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8143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赵玉平老师这个在名家论坛上播的视频,让我收获良多,自己费尽心思找到了赵老师这个视频的文稿,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加油!相信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郭中杰2012年5月25日第一集 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大家好!很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这样一个话题。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人类留下了非常多的辉煌成果。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索。我们认为在这些成果当中,管理成果和管理文化是一个华彩的篇章。我通过这个很短的讲课,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探索的门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我不成熟的解读,给大家在生活,和事业中起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借鉴。我首先用三句话来形容一下传统文化的大致特征。第一句:中华管理硕果累累。有人就会说,在中国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学,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里,我讲两个词,一个叫管理,一个叫管理学。管理和管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管理学确实是来自西方,而我们中国从来不缺管理,而且我们的管理是非常厉害的,非常令人钦佩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大家想一想,多民族的国家那种跨洲际的远征,比如说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等这些宏大的项目,都是管理的成就,比如说万里长城,这么大一个项目,它的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后勤供应,人才培训、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一些管理上宝贵的东西。这是两千年以前的事啦,所以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博大精深的管理成果和管理智慧,需要我们用现代管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探索,值得我们去研究。第二句:于无字处读经典。文字有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但从字背后则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主要在山东,因为这个地方产生了最经典的三种文化人物,第一种圣人:孔子、孟子、孙子包括诸葛亮都是山东人。第二种人是响马:梁山好汉。第三种人就更经典了,这种标志性人物是什么呢?叫狐狸精。山东淄博市,是专门写狐狸精的,我们来探讨一下狐狸精文化,有一个外国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从“聊斋志异”看中国男人的爱情观。他说天仙、地鬼、狐狸精都特别喜欢书生,但这些知识分子在爱情观上存在着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任”。你们说是否可恨呢?每次书生犯完事后狐狸精都能原谅他,都能不计前嫌,破镜重圆。女作家就问为什么她能宽宏大量呢?你再看一看我们国家很多经典的爱情故事,男一号永远是书生,便会问为什么,狐狸精都这么喜欢书生,从简单的表像和文字入手,是没办法解读出来的。但如果我们用管理学的角度,用一句话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问:狐狸精为什么那么喜欢书生?答:因为写书的都是书生。这就说明,书生把实现不了的梦想写在书里,这就叫立意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行动。所以从管理学的角度就能很容易抓到问题的本质,就像水浒中的情节,大家说宋江这么会当领导,但为什么宋江会投降,答:不是宋江要投降,而是作者要投降,宋江不投降,作者就无法往下写了。通过投降这场戏,恰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斗争当中的软弱性,妥协性和迷惑性,他不知道往哪走,胜利之后他还不知道往哪写了,所以说,宋江只不过是作者笔下的一个符号而已,这也叫透过现象看本质。管理学给了我们一个框架,一个眼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眼光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文化复兴我们讲复兴的不光是故事、人物、奇闻异事,我们想复兴的还是这种传统和规律,这种对传统的坚持和规律的探索,这就是“于无字处读经典”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这样对我们人生才会有意义,就像我们刚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常抱怨说社会怎么就和书本上学的不一样,从这句话里,他们应该能找到答案。第三句话,管理无处不在。有人说,我一不想搞企业,二不想当领导,三不想管人,我一个人过滋润的小日子,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学管理?就算你不搞企业,不当领导,不管人,你想一想你的生活,每天早晨你一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情你就会想我今天几点几点干什么,这叫什么?这叫时间管理,上午要见什么人,跟这个人说什么话,跟那个人说什么话,哪个电话接,哪个电话不接,这叫沟通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去食堂吃饭,点哪个菜不点哪个菜,这叫决策,你说我不点菜,我自己做饭,做饭到菜市场买菜要讨价还价,这叫商务谈判;回到家做饭了,先煲米饭再炖烫,这边再炒菜,这叫流程管理,运用的是运筹学;做完饭儿子回来了,这小家伙考试不及格还在学校打架,那应该教育啊,那教育叫什么呢?叫领导激励;有人说,我还没成家,你没有成家得攒钱买房买车吧?这叫什么?叫个人理财管理啊。有人说我还没谈恋爱,那谈恋爱总得要谈吧,谈是什么?谈是沟通艺术。