3)该鱼塘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_。(4)如图是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该过程产生的能量以_形式散失。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高二生物试卷答案110 DCCDD ABBBB11.D【解析】图取自达尔文实验、图取自鲍森詹森实验、图取自拜尔实验、图取自温特实验。图用锡箔纸分别遮蔽植物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可探究植物的感光部位;图说明胚芽鞘的向光生长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图可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图可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温特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所用琼脂块是否接触过胚芽鞘尖端,通过对照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图不能验证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因单侧光的照射而发生横向移动,D项错误。12.D【解析】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和每种物种的数目均发生改变,B正确。群落演替的真正原因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C正确。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都存在竞争现象,D错误。13.D【解析】A项错误:该疫苗是编码抗原的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充当抗原,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项错误: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短;C项错误:该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不能与浆细胞(本题给的是记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但其编码的产物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D项正确:该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是基因工程构建表达载体,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充当抗原。14.A【解析】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15.C【解析】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乙烯的主要功能时促进果实的成熟,也能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脱落;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种子休眠;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植物的顶端优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但植物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是受基因组控制的。16.A【解析】A项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改变引起的;B项正确:肌肉抽搐是血液中缺钙引起的;C项正确: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引起的;D项正确: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成分增多导致的。17.D【解析】A项错误:若刺激B点,图中电流计A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B项错误:图C是突触小体,发生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项错误:图中的D结构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D项正确:递质由高尔基体分泌,由囊泡包裹向突触前膜移动,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的组织液。18.C【解析】ABD三项结果都偏大,C项使结果偏小,选C。19.C【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维持血浆pH的稳定,A项错误;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项错误;细胞不断地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以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项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的,D项错误。20.D【解析】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表示淋巴。人体的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故A错误;液体中不含有血红蛋白,故B错误;长期营养不良,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中液体增多,故C错误。21.D【解析】A项错误:图中1是突触间隙,2是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项错误:2是突触前膜,3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C项错误:突触间是通过化学信号传递的;D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单向传递。22.A【解析】S3点N值为K/2,该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蝗虫应在该点之前进行;渔业捕捞后,应控制剩余量在S3点;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1点之后。23.B【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用图形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甲图两种生物数量变化趋势一致,可知为互利共生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可确定为捕食;丙图中两种生物,其中一种消亡,另一种占绝对优势,由此可知为竞争;答案选B。24.D【解析】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以向轴突末梢和树突末梢双方向传导,A、C错;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静息电位,即膜内负电、膜外正电,B错;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所以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对。25.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刺激处,其中一个电极处为动作电位时,另一电极处为静息电位,这样的情况有两次,致使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A项正确;刺激处,兴奋会同时经过两电极,使两电极处同时为动作电位(或静息电位),导致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B项正确;刺激处,兴奋能够到达肌肉(效应器),导致肌肉收缩,C项正确;刺激处,无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还是双向传导,电流计的指针均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D项错误。26.D【解析】寒冷时,经皮肤散失的热量增加,此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激素分泌量增高,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据此分析,只有D正确。27.B【解析】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是ABCDE,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因此应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项正确;血糖平衡调节过程通过ACDE及ABCDE,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项错误;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可以通过ABE过程迅速做出反应将手缩回,属于神经调节,C项正确;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D正确。28.C【解析】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地点,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对于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调查不适宜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样法。29. .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土壤等。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者为生态系统功能,故C正确。30. A31.A【解析】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在图乙中,A、B点均表现为促进生长,且促进效应相同,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所对应的n后,促进作用减弱。因此当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结合曲线图乙,背光侧浓度X,应当大于m,且小于n。32.A【解析】A错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故不能与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C项正确: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使产热增加而表现出协同作用;D项正确: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而表现出协同作用。33.D【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弄清、所代表的体液成分。正常情况下,内钾外钠,即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 +维持;可判断出是细胞内液;在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故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A项正确;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水肿,故B项正确。细胞内部复杂的结构与代谢活动,也决定了其蛋白质含量要比细胞外液高,故C项正确。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故D项错误。34.A【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A错误;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其中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C、D正确。35B 36-40 BDBAB41.(1)甲(2)天冬氨酸缬氨酸(3)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杂交育种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连续多代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5)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2.(1))与、与(2)呼吸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 (4)神经体液免疫 (5)5 自由扩散5. 答案:(1)细胞的分化(2)体液快速、强烈(每个一分)(3)蛋白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三个任写两个就可以,每对一个一分)吞噬细胞(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T淋巴44. 鱼类种群数量的常用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种群数量增加到a后,环境并不能承受,资源不能满足要求,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减少,并最终在b位置左右保持稳定,因此池塘的承载量(K值)为b。A、B两种鱼的食性相同,对同一种浮游藻类的竞争激烈,竞争能力弱的将被淘汰,对应图;A、D两种鱼为捕食关系,对应图;A、C两种鱼的食性不同,对空间资源的竞争程度小,可达到各自的K值,对应图。鱼A传递给鱼D的能量为2.15.10.0552.25(103 kJ/m2a),鱼A同化的总能量为490.52.2515.75(103 kJ/m2a),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2.2515.75)100%14.3%。答案:(1)标志重捕法高 (2)b(3)C、D(4)呼吸作用 热能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