所以说学一点管理,不是为了事业,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我们的幸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学一点管理。那以这三句为基础,我们要探讨一下中华文明当中的管理思想,你说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它有什么特点呢?我首先给大家讲一首诗,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对这首诗引出的管理学的探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叫杨万里,诗的名字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记得我当年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诗人把西湖的美景写绝了,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啊,一定要去啊,有机会一定要去杭州看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后老师又说了,为什么送别的时候把景色写得这样优美呢?表达对友人无限的眷恋之情。但我告诉大家,这首诗一不是写西湖美景的,二不是写送别的,这首诗是写管理的,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家先看题目,“晓出”,晓是时间,出是动作,净慈寺是地点,那么净慈寺后边跟了一个人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林子方是谁?南宋年间的一个官员,他什么职位呢?叫直阁秘书,什么叫直阁秘书?古代官员当中,凡是带“中”和“直”的,一般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所以我们认为,直阁秘书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秘书,这个职位并不高,也就是六七品这样子,但它的位置很特殊,是皇帝身边的人,诗人杨万里当时是什么身份呢?他是秘书监,也就是林子方的顶头上司,但林子方由于是皇帝身边的人,也不属于杨万里管的,由于林子方年轻有水平,皇帝很欣赏他,连升三级让他外边当官,林子方高兴了,就要去当官了,但杨万里作为他的领导,不愿意让他走,于是写了这首诗,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我来跟大家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含义。第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毕竟讲的是一种态度,也就是说小林子啊,讲一句掏心窝子的话,“西湖”用景物代表首都临安,就像我们用大明湖代表济南,用昆明湖代表北京,临安这个地方六月是什么特点?就一个字热,所以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小林子啊小林子,毕竟你在首都一个最热的一个位置上。第二句:风光不与四时同说你个人的发展跟到哪去都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杨万里下面开始揭秘了。第三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古人用天指皇帝,接天就是说小林子啊,你最大的资源是什么?你是皇帝的直接下属啊,就算你是一片普通的莲叶,你个人前途也无穷啊。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日还是指皇帝,映日指沾皇帝的光,也就是说一旦你有成绩了,因为你是沾皇帝的光,你就能得到超量的认可和关注,这时候你就会别样红啊,有了无穷碧和别样红,有了这样的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地方当领导呢?要提拔就要就地提拔。杨万里想说的实际是这个,而林子方呢,他就和我们整理历史材料的人一样,他只有哲学和历史的底子,他只说这首诗好啊,这东西我收藏啦,然后就走了,最后林子方就在茫茫历史上消失了。从这首诗中,我给大家总结中华文明管理思想中的三大特点,中华管理学的三大特点:一、人本管理是中国管理的精髓。孔子对干部管理中有六字法则,叫“舍小过,举所知”。舍小过指的就是不要在乎一个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就是不要小心眼,不要求全责备太挑剔。什么叫举所知?知就是了解,举所知就是要用自己了解的干部。我们以前都听说过要“任人为贤”,不能“任人为亲”,这里我讲一个新的提法,叫“任人唯知”,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人纵使名满天下,但你却不了解他,于是他的优点你不知道,你得试,这有成本有风险,他的缺点你同样不知道,你没法防,这又有风险,所以用自己不了解的干部,存在由于信息来源不对称带来的用人风险,那用自己了解的干部就不一样了,他优点少一点,没关系,我都知道,用得到位,他的缺点我都知道,可以提前预防,这叫“优点可用,缺点可控”,这个干部用起来就舒服,没风险,所以我们用干部,不能用我们不了解的,纵使他名声再好,你一点儿都不知道,也存在风险。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领导的艺术,这领导一上任,就用自己过去曾经用过的人,周围的人就说这领导任人为亲,其实他不理解,这领导不叫任人为亲,叫任人为知,最开始只能用自己了解的,这才能保证工作稳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对了解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他的用人范围才会越来越大,这是基本的管理规律。所以杨万里跟林子方说,任人为知,领导要用了解的人,你就是领导身边的人,随时都能见面,那你就拥有最重要的资源,这样你的机会是大大的,可是你一旦离开领导身边,人一走茶就凉,人不见面时间长了就淡忘了,所以实际上杨万里是在跟林子方讲任人为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规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研究管理是从人出发的,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我们这个人本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这是中国人本管理的精髓。西方管理的精髓在哪?四个字: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的精髓在哪?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两种管理到底哪个好?我告诉大家,管理当中没有最好,只有合适。我认为对那些素质比较低,竞争环境不是很复杂,这种环境用规范管理比较好。而对于竞争环境复杂,任务极其复杂,队伍素质很高,管理结构不稳定,这种情况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大家想一想,你带十个博士,研究卫星上天,人类登火星,能不能用严格的胡萝卜加大棒,标准的流程方法,每天打卡,按手印,定时考勤的方法,我告诉你,不能用。我告诉你,不行,只能用人本的办法,你要做后勤部长,要关心生活,这些人的专业水平比你这领导要强,他们懂的事你都不一定了解,这种情况下要走人本的道路,搞满意度提升,要放权扁平化,民主管理,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自主。不要整天婆婆妈妈,不要整天指手划脚。但相反,你带一群工人去完成一项基本的建筑施工,这时候要不要采用民主放权,把什么事都交给他们啊?这时候就不行,如果放权给他们,任务就可能完不成,为了任务完成就得定规矩,守纪律,做基本任务要求,先把规定动作完成,然后你再来自选动作,这就叫管理与对象的匹配性,东方管理也没什么好,西方管理也没什么不好,要平衡,要匹配。二、中国管理思想有待开发。从这首诗来看,我们的管理思想真的有待开发啊,这首诗你真的把它拿写景诗来读,可以吗?可以,而且可以读得很棒,不过,你没办法看到其中内部很深的东西,我们大量的文化传播现在开始复兴了,繁荣了,但我们讲文化总不能从人物到人物,从故事到故事,讲些表面的东西,要讲规律才能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三、中华文明管理思想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有人就说了,杨万里费事不费事,你甭写这首诗,直接跟林子方说小林子,你别离开皇帝身边,跟着领导大有前途,不就得了?你说这个该多好啊,你为什么要绕那么大的弯子,最后却没有达到目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中华民族在表达感情上是一个含蓄的民族,越是表达强烈的感情越是要含蓄,用意会,用默契;第二个是政治传统的原因,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的领导艺术是被统治阶级垄断的,叫帝王之术,在那封建社会下,你要是敢讲帝王之术,你就危险啦,所以杨万里不敢讲,他怕危险,与此类似的用暗示表达出来的管理规律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多的,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和知识把这规律分析出来,理解出来,重新看到老祖宗的内心世界。这是在漫长的中国史逐步形成的,那么中国管理的最重要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用两个字来就能说清:一个是道,一个是术。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术:做事的技巧方法,谋略。在道的领域我们用四个字来讲,叫仁和止静。在术的领域我们用四个字来讲,叫忠义权争。其实对中国管理文明的研究,主要从这八个字中入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很多的大英雄,有文的英雄,如诸葛亮、庞统、刘伯温、张良、陈平等。武的英雄如关、张、赵、马、黄,李无霸、裴元庆,秦叔宝、尉迟恭等,其实还有第三类英雄,这就是他文不行,武也不行,但能管住这些文武英雄,纵横天下。比如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赵、马、黄,人家可以纵横天下。再比如刘邦,也是个文不行,武也不行,但他能带好文武班底,宋江也是如此,梁山108将,社会上那些黑道老大,偷鸡摸狗的都管宋江叫大哥。毛泽东拯救了中国,他也见不得血,不会打枪,但他们却能说一不二,纵横天下。这类人称之为领导英雄。这些领导英雄,他们到底有多少能耐,具备哪些素质,他们是怎么做到带领这些文武英雄成就惊天动地的大事呢?请大家看下一集领导到底在忙什么第二集 领导究竟在干什么?上一讲我们讲到了说中国历史上有三种英雄,第一种英雄呢,它就是动武的英雄,你看三国演义,一吕(布)二赵(云)三典韦,四关(羽)五马(超)六张飞,七黄(忠)八夏(侯惇)九姜维,这都是武的英雄;第二种英雄就是文的英雄,每个领导身边都有一个智囊文胆,谋略库,这帮人帮着领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横天下,像诸葛亮、刘伯温、徐茂公、张良,实际上我们又看到了第三种英雄,他自己没什么本事,但管文管武管天下,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什么呢?叫庸人当领导,你看唐三藏,平庸吧,刘备平庸吧,除了会哭,什么都不会,特别是宋江,你想一想,水泊梁山,108条好汉,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都是大英雄,你再看宋这人,你看水浒原著里写的,宋江他就是一个小吏,你再看他的长相,面貌黝黑,五短身材,用现在的话说身高1米6,体重160,就这样一个人,他居然能管住梁山这个团队,从皇室贵族到市井无赖,从纵横天下的大英雄到鸡鸣狗盗之徒,所有人都管他叫大哥,这就是本事。我们管这类英雄叫第三类英雄,叫领导英雄。一、哈佛大学对领导每天干什么的调查研究那我问一个问题,这些领导英雄当了头之后,他一天到晚干什么?他整天都围着什么转,他是怎么安排一天的生活的?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哈佛大学对大企业著名领导人、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和调查发现,这些领导一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答:日程、关系网、沟通首先,每天都在想几点几点干什么,几点几点干什么,搭这时间链,然后思考这件事找谁,那件事找谁,跟谁的关系如何把握,这叫关系网。最后就是沟通,这是最重要的工作。哈佛大学最后总结出了总经理的12种行为,发现每一种行为都必须通过嘴来说,所以我们说一个干部可以不爱说,但不可以不会说,可以说得少,但要说到点子上,有些人叫按摩式说话,有些人叫点穴式说话,所谓点穴式说话就是一点中的,点这个点就能影响全局,所谓按摩式说话就是哪个点都点,但哪个点都点得不深,来回出溜一遍拉倒。所以我们讲领导的沟通艺术很重要啊。这是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他们说这七个字是所有领导每天的主题,每年的主题,毕生的主题。后来有人提出一点点的疑问,他们说哈佛的研究确实很好,他讲了领导每天干什么,但干什么是现象,而为什么干是本质,在现象背后,他确定日程,以什么原则确定日程,维护关系网,维护什么样的关系网?每天都沟通,跟谁沟通,怎么沟通?这个他没说,于是人们开始问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在日常工作的背后,一个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放在哪?到底应该定在哪?这是本质问题,至于这个问题,西方的研究就不如我们中国人经典。二、中国人对管理者日常工作的本质问题的研究领导整天搞来搞去,究竟目的在于哪里呢?你是在领导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来给大家讲一个经典的案例,这个案例是谁的呢?咱们山东的,也孔子有关,在孔子家语、吕氏春秋、韩诗外传等都有这个典故。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请孔子推荐一弟子去单父任县令,孔子就将巫马期推举了去,韩诗外传里说,巫马期“与星入,与星出,废寝忘食,身不下堂”,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将单父治理得颇有起色,鲁哀公很满意,巫马期却因拼命工作积劳成疾,一病不起。鲁哀公只好请孔子再举荐个弟子,孔子又将子贱推荐了去。子贱比孔子小30多岁,那时候也就二十多岁,子贱长歌而入,却再不似巫马期那样没日没夜地干,令人称奇的是,到了年底单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古人云“单父大治”。孔子很高兴,问子贱是怎样做的。子贱说,我把他们当父亲看待的有三人,把他们当兄长看的有五人,把他们当朋友看的有十一人。比我还贤能的有五人,我非常尊敬他们,经常与他们探讨、请教治理单父的方法。子贱和巫马期先后来主政单父,虽然都取得了政绩,但劳逸差别很大。表面看子贱很轻松,白天坐堂,晚间弹琴,就使单父得以大治,而巫马期披星戴月以致累得病倒,也不过如此,巫马期工作叫“用力”,子贱工作叫“用贤”。子贱非常著名的一句话:“用贤者易,用力者劳,易则久,劳则伤。”子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用贤不用力的概念,用的能人越多,自己越轻松,而马期不是当领导,而是当劳模。要想把某件事情做好,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这就看谁的办法更高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领导干部应该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工作方法研究上,把工作效率的提高建立在个人能力的建设上,把人格的魅力获得寄予在高尚的道德自律上,把政令推行放在量才使用上。要善于把握全局,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瞄准主攻点,讲究工作艺术,就能以四两拨千斤之效,达到最佳工作实效。刘邦也说过这样的话,刘邦跟王陵、高起在洛阳南宫聊天下成败论英雄,刘邦洛阳论英雄 公元前202年,刘邦经历了4年战争,终于打败了项羽,在众将领的拥立之下在定陶附近的汜水之南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做了皇帝的第二天,刘邦就率领一班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洛阳,准备以洛阳为西汉王朝的都城。好不容易终于做了皇帝,昔天之下将都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到达洛阳城的刘邦此时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在洛阳南宫大办酒宴,邀请诸将领举行庆功大会,酒席宴上,刘邦对群臣说:“各位爱卿,你们要对我说实说,我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的项羽并做了皇帝呢?”听刘邦这么一问,大臣高起、王陵马上站起来回答说:“陛下您指挥有方,亲率大军攻城掠地,并能安抚当地百姓与天下人同利,而项羽则不是这样。他刚愎自用,目空一切,手下有功劳的大臣遭到他的迫害,贤能有才者受到他的怀疑不被重用,他怎么能和您相比呢?”刘邦听后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能夺得天下,并不是我个人才能过世,天下第一,你们知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方面我不如子房(张良);平定天下,安抚百姓,搞好军队粮食、物资供应这方面我不如萧何;能率领百万大军,指挥若定,战必胜,攻必克这方面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个人都是杰出人才,而我能正确地使用他们,重用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我所用,这才是我能取得天下的主要原因。”群臣听了刘邦这番话,仔细想想,感觉也确有其中的道理,纷纷点头称是,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刘邦洛阳论三杰。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邦是很善于用人的,他手下的众多人物他都能恰当地使用,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知人善用这一点值得后人称赞。 所以我们说领导高明在哪,不在于你干了什么事,而在于你是让什么人去干事,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而有些领导却以自己是单位当中专业能力最强的为豪,就像武大开店,他个子1米5,如果他开公司时请的都是1米5以下的,然后他最高,这个公司还有前途吗?如果他把像姚明这们的高个请来管他叫老板,那这样的领导就英明。所以你当领导别说自己牛在哪儿,我只要把你手下的四梁八柱叫进来一排,这些人水平怎么样,我就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所以我们说会当领导的人怎么当?你要完成从强者到超人的飞跃。什么叫强者?自己是猪,练成了大象,这叫强者;什么叫超人?自己是猪,培养了一群大象,自己还是猪,这叫超人。所以我们说干部的重心应该定在哪?应该定在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有一件事你做到了,这叫合格,有10件事你做到了那叫优秀,有50件事你做到了,那叫卓越,有100件事你想样样做到,那叫找死,你浑身上下有几根筋?有那么大的能力吗?所以实际上子期走的是什么道路?走的是劳模型道理,玩命干,结果事业垮了,自己垮了,而子贱走的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从古至今的大领导,凡是成功的,他都特别明白这个道理,走到哪都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人的问题解决不好,再努力也是白搭。我这里跟大家讲讲唐书上唐太宗的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一脉传承,大家都在用,唐书在记载唐太宗言行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很经典的记载,说唐太宗跟房玄龄聊大隋朝败亡的原因,这叫向历史看未来,从历史中学习经验,唐太宗问房玄龄大隋朝败在哪里?房玄龄说那肯定败在杨广手上啊,荒淫无度,好大喜功,李世民笑笑说大隋朝没败在杨广手里,它败在杨广的父亲杨坚手里,房玄龄说不可能啊,杨坚可是一个好皇帝啊,穿衣服都是穿旧衣服,吃饭一荤一素,菜不过二味,俭朴啊,另外他还勤勉啊,还有就是平易近人,跟下属关系非常好,一点架子都没有。李世民说,杨坚是勤勉,但他有两大致命缺点,第一是不明喜察,凡事都在怀疑,对谁都不相信,所以经常检查,检查完还不放心;第二就是凡事自己干,不给下属机会,这让能人都想着如何离开他,最后落下亡国的结果。所以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考虑如何搭这个平台,怎么带这支队伍,这就关系到如何组建人才队伍的问题了。三、如何搭建人才队伍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宋江是如何进行人事安排的。各位想一想,水泊梁山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干部的安排问题,108个人,36个正处,72个副处,你得给我排好了,梁山是个弹丸之地,一个处级单位,要排108个处长,离谱吧?更加离谱的是,这个地方是没有规则,没有法律的,而这些候选人全是黑社会,带着刀来的,管得好叫你大哥,管不好带不好,我捅死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来想一想,哪个领导敢坐在这个位置上啊?那是火山口,如坐针毡啊,人家宋江就能排得到位,排得好,领先的人满意,落后的人不生气,大家都管他叫大哥。梁山最精彩的一笔叫干部安排,会安排干部,宋江在干部安排当中有一个特牛的事情,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每次看了后我都特想乐。你看水浒传的第七十二回吧,是关于干部安排的,怎么安排的呢?主管杀猪头领一名,操刀鬼曹正;主管种菜头领一名,菜园子张青;主管造醋头领一名,笑面虎朱富;主管缝纫头领一名,通臂猿猴侯健。这个本质说的是什么?杀猪给猪放血头领一个,菜地浇大粪头领一个,醋厂造醋头领一个,缝纫头领一个,这就是宋江高明,给英雄找事做,让他们都忙起来。大家知道吗?人就像一辆自行车,天天骑着没事,在那搁两月不骑,准垮,很多老同志上班的时候精神矍铄,刚退休半年就像老了几岁,为什么?没事干,所以老年人不能没事干,没事干身体就垮掉,年轻人不能没事干,没事干不长本事,英雄不能没事干,没事干就有怨气,就会闯祸,狗熊不能没事干,没事干就有闲气,就会捣乱,企业一定要人人有事干,处处忙起来,我们管这叫“企业可以有闲事,但不能有闲人”。你得让人人都忙起来啊,考核、评比、表彰、奖励、自查、互查、参观、学习,如果你说没什么工作上的事,怎么办?没关系,没有正事找点闲事,工作上的事没有找点生活上的事干干,搞搞工会上的事,吹拉弹唱,打球照相,你得让人家忙起来。宋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所有的人都忙起来了,领先的人有事做,落后的人也有事情做,英雄有事做,狗熊也有事做。诺基亚在现代管理中提出一个主张叫“不断搅动锅里的水”。诺基亚说企业是一口锅,员工是水,干部是米,工作热情是火,领导是什么?领导是一个勺子,你得不断地搅动,让它运动,组合,交流,融合,如果你不搅动这粥就成糊粥了,所以诺基亚的干部流动、调动考核、调动、学习就很热闹,在进步中成长,在运动中前进。所以宋江叫安排小事给英雄干,诺基亚叫“不断搅动锅里的水”。在这里再给大家总结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折腾。”领导关键就在于调动这些人给你干工作,但如果你调动他,但他响应你那就麻烦啦,领导是怎么行动就能让大家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呢?请看下一集,仁者无敌。第三集 仁者无敌管理者当领导要调动一群人,这帮人按照你的思路,围绕你的目标来前进,那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呢?这里边需要一些方法。一、古代对于仁的理解中国古人有一句话叫先已,先从自己开始,通过提升改善个人的修养来获得更多的吸引力号召力,从而干成大事业,那么在自我修养里面,我们前边讲到了,东方智慧的核心关于自我修养的四个字叫“仁、和、止、静”,那在孔子那里呢,讲仁讲止讲得多,在老子那里呢,讲和讲静讲得多,那么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仁、和、止、静”的第一个字仁对于管理者的价值和作用。实际上,这种理论不限于孔子的儒家学说,有很多的关于领导艺术里面很多都会涉及到这种理念,在论语里面光仁字就出现了109次,关于什么叫仁呢?孔子里面有三个精彩论述:1、仁者爱人什么叫仁呢?仁是对他人的爱,这种东西是从感情上面,从人际关系上面给仁作了定义。2、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认为这叫分享文化,你要做的事情也帮人家做成,你喜欢的东西和人家分享,你要达到的目标也让别人达到。这叫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让别人去做,自己接受不了的东西也不要让别人接受。这叫宽容理解,这叫恕。忠怒之道被传统的儒家称为仁的基本内核。3、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就是仁这种品质不远,当你想要做到的时候,你就已经做到了。当你想要献爱心的时候,你就已经有爱心了,这叫动机论。恶行看结果,善行看动机。当你坐在车上看到有人行乞,如果你觉得此人可怜,说如果能帮他的时候一定要帮他,想要给他点钱时,当你动心时,你已经有善心了。如果你在马路上见到一个乞丐,你给他10元钱,然后对他说你赶紧走,离我远点,这不叫善良,善良首先说的是一种动机,因为你没有动机。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三个定义,它从四个路径来说明,有感情、懂分享、会理解、有善良的动机和愿望,这是中国古代对正人君子的四个基本要求。特别是最后一个,人要有善良的动机,我们能帮多少人,能帮到什么程度是能力问题,但我们有没有动机是态度问题,很多人是抱着商业目的来做善良的事情的,这也不叫善良,我们要看动机。二、仁对于管理而言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意义?1、上级和下级一条心孙子说一个将军必须具备五个字“道天地将法”,抓住这五个字就能纵横天下,所向披靡,孙子把道排在第一位,他对道的解释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意思就是上下一条心,努力去干。2、怎样让上级与下级一条心呢?只有跟下级有感情,有宽容,有理解,对人家保持善良的动机,我们说仁是道的开始,有仁才能有道,有道者才能有胜,有道者即使暂时失败,但最终都可能取得胜利。故事:刘玄德携民渡江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玄德此言,莫不伤感。故事:刘玄德义取西川刘备是个卖草鞋的,武艺平平,智谋更一般,可他却在群雄逐鹿中三分天下,成就了霸业,这说明他必有别的高招。诸葛亮在隆中就对刘备讲,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你只有抓住“人和”这一条,才有争天下的希望。在三国中,刘备是最会收买人心的,所谓“仁义布于天下”。他走的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路子。刘备的“仁义取天下”这个指导思想在取西川的时候表露得最清楚。当西川的张松来献地图,后又派法正来邀请,表示可以里应外合取西川。军师庞统竭力鼓动,说这是天赐良机。当时刘备正愁没有安身之地,孙权天天来要荆州。但刘备却顾虑西川的刘璋是他的同宗,夺其地盘怕影响他的名声,所以他讲:“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刘备的意思是,他没曹操的那份实力,也赶不上曹操的权谋,只有扬长避短,不像曹操那样奸诈、残暴,而以仁义的面孔出现,才有望成功。虽然刘备最后还是进兵西川,但却始终高举“仁义”、“信义”的大旗。“每与操相反”,这就是刘备的战略思想和操作原则,事实证明也是成功的原则。故事:赵云单骑救主,玄德掷子地下云下马伏地而泣。玄德亦泣。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适来公子尚在怀中啼哭,此一会不见动静,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视之,原来阿斗正睡着未醒。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后人有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3、在人的自我修养中,讲仁的确有很多益处,但是,其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情做事,但我们不可以感情用事,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注意。(1)爱的替代你太爱这个人了,你就会替代他的感受,我跟大家讲一个动物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例子,在一个大草原上,一只小角马出生了!这只刚出生的小角马必须在5分钟内学会跑步,因为,如果它不尽快的学会站、走、跑步,这只小角马很快就会成为旁边凶猛可怕的野兽的美餐。但不是所有的小角马都能在五分钟内学会跑,取决于角马妈妈的爱心,有些角马妈妈特别狠心,在小角马生下来后站起来时就把它拱倒,再站起来再拱倒,直到小角马站稳了,妈妈才不拱了,小角马饿啊,走过去要吃奶,妈妈等它走近后转身就跑,小角马只能追妈妈,差不多追近时,妈妈又跑,直到小角马跑结实了,跑快了,妈妈才给奶吃;也有些角马妈妈有爱心,生下宝宝就给奶给它吃,小角马吃完奶后连站都站不稳,但这时生完小角马的血腥味引来了野狗,一大群野狗来了,学会跑的小角马跟着妈妈跑了,但连站都站不稳的小角马只能给野狗吃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过量的爱是一种伤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特别讲究母子之爱,父子之爱,兄弟之爱,家庭之爱,男女之爱,但这种种爱很多因为爱而蒙住了眼睛,这叫成长感觉替代,该他做的事情不让他做,该他着的急不让他着,该他受的磨难不让他受,你看我们中国家庭,这孩子不吃饭,这妈拿着碗追着孩子,饥饿是人的本能,他饿了,他就吃了,你不用替他饿,而如果你替他饿了后,他会认为吃饭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他就会动机降低,努力程度降低,而且没有生活的自主感,生活的情趣也降低,他不吃是吧,你让他坐着,然后你给他吃,说这好吃,那好吃,他一见好吃,他饿了自然就会来吃,当然你不能让他吃剩下的饭,提前给他留一套,荤菜、素菜、米饭和汤,等他来吃的时候你端出来让他吃,这时候让他感受到爱心。我们要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跟头自己摔,自己的路自己走,作为爱他的人是什么,提供一种关注,提供一种指引,提供一种预防,也就是说人与人产生感情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不能让感情蒙住了眼睛,感情管理失控,为感情而伤害了自己和对方。(2)爱的放纵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唐玄宗喜欢杨贵妃,因为喜欢杨贵妃,杨氏满门都因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老杨家的哥们兄弟,杨国忠根本就是个族兄,以前跟杨贵妃也没有什么交往,从四川跑到西安来,拉关系,走路线,最后当相国了,大唐朝就这样败了。所以我们说干工作要有感情,但要善于管理这份感情。案例:唐太宗如何管理感情魏征还浮颉螂唐太宗说:陛下一定要远离佞臣。佞臣是指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要经常讲,反复讲。 至于谁是佞臣,有人给太宗出了个主意:陛下可以安排一次测试,假意为一件事情动雷霆之怒。在这种情况下,察颜观色曲意顺从的就是佞臣,而那些坚持己见敢于抗争的就是忠臣。这一方法一般为江湖中的老大所为,而李世民则是一个立志以诚信治理天下君王,因此没有采用。 有一天,李世民在一棵树下歇脚,仰望着枝繁叶茂的大树,他不由得赞叹道:好一棵大树。此刻陪侍的大臣不是魏征而是宇文士及,听到皇上称赞这棵树后,宇文士及没有将此事提到政治高度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而是用了很多华丽的词汇随声附和。这是,李世民想到了魏征的浮颉螂,他非常严肃的批评宇文士及说:“魏征经常提醒我要远离那些善于用花言巧语迷惑人的佞臣,但我一直没有弄清楚谁是这种人。以前我也曾经怀疑过你,只是没有贸然定论。以今天这件事来看,你宇文士及的确是个佞人。”宇文士及按惯例叩头谢罪表示接受批评后开始反击,他说:“臣每日伴随在陛下左右,看到官员们在朝堂之上屡屡面折廷争,有时候搞得陛下连头都不敢抬。今日陛下忙中得闲,这会儿如果臣再不顺从您的意恕颉虻一些好听的话,陛下贵为天下的主人,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乐趣可言。”看到这里,你可能认为宇文士及是一个小人,唐太宗一定会远离他,其实未必。宇文士及不是等闲之辈,他的父亲是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那个废掉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是他的哥哥。宇文士及的第一任妻子是隋炀帝的女儿南阳公主。隋朝时期,李渊曾任职殿中少监,宇文士及在他手下任奉御,两人关系非同一般。隋末,有不少人都曾经劝说李渊起兵反隋,宇文士及就是其中之一。李渊忆及此事时说:“此人(宇文士及)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唐初,宇文士及屡建战功,是秦王府的旧臣,任骠骑将军。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为太子,宇文士及任太子府詹事,总理府内一切事务。太宗即位后,宇文士及任右卫大将军,每日都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即便是轮休时,也会被快马急招回宫侍卫。随后,宇文士及又任殿中监,主管皇帝的衣食住行,这个职位不是一般关系的人所能担任的。在宇文士及病重期间,唐太宗亲自前往探望,手抚着宇文士及伤心泪下。能够享受此种待遇的还有杜如晦、魏征、高士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答:1、李世民高明,清醒,知道谁是小人;2、小人自有小人的优点,可以管生活,这叫眼光;3、知道小人而不会让他担当大任,但也恰如其分地使用他,这叫超载。魏征在临死前给李世民留了一句话:爱而知其短,恨而知其长。李世民做到了。魏征情怀耿直,特招人恨,但他可以管事。君子管事,小人管生活。管理故事:齐桓公之用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国(都城在今树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管仲后来病重,齐桓公就告诉他想起用鲍叔牙,想征求一下管仲的意见,但管仲说用谁都不能用鲍叔牙,虽然他很敬重鲍叔牙,但他这个人疾恶如仇,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错误他都不能容忍,他不能管全局,否则会非常混乱,但齐桓公不听,后来真的起用鲍叔牙,从此五国之首的齐国真的灭亡了。领导用人需要雅量,因为你用人的时候,不是看谁跟你有过节,谁跟你关系最好,而是看谁最有能力,谁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古有齐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征,这些优秀的领导者大胆起用“仇人”,结果“仇人”帮他们缔造了盛世江山。 人与人相处,都难免有冲撞、过节、恩怨,最重要的是忘记过去,不计前嫌。如果老板与下属闹了点别扭,就寻机报仇,给他小鞋穿,要好好收拾他。其实,你不是在给你下属难堪,而是在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你打击了你的下属,最终受伤害的还不是公司? 一个企业领导,能做到像齐桓公这般不计个人恩怨,是企业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你打我一拳,我必定想方设法踩你两脚,但是,踩过之后呢?对你有什么好处?在多样化的团队中,这人看了你生气,你应该怎么管,这人没本事你应该怎么管,这人是能人你又应该怎么管?这些问题也是管理中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做呢?请看下集“以和为胜”。第四集 以和为胜多样化的团队当中要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才能做成大事,所以我们说中国的管理思想“仁和止静”,“仁”讲究的是自我修养,而“和”专门强调这个平衡问题,那么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和”的内容和方法。首先请大家注意一下故宫有三大殿,这三大殿分别是什么名字?太和殿、保和殿和中和殿,中国古代管理者、最高管理团队对管理最高境界的追求就是一个字“和”。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中和殿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此阅视。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殿试”的场所。“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被录取者称“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东方管理如果浓缩成一个字就是“和”,变成两个字就是道术结合,变成八个字就是“仁和止静忠义权争”,所以东方管理思想可以用四句话16个字概括:以和为本,道义结合;仁和止静,忠义权争。我们中国人怎样理解这个“和”呢?在这里跟大家讲一讲二个理念,三个境界。这是和的核心所在。在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和”,强调的是,在管理多样化的团队时,要保持一个平衡状态。我们中国人打麻将,胜利了,叫什么?叫糊了,这个糊就是“和”,糊是哪个字?就是“和”,在西方的文化当中,战斗胜利叫赢,叫赢在执行,叫赢在战略,叫输赢,东方不这么叫,赢不是长久之计,和才是真正的赢,打麻将赢了不叫赢,叫和,什么叫和?第一保持平衡,第二拿了我该拿的,赢了我该赢的,赢得很平衡,赢得很到位,这样越拿越光荣,越拿越满意,如果赢了不该赢的,拿了不该拿的,那赢得越多越危险,拿得越多越危险,所以中国人讲究的是以和为胜,我们不以赢为胜,在这个基础上引入两个理念。一、对立统一,动态平衡我们讲的和是动态的平衡,你看太极图上有个阴阳鱼,阴一半阳一半,但绝对不是从中间简单地一分,它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向阳动,阳向阴动,而在管理当中我们如何掌握这动态平衡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禅宗的例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师傅学禅,和尚用功啊,说我要修成正果,于是和尚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念经念经念经,废寝忘食地在那背经书,老师傅每天日上三竿才起来,起来以后溜达溜达,然后看山景,走山路,舒舒服服地下午回来了,小和尚还在那念经书呢,师傅看了他一眼说这孩子不用功,小和尚听了后想师傅说我不用功,那说明我学习时间不够啊,于是晚上继续挑灯夜战,直念到两眼昏花,视力都下降了,老和尚知道后拍着桌子说你这孩子越来越不用功了,小和尚对师傅说,你冤枉我了,我都这么用功了,你还说我不够用功。师傅笑笑说:“什么叫用功?把力量使到应该使的地方,那叫用功,把力量使到没有用的地方,那叫不用功,你就没有用功。”接着师傅给小和尚讲了一个例子,说他认识一个天下第一的拳师,这个拳师练拳怎么练呢?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攥着拳头在那练呢?不是,天下第一的拳师也是在该练的时候才攥紧拳头,其它时候手该干嘛干嘛,如果一天到晚都攥紧拳头,那不叫拳师,是残废,这念经都一样,像你这样,也叫残废,悟佛法就是该用功的时候用功,该生活的时候要生活,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休息好了为了工作,睡觉好第二天精神状态好。这里还涉及一个收放的平衡,就像打人一样,要想让拳头更大力,打完一拳后得先收回来,如果不收回来,永远使不上劲。人生也一样,有攥拳头,有出击,这很容易做到,但人生有放松,有收回来就不容易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年代,大家都想速成,都想快见效应,学习的想快拿文凭,做企业的想快赚钱,当干部的想快提升,但阳气太重,吃饭吃的都是速食面,浮躁让一个人心乱,让人想不到真正的路径在哪,看不到真实情况在哪,并且力量越来越小,积累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差,最后就达不到真正的境界,所以人首先要懂得阴阳平衡,要在快的时候懂得慢,要在动的时候懂得静,要在急的时候懂得缓,要在紧张的时候懂得从容,这种收放自如是我们东方智慧的核心所在。在人际关系中,这种动态平衡也广泛存在,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在汉武年间一个特别牛的案例,为什么说它牛,讲完以后你就知道了。大将军卫青打败匈奴,纵横天下,官拜大将军,权倾朝野,所有人见到大将军都作揖打恭,唯独有个老先生叫汲黯,老爷子见到卫青不光不理,不光傲慢,还点卫青鼻子,训斥卫青,背后还骂他,卫青急了,卫青找到老先生,说老爷子,你怎么能这样呢?我招你了,惹你了,你不理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攻击我?还散步谣言,恶意中伤我,汲黯乐了,说我这是在帮你,你知道吗?卫青说你这是在损毁我的名誉,你哪是在帮我啊?汲黯说你糊涂,你是管军事的,有班底,有队伍,名满天下,人人敬仰,人人都服你,这叫什么?功高震主,财大欺主,势大压主,你都成这样了,领导心里成什么滋味?他会不会担心?会不会嫉妒?会不会失落?就甭说价值观的问题,就算情绪上有些问题,将来会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呢?很危险啊。而我现在呢来点背后的谣言,骂你两句,说明还有人在管着你,你还有怕的人,如果你真正接受了,还会有所顾忌的,这样的话主公就不会太担心你,于是你就出不了大事。汲黯老人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阴阳平衡,你功太高了,力量太强了,势太大了,这叫阳气太重,很容易由盛转衰,必须用阴来平衡,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如果人人都说你好的时候,你要找一个人来挑挑毛病啊,否则你这个人际关系阴阳就失衡了,阴阳失衡,乾坤颠倒,就可能一瞬间爆发毁灭性的事件。所以对立统一的理念,不光在人生中,在性格中,还中是人际关系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二、条件转化,互相包含这个理念比第一个更充满着智慧,这个淮南子大家都知道,它记载着塞翁失马的故事,它是这样的。在我国古代,北方边塞的一位老翁走失了一匹马,乡邻们都来安慰他,老翁说:“这件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过了几个月,那匹走失的马自己跑了回来,而且还带回了一匹雄壮的骏马。乡邻们知道后,都前来表示庆贺。这位老翁说:“这未必不是坏事。”老翁的儿子喜欢骑马,他在骑那匹骏马时摔了下来,跌断了 大腿。乡邻们听说以后,都前来慰问。这位老翁却毫不在意地说:“这倒未必不是福。”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老翁的儿子因腿跛而免去了征兵。乡里的其他青年都被征兵调去打仗了,而且大多数战死沙场,老翁的家庭却安然无恙。故事线人启示:心态决定命运。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要么你控制命运,要么命运控制你,故事中老子不就是这样吗?当我们财产遭到损失时,不要过于伤心,更不能因为失去了财富而影响身心健康。有些东西,无论是什么原因,丢弃也好,损坏也好,被盗也罢,被骗也罢,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让它过去了,不应再为它心痛不已,久久不能忘记。只要从中认真吸取教训就是了。本来损失心爱的东西,心灵上已经有了创伤,如果不能很快让心平静下来,而是伤心不止,势必造成霜上加冰,更加伤害身体,影响自己继续创造财富。其次,当你突如其来的得到身外之物时,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它也可,没它也罢,不宠不惊。而且还应倍加小心,切不可忘乎所以才是。就以这位老翁为例。当他家的马丢失后又带回来另一匹骏马时,别人都向他庆贺,而老翁却心知肚明,认为“这未必不是坏事”。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爱骑马,这是一匹生马,儿子未必能马上降住它,难免不被摔伤。后来,果罗真如此。所以,当儿子摔断了腿,别人来安慰时,他才又能不在意地说出“这倒未必不是福”的感叹来。他不但没有因为儿子摔伤而遭受致命的打击,而且还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另外,在亲人遇到伤害和灾难时,不能整天沉浸在悲痛之中,要学会尽快解脱,振作精神,鼓足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要客观面对现实,心胸宽广,多往好处想,遇事往前看。这样,再大的困难也能征服,再难过的坎也能迈过,再悲愤的日子也能尽快度过,而且还能化悲痛为力量,无所畏惧。你看,当老翁的儿子摔断了腿时,老翁不但没把它视为祸,还当作福来看,这是何等的乐观和大肚啊!正因为老翁有如此良好的心态,他才始终把握住了自家的命运,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没能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依如平常,赢得了安然无恙地幸福生活。谈到命运问题,古往今来,不少人总认为这是上天注定的事。通过上边那位老翁由失马,到添马,到儿子摔断腿,前后不悲不喜,不卑不亢的平常心态,的确让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哲理:心态决定命运,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中国古人的理念,阴中有阳,阳中包含阴,条件好就能转化,你看它是坏事吧,包含了好的因素,你看它是好事吧,包含了坏的因素,成功里面有失败,失败里面有成功,关于这方面的理念,我想讲一个更深入的例子彭端淑的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问我们,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么艰巨的任务,有条件的人没有完成,没条件的人完成了,这说明什么?在管理学上我们说是过度准备对执行力是一种抑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越完善越好,越精细越好,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过犹不及,你准备得太过度了以后,这事就没办法弄了,就像一件事情,你求一个人能办,求十个人一样能办,于是虱子多了不咬,狗多了也不咬,大家都不给办,这个事不就完了,当你条件特别充分的时候,你想发挥每个条件的作用,有1支笔的人拿起笔就写字,有10支笔的人得选择,到底哪支好,哪支笔怎么写,这叫过度准备。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有85%就要前进了,其它东西怎么办?在前进当中再去完善,在前进过程中,那种状态和决心要比真正的目标更重要,革命的道路是在革命中找到的,长征的具体目标是在长征过程中找到的,大家也不是一开始就要去陕北的,关键是你得行动,得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在前进中追求,在前进中思考,不能停下来,修炼是在运动中,是在有事情做的过程中,在前进中进行的,如果你想过度准备,在做事之前总想100%达到目标,永远没有100%,最后反而会耽误了大好的机会。这也是中国和文化经典的表述,叫做条件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